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地理学环保

地理学环保

发布时间: 2021-02-08 05:02:26

『壹』 保护环境与地理还是科学有关

地理就是科学的一抄种啊
首先地理袭可以让我们了解各地的气候,能让我们更好的更加适宜去保护环境.
而科学则是保护环境的手段,人们做不到的事,它可以做到.例如缩短植物生长周期,应对各种病虫害等等
另外保护环境不是从一方面入手的,需要维持生态平衡,全方面的去做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望采纳 谢谢了

『贰』 浅谈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一、结合课文,渗透环保理念

近几年来,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京津冀地区每年春季的雾霾频率越来越高,折射出我国雾霾问题的严重性。众所周知,地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环境的自然学科。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并将环保理念适当的融入课堂教学中,将环保理念与课文知识进行结合。如在上到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内容时,地理教师可通过利用教师的多媒体工具,播放有关现实生活中浪费资源、污染水源、滥砍滥伐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能深刻了解我国环境面临的种种危机,并让其产生触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实践表明,地理学教学需要课本,但不能仅囿于课本,必须将文中的内容与现实进行结合,以丰富课堂学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的质量,从而实现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的目的。

二、渗透环保理念,引发危机感

环境保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因此,教师在地理课堂上不仅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还必须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们了解我国目前的环境现状,体验到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给我们生存与发展带来的危害,以激发其危机感。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如身边常遇到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应采取何种措施保护我们的家园等,让其充分感受到环境问题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就在我们的身边,甚至已经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此外,教师可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如各地频发的滑坡、泥石流现象,并深入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是人类的乱砍滥伐导致的,从而给予学生心灵启示,让其能对自然产生敬畏之心,进而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并付诸与实际行动中,如在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不浪费食物、多植树等。

三、完善教学方式,进行实践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基础,但地理本身是一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其需要对生活进行观察与体验,特别是在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时,大自然课堂的感知教育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具有教育作用。因此,地理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实践性教学,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到大自然中感悟我们生活环境的现状。在学生进行实践性教学之前,地理教师可事先安排一些课题,并要求学生根据课题去寻找结论。如我市的水资源有无污染的现象?污染主要是哪些原因导致的?我市工业生产是否存在超标排放的情况?相关部门如何解释我市环境存在的问题等等。课题的明确有利于学生有方向地进行社会调查,在目睹我们身边大量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现象后,学生们的心灵会受到更深的触动,并能以身作则,自觉担负起维护环境和谐与生态平衡的重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四、转变学习方式,实现开放性教学

环境教育是一项具有感知性的教育活动,且强化了环境、教育与学生三者的联系。地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规律,适时创设第二课堂,实现开放性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取得更多的收获。第二课堂是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出发,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与热情,深刻了解地理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并逐步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由此可见,第二课堂可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当前,我国水体污染与浪费现象较为严重,许多江河湖泊出现富营养化,水体污染物在不断增多,如洱海、太湖等,且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用水困难。由此,教师可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调查家中每个月的用水量与费用情况,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算出家中每个人的月人均用水量,检查是否存在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寻找合适的节水措施。在讲到“土地资源”相关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课外实际调查一下学校周边的土地整体利用情况,如周边的土地主要种植何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大概有多少?是否存在宅基地占用耕地的现象等。通过实地调查,能让学生们能切实感受到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并有助于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总而言之,于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理念绝非朝夕之事,地理教师必须要具有全局观念,理清教育、环保与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与环保教育理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以身作则,利用实际的行动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除此之外,教师可通过实践教学、开放性教学等方式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环保理念,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将其作为自己的一项责任与义务。

