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地理学家
❶ 最著名的地理学家是谁
著名地理学家:1、裴秀2、郦道元、徐霞客4、魏源 5、李四光
一、裴秀
西晋时,中国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制图理论家裴秀(公元223-271)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欧洲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PtolemaeusClaudius,约公元90-168)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裴秀(223-271年)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自幼好学,知识渊博。出身官僚世家,官至司空。接触到不少的地理和地图资料。由于才华出众,所以青少年时代就受到社会知名人士的赞赏。
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已广泛用于战争和国家管理,秦汉以后损失严重。出于政治和军事需要,裴秀立意制作新图。他领导和组织编制成《禹贡地域图》18篇,这是中国和全世界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历史地图集。为了便于应用,他还将一幅篇幅过大(用娟八十匹绘制)的《天下大图》缩制成以寸为百里(比例尺1:1,800,000)的《地形方丈图》,图上载有名山都邑,为军政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裴秀在地图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第一次明确建立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理论。他总结我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经验,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
所谓“制图六体”就是绘制地图时必须遵守的六项原则,即: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前三条讲的是比例尺、方位和路程距离,是最主要的普遍的绘图原则;后三条是因地形起伏变化而须考虑的问题。这六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它把制图学中的主要问题都接触到了。
这是他对中国地图学作出的巨大贡献,是中国古代唯一的系统制图理论。直至今天地图绘制考虑的主要问题除经纬线和投影外,裴秀几乎都扼要地提到了。
裴秀提出的这些制图原则,是绘制平面地图的基本科学理论,为编制地图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它一直影响着清代以前中国传统的制图学,在中国地图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世界地图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郦道元
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生年有皇兴三年(469),延兴二年(427)之说,但都缺乏可靠依据,卒于孝昌三年(527)。
生于仕官家庭,父亲郦范作过青州刺史,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出任尚书郎,以后历任颍川太守,东荆州刺史,御史中尉等职,看来他一生在政治上还是有所建树的。孝昌三年任官右大使时,在阴盘驿(今希临潼附近)为雍州刺史萧宝寅杀害。郦道元一声生勤于读书和著述。《魏书》卷八十九说:"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但除《水经注》外,其余著作都已亡佚。
郦道元从少年时代起就有志于地理学的研究。他喜欢游览祖国的河流、山川,尤其喜欢研究各地的水文地理、自然风貌。他充分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机会进行实地考察,足迹遍及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内蒙等广大地区,调查当地的地理、历史和风土人情等,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游览名胜古迹、山川河流,悉心勘察水流地势,并访问当地长者,了解古今水道的变迁情况及河流的渊源所在、流经地区等。同时,他还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古代地理学著作,如《山海经》、《禹贡》、《禹本纪》、《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水经》等,积累了丰富的地理学知识,为他的地理学研究和著述打下了基础。
通过把自己看到的地理现象同古代地理著作进行对照、比较,发现其中很多地理情况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不及时把这些地理现象的变迁记录下来,后人就更难以弄明白历史上的地理变化。因此,应该对此时的地理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同时查阅古代文献,与古代的地理学著作相印证,将地理面貌的历史变迁尽可能详细、准确地记载下来。为此,郦道元决定以《水经》为蓝本,以作注的形式写一本完整的地理学著作。
《水经》是三国时代桑钦所著的一部地理学著作,此书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原文仅1万多字,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对水道的来龙去脉及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记载不够详细、具体。为此郦道元利用自己掌握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水经》的基础上,郦道元终于完成了《水经注》这一地理学名著。
三、徐霞客
徐霞客(1587-1641),原名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出身于江阴的天资聪颖。童年上私塾时,即听背经书,作八股文。但徐霞客偏偏没兴趣,有兴趣的是看古今史书,尤其是地方志,从而立下遍游名山大川的志愿。
幼年好学,博览图经地志。因见明末政治黑
❷ 中国第一位地理学家也是最伟大的科学家是谁
张相文(1866-1933),字蔚西,号沌谷,江苏省泗阳县城厢南园人.他自清光绪26年(1900)起版,即从事地理学的教学、研究和权著述工作,并创建我国第一个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和第一种地理学术期刊《地学杂志》,推动我国地理学发展达二三十年之久,为本世纪我国第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张相文的一生,正处在我国旧的舆地学末期和近代地理学从萌芽状态到初步形成的过渡时期,他是改革我国旧地学和推动地理学发展的先驱.
