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地理学文件

地理学文件

发布时间: 2021-02-10 01:34:12

⑴ 地理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关于公布安徽省第五届

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

各市中学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

根据省教科所《关于举办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教学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教科研函〔2007〕3号)文件要求,省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各地推荐的地理教学论文进行了认真评审,共评出获奖论文一等奖 16篇,二等奖 36篇,三等奖71篇。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布(见附件),请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及论文作者。

附件: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获奖名单

二○○七年十月十九日

安徽省教育厅教科所 2007年10月19日印发

打印:吴儒敏 校对:吴儒敏 共印30份

附件:

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

篇 目 单 位 作者

《浅谈地理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能力的培养》 淮北市教研室 王忠东

《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钱宏瑾《铜陵市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铜陵市教研室 章小明

铜陵市第一中学 杨国兵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安庆市教研室 何陆祎

《论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阜阳市教研室 陈鹏飞

《地方环境教育课程构建的案例分析》 蚌埠市教科所 吴岱峰《透过一次地理评优课谈新课程课堂教学》 滁州市教研室 郭仕荣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关注》 颖上县教研室 何长剑

《关于高中地理选修课程校本化的几点探讨》 马鞍山市第六中学 林章和

《使用新教材的几点体会》 淮南市第三中学 朱元坤

《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合肥工业大学附中 洪成旗

《浅谈新课程下我对地理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黄山市枧忠中学 汪德利

《探索课程标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贵池二中杨淑萍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探究》 宿州市第二中学 苗红青

《地理探究学习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 怀远一中 孙尚楼

《谈地理教学中学上情商的培养》 六安皋城中学 余 蕊

二等奖

《梳理经历 整合资源 回归生活——地理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周跃红

《谈新课标下的“太阳高度”教学设计》 阜阳市第三中学 马 静

《巧用身体语言,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艺术》 合肥市第五中学 沈龙海

《谈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学思想和方法的贯彻》 亳州第一中学彭长玉

《新课堂教学下教学策略的初探》 芜湖市城南实验中学周慧本

《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地理课堂教学》 淮南实验中学廖惠荣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地理探究能力的培养》 亳州第五中学 王玉龙

《地理主体性课堂教学的探究》 淮南市第二十中学 陈 中

《用新课程理念引领学生快乐地学习地理知识》 固镇一中李方平

《构建科学与人文和谐统一的地理教育》 巢湖市第八中 柳宗柱

《如何调动学困生参与地理课堂教学活动》 蚌埠二十六中 宋长军

《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自主学习》 郎溪中学 胡燕平

《浅谈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的一些误区》 来安中学 董桂山

刘 俊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基本途径和培养策略》 和县二中 夏立军

高考地理复习的“虚”与“实” 》 合肥市第十七中学 黄永红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探微》 歙县中学钟彩琴

《浅谈“问题研究”的作用与教学》 五河一中 刘继英

《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地理分层教学策略初探》 枞阳县浮山中学陈相林

《如何从地理图像中分析和提取有效信息》 黄山市黄山区一中崔仲文

《加强地理基本概念教学的探讨》 亳州市谯城区大寺完全中学 汪明洁

《浅谈Google Earth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滁州市实验中学 曹 明

《“任务分解、自主交流”地理课堂模式的构建与实验》阜阳第十中学 马兴海

《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适应高中地理新课程》 安徽省石台中学 姚 萍

《新课标下浅谈地理与各学科的经纬结网》 东至县大渡口中学 江美丽

《“读图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宿州市埇桥区梅庵中学刘玉才

《多元智能评价与地理教学》 马鞍山市第一中学 程 刚

《农村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 六安市双河中学 刘全稳

《新课程地理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的设计与落实》 铜陵市第九中学钱义国

《以烈山区为例谈农村高中地理活动课的开展》 淮北七中 吴才华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积极开发地理课程资源》 安徽广德中学 江春芳

《选修7课标、教材研读及开课条件分析》 铜陵市第五中学 陈俊群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开设的一些设想》 宿松县程集中学 石雅斌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淮北市石台镇中学蔡金燕

《新课程地理教学中的“敢问”与“会问”》 芜湖县第一中学 王邦忠

《浅谈新理念指导下的中学地理教学》 宿州市第八中学张建国

《浅谈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淮北市西园中学荣海侠

三等奖

《高中地理新教材案例教学初探》 来安中学 卢玉斌

《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种偏离现象 》 阜阳第三中学 吴 强

《解读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开放性特点》 和县第一中学 陈晓明

《浅谈地理新课程教学反思》 蚌埠包集中学赵东宇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创新学习》 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章 波

