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 2021-02-09 09:19:50

Ⅰ 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地理学的区别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Settlement)的一种特殊形态。
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不同的人口分布和迁移特点,都对城市的发展速度、性质、规模、空间组织等产生影响。
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它在地球表面占据着一部分土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它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同周围广大区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具有控制、调整和服务等机能。
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它的内部有各种构成要素的演变和组合问题。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城市也是一个“点”。几乎每个城市都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或文化的中心,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影响区域(腹地或集散区)。由于城市规模不同,影响范围有大有小,各城市影响区之间也可能有叠加或交错,但每个城市都在其影响区域内起着焦点或核心作用。
由此可见,城市不仅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属于历史范畴。一方面,人们都把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代表,时代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的渊薮和焦点。另一方面,城市也集中了整个社会生活、整个时代所具有的各种矛盾。所以,城市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大系统。这个系统包含的内容很广,不仅包括生产、消费、流通等空间现象,也包罗造成空间现象的非空间过程。为了揭示城市系统的空间现象,必须深入研究形成这种空间现象的社会、文化和思想意识形态等非空间因素。
城市地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就是这样一种城市。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讲,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揭示和掌握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规律,属于认识世界的任务;科学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变化规律,属于改造世界的任务。
就我国来说,当前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四化建设向我国城市地理学提出了许多重大的实践问题。比如,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布局和城镇化水平的调控,区域城镇体系的形成,农业劳动力转移,城市职能的更替和空间重组等问题。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社会经济建设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领导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以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城市地理学必须在总结我国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借鉴西方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加快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建设。西方城市地理学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是无数地理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其中有不少带普遍性的理论和方法,经过了外国社会实践检验,对于我国来说,虽然只是间接的,但只要注意到国情,取其精华,洋为中用,仍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
无疑,任何理论的产生总不能超越其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许多学说表面看来那么抽象晦涩,远离现实,但是,只要从它们的主导思想倾向和基本原理进行深入分析,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们的产生和发展的根源,都有着理论的客观性。但是,所谓理论的客观性只是相对的,总是有时代的局限性,受发明者和倡导者的立场观点所制约,其中掺杂着不少主观成分。作为社会科学的城市地理学也毫不例外,其本身的发展无不打上时代、文化背景及社会性质的烙印。因此,我们在学习外国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绝不能不顾国情,生搬硬套。
我们知道,西方理论本身在西方的国度里也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在发展之中。同时,西方理论,尤其是通过归纳法而得到的理论,其归纳范围仅仅局限于过去一段时间的西方社会经验,即使是今日的西方社会也不一定适用,更何况是不同时期的非西方社会!例如,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在西方18、19世纪的时空条件下,城市化确实促进了工业化。可是今天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城市化,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工业化。
现代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理论和模式,其归纳范围主要是西方城市,特别是欧美的城市,这是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城市化地区和大城市主要集中于欧美地区。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城市化速度非常快,可以预料,到2000年,世界上大部分城市人口,大部分大城市将出现在第三世界,而欧美地区的城市和城市人口在世界上所占比例将愈来愈小,其代表性也将有所降低。未来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若循归纳法研究,忽略第三世界的城市,若循演绎法研究,没有经过世界上各地区,特别是第三世界城市的检验,那么,这种理论和研究方法便不可能有充分的代表性,必然缺乏现实意义。
我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着可以发展高水平的城市地理学的土壤。然而,可惜的是,我们缺少理论的概括,科学的推论,模式的建立。我们知道,一种理论,一个研究模式的创立、发展和运用是无数学者、实践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总结我国城市发展的过程,并对西方理论加以验证,在吸收西方有益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地理学的理论体系。
当然,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离不了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从教学、研究来看,都需要不同层次的城市地理学专业人才。教学上,既需要高校的城市地理学教学人员,也需要中等教育的教学人员;研究上,既要一定数量的有较深造诣的专门研究人才,更需要大批能从事基本问题研究的普通研究人员。所以,专业人才培养是促使城市地理学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这门学科的任务之一。
在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今天,不论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是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都需要广泛普及城市地理教育。通过对城市地理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广大公民,特别是青年了解当今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它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而且可以结合个人的工作实际,更好地正确解决和处理城市活动与资源开发的相互关系,进而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Ⅱ 谁知道“环境单元”的名词解释 环境规划与管理(基础理论)的考试内容……

