色彩地理学
Ⅰ 我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但是是色弱,请问考研的话可以报考哪些专业
地理学大部分专业对色弱不会要求太高的,如果有要求,招生简章会注明的
Ⅱ 城市色彩的重要性
著名建筑师沙里宁有一句名言:“让我看看你的城市面孔,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在追求什么文化”。
每一个城市都以它不同的色调、形体与特色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
一位学者指出,老北京的灰墙、灰瓦和绿树构成了北京城市色彩的基调,透出古都浑厚、朴实、宁静的文化底蕴,也衬托出紫禁城金碧辉煌的帝都气派。青岛老城的红瓦、朱墙、碧海、蓝天,也充分显示出这座美丽滨海城市的风采。城市色彩是与环境相互融合,长期形成的,贵在统一与和谐。
在国际上,有的国家运用色彩季节理论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并且有的城市已制定了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如巴黎的主体色定为米黄色,伦敦的主体色为土黄色。与此同时,国外还建立了诸多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城市色彩建设理论学说,如法国色彩大师郎克罗关于城市环境色彩建设的“色彩地理学说”等,对城市色彩建设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体上,我国城市色彩规划滞后于城市建设。由于没有统一的建设色彩规范和监督管理,建设领域的色彩应用比较混乱,造成我国不少建筑存在视觉污染问题,给城市形象的塑造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街头经常出现的乱涂鸦现象;广告商乱用强刺激、侵扰性的浓色对比,无限扩大广告面积和数量,使人文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特别是商店门口的灯箱广告,形状不一、色彩怪诞,既破坏了原有建筑的色彩,又造成了严重的色彩污染等。因此,探讨城市建设规划新战略,更好地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健康稳定发展迫在眉睫。
Ⅲ 中国城市文化与色彩有怎样的关系
色彩·城市
有这样一个关于色彩的故事:外国某城市有一座桥,原来是黑色的,每年都有不少人从这里跳下去自杀;后来被漆成蓝色,自杀者大为减少;最后被漆成粉红色,结果自杀者从此绝迹。可见,色彩尤其是城市色彩,对我们的重要。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开始重视自身的色彩规划,杭州、武汉、广州、澳门、葫芦岛、盘锦、哈尔滨、镇海、温州、福州等正在加入城市“色彩整改”的队列。比如,西安市将城市建筑主色调定为以灰色、土黄色、赭石色为主的色彩体系,而苏州建筑的基调主要是黑、白、灰的江南水墨色彩。
日前,首届中国城市色彩高峰论坛在京举行。色彩专家学者、城市设计人员和城市建筑外墙涂料生产厂家汇聚一堂,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城市的管理者——来自全国的41位市长。会议期望展示近年来中国城市色彩规划与实施效果和成果,推动中国城市形象个性化塑造和城市色彩建设,传承文明负载历史,促使人们更加科学地去审视城市色彩问题。
“城市色彩”还是新名词
城市色彩的专门研究缘起上世纪60年代的西方,是基于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色彩混乱而展开的。在我国,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才开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实地的城市色彩规范。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的色彩总和,分成自然色和人工色两部分,城市中裸露的土地、山石、草坪、树木、河流、海滨以及天空等都是自然色,城市中所有地上建筑物、硬化的广场路面及交通工具、街头设施、行人服饰等人工产物生成的都是人工色。可见,城市色彩不仅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品位,也体现了城市的管理水平,更是城市有序、持续发展的条件之一,同时,城市色彩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地域、市民品质、市民素质还有欣赏品位的综合反映。