《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合肥市五十一中 陈 丽

《关于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几点看法》 阜阳一中 巫祖安

《地理课堂互动型教学策略的构建》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卢大亮

《地理教学中的误区及思考》 宿州埇桥区汴河办事处北十里中学 武 波

《新课标下课程资源开发初探》 青阳县木镇中学 方 静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实践》 黄山市屯溪一中 潘胜庭

《在地理教学中利用远程资源学生合作学习的探究》 歙县新安学凌文英

《地理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 祁门一中胡义松

《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歙县中学吕文英

《地理教学中学生想像力的培养》 歙县二中汪明锋

《如何看待地理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作用》 凤台一中李 全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教学》 淮南望锋岗中学廖和喜

《兴趣教学模式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淮南一中朱庆龙

《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淮南市第五中学孙 峰

《合适参照物选择与“地球运动”教学难点的突破》 亳州三中 刘永志

《新课程改革下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利辛县第一中学谢 尧

《高一地理新课改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 涡阳三中 王 娟

《谈初中地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淮北市西园中学孙 凯

《充分运用图像进行地理教学》 五河县安淮中学聂 鑫

《中学地理教学的美育的层次》 蚌埠十二中马 燕

《立足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蚌埠第一中学李云静

《让地理教学生活化》 蚌埠市第二十三中学王海燕

《新理念下培养地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探索》铜陵市第十三中学戈广兵

《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体会》 铜陵县第二中学程纳新

《在新课程目标下整合地理课程资源》 铜陵市第十六中学孙大信

《高中地理个性化教学初探》 铜陵县第二中学程胜来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太湖县徐桥高中 李永清

《将实验教学引进地理课堂》 宿松县程集中学周文招

《生活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课程资源》 安庆三中张 军

《档案袋评价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安徽省太湖中学黄郑尧

《如何开展问题研究和活动》 桐城中学段焕荣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桐城市天城中学汪 宏

《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初探》 滁州市滁州中学 季风勇

《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 滁州市滁州中学 孙 成

《作图法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研究》 全椒中学 李 君

《新课程实施的理解与体会——丰富地理课堂教学》滁州市第五中学 六振梅

《浅谈新课标下地理教学手段的继承与创新》 肥东县梁园中学 周义兵

《发挥地理学科优势 培养学生空间智能》 舒城县南港中学 沈龙明

《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探讨》 芜湖市第二十六中 吴安宁

《地理新教材中“案例”教学探讨》 五河二中刘丛兰

《在地理社会实践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怀远县龙亢中学 朱 英

《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芜湖市二十七中学俞 敏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有效参与的教学策略》 芜湖八中邱玉启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探索》 安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裘伟东

《如何选编以社会热点为背景的地理案例》 蚌埠第四中学刘运良

《中学生地理课堂兴趣培养》 六安市三十铺中学 李显静

《中学地理信息化教学设计之我见》 马鞍山市第六中学 张 蕙

《为地理教学注入新活力——初中地理活动初探》 马鞍山市星光学校 古 莉

《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认识与实践》 萧县中学常书云

《让新课改沐浴和谐之风》 灵璧县师范学校苏 洪

《光照图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安徽省砀山中学陈国华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发展学生个性浅议》 宿州市埇桥区支河中心校李永春

《关注学生发展优化地理教学》 安徽省青阳中学张 俊

《谈地理新教材“活动”的使用》 石台县崇实中学汪利军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点心得》 贵池区杏花村中学程丽萍

《浅谈探究学习在地理新课标教学中的应用》 界首市光武中心学校 李 涛

《借杜朗口“春风”促地理课鲜活》 阜阳四中 徐玉玲

《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问题》 颖上县第四中学 田华利

《巧妙点拨开启自主学习之门》 界首一中 王 键

《评价共同体在学生地理学习评价中的应用》 淮南市第二十四中学 李 涛

《构建师生互动合作共同成长的绿色课堂》南陵县何湾镇中心初中廖必根

《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初探》 宁国市梅林初中 朱铁军

《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浅析》 六安市徐集中学 张碧松

《夯实基础突出主干提高能力应对高考》 东至二中侯 俊

《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界首市田营镇中心学校 闫 斌

《“问题教学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宁国市胡乐初级中学 张 文
自己网络吧~

⑵ 求高中地理的教学文件(ppt、txt、等等)

