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会考地理试卷
『壹』 求文档:宁夏2009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卷》
高2009级学业水平测试第一次模拟考试 (地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命题 李晓平 审题 王思亮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行星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
地球 1.00 1.00 1年 23时56分 23°26′
火星 0.11 0.15 1.9年 24时37分 23°59′
1.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下列有关太阳系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B.水星、金星、火星的体积、质 量、组成物质与地球较相似,故被称为类地行星
C.在地球轨道两侧,分别是金星和火星轨道
D.金星、火星等行星能发出可见光,这几颗行星在夜空显得很明亮
2.在八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现象很相似,具体表现为
①火星有类似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④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与地球很接近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3.下列关于天体系统层次的排序,由低到高的是
A.太阳系一银河系一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一河外星系—太阳系一总星系
C.地月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一河外星系 D.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
4.读图1—1,在图中小行星带位于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
5.读图1—2,若图中S表示太阳,E表示地球,则该图所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6.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是
A.日冕、色球、光球 B.色球、光球、日冕
C.日冕、光球、色球 D.光球、色球、日冕
7.近两年正值太阳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 阳色球层上
B.太阳活动极大年平均周期约为11年
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D.新加坡的小朋友在晚上做作业时可看到美丽的极光现象
读图1—3,完成8-9题。
8.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都相同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9.春分秋分时,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昼长相同而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0.如图1—4南极上空俯视图,四个平行箭头中指向东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杭州(30º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1—5)设计: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正午太阳高度角与集热板和地面的夹角保持互余。据此回答11—13题。
11.12月22日杭州的节气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A.正值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83°26ˊ B.正值春分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0°
C.正值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6°34ˊ D.正值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12.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结合两分两至正午太阳高度角,则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
A.23°26ˊ B.30° C.46°52ˊ D.60°
13.一年中,活动支架最矮的日期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4.下列现象与图1—6中地球运 行到①处附近时基本相吻合的是
A.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B.南半球处于夏季
C.洞庭湖观鸟节开幕 D.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15.长沙市纬度为28°N,白昼时间最长的日期应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16.下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17.图1—8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 )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18.太阳直射某地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日一定是该地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 B.该地位于热带范围
C.该地一定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的一 天D.此地的地方时和区时都为12时
19.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A.5月1日 B. 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全球80多个国家3000座城市于当地时间2009年3月28日20时30分起熄灯一小时。上海(31°N,121°E)、巴黎(48°N,2°E)、悉尼(32°S,151°E)、圣保罗 (23.5°S,48°W)四城市加入了全球熄灯一小时活动。
20.以上四城市熄灯按由先到后排序正确的是
A.上海、巴黎、悉尼、圣保罗 B.悉尼、上海、巴黎、圣保罗
C.圣保罗、巴黎、上海、悉尼 D.圣保罗、悉尼、巴黎、上海
21.我国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白昼时间比黑夜长,且白昼日趋变短的时期是
A.春分日→夏至日 B.夏至日→秋分日
C.秋分日→冬至日 D.冬至日→春分日
22.下列纬度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
A.20°N B.30°S C.68°N D.70°S
23.地球内部由外向里的分层依次是
A.地幔、地壳、地核 B.地核、地幔、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 D.地壳、地核、地幔
24.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
A.6千米 B.17千米 C.33千米 D.60—70千米
25.岩石圈是指
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
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 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
D.地壳和上地慢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 ,共计50分)
26.(10分,每空1分)读图1—10,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_______日。
(2)图中A、B、C、D四点中,日出最早的是_____。
(3) 图中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
(4)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5)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1分)读图1—11,回答问题:
(1)将左图中的A、B、C、D标在右图适当的位置,并注出两至日。
(2)在右图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
(3)地球公转运行到图中______点时, 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最慢。
(4)A →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半球,并且逐渐向_______移动,此期间北京的白昼在不断变__________。
28.(8分)读下列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右图所示的情况,是观测者从左图中A、B、C三个位置中的 处所观测到的。
(2)此季节我国经常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 。
(3)此时我国所处的季节是 (夏季、冬季)。
(4)此日下列城市昼长夜短的是 。
A.罗马 B.开普敦 C.上海 D.孟买
29.(10分)读下图“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和“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比较表”,回答下列各题。(一般,广义的生物量是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空间的个体数、重量或其含能量,可用于指某种群、某类群生物的(如浮游动物)或整个生物群落的生物量。狭义的生物量仅指以重量表示的,可以是鲜重或干重。)
热带雨林 亚寒带针叶林
生物量(kg/ m2.a) 45 20
(1) 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的 变化规律是从 向 递减。(4分)
(2) 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导致地球上 ( )(单项选择)(2分)
A.不同纬度获得热量的差异 B.不同经度获得热量的差异
C.不同海拔高度获得热量的差异 D.不同海陆位置获得热量的差异
(3) 推测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0.(11分)分析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赤道与公转轨道面交角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金星 约0° 243天 225天
地球 23°26′ 23时56分4秒 365天
火星 23°59′ 24时37分23秒 687天
(1)请运用已学知识,分析金星和火星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若有请说出它们的范围?(2)请分别阐述金星和火星是否存在四季现象,为什么?
