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2014年四川高考考试说明地理

2014年四川高考考试说明地理

发布时间: 2021-02-10 10:14:27

Ⅰ 求2013年四川高考各科考试说明

二、考试范围

考试内容如下:

数学
1
(必修)
: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专数、属对数函数、幂函数)


数学
2
(必修)
: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数学
3
(必修)
: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数学
4
(必修)
: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
、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
5
(必修)
: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选修
2-1
: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选修
2-2
:导数及其应用(
不含“导数及其应用”中“

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5

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及“

6
)数学文化”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

选修
2-3
:计数原理、统计与概

Ⅱ 急求四川高考考试大纲!!!!!!!!!!!!!!!!!!!!!!!!!!!!!!!!!!!!!!!

http://learning.sohu.com/20070129/n247900448.shtml

四川:07高考大纲出炉 四川仍试行自主命题2007年01月29日09:24 [我来说两句(1)] [字号:大 中 小] 作者:周 波 记者昨日获悉,2007年全国高考(高考新闻,高考说吧)大纲已经出炉,近日即将面世。据悉,我省今年仍将试行自主命题,但命题原则仍将遵循全国高考大纲的要求。

据市内部分已经了解今年高考大纲内容的资深高三教师介绍,今年全国高考大纲的指导性更强,标志着命题将更加切合学生实际,也显现出了整体上将变容易的趋势。

据悉,由于今年我省是第二年试行高考自主命题,因此将贯彻“考试范围不变,考试科目不变,考试时间不变”的“三不变”原则,但将遵循全国高考大纲的要求命题,可能不会编制专门针对我省自主命题的“考试说明”。

语文 不考繁难字冷僻字

今年高考语文大纲的表述更准确、科学,而且增添了与新课标接轨的地方。和去年相比,在字音和字形识别的要求上,都加了“常用字”的限制,如将去年的“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变成了“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将去年的“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变成了“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这种变化体现了不鼓励大家钻冷僻、繁难字的导向。其实在往年的命题中,字音、字形识记也没出过冷僻刁钻的字,今年只是规定得更明确、更清楚,有利于引导老师不要搞偏题怪题,引导学生多关注常用字,把基本功打好。

英语 写作命题不刁难

今年高考英语大纲也更加切乎学生实际。大纲要求,英语书面表达内容为考生所熟悉,考生都有话可写,而且语言要求符合考生实际认识水平。注意写作提示的真实性,命题形式仍会在文字图表提纲形式或其融合形式中选择。有关专家分析,大纲的要求更多从命题上为考生考虑,不刁难学生。

据了解,今年,国家考试命题中心会提供两类试题,一类含听力,一类不含听力,供各地使用。我省实行自主命题,是采用全国的听力卷,还是自己的听力卷,目前还没有准确消息。

作文 规范文体要求具体

作文要求方面,今年更加明确文体的规范,不鼓励写“四不像”作文,同时对学生的写作要求更切实际。首先,将去年“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见应用文的文章”改成“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外沿扩展了,表明除了书信等应用文,对戏剧、诗等文体也认可。其次,作文的要求里多了个“论据充实”,这个主要是针对议论文的,虽然这是写议论文的必备素质,但今年进一步明确出来,体现了议论文的写作规范。此外,今年对写作的总体要求更加具体,以前的“文句有意蕴”的要求相对来说空洞、抽象、含混,要求也比较高。今年的要求则针对中学生的现状,更切合学生的实际,便于老师指导,便于学生掌握,也便于阅卷老师把握。

文综 基本没有大的变化

与去年的高考大纲相比,政治科相对稳定,只是对国家宏观调控、对外贸易、关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等个别考点的要求或提法作了调整,没有太大变化。时事政治考查的范围确定为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历史科则体现了“稳中求变”的高考思想,考试性质、试卷形式、能力要求、考点范围等均未变化,但题型示例有调整。地理部分的变化也不大,较去年只是删去了“世界粮食问题。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红河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个别考点。

理综 化学生物都有调整

今年理科综合试卷的结构形式与去年的要求相同,但受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为实现教育改革平稳过渡,试题中将会渗透新课标的理念——“三维目标”,也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试大纲》中的具体变化是:化学部分删去了“掌握有关物质溶解度的简单计算”、“‘思维能力’中对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并对个别文字作了修改,使其表述更为准确;生物部分则将“理解能力”的第一条“能阐述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改成了“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获取信息能力”的第二条“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改成了“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将“遗传、变异和进化”说明栏中的“细胞质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不作要求”改成“雄性不育在育种中的应用不作要求”;将知识内容表“生命活动的调节”内容栏中的“免疫”部分加上“非特异性免疫”;将知识内容表“生物与环境”内容栏中“种群和生物群落”部分加上“生物群落的结构”;“人与生物圈”部分加上“生物圈的稳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据悉,物理部分基本没有变化。