你需要哪个的?没有说清楚,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些。
1、天体系统级别:

河外星系←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太阳系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因为地球上有生物,所以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4、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基本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太阳稳定的光照和地球安全的运行轨道;自身条件:(1) 地球有适中的质量体积,所以地球周围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2)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及地球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所以地球上有适中的温度;(3)地球上有液态水(能形成海洋)。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它可以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可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还可以通过人为转化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2、太阳活动的标志包括黑子和耀斑。当太阳活动比较剧烈时,可以形成磁暴和极光现象,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可以诱发水旱灾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3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自转周期若以太阳为参照物大约为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日;若以远离地球的某一恒星为参照物,则大约为23小时56分4秒,叫做一个恒星日日。

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公转周期大约为365天6小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年。

3、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1)昼夜更替现象;(2)不同经度出现了不同的地方时,即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要早;(3)形成了地转偏向力,即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4、在空白图中绘制出直射光线、晨昏线,标注出直射点及夜半球,表示出地球自转方向。

5、地球公转与自转轨道的夹角叫做黄赤交角,其大小是23°26′。

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的变化等。

7、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6月22日(节气: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

9月23日(节气: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12月22日(节气: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

3月21日(节气: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周期:大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叫做一个回归年。

8、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并判断出各点的日期

9、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夏至日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冬至日越向北昼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春分日、秋分日则全球昼夜等长。

(2)北半球夏至日昼长最长,冬至日昼长最短;南半球冬至日昼长最长,夏至日昼长最短;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10、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春分、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2)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北半球;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赤道。

§4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2、图中1表示地壳,2表示地幔,3表示地核,A表示莫霍面,B表示古登堡面。

3、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部分,即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顶部。

4、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大气的根本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但大气最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

2、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多,通过大气逆辐射还给地面的热量越多,即保温作用越强。

4、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风)。

在图中绘制出空气运动的方向、标注出地面气压的高、低。

5、空气水平运动(风)的方向是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2气压带和风带

1、在图中标出气压带、风带的名称,画出风带的风向。

2、气压带中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是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是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风带是从高压带吹向低压带带,并考虑地转偏向力形成的。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是无论南北半球都是7月向北移,1月向南移。

4、北半球1月(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从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了阿留申低压;北半球7月(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从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了夏威夷高压。

5、东亚地区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可以在形成冬季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季风现象。(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

6、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主要分布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到回归线之间
受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干湿季分明,干季高温少雨,湿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受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气候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多雨

§3常见天气系统

1、图中1表示冷锋,2表示暖锋。其中冷锋在我国出现的频率较高。

2、锋面天气系统: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天气现象实例

冷锋
气温较高,

气压较低,

天气晴朗
易出现雨雪大风及降温天气
气温下降,

气压升高,

天气转晴。
夏季的北方暴雨

冬季的寒潮

(大风降温)

春季的沙尘暴

暖锋
气温较低,

气压较高,

天气晴朗
易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等天气
气温上升,

气压下降,

天气转晴。


3、图中的1表示高压,2表示低压。

4、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气流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方向。

5、图中1形成的天气特点是晴朗少雨,如我国夏季的伏旱、冬季的寒潮、秋季的秋高气爽等天气。2形成的天气特点是云雨天气,如我国夏秋季的台风现象。

§4全球气候变化

1、全球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现代气候变化最主要的趋势是全球气候变暖。

2、在我国,气候变暖现象由空间上看,北方地区十分明显,由时间上看,冬季季节比较突出。

3、产生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的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的破坏、人口的增长

4、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导致海平面上升;(2)改变水循环,产生洪涝、干旱等灾害;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及供需矛盾。 (3)有利于高纬国家,使其农业增产(生长期延长);不利于低纬国家,使其农业减产(洪涝与干旱加剧)。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1自然界的水循环

1、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其中储量最大的是冰川水,利用最多的是河流水。

2、

(1)图中1是蒸发,2是降水,它们组成了海上内循环循环;

(2)图中3是蒸发,4是降水,它们组成了陆地内循环(内陆循环)循环;

(3)图中5是蒸发,6是水汽输送,7是降水,8是地表径流,9是下渗,10是地下径流,它们组成了海陆间循环循环。

(4)能够更新和净化陆地水资源的是海陆间循环。人类在利用水循环过程中对地表径流的利用和影响最大。

3、水循环的意义:(1)维持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2)促进全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3)塑造地表形态;(4)对陆地水资源具有更新、净化的作用。