『叁』 怎样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地理教育中强调的“人 —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 因而,1992年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明确指出:地理教育可以为环境教育作出贡献。我在地理教学实践中, 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作了以下尝试。
一、结合目前普遍认同的“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的环保教育模 式,明确地理教育在学生环保意识培养方面的目标和任务
(一)地理教育可以提供大量“关于环境”的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中学环境教育大纲中至少有 一半以上的标题与地理有关。如人口、资源、环境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内容一直在地理教育中包含着,在实际 教学中,要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二)地理教育应帮助中学生“在环境中”提高环保意识。地理学科第二课堂丰富多样,通过各种课外活 动,让学生在环境中亲身体验,通过各种探索活动,感受各种环境问题,端正环保态度。
二)重视开放性教学,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多方面才能。
所谓开放性教学就是指环境教育中利用一些开放性教学材料,这些材料不限于常用的课本,教师不给出固 定格式的结论,而是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搜集、阅读文字资料,实地调查问题现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自己得 出恰当的结论。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各种各样,也可能是比较一致的,教师要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引导 学生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但不必统一到教师事先准备的结论上。因为环境问题本来就有多种解答方法,例 如在学习高中地理下册“城市形成和发展”一节时,结合成立不久的台州市,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设立台 州市?”学生在课余到图书馆、阅览室、信息部门去搜集信息、查找资料、调查研究,通过资料综合、数量统 计,得出台州市的成立是台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人类认识、利用、改造环境的表现。也有些学生认 为台州市的成立象“摊大饼”破坏了大量优质的耕地,对于人均耕地本来就很紧张的台州来说,台州市的设立 是不合理的。通过开放性教学培养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对学生进行如何利用信息资源来学习和探索的 过程。学生不掌握这个过程,就无法做到真正理解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环保意识的提高也无可谈起,因为真正 使学生信服又能理解的知识是学生自己参与学习过程后获得的。
(三)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将环境知识转化为环保意识。
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接触过协调环 境关系有关的活动,那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理论联系 实际,加强环境教育。
1.把地理知识与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如在学习“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要求学生 根据自身的感受,分析冷热、刮风、下雨等现象,特别是经常影响本地的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使学生们 知道这些主要是由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趋利避害,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收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结合参观访问,增加感性知识,深化理性知识的学习。如在学习工业“三废”的危害及治理的内容后, 带领学生到椒江外沙工业区考察,参观海门制药厂的污水处理设备,并听厂领导的介绍。同学们对工业“三废 ”的治理过程有了清晰的了解,不但获得环保的技能知识,而且在亲身的感受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环保意识。
3.结合春游,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体会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如去年高一年级四个班到金清、黄琅春游,我就 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讨论:“小普陀”旅游业的现状、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造金 清新闸的实际意义,为什么政府要花这样多的资金造这个庞然大物等等。
4.结合当地政府的重点工程或环保热点问题激发中学生“学环保、讲环保”的动机。如前年下半年开始的 修筑标准海塘堤坝,是台州市政府的第一位重点工程,范围广、规模大。我们发动学生讨论“为什么要修筑标 准海塘堤坝?”学生们有了前年11号台风海潮造成的惨痛教训,对此问题深有感受,思考得特别深,不但宣传 了该项工程的意义,而且对有关的水文、气候知识有了较深理解,有效地接受了环境教育。
5.结合3月12日植树节,带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学生实现了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在劳动中提高了环保意 识;同时也深化了地理课本上有关知识的学习。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校高一年级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经问卷调查, 由于环保教育,学生在地理课程中,对有关环保内容特别注意的占97.1%;对环保认识有较大提高的占80%;在 环保情感态度方面,有68.6%的学生更加关心环保,31.4%的学生开始关心环保;在环保行为取向、习惯方面, 有94.3%的学生表现有进步。我校参加“全国中学生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获得组织奖,高一(7)班曹喜凤同学 荣获全国三等奖,高一(7)班冯巧珍、高一(9)班应婷婷同学在“热爱我们共有的家园”作文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有许多的优秀调查报告、环保论文被选入论文集,被推荐到市环保局;高一(6)班编辑刊出的环保板报在学校 组织的环保板报比赛中获第一名;高一(8)班的朱燕燕同学在环保演讲比赛中获二等奖,她在演讲中大声疾呼: “请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吧,让我们用诚心和双手,还地球一湖碧水,给人类一句忠告:为了生命,请珍惜水! ”台州有线电视台、台州日报、椒江经济报对我校的环境教育作了报道。鉴于我校在环保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 及取得的成绩,台州市环境保护局特将本校命名为“台州市环境教育基 (三)地理教育能够帮助环境教育成为“为了环境的教育”。向学生阐释人地关系,培养他们的全球观念 ,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投身于环保事业。
二、充分挖掘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能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内容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应以课本为主要依据。现行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 ,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一)智能教育内容。教材以大量的篇幅讲述社会、经济、生态的持续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阐述环境 问题的现状、起因与解决办法,揭示人地互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二)道德教育内容。教材告诉我们,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对废弃物的容纳能力是 有限的,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开采,对环境的任意污染与破坏,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通过破坏环境来侵犯 他人的利益,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从而明确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保护 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新型环境道德观念。环境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环境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
(三)行为教育内容。要求学生成为大自然的优秀管理员,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究环境卫生,节 约用水用电,收集废纸废铁,爱护花草树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主动参加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投身于 环保事业。
三、尝试地理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有效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通过设计争议性问题开展讨论,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
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许多事物的存在既对人类的发展有益,也可能对人类有潜在的危害。科学技术是 面双刃剑,使学生认识到这点是非常重要的。环境问题的存在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 时期有不同存在的形式;不同阶层的人对同一环境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设计争议性问 题,组织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讨论,让他们通过内部矛盾的冲突,深入理解环境问题,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如 在教学高中《地理》下册“新能源”一节时,设计“要不要发展核电”这一争议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组织讨论。核电站是全世界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焦点之一,有些学生认为核能是一种清洁、廉价、能量密集、 地区适应性强、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应积极发展核电站;另外一些学生则认为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灾难 性的核事故固然罕见,但人们不能忽视来自具有很高放射性的核废料的威胁,应削减或停止核电发展计划。学 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对核电不同的看法。通过激烈的争论,其意义远不止是让学生知道应该不应该 发展核电站。