数学 降低知识点要求

今年高考数学大纲,总体要求保持平稳,并在平稳过渡中强调试题创新,要求试题难度更加适合中学教学实际和现代中学生的实际水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几个知识点的要求有降低,如三角函数、立体几何两个模块的考试要求有所降低。此外,对易、中、难题的比例有了更明确的规定,以容易题、中档题为试题主体,较难题只占30%。

文科数学的要求明确提出了“适当拉大试题难度的分布区间,试题难度的起点应降低,而试题难度的终点应与理科相同。”这表明文理科试卷的难度差异将会加大,力求文理科学生成绩平衡。

从大纲来看,今年的考试难度要降。这次大纲明确强调中低档题不低于70%,如果坚持这个尺度,今年的难度肯定要降。从两个要求降低的知识点来看,三角函数本来的要求就是强调作为工具,没必要搞得很深。而学立体几何这两年出现学生求难的趋势,也是没有必要的。

Ⅲ 2014四川高考地理91分上万分之一优生线有希望不

万分之一不是整个文综一起只算一科吗

Ⅳ 2014年高考文综地理考点归纳全国1卷

全国卷1不注重知识点考查,注重考查核心地理素养和地理能力。

2014高考全国内卷1文综的难容度分析:
1、总体难度稍微偏大。
2、2014年的高考文综试题在紧扣教材、考纲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变得更为开放灵活,在彰显各学科特色的同时,还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更加贴近学生心理和社会生活。
3、选材不仅充分聚焦了两会的时政内容,而且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国计民生问题。如地理反映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产业结构布局等问题;政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了反腐倡廉、发展经济、教育改革等社会热点;历史则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前赴后继地追求“中国梦”的历史进程。
4、三个人文学科紧密结合,共同展现了当今世界多元竞争、绚丽多彩的时代风貌。

Ⅳ 2013年四川高考 地理考哪几本书

三本必修 选修好像是4、5.最好问你老师

Ⅵ 求助,高考地理——四川盆地。相关的大题解答。

1自然地理地抄图,(掌握四川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自然灾害)2人文地理(四川的农业、工业、成都的城市地域结构、文化景观、旅游活动及环境)3区域地理(四川的地形气候经纬以及四川的概况、特产)4区域发展自然灾害农业区域的开发治理与建议

Ⅶ 四川省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

还没出来得,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才会出来

Ⅷ 四川高考地理复习方法及大纲

不要老想着奔及格分,要学就学最好,不难的,先抓基础,多做题,查漏补缺,不会的多问老师同学,奔满分去吧!

可以先看一下2008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解析http://e.qq.com/a/20080312/000175.htm

文综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图
1.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
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日地关系
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赤道。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赤道。纬线。纬度。经纬网及其意义。
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时区的划分。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区时的应用。
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4)宇宙探测
宇宙探测的意义。宇宙探测的现状。
2.大气
(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的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
(3)大气降水
降水的时间变化。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4)天气、气候与人类
锋面、低压、高压、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
寒潮、台风、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
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5)气压、气温、降水等值线图、柱状图等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
3.海洋
(1)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洋流。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海洋开发
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
(3)海洋环境保护
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4.陆地
(1)陆地的组成要素及其运动
主要造岩矿物。三大类岩石。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意义。
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
(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
(4)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
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对陆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中国主要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5.地图
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1.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农业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市。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
(2)工业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不同类型工业区的特点。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
2.人口与环境
(1)人口的再生产
影响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的主要因素。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市。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中国的人口政策。
(2)人口数量与环境
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环境承载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数量的意义。
(3)人口素质与环境
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环境因素。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4)人口迁移与环境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聚落的形成
乡村、城市的起源及发展。
(2)城市的区位
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城市化
城市化及其进程。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4)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城市的合理规划。
4.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服务业等)及作用。
(2)交通运输和通信
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和港口。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
现代通信手段和通信网络的作用。
(3)商业贸易
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商业网点的布局,中国主要商业中心,主要进出口商品.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当代金融、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
5.文化景观
(1)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的形成,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
(2)文化源地与文化传播
文化源地。文化传播、文化扩散的主要途径
6.旅游活动与环境
(1)旅游活动及其作用
旅游活动的特点,旅游活动的作用。
(2)地理环境与旅游
旅游资源及其特性。旅游资源的价值。中国的旅游资源。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
(3)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7.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2)世界经济地理格局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国际经济的区域合作与竞争。
(3)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的影响因素。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
8.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防治。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2)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部分 世界地理
1.世界地理概况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2.世界地理分区
东亚、东南亚、南来、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3.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第四部分 中国地理
1.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地理位置。国土构成。行政区划、
2.中国的民族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3.中国的地形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4.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5.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黄河、珠江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京杭运河概况。
6.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7.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
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
8.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9.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
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10.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1I.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地理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的特点。
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12.中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
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
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
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及综合治理。
商品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
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
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
地理考试大纲考试范围沿袭传统的四大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人文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四大部分考点基本覆盖了初中、高中八本教材的全部内容。