这个不清楚,没听说过。
应该是城市地理学里的概念吧。

Ⅲ 哪里有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的真题啊遥感和GIS该怎么复习呢

网络一下就能找到
http://wenku..com/view/0b25e4ede009581b6bd9eb6f.html
2014年的复习建议,仍然值得参考
关于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2014年考试题目的说明
1、关于《人文地理学》题型介绍
华师历年真题题型方面变化较多且较频繁,基本上每年都与上一年有所不同。但多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所以材料很关键,从其题型变化也要求考生多阅读,平时注意积累素材,用人文地理学的思维思考问题。
2、关于《人文地理学》出题趋势和特点
(1)人文出题内容并不局限于指定参考书,但大部分内容来自于《人文地理学》。
除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外,对城市及城市化、城市发展、土地利用、旅游规划和设计、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区域发展与开发等涉及较多。
(2)历年真题重复性不高,但是历年真题都会有所侧重。例如城市经济发展、
区域发展和开发、气候变化等都有分布;但是在名词解释部分,有人名的分布,如哈特向、马汉(09)等;(3)09年之前的人文地理学考查的均是人文相关基础知识,而对于跨领域问题、
热点问题等考查较少,其后经济地理部分内容也相对增多。通过对近几年的真题分析,发现华南师大越来越侧重能力的考查,建议大家在复习中以理解为主,不要强加记忆。…………
3、复习建议
(1)华师出题并不局限于这一本参考书,所以对于除《人文地理学》以外的参
考书,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最好全部过一遍(经济、旅游、城市),推荐使用参考书目李小建《经济地理学》、保继刚《旅游地理学》和许学强《城市地理学》。若没时间挑相关知识点识记。这也提醒我们复习的过程中多阅读。
(2)华师也很强调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特别侧重于让大家完整的叙述某个流
程,如11年的广州旅游规划、设计抽样方案等。所以,大家应参考答案,掌握区域规划、旅游规划相关流程和每个步骤的实质含义。
(3)喜欢在某些领域出些综合性题目,需要你对书本知识进行理解,并进行总
结和归纳。所以在看书时,一定要理解其含义。不能只局限于一本书,还应看其他相关书籍。
(4)华师人文地理历年真题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所以对历年真题要足够重视,
有条件情况下,可以整理出近十年真题答案,不要求完全记忆,以理解为主。
(5)人文地理分了几个不同的方向,建议大家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对相关研
究领域也要有一定的了解。特别侧重于区域规划、旅游规划方面。建议大家阅读相关领域书籍。…………
————————————————————————————
关于华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2014年考试题目的说明
1、关于《自然地理学》题型介绍
2008年之前,华师自然题型基本都是比较固定,那就是包括名解题、简答题、论述题三种类型。2008年增加了一道25分值的计算题。2009年变化最大,共分比较与分析(40分)、解释与分析(20分)、计算与分析(20分)、绘图与分析(20分)、综合与分析(50分)。2010年定四大题型:名词解释、分析题、计算题和论述题。2011年又重新增加了简答题,到2012年又回归到2008年之前的三大题型。不变的是,其分值基本不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分别5题,每题10分。论述题两题,每题25分。计算题一般为25分。
2、关于《自然地理学》出题趋势和特点
(1)重复性不高
华师历年考题,有以下几种题型:名词解释、计算题、分析题、简答题和论述题。除了计算题、部分名词解释外,重复性不高。
(2)考查内容多是以教材知识为基础,联系实际问题,考查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据统计,华师大的试题大约50%—70%能够在教材中找到直接答案,其余的都是根据教材知识来考查理解、分析和计算能力。如2012年的论述题“分析城市水患形成原因及消减城市洪水的可能措施。”2011年计算题“某湖泊常年水源补给稳定,湖泊面积为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0mm,多年蒸发量为1000mm,湖深5米,出水口多年平均年流量为150万立方米。求正常情况下该湖泊更新一次水需要多时间(天)”。…………
(3)特别注重考查对知识点的理解。
如2011年的简答题“为什么岩溶地貌地区的水要比其他地区清澈?”、“为什么高寒地区的湖泊比温带地区平原的湖泊清澈”、“为什么较低纬度地区的黄河中游冬季结冰,而纬度较…………
————————————————————————
遥感与GIS也是多看书,研究下真题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