『肆』 关于地理环保方面的资料!

我们应该持一种怎样的环保观

我们应该持一种怎样的生态环保观和资源开发观?环保和资源开发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体吗?我看不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因此科学的生态环保和资源开发是能够做到对立统一的。
我相信所有关注环境问题的人都怀着一颗为了我们的子孙万代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的赤诚之心。我们也不应怀疑那些为了让贫困地区的人尽早脱贫致富而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人,他们同样也有着一颗保证和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生存的拳拳之心。只不过极力主张保护的人考虑的是整个人类长远的生存问题,而积极主张开发的人要解决的却是当前局部地区人民的生存问题。我们有理由剥夺局部地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权吗?
这些年来,在各环保组织的宣传努力下,广大公民已经有了一定环保意识,这是各环保组织和人士的功劳,但有环保意识并不等于懂得了环保。我们还有很多人虽然有了环保意识,但出于对自身眼前利益的的考虑和贪图享受,并不愿意自觉地去遵守环保准则。例如,我们一些已经无需为自己的温饱担忧问题的人,为了尝一尝野味,穿戴高档皮毛时装,显耀自己的富有,于是促成并刺激了野生动植物交易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使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真正该受到指责的应是那些衣食无忧的消费者,而不是那些衣食无着,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去索取自然资源的人,也不应去指责那些为了让贫困地区的人民尽快摆脱困境而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人。
为什么环境问题至少在工业革命以前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现在却成了一个越来越影响人类自身生存的全球紧迫性问题?这是因为在过去,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及产生的各类垃圾还没有超出大自然的承受力,而现在,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利用及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垃圾已经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这又是怎么造成的呢?是人类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对物质和精神享受穷奢极欲的不断追求。要彻底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遏制人们这一不断膨胀的享乐欲望。因此我们在宣传环保和揭露环境问题时,最重要的应该是在我们这些衣食无忧,享受着现代文明生活的城市人中提倡一种为富济贫的道德观,过一种简约的生活。那些生活在贫困落后地区的人,他们的生活已经够落后简约了,已经简约到了难以维持生计的地步了。该如何解决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呢?
我们应该反对那种教条的,极端的环保思想。这种思想表面看上去很正确,也极能蛊惑人心,实际上却是非常自私和不负责任的,因为他们剥夺了贫困落后地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权。
在偏远的贫困落后地区,当地的人打猎,伐树,烧荒,那是为了生存。也正是因为现代文明的曙光还没有照射到他们,所以还沿袭着这一落后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生存状况下,不打猎伐树,请问你让他们吃什么?烧什么?用什么?对这些地区地方政府及当地居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我们的一些环保者总爱不分青红皂白的加以指责,而且常犯一个善意的错误,那就是:你们不能