高2008级学业水平测试第一次模拟考试 (地理)
第Ⅰ卷(非选择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 ,共计50分)
26.(10分)
(1)_______日。(2)_____。(3)_______。 (4)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1分)
(1)将左图中的A、B、C、D标在右图适当的位置(2分),并注出两至日(1分)。
(2)在右图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4分)
(3)______。(1分)(4)_____,_____,______。(3分)
28.(8分) (1) (2) (3) (夏季、冬季) (4)
29.(10分)
(1) 向 递减。(4分)
(2)( )(单项选择)(2分)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0.(11分)
(1)请运用已学知识,分析金星和火星是否 有极昼、极夜现象,若有请说出它们的范围?(5分)
(2)请分别阐述金星和火星是否存在四季现象,为什么?(6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说明:卷面评分的注意事项1.客观题参照所给答案和赋分标准给分。2.主观题参照所给答案,允许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满分,不足则酌情扣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 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
1.D 2.A 3.D 4.B 5.A 6.D 7.B 8.D 9.C 10.D
11.C 12.C 13.B 14.D 15.B 16.A 17.A 18.B 19.B 20.B
21.B 22.B 23.C 24.B 25. D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 ,共计39分)
26.(10分,每空1分)
(1)冬至 (2)A (3)A (4)D>A>C>B (5) C<D<A<B
27.(11分)
(1)上为A,下为C,左为B,右为D,左为夏至日,右为冬至日。(3分)
(2)均为逆时针(4分) (3) B(1分) (4)北(1分) 北(1分) 长(1分)
28.(8分)
(1)B
(2)寒潮
(3)冬季
(4)A
29.(1) (4分)赤道(低纬) 两极(高纬)
(2) (2分)A
(3)热带雨林分布在低纬,太阳辐射量大,植物生长旺盛,生物量多;亚寒带针叶林相反。
30.(11分)
(1)金星无(2分)。 火星有(2分),
其范围是66°01′~90°(1分)。
(2)金星无,因为其自转周期(一天)时间较公转周期(一年)的时间还长;且黄赤交角只有3°,所以没有四季现象。(3分)
火星有,因为其黄赤交角与地球相近(23°59′);由于火星公转周期为地球的2倍,所以,其四季更替时间为地球的2倍。(3分)
『贰』 宁夏历届中考地理试题
我自己觉得比选择按历史好,因为我喜欢地理,好像要考一些,不大清楚是哪次的考试中
应该有这些
一、课程性质与要求
1、课程性质
《中国地理》是一门区域地理课程,它融会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各要素课程的内容,以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为重点,集中体现地理学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是一门综合性强、辐射面广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要求掌握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基本特点;中国工业、农业、交通、城市、旅游等各产业的分布、特征;掌握中国的地域分异及由此而形成的地理区,学会区域分析的基本方法。
2、课程要求
(1)牢固掌握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等的基本特点;
(2)掌握中国工业、农业、交通、城市、旅游、文化等各产业的分布、特征;
(3)掌握中国的地域分异及由此而形成的华北区、长江中下游区的区域特征;
(4)了解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了解东北区、晋陕内蒙古区、东南区、西北区、西南区、青藏区;
(5)通过本课程学习,对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掌握区域地理分析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要点
第一章 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貌特点
〖学习要求〗
1、 掌握中国地理位置的地理意义;
2、 掌握中国的行政区划;
3、 掌握中国的地貌特点、地貌形态的地理评价、主要地貌类型;
4、 了解中国的国情与国际地位。
〖学习重点〗
中国地貌特点、地貌形态的地理评价、主要地貌类型。
〖学习内容〗
第一节 中国的国情与国际地位
第二节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评价
第三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第四节 中国地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学习要求〗
1、 掌握中国的气候特点与形成、几种重要天气及其影响、中国的气候评价;
2、 掌握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数量、质量、评价;
3、 掌握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水资源的特点、水资源的开发潜力;
4、 掌握中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矿产资源利用现状与评价;
5、 掌握中国风景旅游资源的特点、类型与结构、空间分布与评价。
〖学习重点〗
中国气候的形成、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中国矿产资源评价。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气候条件及其评价
第二节 土地资源结构及其评价
第三节 水资源结构及开发评价
第四节 矿产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第五节 风景旅游资源结构与开发评价
第三章 中国的海域与海洋资源
〖学习要求〗
1、 掌握中国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
2、 掌握中国的海岸格局,海湾与港口资源;
3、 了解中国的海域范围、海洋水文特征;
4、 了解中国的海岛类型、海岛资源。
〖学习重点〗
中国海洋水文、海洋生物资源。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海域与海域环境
第二节 海洋资源及其评价
第三节 海岸
第四节 海岛
第四章 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
〖学习要求〗
1、 掌握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2、 掌握中国土地利用、大农业的现状与发展;
3、 掌握中国水利的现状、水利面临的主要问题;
4、 掌握中国的矿业开发与总体布局、矿业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5、 掌握中国的原材料工业布局、机电工业布局、纺织工业布局;
6、 掌握中国的交通网分布;
7、 掌握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途径。
8、 了解中国城市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学习重点〗