长期在美国从事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的饶及人认为,总体上,中国城市色彩规划滞后于城市建设,色彩应用比较混乱,给城市形象的塑造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探讨城市色彩策略、更好地促进我国城市色彩建设的健康发展迫在眉睫。”他给大家看了一些幻灯片。一张图片上,上海的某房地产开发商学着希腊爱琴海边别墅的建造方法,把一排排简陋建筑的屋顶全部变成蓝色,跟附近的楼房、道路极不和谐。“所以我常常讲,人有高矮胖瘦,肥有肥的穿法,瘦有瘦的打扮,不是每一个城市都可以照抄的。”饶及人说,“色彩本身是没有美丑之分的。所谓‘美’是体现在城市色彩与色彩、色彩与环境的搭配上,人们认为最美的色彩,如果出现的地方不对或者搭配不协调,那可能就是最丑的。”
专家们指出,在中国社会急速转型和快速发展中,一些城市出现了躁动、浮华的问题,在色彩定位上也存在着“暴发户”的心理倾向,造成了城市色彩污染,但这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通过后期调整和加强管理来改进的。日本东京在上世纪60年代也经历了中国目前的阶段。当时为了迎接奥运会的举办,到处大兴土木,在建筑上大量使用饱和色甚至是极色,使不少人面对艳丽的建筑立面和玻璃幕墙、五颜六色的公交车和出租车,感到特别刺眼而头晕,心绪烦躁,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鲜艳的外墙颜色又很快退色,城市因此变得污秽不堪。当地管理者很快认识到问题所在,最终使城市色彩变得很协调。
尊重自然,体现历史文脉
据介绍,目前指导我们进行城市色彩设计规划的重要理论,是上世纪70年代法国人让·菲利普·朗克洛率先提出的“色彩地理学”。他的主要观点是,城市色彩是由于这个城市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特定的民族、文化、习俗等相关因素形成的,它跟生态、历史、社会、经济有很大关系,跟现代人的意识综合的需要相关,所以不同的区域才有不同的色彩,使我们的世界更丰富,更有个性,更充满魅力。
而不同城市的色彩设计,就像给一个自然禀赋不同的城市穿上符合它的特点的漂亮外衣,因此人类的色彩活动应该就是在城市自然的基底上有所作为。
饶及人把优秀的城市设计原则总结为: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山而起、因水而洄、呼应历史,回应未来。
南开大学教授薛义着重指出,城市色彩跟它的历史文脉有很大关系,如何把传统历史的东西跟新建筑融合起来,如何既有个性又是个整体?或者换句话说,如何在新建筑里面体现文脉?这是很严肃的课题。“总的来说,我们的城市色彩设计理念应该是综合考虑,要考虑历史,要考虑现在的受众,也要考虑综合的环境。”他举荷兰阿姆斯特丹为例,它的老建筑采用了非常饱和、非常温暖的咖啡色、酒红色和橘红色,它的新建筑也是这样的,把这座城市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造成的城市色彩贯穿下来,所以流连阿姆斯特丹,从它的老建筑到它的新建城区,能够非常深刻地感受到城市色彩的魅力。
薛教授生活和工作的天津,现在也在做城市色彩规划,而且主要根据天津的历史建筑和民间艺术来做,因为民间艺术能够深刻地体现当地人的兴趣爱好、风土人情。现在确定的基本上是“无彩系”,主要是亮、墨灰、砖红色、砖灰色等,在现代城市当中有很多也在用这个“无彩系”。
不做加法做减法
城市色彩其实是一种系统,专家们指出,完整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应对所有的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一进行分析规划,确定主色系、辅色系,然后确定各种建筑物和其它物体的永久固有基准色,再确定包括城市广告和公交车辆等流动色、包括街道点缀物及窗台摆设物等的临时色。这是一个相对复杂而繁琐的过程。