近年来的高考地理试题,都是以抽样考查知识、全面考查能力为其特点。因此,考生在后阶段复习中,应对照考纲,对照教材,重视基础知识(包括原理、概念、事实)和基本能力(包括技能、方法、思路),以及基本理论和观点的掌握和理解运用,并在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养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地理主干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自然地理:(1)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以日照图为主要信息载体,计算时间、判断节气、分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2)大气运动(等压线图的应用分析);(3)气候形成因子、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气象灾害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具体分析;(4)河流水文特征分析和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5)海水的盐度与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影响;(6)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7)板块运动与地质灾害;(8)地域分异规律等。
人文地理:(1)人类各种生产活动的区位选择、区位因素分析和评价;(2)人地关系出现的问题、造成的影响、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途径;(3)人口、文化和旅游的有关知识等。
区域地理:(1)区域空间定位;(2)区域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特点描述和分析;(3)区域内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发展方向;(4)中国国土整治。

四大目标三级要求 复习重在能力培养
考试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明确提出文科综合考试的四项考核目标,针对考核目标,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复习,其根本点在于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地理高考试题中,提供信息的载体多种多样,但无非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表格数据信息等,且多数高考题目的信息,是考生平时训练少见和教材以外的信息。
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要对地理试题的不同载体提供的信息准确提取,如对题组类的选择题,一定要有两次提取信息的过程,即:首先对提供的图文背景材料进行仔细的阅读和分析判断,根据信息激活头脑中的知识获取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再针对题干中的具体问题进行选择。
同时还要注意不同题干对某些原有信息提供条件的修改和重新设定条件,注意题组中的几道题目间的某些因果联系和同一信息的反复利用。
调动和运用知识。考生经过几轮复习后,头脑中已经储存了大量的地理知识,在后阶段的复习中,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自然地理重在原理和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人文地理重在原理和观念的运用和建立,区域地理重在区域空间的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对某一方面的问题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和答题的基本“公式”。
描述和阐释事物。在规定的时间里,要求考生正确使用地理学科的术语表述地理事物的现象,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用书面文字的形式完成各种问题的解答。
因此,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经常回归教材,尽量利用教材中的语言组织答案。因为教材中的叙述和文字描述是相对科学和完整的,对某一问题的解答,应语言规范,书写有条理,准确地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
论证和探讨问题。考生在后阶段复习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大量做题,要善于对同一类问题进行归纳、比较、概括,并运用宽广的地理知识、理论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对问题进行探讨甚至质疑,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十三大区域八个国家:复习重在区域定位
考纲中,世界地理沿袭了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的分区方法。对于世界地理的十三大地理分区和八个重点国家,考生除了全面掌握各区和各国的区域特征外,区域定位尤其重要,根据经纬度定位、根据相邻的地理事物定位、根据区域内特殊的地理事物定位是我们进行区域定位的常用方法。
在复习中,左手图,右手书、题,做到图不离手,是帮助我们熟练定位的有效方法。
中国概述和分区:复习重在深入细化
考纲中,中国地理的要求相对世界区域要更具体和细化一些。因此在复习中,应将初中四本教材与高中的选修(二)的国土整治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将区域定位和区域特征的分析以及区域人地关系等知识落实到具体的、较小范围的区域中,如一个具体的地形单元、一个流域等。

Ⅸ 四川高考地理知识点…只要知识点…

一,地方时和经纬度的计算,选择题一般在1-2题为区时计算,8分;二,地球自转和公转内的意义及其影响;容三,南北畏30,纬线和45度;四,气候和自然带【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及其所在城市的特色,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五,各个小岛和及世界各国的主要资源分布;六,当然是中国地理了【我国的人文,地形,地貌和水文,气候,自然带分布,地质等公路,铁路的建设选址,水库等。】;七,地图上,看图回答问题,和计算,这就要对世界地图的熟悉才行;八,就是我们四川的特色,主要考点有【横断山区和【西昌上年就考了的】,攀枝花,长江,岷江,嘉陵江,成渝经济区,汶川地区,达川地区,秦岭和大巴山】

Ⅹ 四川地理用的新课标还是大纲版,我听安迎的高中地理课程不知道听哪个,我2016的~秒速

由以前的两本必来修两本选自修变成了三本必修七本选修。具体内容你可以登录人民教育出版社看电子教材。
2014年6月,四川省将迎来新课程改革以来的第一次高考。网高考频道对2014年四川省新课程高考地理考
试内容范围进行了搜集整理。
2014年四川高考地理考试内容范围:地理1、地理2、地理3。人文方向: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6环境保护。
wenku..com/...vjAHzi
high.school.zxxk.com/...lID=16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