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地理教学观摩心得

地理教学观摩心得

发布时间: 2021-02-08 02:44:05

㈠ 如何撰写地理教学心得

地理讨论式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它组织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材料,
论述和阐明对某一自然或社会现象的基本观点,并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与讨论,
获得正确的科学方法、态度和价值观。

㈡ 如何写地理听课心得

一、写出教师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目标是否完成。
教学活动设计合理、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灵活多样的课堂环节设计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和能力,也尽情展示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目标完成的好坏是评判一堂地理课是否成功的标准。
二、记录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急智、时间分配等方面上的亮点。
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有效的整合教学内容,在实际授课中是如何因地制宜,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现实的;记录教师是如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和讨论的;记录教师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如:冷场、学生发生争执等),是如何运用教学智慧,重新把学生带回到学习中的;记录教师在教学中是怎样合理分配和调整教学环节的时间的。这些都能最大限度展现授课教师的教学风采。
三、记录下学生的“闪光点”。
学生在上课中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思考问题,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够最直观的展现出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尤其是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碰撞出的智慧的火花,往往能带给我们很大的惊喜。
四、写下教师在授课中的不足、谬误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优秀的一堂课也有遗憾之处。写下这些可以引以为鉴,可以促进我们思考自己的教学,改进我们自己的教学。

㈢ 地理自己给自己讲课以后的感受

地理优质课听课心得
2013年13日—14日,我有幸聆听了省级优质课。选手们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和多人次的指导,水平的确很高,为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导向。从各位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以及他们所带来的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体会到了新课程教学的意义所在,同时深感自己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许多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现将听课活动及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导入的多样化,激趣化。
在导入的上,老师可谓是别出心裁,都有独特之处。采用和本课内容相关的视频内容,如科教视频、著名电影的相关环节、趣味动画等等,点出本课主题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有效的整合教学内容
大多老师能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灵活组织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非常注重结合生活实际。注意挖掘乡土地理素材,如有的老师就将当地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有选手们设计的案例和例子很多涉及到身边的生活,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现实。比如,有位老师讲土地盐碱化,自己亲自在试验田上种植庄稼,拍成视频,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更是拉近了地理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地里的实用性。我认为这一点在今后的讲课活动中至关重要,照本宣科的课越来越得不到认可。新的教学观念带来了教材使用的新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教师必须摈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教学活动设计合理、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灵活多样的课堂环节设计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和能力,也尽情展示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多老师采用小实验、小制作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更直观的感受相关现象的原因。一些选手设计的环节名称更能时尚、醒目,比如郑州的一位老师在讲气候的时候,采用了游园寻宝游戏,让学生轻松闯关,也加深了对各地区气候特点的记忆。如“点点看”“火眼金睛”等环节设计,不仅检测出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掌握程度,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奠定了课堂良好学习氛围的基础——学生主动参与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前提。
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俗语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同样,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闪光点的出现,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充分肯定和表扬学生这些独特的风解,激励学生这种求异思维,同时在课后反思学生的这些有独特见解的内光点,就能够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经验起到互补的作用。
五、课件制作精良、巧妙,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灵活。
每个老师都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辅助功能,不仅直观性强,而且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比如有的老师在讲地球时,讲到每一个方位时都会能够拉动屏幕上的地球,在造成视觉冲击的同时,更立体清晰的展示了方位。因此课件设计精巧,运用适时且流畅也非常的重要,给人耳目一新的快感。
六、精心设计板书内容,凸显教学主题。
虽然现代教学手段先进了,但画图仍是地理老师的基本功。准确快速画出地图标出相关方位,增加学生对老师敬佩之情的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尤其是课堂小结环节,教师设计的板书既体现了本节课的主题内容,简单的板书寓意深刻、全面、思路清晰透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学的宗旨。通过听省地理优质课,我深刻进行了反思:在以后地理教学中,逐步学习以上地理教师的优点,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㈣ 一节地理课心得体会怎么写

先列出在上课之前你的疑问,在描述上课你所学到的,最后得出结论你是否解决了之前的疑问,也可以谢谢听完课之后你对其他不懂的地方的疑问,反正只要显示出呢确实听课了并且主动思考问题了就行了。

㈤ 谈在地理教学中怎样进行反思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利用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方法。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通常通过自己对内容的了解引导学生进行读图二析图、填图、绘图、搜图、用图等活动使学生主动学习,获得地理知识,提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各种用图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最终通过学生自己对地理知识和地图的认真思考研究,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使所学的知识成为他们可靠的财富。
读(识)图。教师指导学生精读每幅地图,并按照教师精心设计的程序和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读图、识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按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思路读图,通过自读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读图过程中对知道、记住、理解、应用等不同层次的要求用不同的符号在地图上做出不同的标记。在读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地图的每一项内容,如图例,比例尺,文字注解,标记等要素。读后还可安排小组讨论。
析图。读图后自然要分析地图,从地图上的各要素出发通过点、线、面的逐步分析,思考问题,再把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达到对整张图了如指掌,然后根据问题逐个分析,得出结果。充分分析地图可使学生从直观的地图中获得地理知识,还可发现问题,启发学生的地理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填图。这是把许多地理知识从老师的讲授和课本上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的非常有效的手段。教师指导学生填图,学生熟悉图例和注解,通过对地图的回忆,完整的再现地图的内容。填图切忌不可拿图照抄,否则就失去填图的意义。填图时必须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他们一边填地名,一边考虑它的位置,回忆它的“内容”,填图可使学生提高记忆力,牢固掌握知识。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可根据自身对地图的认识,创造一些填图的练习。
绘图。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摹仿板图,对照课本、地图册上的地图,自己练习将自学获得的地理知识以轮廓间图的形式再现。教师有意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绘图制表,把地图变“心图”[8]。如彩描分界线;绘制等值线图,描摹示意图,转绘分布图等,让学生既熟悉了地理事物,又培养了空间想象力,提高了动手和实践能力。同时在地理教学中提高教师的绘图能力也是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己设计和绘制一些地图,如漫画(课本插图),它具有讽刺性强,幽默,富于思考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把这一艺术引入课堂,会使地理教学更具时代感,责任性,并提高学生的创造精神,公民素质与审美素质。
搜图。在地理教学中还要注意搜集地图。搜集和整理地图是信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学生注意搜集课本上没有的,但是对今后的教学有帮助的地图。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通过学生自己搜集材料,培养“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参与能力和合作能力。在搜集的同时还应注意整理整合地图,注意地图反映的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侧面,微观与宏观的内容,创造学生多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用图。学以致用,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利用。用图要根据自身需要的内容在地图上提取信息。先从图名、图例入手,确定地图所现的区域、位置、范围、主题等,在对地图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按从主到次,从易到难的顺序在不同层面寻找相关的地理事物,并阅读文字解说,抽取有效信息,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有用的信息,为自己提供服务。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训练学生运用地图,可使学生认识到地图的重要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