从2000年起,西蔓色彩环境色彩设计中心就开始进行城市色彩的规划设计工作,据其中方专家于西蔓介绍,目前已经完成的有盘锦、大同、无锡、长沙、伊春等。如果浏览那些他们已经做好的城市的图片,就会发现,它们的城市色彩比较规整、单纯,令人神清气爽。于西蔓说:“城市色彩不是越杂越好。城市是不需要那么多色彩的,它只需要那些被统一、被秩序化的色彩。我们老以为大量的色彩才能使城市显得繁华,其实不是的。”
她认为,给人城市视觉体验最大的约60%到70%是建筑色彩,它没有调控好,城市就没有一个好的背景色;其次是路面、广场色彩;再次是广告色彩,虽然这一项仅占10%,但是对城市而言非常重要;第四是路面色彩,包括桌椅、电杆、路栏等。“我们要想控制城市的视觉,其实就是要对这四项进行一个很科学的掌控。”于西蔓强调,首先对城市进行色脉、色特征、色DNA的提取和发现,然后要把城市当中不适合出现在建筑物上的喧闹的、暴力的、污染的色彩拿掉,对城市进行“艳度控制”,基础的建筑物必须是灰化的。
在每一个城市,于西蔓他们给城市管理者一套管理工具,比如会对某一个城市带来城市景观色彩总谱,涵盖了建筑、广告、路面、小品等全方位的色彩;会给城市带来分项的建筑色以及城市建筑色彩禁用色。
于西蔓的实践也曾经引发不同意见。几年前,她的团队为长沙做出了专有色谱,整体上被概括为“明妆雅调,红典之城”,或许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红橙色”,并在一个月零6天的时间里由市政府发文贯彻实施,此事件在互联网上引发轩然大波,有说她“无知”的,也有说城市色彩是一种“霸道”的。但于西蔓一直在坚持她的事业。
我们一度是一个非常重视色彩感的民族,比如提起一个城市,我们常常在第一时间想起的是带有色彩感的形容词,像形容北京故宫的金碧辉煌,形容苏州的粉墙黛瓦,形容青岛的碧海蓝天。一个城市的色彩,不仅是审美的需要,也是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而不是单纯的个人好恶。城市色彩作为城市建筑体的衣服,影响着我们的视觉,影响大众的健康,影响社会成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水平。而按照什么样的规律搭配城市色彩是最美丽的、最安全的、最祥和的、最节能的,还需要城市管理者、城市规划设计人员、有关研究专家学者以及全体民众的努力,共同提高审美意识,加强规范管理。只有打造出和谐的城市色彩环境,才能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
Ⅳ 色彩地理学
分层复设色地形图?
20世纪70年代法国制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Jean-Philippe Lenclos)第一个从色彩的角度向当今工业社会提出了保护色彩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问题。朗克洛率先提出了“色彩地理学”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色彩会因为其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大相径庭,这既包括了自然地理条件的因素,也包括了不同种类文化所造成的影响,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的色彩。朗克洛的色彩理论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对于世界各地的色彩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1961年和1968年,法国巴黎规划部门完成了对大巴黎区规划的两次调整。今日巴黎的米黄色基调就是形成于那个时期。
Ⅳ 色彩地理学的含义是什么可分为那三个部分
色彩地理学(La Geographe de La Couleur)是法国现代著名的色彩学家、色彩设计大师让·菲力普·郎科罗(回Jean-Philippe Lenclos)在1960年代创立的实践答应用型色彩理论学说。
1.“景观色彩特质”概念为城市色彩研究奠定了基本理论
“景观色彩特质”,指构成景观形象与地理和色彩相关的一系列要素,即此地而非彼地所特有与色彩相关的形象要素,这些要素诸如地貌特征、土壤的色彩、植物、用当地材料制成的建材与建筑风格、体现在民俗上的特殊的装饰等等。
尽管现代文明使这种外在的“特产”的特征大大地淡化了,但是,那种潜在而根深的传统精神却是难以割断的。
2.“色彩家族学说”为色彩审美构成提供基本原则
“色彩家族学说”,指由同一性要素构成的颜色组群,较容易产生和谐感。另外还涉及材料感的和谐,以及社会审美流的问题。