§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另外地转偏向力和陆地形状也可以影响洋流的方向。

2、洋流的主要类型有寒流和暖流。

3、在图中绘制出洋流的方向。

4、图中的寒流包括5、7、10、11;暖流包括1、2、3、4、6、8、9。

5、洋流的影响:

(1)影响高低纬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2)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气候气候即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如沿海地区受寒流影响可能形成荒漠。

(3)对渔场的影响:太平洋中由于寒暖流3和7 的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由于上升流的影响在11处形成秘鲁渔场。

(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扩大污染范围;加快污染物的净化。

(5)对海洋交通运输的影响:顺流时可以加快速度、节省燃料;寒暖流交汇处易出现雾,可以干扰交通运输;另外洋流可能由高纬带来冰山,危害交通运输。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自然资源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属于其中的可再生资源。

2、影响水资源丰歉程度的因素有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等,其中径流量是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最重要的标准。

3、水资源的数量主要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大小,水资源的质量主要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高低。

4、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可以影响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在科技落后时代,人类主要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科技发达时代,人类利用水资源的种类增多,利用方式多样化。例如地下水开采、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等。

5、当前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必须合理利用水资源,因为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6、人类利用水资源的措施:(1)修建水库;(2)跨流域调水;(3)提高利用效率和重复利用率。(4)海水淡化;(5)合理开采地下水;(6)提高节水意识;(7)人工增雨;(8)减少污染浪费。其中属于开源措施的有(1)(2)(4)(5)(7),属于节流措施的有(3)(6)(8)。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地质作用按照能量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两种类型。由整个地质时期看,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居主导地位

2、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热能),它可以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等基本形式。

3、地壳运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地壳运动,其按运动方向和性质又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垂直)运动两种形式。

4、水平运动常常形成褶皱山脉、断裂带、裂谷、海洋等;垂直运动常常形成地势起伏、海陆变迁等。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5、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能、重力能),它可以使地表

变得平坦;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等基本形式。

6、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地壳物质循环)。在图中填出相应名称。

§2山岳的形成

1、山岳的主要类型包括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2、褶皱的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两种类型。其中岩层向上拱起形成的是背斜,其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岩层向下弯曲形成的是向斜,其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3、在内力作用影响下,一般情况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如果考虑到外力作用,背斜的顶部由于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成山谷,而向斜的槽部受挤压力作用,不易发生侵蚀作用,从而形成山。世界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科迪勒拉山脉等按其成因类型都属于褶皱山。背斜属于储油气构造;可修建隧道;向斜属于储水构造。

4、岩层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破裂并沿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而形成断层。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则形成地垒,容易形成断块山地,例如华山、庐山、泰山等即是如此形成;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则形成地堑,容易形成低地和谷地,例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东非大裂谷等即是如此形成。

5、哥伦比亚高原、我国长白山主峰、日本富士山等都由于岩浆活动形成的。

6、山岳地区的交通线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原因是:山岳地区地表崎岖不平,而山间盆地及河谷地势相对较平缓。

7、山岳地区的交通线长度较长,弯曲度比较大。原因是:山岳地区的交通线需要绕过各种障碍物。

8、山岳地区的交通线主要以公路为主,其次才是铁路。原因是:山岳地区的交通建设成本比较高,难度比较大,而公路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

§3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地貌按照成因可分为侵蚀地貌、堆积地貌。

2、溯源侵蚀可以使河谷向河流源头方向伸展;下蚀可以使河谷加深,侧蚀可以使河谷加宽。

3、河流堆积地貌最典型的类型是冲积平原,它是由河流上游的洪积-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的河漫滩平原、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平原等组成。

4、高原地区的聚落一般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的河漫滩平原,其形态呈条带状状,集散程度比较分散,规模比较小。主要原因是:这里气候温暖(海拔低),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5、山区地区的聚落一般分布在河流两岸的河漫滩平原或山前的冲积扇,其形态呈条带状状,集散程度比较分散,规模比较小。主要原因是:这里地形平坦,地表或地下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6、平原地区的聚落一般分布在三角洲或河流两岸的河漫滩平原,其形态呈条带状状或团状状,集散程度比较密集,规模比较大。主要原因是: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内河与海洋交通便利

这里面有好多图片,可惜不能显示,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们可以继续联系。

⑶ 谁有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文档呀

淘宝网上可以购到

⑷ 江苏高中课本PDF文件,要数学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自己拍照后上传到网络

⑸ 自然地理学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自然地理学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有问题再找我