❸ 20世纪中国第一位地理学家是谁
1、20世纪我国第来一位地理自学家--张相文 (1866-1933) 。
2、早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中日战争后,张相文因痛惜清政府将宝岛台湾割给日本,开始关心地理。
3、张相文(1866—1933),字蔚西,号沌谷,江苏省泗阳县人。他自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起,即从事地理学的教学、研究和著述工作,并创建我国第一个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和第一种地理学术期刊《地学杂志》,推动我国地理学发展达二三十年之久,为20世纪我国第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
❹ 泗阳有哪些名人
1.卢廷兰
卢廷兰,生卒年不详,字芳谷,明代桃源(今宿迁市泗阳县)人。自幼笃志于学,尤其喜读《天工开物》、《梦溪笔谈》 一类实用性自然科学书籍及重要科学技术文献,并爱好对民间铁木工具制作、纺织工艺。
卢廷兰重新设计、改进织锦工艺;还按照所织花纹,编撰歌词,让机工边操作边唱,心手相应,以-人的十指代十人,节约大量劳力,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成本,得到了织锦作坊赞扬。乡试落榜后即在江南指导丝织工作,后卒于南京,江南机坊多设像祭祀,奉“卢祖”。
2.秦嘉
秦东海郡陵人(即凌县,今江苏泗阳县众兴镇凌城村),秦末人物,陈涉起义自立为楚王后,与铚(铚邑,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人董緤、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人朱鸡石等相约起义,率兵围困东海郡守庆于郯县。陈胜听说后,派武平君畔作为秦嘉所部监军。秦嘉不服陈胜号令,自立为大司马,假传陈胜命令杀武平君畔,并立楚王后裔景驹为楚王,驻扎在彭城(今徐州)以东。
不久,项梁、项羽挥军北上,秦嘉领兵阻止项梁部西进。项梁以秦嘉背叛陈胜为由,挥师讨伐秦嘉,秦嘉败走,后被杀,其部归顺项梁。
3.刘世勋
刘世勋(?—1147年),号真君,南宋太尉,宋淮安府桃源崔镇(今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临河镇人)。刘世勋幼年,即有雄心壮志,立志学文习武,报效国家。成年后,他仗义疏财,联络豪杰,聚义抗暴,扶正抑邪,颇得乡里拥护。他为人处事,耿介无私,平易近人,办事严谨公正,乡邻对他十分仰慕。
4.常廷席
常廷席(1785―1870年)祖籍山东济宁,生于江苏淮安府桃源县(今泗阳)。
早年求学于甘肃灵州(今宁夏灵武县),挂榜后复返济宁等地名寺深造,嘉庆五年(18O0年)应聘淮安清真寺阿訇,主持教务达60年之久。他以学识渊博闻名远近,一时北自济南,南及南京、杭州等地,穆斯林纷纷前来淮安清真寺求学,寺内绝帐高悬,门徒甚众。
5.林大木
林大木,明朝大书法家,今江苏泗阳县人,号松山,生卒年不详。生于书香门第。
常游历山川,师法自然;遍访同行,切磋技艺。人能得其片墨,不异于获得至宝。而大木行侠好义,来求者辄挥毫相赠,并不居奇吝啬。尝乘酒意,作四季回文诗,兴酣下笔,纸墨淋漓,隐约透出仙气。尤善擘窠大字,书法流畅,宛若游龙,镌石者争相延致,金陵燕子矶上"振衣千仞"四个大字,即大木的遗笔。又苏州虎丘山上的"虎丘"二字,及天林关"飞来峰"三字,皆大木手迹。
参考资料网络-林大木
网络-常廷席
网络-刘世勋
网络-秦嘉
网络-卢廷兰
❺ 泗阳知名人物有谁
刘世勋(?~ 1147)宋代宿迁崔镇(后桃源县境)人。金兀术南侵时,因办团练有功,保举为参谋官,遂从岳飞军进击金兵于朱仙镇,大捷,以功升太尉。绍兴十七年(1147),无疾而终,韩世忠请于高宗,敕封“真君”,建祠祀之。
卢廷兰(生卒年月不祥),字芳谷,明代桃源(泗阳人),廪膳生。后卒于金陵,江南机坊多设像祭祀,奉为“卢祖”。
尹耕云(?~ 1877),清桃源(泗阳)三义坝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历官礼部郎中。在镇压云南回民起义和太平军诸军事行动中,屡次为清廷献策,奏议颇多。著述有《大学绪言》、《豫军纪略》、《心白日斋》、《周易辑说》。
