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试卷
㈠ 有关高一地理必修二的高考题
去看天利32套啊,很多
㈡ 求两套高中地理必修二综合试题,[email protected]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分,共40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页的答案卡上。每小题1分,共60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区域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B.区域划分的指标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某一方面,也有综合性的
C.按照指标的不同,区域可分为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等
D.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完全一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2.关于区域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环境是指区域内的自然环境
B.受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区域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区域环境是指区域内的人文环境
D.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人类生产力的进步而增大。
3.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热量带 ④干湿地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青岛市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①⑥
4.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①热量带 ②干湿区 ③我国三大自然区 ④文化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区域的特征有()
①整体性 ②差异性 ③独立性 ④层次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6.我国的下列区域中属于自然区域的是( )
①上海市 ②珠江三角洲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东北工业基地 ⑤亚寒带针叶林 ⑥鼎湖山旅游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①③⑤⑥
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
7.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
①热带季风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
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D.全球CO2排放量增加。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第1页,共7页)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9~11题。
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10.“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
11.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
㈢ 高中高频考点测试卷地理同步测试卷 必修二答案
我觉得这个你应该上网络去查,或许能帮到你
㈣ 急需 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试卷 附详细答案!质量
期末评价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内2分,共3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表中。 1、对目前中国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严重老龄化 B急需 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试卷 附详细答案!质量
㈤ 全品学练考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卷
你好,没有这个书,网上也没有查到,建议自己做做,有不明白的题目发这里大家帮你。你说呢?
㈥ 高一地理必修二 试题及答案.doc
自己找的
人教网上:http://www.pep.com.cn/gzdl/jszx/kbjc/dlst/200802/t20080226_446586.htm
http://www.pep.com.cn/gzdl/jszx/kbjc/dlst/200712/t20071218_431946.htm
给你一个网站,在这里你应该可以找到你需要的:
http://www.dilifu.com/DatumList-100.aspx
呵呵,希望可以帮到你
㈦ 高中地理必修二测试题 详解
第一源题 D
A项可持续发展应该三个原则,其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B项限制消费当然是不可行的。。C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注意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是不合理的发展。。。D项正确。发达国家消费的资源更多,排放的弃物更多,对环境影响更大,应负更大责任。
第二题 C
A项青藏高原上的应该是自然因素
B项市场因素
C项 商品粮基地建设是政策国素。
D项 自然因素。
有疑问欢迎各位大大指正。
㈧ 急需 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试卷 附详细答案!质量要好!!!
期末评价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2分,共3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表中。
1、对目前中国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严重老龄化 B.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C.人口分布不平衡 D.人口素质水平高
2、人口增长模式变化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A.永久性移民明显增多 B.迁移形式多样化
C.移民的主要原因是战争 D.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
4、关于人口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基本因素
B.气候主要是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影响人口分布
C.土壤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往往是直接的
D.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5、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
A.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从农村涌向城市的民工流 B.去美国学习一年
C.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定居 D.欧洲风情半月游
根据我国城市人口比重的有关数据,分析回答6-7题。
时间(年) 1955 1964 1969 1984 1989 1994
城市人口比重(%) 14.1 18.2 17.6 22 25.7 28
6、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比重一直在增加 B.城市人口比重曾一度减小