⑹ 自然地理学第四版电子书这doc或 txt格式的

这个你可以把doc格式的文件先复制到电脑上,然后打开,全选后选择复制,然后新建一个txt文档,在里面粘贴一下,保存就ok了。然后再传到手机里就能看了。

⑺ 在transcad中怎样标准的地理文件

第一章 TransCAD 概述 1 TransCAD 概述 欢迎使用TransCAD,这是一个用于交通数据管理和分析的系统软件。TransCAD 是唯一的一个将GIS 同规划模型和物流应用程序充分结合起来的软件包。TransCAD 系统以崭新、实用的方式保存、接收、分析、可视化各种类型的交通信息以及相关的 地理数据。 TransCAD软件是交通运输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工作的辅助工具,是交通运输 部门决策数据管理的工具。TransCAD软件具有多种功能,既能用于数字地图、地理 信息数据库管理、图表显示等,又可作为复杂的交通分析、运筹学和数据统计模型的 工具,同时TransCAD可处理各种类型的交通数据和运输模式,是建立交通信息和决 策支持系统的理想工具。 本章内容 TransCAD组成 .....................................................................................................................2 TransCAD基础 .....................................................................................................................4 TransCAD安装 .....................................................................................................................9 TransCAD启动 ................................................................................................................... 10 TransCAD卸载 ................................................................................................................... 10 本章小结 ........................................................................................................................... 11 1 2 TransCAD 用户手册 – �0�8 Caliper Corporation (www.caliper.com) TransCAD 组成 TransCAD包括五个主要组成部分:  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可在Windows 操作系统平台上运行。  可扩展的数据模式,为运输数据的显示和处理提供基本的工具。  一个交通分析程序集,分析程序数量之多为各软件包之最。  在交通、地理信息和人口资源方面全面而广泛的数据。  强有力的开发语言,可用于建立宏语言程序、嵌入式应用程序、服务器应用 程序、通用接口、相关产品及网络应用程序。 TransCAD 地理信息系统 TransCAD软件是一个全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尤其适用于交通系统和设施的规 划、管理、分析。TransCAD软件提供了多种工具,用户可创建和编辑数字地图和地 理信息数据、制作专题地图和其它图表输出、及进行各种空间和地理信息分析。 TransCAD软件在有关地理信息数据管理、显示和分析方面集成了大量先进技 术。它具有强大的地图生成工具,例如Map Wizard-自动生成专题地图、自动设置地 图标题、可伸缩图线和符号库。先进的地理数据处理能力可支持空间信息查询、区域 叠加、多影响区域分析等。TransCAD-GIS 能以任何空间比例尺处理地理信息数据, 为地理信息集成提供有效的工具,使得来自不同(空间)比例的数据更容易结合。 TransCAD软件使用一种高效率的拓扑格式存储(空间信息)数据,拓扑结构可 以减少数据的存储空间,增强数据的完整性。激活式拓扑地图编辑功能可确保交通运 输网的连接,并为编辑交互式数字地图和网络开发提供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 TransCAD软件还提供了一种压缩式、只读的地理数据格式,可对大型地理信息 数据库进行快速访问,该格式是地理信息数据发布的理想格式。以上两种格式支持无 缝连接的地理信息文件和多用户数据接口,不带实际尺寸限制。 扩展的数据模式 最早开发的矢量型地理信息系统支持环境和土地信息应用软件,其功能主要集中 在进行多边形处理方面,而GIS 交通应用软件需要更复杂的数据结构。