中国的人口特点、大农业发展、水利面临问题、矿业开发与总体布局、机电工业布局、交通网分布、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学习内容〗
第一节 人口及其问题
第二节 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
第三节 水利及其开发建设
第四节 矿产开发与能源工业
第五节 工业建设与布局
第六节 交通建设运输、邮电业
第七节 旅游业
第八节 城乡建设
第五章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
〖学习要求〗
1、 掌握中国区域文化的形成、各主要区域文化及特征;
2、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3、 了解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空间差异、中国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区;
4、 了解中国历史时期文化发展、演变。
〖学习重点〗
中国区域文化的形成、各主要区域文化及特征、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学习内容〗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空间透视
第二节 民族与宗教
第三节 区域文化
第四节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第六章 灾害与环境
〖学习要求〗
1、 掌握中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状况、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主要对策;
2、 掌握中国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
3、 了解中国的减灾建设、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减灾对策。
〖学习重点〗
中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状况、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主要对策、中国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
〖学习内容〗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减灾建设
第二节 环境保护和建设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
第七章 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
〖学习要求〗
1、 掌握国土整治的政策体系;
2、 掌握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
〖学习重点〗
中国区域发展的宏观战略
〖学习内容〗
第一节 国土整治
第二节 区域发展战略
第八章 景观与区划
〖学习要求〗
1、 掌握国内外景观研究的状况;
2、 掌握地域分异规律、中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中国经济景观的地域分异、中国人文景观的地域分异。
〖学习重点〗
地域分异规律、中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中国经济景观的地域分异、中国人文景观的地域分异
〖学习内容〗
第一节 研究简史
第二节 地域分异规律与景观划
第九章 华北区
〖学习要求〗
1、 掌握华北区土地利用、人口、资源与经济特征;
2、 掌握北京的中心地地位、环渤海地区;
3、 掌握华北地区缺水导致的环境问题、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途径;
4、 了解京津冀地区的发展;
5、 了解黄淮海平原治理与农业开发、盐碱土治理的途径。
〖学习重点〗
华北区土地利用、人口、资源与经济特征;华北地区缺水导致的环境问题、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途径;环渤海地区的发展
〖学习内容〗
第一节 地理概况
第二节 首都经济圈
第三节 水资源问题
第四节 黄淮海平原治理与农业开发
第十章 长江中下游区
〖学习要求〗
1、 掌握长江中下游区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和农业生产基地、综合性工业基地特征;
2、 掌握长三角区域优势和驱动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3、 了解长江中下游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4、 了解长江中下游区生态环境建设。
〖学习重点〗
长江中下游区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和农业生产基地、综合性工业基地特征、长三角区域优势和驱动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学习内容〗
第一节 自然条件分析
第二节 经济特征与产业结构
第三节 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发展
第四节 长三角经济圈
『叁』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1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卷答案
ADCDDACDDDACBCBDCDAA
『肆』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2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卷及答案
aadadcdcbcddbbcdcacbcbbac
以上为选择题
『伍』 宁夏历年高考地理真题
这三年有选修课本中所包含的题目啊!例如07年的第37题就涉及到环境保护的问题啊!像这些选修课本的知识一般出现在选择和材料分析中,留意的话都会多少涉及到的。
『陆』 地理宁夏近几年高考试题
你要是想找试题的话,一般新华书店会有历年的题目~~你可以去找找,但是,说实话,作用不太大~~只能做练习用而已~~
其实复习范围还是对你更有用些~~
复习范围的话,一般还是注重看书,考试的内容一般是万变不离其宗。我当年考试的经验就是:
1、考试题目可能会出的天花乱坠,题目一种类型一般围绕最近年发生的时事,说一大堆很科普的废话,先把你迷晕。这就是所谓的烟雾弹,但是,考的绝对就是老师平时给你讲的课本知识,一般情况下这种题还不难。因为,你要知道,如果是你没学过的,考试是没有意义的,考试就是检查你学习的情况,如果你没见过,没学过,考试就是无意义的运动。千万别被题目给忽悠了。要看清楚废话中的关键字眼。
还有一类就是,语言简单,但是,这类才是废功夫的题目,这样的题目一般是配图或是数据表做,这个时候,你就要会分析和判断了。像这一类的题目,大多是要死记硬背些东西的,比如气候带的分布,地壳的构造图等等,这些都是你分析判断的基础。
2、确实有些超纲的难题,是为了拉开距离,让真正学习地理优秀的学生得到体现。面对这种题,策略是:会做则已,不会做,放弃也不可惜。毕竟,真正超优秀的学生很少。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经历,不如抓紧其他的分。
高考是综合性考试,不是单打独斗的将军。我当时学习地理有个很深刻的感觉就是把一本厚书给读薄了,再把这本薄书给读厚了,然后发现编教材的老师们真伟大~~
祝你高考好运~~
『柒』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0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地理试卷(B)的答案
文库上可以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