樊炎(1887 ~ 1914),泗阳崇河中市(魏圩)人,原名光炎,幼年樊炎受民主革命思潮影响,曾改名樊也哙,表示他有志像樊哙反对暴秦那样为推翻清王朝而勇敢战斗。曾参加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民国2年组建军队,作讨袁准备。后为奸人告密,逮捕,就义于清江浦,时年27岁。
韩恢(1887 ~ 1992),字复炎,泗阳县顺德市(史集乡)人。1910年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随黄兴参加黄花岗起义,民国6年,随孙中山赴粤参加护法运动。民国11年10月28日在上海被捕。同年11月1日,被杀于南京小营。
胡明复(1891 ~ 1927),名达,泗阳县城厢人,宣统二年(1910年),考取官费生赴美留学,入纽约康奈尔大学读哲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数学家。民国16年6月12日,溺水而死。为纪念他,当时教育界筹建了“明复馆”(上海卢湾图书馆前身)。
孙耀宗(1910 ~ 1931),字旭光,泗阳棉花原种场人。民国15年到黄埔军校为入伍生,被军校中共党组织吸收为党员。民国17年1月,中共江苏省委建立中共泗阳县委员会,孙耀宗任书记。民国20年初,孙耀宗被任命为中共海州中心县委宣传委员,后因做国民党军十二师士兵工作,身份暴露被捕,被秘密杀害于镇江火车站附近,时年21岁。他是中共泗阳县委第一任书记。1986年,中共泗阳县委将烈士遗骸迁葬于爱园烈士陵园。
张相文(1867 ~ 1933),泗阳县城厢南园人,我国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爱国主义者。
李守维(1903 ~ 1940),泗阳县仓集镇李楼人。黄埔军官学校第二期学员,后加入国民党。民国28年任国民党中将军长。民国29年7月,新四军东进,解放黄桥,组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李守维率部妄图消灭新四军于黄桥,在同年10月5日黄桥决战中,李守维在涉渡中坠马落水而死。
王光夏(1904 ~ 1943),泗阳县穿城乡人。民国27年2月任泗阳县长,奉名禁烟(鸦片),执法较严。日军退守众兴镇后,执行所谓“焦土抗战”政策,泗阳县城很快变成一片废墟。民国32年3月14日,王光夏率江苏保安第三纵队,随韩德勤进占新四军四师驻地泗阳唐莫圩、山子头一带,妄图接应正从津浦路西东进的国民党军王仲廉部,被新四军击毙。
张星火良(1887 ~ 1951),泗阳城厢南园人,张相文之子,近代著名历史学家。1906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学习,他是我国最早攻读生物化学的研究生之一。
韩德勤(1892 ~ 1988),泗阳县洋河镇人,民国7年(1918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民国26年10月,任江苏省政府主席。民国36年,任陆军总部徐州司令部副总司令,民国38年3月去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88年8月15日病逝于台北,终年97岁。
❻ 泗阳有哪些名人
刘世勋(?~ 1147)宋代宿迁崔镇(后桃源县境)人。金兀术南侵时,因办团练有功,保举为参谋官,遂从岳飞军进击金兵于朱仙镇,大捷,以功升太尉。绍兴十七年(1147),无疾而终,韩世忠请于高宗,敕封“真君”,建祠祀之。 卢廷兰(生卒年月不祥),字芳谷,明代桃源(泗阳人),廪膳生。后卒于金陵,江南机坊多设像祭祀,奉为“卢祖”。 尹耕云(?~ 1877),清桃源(泗阳)三义坝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历官礼部郎中。在镇压云南回民起义和太平军诸军事行动中,屡次为清廷献策,奏议颇多。著述有《大学绪言》、《豫军纪略》、《心白日斋》、《周易辑说》。 樊炎(1887 ~ 1914),泗阳崇河中市(魏圩)人,原名光炎,幼年樊炎受民主革命思潮影响,曾改名樊也哙,表示他有志像樊哙反对暴秦那样为推翻清王朝而勇敢战斗。