3.“新点彩主义”为色彩营造提供一种技术方法
“新点彩主义”学说,是颜色空间混合的构成方式。主旨是研究如何让色彩“唱起歌来”,使呆板的色谱通过颜色间的组合能够产生运动感,而使之有生命。
Ⅵ 色彩地理学的研究原理
1、色彩地理学的研究原理类似于区域地理学的研究方式,是对地球表面一部分一部分地研究。在选定的地区内观察所有地理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将该地区的特征与同其他地区相区别,认识处在不同地域中同类事物的差异性。
“色彩地理学”主要是研究每一地域中民居的色彩表现的方式与景观结合的视觉效果,考察这些区域人们的色彩审美心理及其变化规律。对于郎科罗来说,在他的心中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系统。当他面对每—个将要被作为研究的对象时,他会很自觉地把它放入他的那个系统当中进行定位。
诸如:该对象所处的地域、地区、地理特征、国家所在地、民族分布以及习俗情况、都市或城镇的行政性质、历史与文化概况等等,同过去的经验进行比较,以便确认其“景观色彩的特质。”
2、所谓“景观色彩特质”就是指构成景观形象的与地理和色彩相关的一系列要素,这些要素诸如地貌特征、土壤的色彩、植物、用当地材料制成的建材与建筑风格、体现在民俗上的特殊的装饰等等。即此地而非彼地所特有与色彩相关的形象要素。特定的地理环境决定着特定的空间。建筑和建筑群显然是这个特定空间中的主体,而这些建筑的型制、材料以及筑造方式,都是同这个地域的自然、人文的环境紧密相联的。
那些被用作建材的材料,大都是来自本地区的自然材料,因此,就同当地的环境色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种非人工化的天然具有的和谐,本身就渗透着难以形容的色彩之美的魅力;其次,那些被用于作建筑装饰的色彩及其装饰方式和对美的认识,也都源于这个地域所特有的传统文化,随着历史的演化而长期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系统。这些都是直接作用于景观色彩方面的重要因素。这些要素,被称作“景观的色彩特质”。可谓是:一方水土,养—方文化;—方文化,显一方景观色彩特质。
3、在西方存在着一种误区,那就是“唯现代观”(认为凡事越现代越好)和“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观(认为只有西方文明、甚至欧洲文明,才是有价值的进步的文明,其他的欧洲以外的文明都是落后的,价值是有限的)。理解色彩的人文形态,用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视觉来看待色彩问题,避免这种误区。“色彩地理学”理论研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对实践有意义。当人们用一种平和的目光来看待本族以外的文化时,同样会发现有价值的东西。这个价值就是景观色彩特质的价值。如果景观中失去了这种特质,所谓的美感也就随之消逝了
Ⅶ 富有神话色彩的古代地理著作是什么
应该是《山海经》,它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独特的古代著作,包含历史、地理、民族、神话、宗教、生物、水利、矿产、医学等诸方面。
具体内容请参考以下网址
Ⅷ 第一部富有神话色彩的地理志是什么
山海经……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内。它主要记容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不详。
Ⅸ 美学营销里天文色和地理色指的是哪些颜色
红色系
联想:血、夕阳、火、红花、羞涩、怒色
象征:喜庆、热情、危险内
特征:红色是一种激奋的色容彩,能使人产生冲动、愤怒、热情、活力的感觉.红色在中国是一种喜庆的色彩,很容易使人有兴奋的感觉,是一种雄壮的精神体现.
绿色系
联想:草原、绿水、青山、田园、森林
象征:安全、和平、理想、希望
特征:绿色介于黄、蓝之间的色彩,显得和睦,宁静,健康,安全的感觉.给人感觉大度,宽容.
白
联想:白云、白雪、白棉、白花
象征:纯洁、素、神圣
特征:白色具有明快,纯真,清洁的感受。给人无尽的希望,但有时也给人一种恐惧和悲
黑
联想:黑夜、死亡
象征:深邃、神秘
特征:黑色具有深沉,神秘,寂静,悲哀,压抑的感受.有时给人沉默、压抑、或庄严、肃穆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