C.我国已经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D.目前城市化速度仍低于发达国家
7、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水平较低
C.城市化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D.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2004年10月4日是世界人居日,我国厦门市荣膺当年的“联合国人居奖”。当年世界人居日的主题是“城市——农村发展的动力”。
8、2004年世界人居日的主题说明
A.城市的服务范围远远大于农村
B.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不同
C.在某一区域中,城市的发展能够带动农村的发展
D.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只有通过农村才能体现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城市洪水发生频率增加的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据此回答9-10题。
9、该研究小组对城市洪水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下列调查结果最不可信的是
A.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填埋了许多池塘和河道
B.大面积铺设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城市道路排水设施不够完善
D.城市居民不再使用井水,导致了地下水位升高
10、该研究小组提出在城市建设中减少城市洪水的措施最不可行的是
A.在老城区改造中,要留有一定水面以便蓄水
B.增加绿地面积,以利雨水下渗
C.完善道路排水管道设施,便于排水
D.提倡居民使用井水,降低地下水位,以利地表水下渗
11、《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此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土壤 C.地形 D.市场
12、为了减少运费,最需接近市场的是
A.制糖厂 B.造船厂 C.瓶装饮料厂 D.高级时装厂
13、下列关于交通运输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平原地区交通运输线建设的限制因素相对较少
B.先进的科技能有效地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
C.莱茵河航道是欧洲内河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D. 青藏铁路是世界最高、也是世界最长的铁路
14、关于上海港区位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个海港,又可兼作河港,主要港区沿海岸分布
B.经济腹地限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华东地区
C.以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上海市为依托
D.该地区坡度平缓,水流分汊多,流量分散,非常利于通航
15、我国北方辽宁等省也可种植水稻,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夏季气温较高 B.增施化肥
C.培育优良品种 D.市场需求量大
16、辽宁省的西柳镇位于两条高速公路的交汇处附近,全镇当地总人口才3.6万,但西柳服装市场年营业额超百亿元,为全国十大专业市场之一。形成该市场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历史原因 B.自然条件好 C.国家政策 D.交通便利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题,每题2分,共1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选对者得2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表中。
17、国际人口迁移的影响表现在
A.促进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B.促进经济的发展
C.能够缓和移入国人口压力,应大力提倡 D.移出国人才外流,被明令禁止
18、特大城市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应采取的措施有
A.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转移部分人口,吸纳高素质人才
B.控制人口增长,规划建设大量高级住宅,建筑物高大且稠密
C.将对环境有污染的工厂一律清除,加强园林绿地建设
D.建设立体交通道路系统,控制城区运行的机动车辆总数
19、下列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械化水平高 B.以农场经营为主
C.水利工程量大 D.单产高、商品率低
20、关于混合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也有此种农业类型
B.以水稻种植和养羊混合经营为特色的农业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类型
C.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是一种良性生态农业系统
D.混合农业的经济收入很不稳定
21、与美国“硅谷”相似的高技术工业区是
A.德国鲁尔区 B.印度班加罗尔
C.日本“硅岛” D.中国辽中南工业基地
22、下列关于旅游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人们的经济收入越高,旅游的路程会越远,时间会越长
B.游览价值高的旅游资源,无论位于何地,其开发价值都高
C.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污染
D.旅游区的接待容量应高于其环境承载量
23、有关城市道路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道路网
B.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C.不同城市的道路网都有统一的格局
D.在进行规划时应注意遵守“既满足当前需要又适应未来发展”的原则
24、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下列地理事象影响深刻的是
A.行政区划调整 B.聚落空间形态 C.城市人口比重 D.商业网点分布
选择题答题表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答 案
题 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 案
题 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 案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52分)
25、阅读表一,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表 一
1990年 1992年 1994年
出生率‰ 死亡
率‰ 自然增长 率‰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
长 率‰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
长 率‰
上海
山西
甘肃
匈牙利
韩国
尼日利亚 11.32
22.31
22.85
12.1
16.4
46.5 6.39
6.25
5.95
14.1
6.2
14.0 4.96
16.06
16.93
-2.0
10.2
32.5 7.28
19.59
19.37
12.2
15.4
43.0 6.74
6.94
6.64
14.4
5.8
14.0 0.54
12.65
12.73
-2.2
9.6
29.0 5.80
17.46
20.82
11.3
16.0
45.0 7.00
6.70
6.84
14.4
6.0
15.0 -1.20
10.76
13.98
-3.1
10.0
30.0
(1)选择合适的坐标统计图表示我国三省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2)上海、山西两省市的人口增长分别属于哪个人口增长阶段、哪种增长模式?