TransCAD的 扩展数据模式包括:  在每条连线的允许流动方向上存储交通流信息,以利于识别和分析包括单向 连线的网络。  使用非拓扑结构的地理信息数据扩展,以描述天桥和地下道等要素的特征。  存储交叉路口车辆转弯的延迟和限制等数据,以利于更准确地描述实际交通 网络中车辆的运行状况。  路线系层,它将路线作为地理要素集来管理。可用于路线定义和网络开发, 提高路线演示质量,存储基于路线的表列数据。  用于线性参照数据的维护、演示和空间查询的工具,具有全面动态分段功 能。 第一章 TransCAD 概述 3  以矩阵式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包括载流矩阵、出行时间矩阵和费用矩阵。 TransCAD可以把这些新的数据类型和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类型作共同处 理,操作简单、方便且功能强大。 TransCAD用户可直接使用以各种地理信息格式和表列文件格式存储的数据,无 需导入,方便了传统数据和企业数据的使用。地理信息格式包括 ESRI 图形文件、 MapInfo 表格、Oracle 数据库和具有坐标的ODBC表格。表格形式包括Oracle 表格, ODBC表格和ODBC SQL查询表格。 交通运输分析和模型 完整的TransCAD工具包包括一套核心的交通网络分析和运筹学模型、用于特殊 应用的高级分析模型和一套统计及计量经济分析的支持工具。这些程序可独立使用或 联合使用来解决用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种模块化方法使用户能够更灵活地处理特 定的建模和数据问题。 用户须将TransCAD的强大功能看作一种综合的GIS 和交通运输分析的工具。它 的GIS 能够演示和可视化某一模型的输入和输出。这样,用户可以用不同方式来评估 数据质量和分析质量。此外,它的GIS 能用传统运输模型软件力所不及的方法来作数 据整合和准备。 由于交通运输和物流业中各种分析方法的迅速演变,TransCAD不断完善和增加 程序模块及其功能。因此,TransCAD用户能定期收到升级的 TransCAD模型和程序。 TransCAD的程序供有经验的分析员使用。我们鼓励使用者参考模型定义、解决 方法和应用方面的相关背景信息的技术文献。本手册的技术说明可以指导用户寻求上 述背景信息的来源。 TransCAD中提供的程序可以解决很多普通的交通运输和物流问题。不过,有些 问题与这些标准形式有些许偏差,需要用新方法或不同的解决方式来处理。在很多事 例中,Caliper 或第三方研发商目前已经开发了相应的程序或者用定制的方法来处理。 如果用户需要这种类型的信息,请与Caliper 公司联系。 数据 TransCAD具有地理、人口和交通数据的扩展库,帮助用户迅速启动项目。光盘 上提供的数据包括:  整个美国详细的街道档案。  全国高速公路,铁路和河流路网。  普查地区、普查街区、ZIP 代码区、州、县、经济分析署区(BEA)、交通分 析小区(TAZs)和其它很多分区的边界。  来自于人口和家庭普查的大量数据项目,还包括那些用于交通系统分析的数 据。 TransCAD提供了一个综合工具,可以创建、编辑、导入和导出地理信息数据。 TransCAD能够导入几乎所有的美国交通运输调查的数据结果,包括TIGER/Line 档 案、运输规划普查软件包(CTPP)的数据档案和公用微观抽样(PUMS)数据。 TransCAD还可使用交通统计局(BTS)、联邦高速公路管理局(FHWA)、联邦运输 管理局(FTA)、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联邦铁路管理局(FRA)发布的数据。 4 TransCAD 用户手册 – �0�8 Caliper Corporation (www.caliper.com) TransCAD具有开放的体系结构,可以广泛支持多种数据交换,使用户可以从常 用的DBMS、CAD和GIS 软件包中导入和导出数据。TransCAD用户可直接使用ESRI 图形文件、地图信息TAB文件、Oracle 空间表格和任何与图层相关联的ODBC表格。 用户应用程序开发 TransCAD包括GIS 开发者工具包(GISDK)和Caliper Script 编程语言。GISDK 是一种全面的开发环境,提供三种不同方法二次开发TransCAD:  创建嵌入式应用程序和宏语言程序,以扩充TransCAD功能或者自动进行重复 操作  建立具有完全不同的用户界面和定制程序运行的二次开发应用程序  把TransCAD作为COM服务器,以使VB、VC和其它的程序易于调用 TransCAD宏语言程序和其他功能,以创建地图服务器和网络应用程序。 GISDK允许用户启动其他应用软件,并与自己或第三方编写的程序相互通讯。该 功能使得TransCAD成为一个开发和测试新分析程序的强大平台。TransCAD还为决策 支持系统开发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TransCAD 基础 TransCAD包括许多组件:  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供用户分析和绘制相邻区域、城市、州、国家 和世界范围内的交通运输系统。  