『伍』 地理的关于环保的教案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在刚过去的一年中,我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植树活动,带领我们初一(6)中队的班干部创立了“绿色天使”植绿护绿小组,鼓励队员们在校园里认养了一棵小树苗,利用课余时间给它梳妆打扮,为它长成参天大树打下了基础。在学校组织的“让地球充满生机”的签字活动中,我郑重地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写下了自己对环保的决心和期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积极参加学校在世界环境日举行的有奖征稿,认真查阅、收集各类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撰写有关环境治理设想方面的文章,我经常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讲座,观看环保方面的录相带,积极参预环保知识问答调查活动,认真填写每一项提问。我参与了“红领巾植绿护绿队” 的网站建设,在上面发布大量的环保图片和环保知识,以及关于环保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识,我国在环保方面发展动向、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情况;每个月我都利用网络、报纸,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专题和板块“环保资讯”来告诉大家;还定期制作一些宣传板来宣传环保知识和生活中的环保常识。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号召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来关爱自己的家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周围的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积极动员身边的人一起来依法保护和建设人类共有的同样也是仅有的家园,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我还和同学们共同发起“养一盆花,认养一棵树、爱惜每一片绿地,让我们周围充满绿色”和 “小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饭盒和一次性筷子,让我们远离白色污染”的倡议。让我们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篮子,让我们共同走向美好的绿色的明天,走向辉煌、灿烂的未来!

据我收集到的一份报告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虽然我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坚信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在温暖的摇篮——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脸——天空下成长,在爱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陆』 我的专业是地理科学,我想考研,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我应该准备哪些专业知识啊

有一本环境学概论,可以看看,里面讲的很全面,但是深度不是很够,要了解水回环境污染及答其治理,大气环境污染及其治理,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处理,明确几个概念:
(1)什么是环境工程,环境工程的范畴是什么?
(2)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几大环境问题是什么?
(3)什么是酸雨,什么是温室效应?
(4)什么是环境可持续发展,谈谈你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看法?
(5)谈谈你对目前我国环境问题的看法?
(6)了解了解节能减排,低碳方面的东西

『柒』 地理科学专业能不能报考环保工程师

好像是不能吧,不过从事相关工作的可以啊,初级工程师应该是评的吧,不用考试的啊,我的是公司给评的。

『捌』 地理科学属于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吗

似乎不属于,你报下公务员就知道了,这专业 不属于气象相关专业,不属于地质相关,不属于地学相关 这是我去年报考因专业不符 被退回来的3次,在江苏 似乎把这个专业 归类到 土地资源管理类

『玖』 急,报考公务员时,专业要求为“环境监察、环保设备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我的专业是地理科学,能报么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公务员考试严格依照考试程序进行:发布招考公告-报名与资格审查-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面试-体检和考察-公示和录用。
您可以报考什么岗位需要查询职位表。
如果对招考有疑问,您可以直接联系招考单位,最新招考消息请注意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或者中公教育河南官网。
祝您考试顺利。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拾』 地理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是一门复杂学科体系的总称。
明白各个要素对环境的作用,研究人地关系,全面的去把握环境问题,从原因入手,更好的进行保护环境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