上海:________________、 ;山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海199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0‰,是全国第一个出现负增长的省级行政单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4)表一中的三个国家,_________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典型的“现代型”,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人口增长处于加速增长阶段的是_________国,该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图一是“四个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 2000年,四国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_,人均GDP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四国中城市化水平提高最快的国家是___________,人均GDP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是____________。
(3)印度和中国相比,城市化起步较早的国家是_________,目前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
(4)一般地说,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可以体现____________水平的高低,试简要说明原因。
27、图二表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1分)
(1)图二的①②③④四个地点中,地租最高的是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和④相比,地租是_____点更高一些,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在四点中选择一点建立仓储式超市,你认为应当选择在哪里?简要说明原因。
(4)分析该城市钢铁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28、根据图三和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我国内地某大型铁矿区附近有炼焦煤、石灰石、粘土矿和丰富的优质地下水资源。该地区附近有河流和铁路干线,周围是盛产小麦、棉花的农业区。
(1)随着大型铁矿的开采,该地将建立焦化厂、钢铁厂、发电厂和水泥厂。请在图三中填出A、B、C、D所代表的工厂名称:
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
(2)该地的主导工业部门是________工业。
(3)下面工厂中,在该地建厂条件较好并与主导工业联系密切的是( )
A.重型机械厂 B.精密仪表厂
C.造船厂 D.纯碱厂
(4)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该地适宜建立的轻工业企业有_______________(说出两个)。
29、图四是“宝山钢铁公司区位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宝钢位于__________河口,所需的富铁矿主要从印度、巴西和___________等国进口,运输方式是_______。所需煤炭来自安徽和山西等地,运输方式有_______、河运和________等。
(2)宝钢淡水资源充足,附近市场广大,产品可通过铁路、水运和_________等运输方式运往______________市和其他广大地区。
(3)由此可见,_____________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生产与_______之间联系的纽带。
(4)上海港发展成为我国第一大港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______ 。
参考答案
期末评价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第1-16题为单项选择题,第17-24题为双项选择题。)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答 案 C D B C C B B C
题 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 案 D D A C D C A D
题 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 案 AB AD CD AC BC AC AD B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52分)
25、共12分。
(1)合适正确即可(2分) (2)上海:低速增长阶段、现代型(2分) 山西:增长减缓阶段 过渡型向现代型转变中(2分) (3)上海率先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家庭观念开始变化,社会养老、医疗保险水平较高,育龄妇女受教育程度较高和社会生育观念的转变,同时计划生育工作宣传深入人心,措施落实有效(2分) (4)匈牙利(1分) 尼日利亚(1分) 高出生率,死亡率下降,高自然增长率(2分)
26、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德国 日本 (2)日本 日本 (3)印度 中国 (4)社会经济发展 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能带动区域发展,而区域发展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3分)
27、共11分。
(1)③(1分) 位于市中心,多条主街交汇,交通通达度极好(1分) (2)①(1分) ①点尽管离市中心较远,但位于高速公路旁边,交通通达度好,故地租较高;④点离市中心稍近,但交通不便,地租较低(2分) (3)②(1分) 大型超市占地面积大,既要求地租便宜以降低成本,又要方便市民的来往。②点位于市区两主要居民区的中间、主干道的边缘,地租较低,交通也便利,故而最合适(2分) (4)不合理(1分) 我国华北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该厂位于居民区夏季盛行风向的上风,又位于居民区河流的上游,对居民区有污染;同时钢铁厂运输量大,而该厂附近并没有主要交通干线,运输不便(2分)
28、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8分。
(1)发电厂 焦化厂 钢铁厂 水泥厂 (2)钢铁 ⑶AC(2分) ⑷面粉厂、棉纺厂、饮料厂等(1分)
29、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
(1)长江口 澳大利亚 海运 铁路 海运 (2)公路 上海 (3)交通运输 消费 (3)上海本身发达的经济和面积广大、经济繁荣的港口腹地(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