功能集合,可演示、编辑和分析用户数据。  内置关系数据库管理组件,具有内部数据与用户数据连接的强大功能。  分类工具,可分析、解释、制作高效运输图表和表述地图。  综合应用程序集,用于交通规划、行驶路线和配送物流(标准版本, TransCAD基础版没有)。 下面,我们来看看TransCAD是如何为你组合这些组件的。 TransCAD 界面 TransCAD界面整合了很多其它的Windows 应用程序,用户从菜单 (Menus) 中 选择TransCAD命令,单击工具栏 (Toolbar) 上的命令按钮,或选择工具箱 (Toolbox) 中要使用的工具。用户也可以单击鼠标右键从随环境变化的相关菜单中 选择。某些命令和工具只能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应用,当某一命令或工具不能使用的 时候,它显示为灰色。 第一章 TransCAD 概述 5 当用户从菜单中选择命令时,TransCAD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用户要进行的 操作。这些命令总是以三个点“…”结尾,例如,Save As…或 Bands…,TransCAD 对话框和其它的Windows 应用程序作用完全相同。 由于用户的屏幕显示不同,在工具栏末端的一些工具有可能不可见。如果这样, 用户可以使用相应的菜单命令或者改变用户的Windows 设置来增加用户的屏幕显示。 地图、数据窗、矩阵、图形和布局窗 在计算机屏幕上,TransCAD以下面五种窗口类型显示信息:地图、数据窗、矩 阵、图形和布局窗。每一种信息在屏幕上以单独的窗口显示,而且均可以文档的形式 存储在硬盘上,以备将来使用。用户可以创建多个地图、数据窗、图形和布局窗,数 量不限。 地图 (Map)以电子版形式显示地理信息要素和它们的特征。用户选择想查看的 要素以及查看方式后,TransCAD会从庞大的地理信息数据或用户自己的地理信息数 据中创建地图。 数据窗 (Dataview) 显示来自于地理信息文件、数据库或者电子数据表的信 息。在数据窗中,可以显示、编辑数据,创建和打印报告,并可选择数据显示的方 式。用户还可以用数据窗把用户个人或者公司的数据连接到地图上的要素中。 矩阵窗 (Matrix) 用来显示交通运输数据、多重最短路径、空间邻近、交叉制 表结果和其它存储在矩阵中的数据。用户可以创建、编辑、使用和合并矩阵来支持分 析应用程序。 图形 (Figure) 可以以柱状图、3D图和图表的形式显示表格数据,图表包括饼 图、直方图、面积图、直线图及散点图。可以按照要求的方式在地图和数据窗中进行 制图。 布局窗 (Layout) 将大量的地图、数据窗、矩阵窗和图形集合在一起成为一种 单一的表述,并且允许用户添加文字、自制图形、用户公司的标识语以及其它内容。 用户能够用布局窗制作挂图或者报告生成标准格式的地图。 6 TransCAD 用户手册 – �0�8 Caliper Corporation (www.caliper.com) 工作间 在使用过程中用户经常会在屏幕上同时打开几个不同类型的窗口,此时可以用工 作间 (Workspace)一次操作保存所有打开的窗口。当保存工作间时,TransCAD将 所有有关地图、数据窗、矩阵窗、图形以及布局窗的信息放进一个单独的文件中。当 用户以后打开这个文件时,TransCAD会重新恢复所有的窗口。 图层 地图是由很多不同的信息图层 (Layer) 组成。例如,波士顿地区的道路样图包 含州和县的边界、高速公路、城市、城镇和飞机场等。 TransCAD把地图中的所有要素组织进图层中。当创建或者使用一幅地图时,可 选择想看的图层并决定显示方式。 为地图要素作标签 TransCAD使用户可以在地图上用名字或其它属性来为要素作标签。用户可以选 择自动标签或人工标签。自动标签是TransCAD自动确定在哪儿及如何安排标签,人 工标签是由用户来确定标签放在地图上的哪个地方。 第一章 TransCAD 概述 7 地图比例尺和定位 一张地图只显示某一固定的地理区域,TransCAD可以让用户从地图上一个地方 移动到一个地方,按照用户的需要放大,查看更多的地理细节状况。可以运用自动比 例尺 (Autoscaling),使图层放大时自动显示用户需要的部分。 如果用户想经常查看特定的地图位置,可以创建标记 (Marker) 来保存这些位 置。用户能够迅速地从地图中找到并放大标记所示的位置,或者用地图库管理器 (Map Librarian)创建一幅基于标记的地图。用户也可以用一个地图定位符 (Map Locator) 来显示一幅地图的位置并把它移至一个新的位置。 地图和专题 一个专题 (Theme) 阐明附属于某一个图层数据的方式。使用TransCAD可以创 建很多用颜色、模板、图表和符号来制作地图信息类型的专题。当创建一个专题的时 候,选择用户需要数据和用户需要的专题类型。Map Wizard 自动生成其余部分,或者 定制主题的设置,使地图看起来符合用户要求。 8 TransCAD 用户手册 – �0�8 Caliper Corporation (www.caliper.com) 网络 TransCAD用网络来查找路线,计算距离和出行时间,并支持很多其它的分析和 模型应用程序。