曾参加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民国2年组建军队,作讨袁准备。后为奸人告密,逮捕,就义于清江浦,时年27岁。 韩恢(1887 ~ 1992),字复炎,泗阳县顺德市(史集乡)人。1910年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随黄兴参加黄花岗起义,民国6年,随孙中山赴粤参加护法运动。民国11年10月28日在上海被捕。同年11月1日,被杀于南京小营。 胡明复(1891 ~ 1927),名达,泗阳县城厢人,宣统二年(1910年),考取官费生赴美留学,入纽约康奈尔大学读哲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数学家。民国16年6月12日,溺水而死。为纪念他,当时教育界筹建了“明复馆”(上海卢湾图书馆前身)。 孙耀宗(1910 ~ 1931),字旭光,泗阳棉花原种场人。民国15年到黄埔军校为入伍生,被军校中共党组织吸收为党员。民国17年1月,中共江苏省委建立中共泗阳县委员会,孙耀宗任书记。民国20年初,孙耀宗被任命为中共海州中心县委宣传委员,后因做国民党军十二师士兵工作,身份暴露被捕,被秘密杀害于镇江火车站附近,时年21岁。他是中共泗阳县委第一任书记。1986年,中共泗阳县委将烈士遗骸迁葬于爱园烈士陵园。 张相文(1867 ~ 1933),泗阳县城厢南园人,我国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爱国主义者。 李守维(1903 ~ 1940),泗阳县仓集镇李楼人。黄埔军官学校第二期学员,后加入国民党。民国28年任国民党中将军长。民国29年7月,新四军东进,解放黄桥,组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李守维率部妄图消灭新四军于黄桥,在同年10月5日黄桥决战中,李守维在涉渡中坠马落水而死。 王光夏(1904 ~ 1943),泗阳县穿城乡人。民国27年2月任泗阳县长,奉名禁烟(鸦片),执法较严。日军退守众兴镇后,执行所谓“焦土抗战”政策,泗阳县城很快变成一片废墟。民国32年3月14日,王光夏率江苏保安第三纵队,随韩德勤进占新四军四师驻地泗阳唐莫圩、山子头一带,妄图接应正从津浦路西东进的国民党军王仲廉部,被新四军击毙。 张星火良(1887 ~ 1951),泗阳城厢南园人,张相文之子,近代著名历史学家。1906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学习,他是我国最早攻读生物化学的研究生之一。 韩德勤(1892 ~ 1988),泗阳县洋河镇人,民国7年(1918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民国26年10月,任江苏省政府主席。民国36年,任陆军总部徐州司令部副总司令,民国38年3月去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88年8月15日病逝于台北,终年97岁。
❼ 列举五位我国近现代地理学家
张相文,安徽泗阳人,生于1866年,卒于1933年,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地理学家。一生主要从版事两大事业,其一是进行地权理教学和地理学研究。他从23岁时起开始他的教学生涯,先后在上海南洋公学、广州两广师范讲习所、天津北洋女子高等学堂担任地理教员,1901年编写了《初中地理》、《中等本国地理》,这是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1905年又编写了《地文学》、《地质学》等地学著作,其中的《地文学》是我国第一部自然地理教科书,首次把生物界纳入自然地理学的范畴,增加了地文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的科学性,具有开创意义,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
http://218.24.233.167:8000/RESOURCE/GZ/GZDL/DLBL/DLTS0068/11431_SR.HTM
在这找找
❽ 泗阳的名人有谁拜托各位大神
