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发布时间: 2021-02-09 15:12:15

1. 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人文地理学的组成部来分。是从地自理学的观点研究各种人类社会现象、社会特征和社会集团区域分布及差异,并比较各种社会集团类型形成过程与空间结构的学科。传统社会地理学多涉及社会生活中人口、聚落、经济、交通乃至政冶文化问题,因而研究内容较为广泛,如吉尔伯特(E.w.Gilberi)等学者认为社会地理学包括:
①地表人口的分布;
②村落分市及其形态;
③城市地理;
④社会群体分布及不同环境下生活方式的地理分析。
19世纪后期,法国人文地理学者白兰士(PaulVidaldelaBlache)应用“或”然论”阐述人地关系,既承认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又肯定人类生活方式对自然的生理适应和改造环境的可能性,奠定了现代社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在苏联,社会地理学被列入社会科学系统,将它作为社会经济地理学的一部分,主要以人为主体研究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空间过程与组织形式,包括人们的劳动、生活、休息、个性的发展与生命再生产的条件。

2. 自然地理学研究内容

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功能、物版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权地域分异规律的学科。
具体来说,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就是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气候、水文。研究某一区域内这些要素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分异规律。比如研究中国的土壤,就要分析土壤的成因(涉及到各个要素的相互关系),土壤的地域分异规律(比如东北黑土,而海南为砖红壤),土壤的演变(比如某一区域的土壤盐碱化)

3. 地理学 的内容是什么

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是一门复杂学科体系的总称。

研究对象
地理学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表面这个同人类息息相关的地理环境,地理学者曾用地理壳、景观壳、地球表层等术语称呼地球表面。它是地球各个层圈——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相互交接的界面,具有一定的面积和厚度。在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组成一个宏大的地表综合体,它具有以下的特征:
一方面,地球表面是由五个同心圈层组成的整体,它们分别是大气对流层、岩石圈上部、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
大气对流层主要由气态物质组成,也包括部分液态水和固体颗粒。由于对流层同地面和水面接触,因此大气中各种要素都受到下垫面的强烈影响;
岩石圈上部主要由固体物质组成,包含部分气态、液态物质和微生物,它是生物和人类所依附的场所,也是各种圈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集中的地方;
地理学水圈主要由液态水组成,以海洋为主还有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圈在地球表面物质和能量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生物圈和人类圈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物圈是有生命活动的圈层,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圈同大气对流层、岩石圈上部、水圈相互交错,组成一个巨大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
人类的出现是地球表面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人类以其特有的智慧和劳动,通过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地球表面施加影响,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并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层圈——人类圈。
上述各层圈所组成的地球表面这个综合体,这是自然历史发展的结果,各层圈的形成在实践上亦有一定的顺序: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全是无机的物质,首先出现;有机的生物圈及其相关的土壤,是在无机圈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则是生物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种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地球内部和外部力量——太阳能。
地理学另一方面,地球表面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分异。造成地球表面不均一和区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能在地球表面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地球内能分布的不均匀性。人类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因此人类的体制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比如人种的差异、生活方式的差异等等。
在有,地球表面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在地球表面形成过程中,大陆与海洋的面积和位置几经变迁,气候历经了炎热与寒冷、湿润与干旱的多次交替,生物由海洋发展到陆地,有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自然地理的变化影响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也反作用于自然地理。特别是在现代工业化时期,人类的活动是地球表面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控制或减轻了某些自然灾害,另一方面诸如森林的砍伐、污染、荒漠化等等情况的出现,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资源的大量消耗,人类的影响程度还在加剧。

4.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城市地理学的内容的核心是从区域的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专两种地域系统考察城镇的属空间组织。围绕这两种地域系统,具体研究下列内容:
①城市化研究。包括城市化的衡量尺度,城市化过程,世界各国城市化的比较,城镇人口集聚的规律,大城市的优势,以及城市化的效果和问题等。
②城市职能研究。把城市产业分解为以满足市外需要为主和以满足市内需要为主两类,从而确立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的概念,研究城市的性质及其对所在区域的作用。
③城市分类研究。可根据不同目的采取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以职能为依据的分类。
④城市体系研究。旨在掌握地域城镇综合体的分布特征和功能、规模结构。
⑤城市群和大城市集群区研究。
⑥城市形态研究。包括城市聚合特征、城市总平面布置格局以及城市景观的研究。
⑦城市地域结构研究。
⑧城市土地利用研究。
⑨城市生态系统研究。⑩城市综合地理研究。此外,在城市地理研究内容中,还包含从国土规划和城市规划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城镇最优布局,新城合理规模,城市再开发以及未来城市形态结构,等等。

5. 区域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按照研究内容,区域地理可以分为区域自然地理和区域人文地理;按照研究的区域,可以分为中国区域地理和外国区域地理等。中国区域地理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境(含陆地、岛屿、海洋、领空)为对象,研究其位置在全球环境中的区位,阐明全球地理分异规律下的中国地理分异规律、全部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环境特征,各类自然资源构成及综合资源的区域分布,人口、民族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寻求人—地关系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自然—社会—经济基本规律。本国范围以外的地理称为外国地理。对中国而言,外国地理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领海、领空以外范围的地理。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安全,都脱离不了对全球和对其他国家地理的研究。外国地理的研究着重从战略高度研究各国的地理环境及其相关的政治地理、资源地理和经济地理。外国地理研究的重点,一是从自然环境方面研究全球的、各大洲的、各国的、各区域的地理要素特征及综合环境的现状、过去和历史时期的变化与未来发展的预测;二是从人文地理方面研究各种人文的、社会的、经济的现状、特征、变化与扩展态势,为国家制定发展战略和确保国家安全提供地理科学的依据。中国倡导世界必须和平共处、和谐发展,中国重视外国地理研究,尊重各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展国际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服务。

6. 地理学的含义,内容各是什么

地理学(geography),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随着地理信息技术发展与研究方法变革,新时期的地理学正在向地理科学进行华丽转身,研究主题更加强调陆地表层系统的综合研究,研究范式经历着从地理学知识描述、格局与过程耦合,向复杂人地系统的模拟和预测转变。

7.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麻烦告诉我

自然地理来学就是用系自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对地表自然环境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

8. 地理主要研究哪些方面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版地理权学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许多学者把经济地理从人文地理中分离出来,这样地理学就分为三类: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
自然地理学利用生物学来研究,是一种系统的地理学、了解全球性植物群和动物区系样式,利用数学、物理学来研究地球本身的运动以及它和其他太阳系中星体的关系,是研究位置和空间上地球变化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更注重地理学中社会科学的成分,从非物理的层面来考察整个地球的行为模式,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及人类活动的地理分布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9. 简述中国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按照两分法来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按照三分法来分:自然地理、人文地回理、经济地理。答主张区域地理学和部门地理学相结合,以地表复杂地理现象空间分布、时间演变规律和人地关系研究为核心。再细分下去就是从学科体系上说了。

10.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研究地表自然地理环境(包括气候、水文、地貌、土壤、生态系统等)的分布格局、演化过程、形成机制等。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