建立道路、铁路、河流或者其他的线性图层网络。 路线和路线系 路线是一种特殊的地理信息要素类型,它代表汽车、货物或行人移动序的路径。 TransCAD提供许多工具,可以在路线系上编辑、显示、查询和进行地理分析。 TransCAD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分析功能程序来自动生成路线和路线系。 第一章 TransCAD 概述 9 矩阵 TransCAD用矩阵存储交通流、出行时间、距离和交叉制表上的数据。当交通数 据不适合存入数据库和电子数据表时,TransCAD矩阵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存储交通流 数据的方法。用户可以使用创建、编辑、操作和合并矩阵等很多不同的方法来支持数 据分析应用程序。矩阵可在矩阵窗中显示。 程序 TransCAD包括一套广泛且多样的交通网络模型和其它用作交通规划、车辆寻找 路径、定位和物流分配的分析工具,这些工具称为程序 (Procere)。程序被分组 在几个不同的菜单中,通过选择程序菜单中的命令来显示或者隐藏这些菜单。例如, 选择Proceres-Statistics 可以激活统计菜单,它包含TransCAD用于统计分析和模拟 的程序。Edit-Preferences 命令中的Logging 标签控制报告的类型和程序产生的信息。 TransCAD 安装 TransCAD很容易安装,用户只需在安装过程中选择相关程序和数据文件安装的 位置即可。  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安装TransCAD 1. 通过邮件、传真或者万维网注册用户的软件,并记录第四页上提供的注册号。 2. 启动Windows95/98 或 Windows NT 4.0/2000 或者更高的版本。 3. 将TransCAD Program/U.S. Geographic Data 光盘插入光驱。 4. 从开始菜单中选中运行命令。 5. 输入光盘驱动的位置和点击setup(例如,输入d:\setup), 或者用浏览按钮来查 找setup.exe 文件。 6. 单击OK后,TransCAD安装程序会出现在屏幕上。 7. 阅读软件许可协议。如果用户接受所有的内容,单击Yes。 8. 选择单用户安装,然后单击Next。 10 TransCAD 用户手册 – �0�8 Caliper Corporation (www.caliper.com) 安装程序会引导用户进行安装,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问和给出建议。安装程序在 Windows 的开始按钮下的程序菜单中创建了一个TransCAD子菜单。 如果用户想在网络文件服务器上安装TransCAD,或者是和其它用户共享数据文 件,参照附录B-配置用户计算机和局域网。 在网络服务器上安装TransCAD,用户必须为每一个用户工作站购买许可证。例 如,如果有5 个用户同时使用在同一时间和同一服务器上安装的TransCAD,用户必 须买5 份TransCAD副本(安装在各自的工作站上)。 TransCAD 启动 启动TransCAD只需单击开始按钮,从程序菜单中选择TransCAD。 当用户第一次运行TransCAD时,程序会出现快速启动对话框: 快速启动对话框有5 个选项: 选项 用途 打开一幅地图 或工作间 显示文件打开对话框,打开不同类型的文件 创建新图 显示制图Wizard,用户建一幅新图 恢复上次界面 打开上次用户关闭TransCAD时用的所有地图、数据窗、图层和图 形 用自己的数据制图 从数据库或者其他的数据文件中获取信息,帮助用户方便迅速地 制图, 使用户的数据可视化 打开地图库管理器 显示地图库管理器,用户可以为特定位置打开一个或者更多的地 图 当用户启动TransCAD时,如果不希望看到快速启动对话框,可以在单击OK之 前选中对话框底部的复选框。如果用户启动TransCAD时,希望以后看到这个对话 框,用Edit-Preference 命令重新打开快速启动对话框。 TransCAD 卸载 1. 从开始菜单上选择设置。 2. 从设置菜单上选择控制面板,然后双击添加/删除程序。 3. 选择TransCAD,然后单击添加/删除。 4. 提示时单击Yes 确认删除,然后单击OK。 TransCAD和所有的组件文件从计算机中被删除。 第一章 TransCAD 概述 11 本章小结 这一章给出了TransCAD的一些基本要素综述。为了熟练掌握这些要素,请阅读 第二章,通过TransCAD指南开始学习。大约半个小时后,用户会看到大量术语和概 念的练习。同时用户会得到足够的实际练习来帮助用户理解如何使用TransCAD。

⑻ 地理学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地理学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别忘了采纳哟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