刘世勋(?~ 1147)宋代宿迁崔镇(后桃源县境)人。金兀术南侵时,因办团练有功,保举为参谋官,遂从岳飞军进击金兵于朱仙镇,大捷,以功升太尉。绍兴十七年(1147),无疾而终,韩世忠请于高宗,敕封“真君”,建祠祀之。 卢廷兰(生卒年月不祥),字芳谷,明代桃源(泗阳人),廪膳生。后卒于金陵,江南机坊多设像祭祀,奉为“卢祖”。 尹耕云(?~ 1877),清桃源(泗阳)三义坝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历官礼部郎中。在镇压云南回民起义和太平军诸军事行动中,屡次为清廷献策,奏议颇多。著述有《大学绪言》、《豫军纪略》、《心白日斋》、《周易辑说》。 樊炎(1887 ~ 1914),泗阳崇河中市(魏圩)人,原名光炎,幼年樊炎受民主革命思潮影响,曾改名樊也哙,表示他有志像樊哙反对暴秦那样为推翻清王朝而勇敢战斗。曾参加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民国2年组建军队,作讨袁准备。后为奸人告密,逮捕,就义于清江浦,时年27岁。 韩恢(1887 ~ 1992),字复炎,泗阳县顺德市(史集乡)人。1910年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随黄兴参加黄花岗起义,民国6年,随孙中山赴粤参加护法运动。民国11年10月28日在上海被捕。同年11月1日,被杀于南京小营。 胡明复(1891 ~ 1927),名达,泗阳县城厢人,宣统二年(1910年),考取官费生赴美留学,入纽约康奈尔大学读哲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数学家。民国16年6月12日,溺水而死。为纪念他,当时教育界筹建了“明复馆”(上海卢湾图书馆前身)。 孙耀宗(1910 ~ 1931),字旭光,泗阳棉花原种场人。民国15年到黄埔军校为入伍生,被军校中共党组织吸收为党员。民国17年1月,中共江苏省委建立中共泗阳县委员会,孙耀宗任书记。民国20年初,孙耀宗被任命为中共海州中心县委宣传委员,后因做国民党军十二师士兵工作,身份暴露被捕,被秘密杀害于镇江火车站附近,时年21岁。他是中共泗阳县委第一任书记。1986年,中共泗阳县委将烈士遗骸迁葬于爱园烈士陵园。 张相文(1867 ~ 1933),泗阳县城厢南园人,我国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爱国主义者。 李守维(1903 ~ 1940),泗阳县仓集镇李楼人。黄埔军官学校第二期学员,后加入国民党。民国28年任国民党中将军长。民国29年7月,新四军东进,解放黄桥,组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李守维率部妄图消灭新四军于黄桥,在同年10月5日黄桥决战中,李守维在涉渡中坠马落水而死。 王光夏(1904 ~ 1943),泗阳县穿城乡人。民国27年2月任泗阳县长,奉名禁烟(鸦片),执法较严。日军退守众兴镇后,执行所谓“焦土抗战”政策,泗阳县城很快变成一片废墟。民国32年3月14日,王光夏率江苏保安第三纵队,随韩德勤进占新四军四师驻地泗阳唐莫圩、山子头一带,妄图接应正从津浦路西东进的国民党军王仲廉部,被新四军击毙。 张星火良(1887 ~ 1951),泗阳城厢南园人,张相文之子,近代著名历史学家。1906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学习,他是我国最早攻读生物化学的研究生之一。 韩德勤(1892 ~ 1988),泗阳县洋河镇人,民国7年(1918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民国26年10月,任江苏省政府主席。民国36年,任陆军总部徐州司令部副总司令,民国38年3月去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88年8月15日病逝于台北,终年97岁。
❾ 泗阳是中国的什么之乡也是我国古代地理学家谁的故乡
泗阳是中国洪泽湖青虾之乡,也是我国近代地理学家张相文的故乡。
张相文(1866~1933),革新中国地理学的先驱,教育家。字蔚西,号沌谷。宿迁泗阳人。在上海南洋公学、北京大学等长期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