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学
㈠ 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有什么异同点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综合自然特征的学科,是自版然地理学的一个分支权。有人称之为景观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分支之一,是研究自然环境或其组成部分的科学。它可以分为综合性和部门性的两组分支科学,而综合地理学包含在综合性的分子科学中。
简单说自然地理学包含综合自然地理学。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㈡ 如何理解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它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内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容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
㈢ 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一般可以把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前期,以著名的德国科学家亚历山大·洪堡的科学活动与学术著作为界,以前为第一阶段。
在此阶段中,自然地理学还处于经验积累的时期,主要以了解地理事实、记录山川形势、游历四方奇胜、进行探险发现等活动为主。
从洪堡开始直至本世纪六十年代,为自然地理学的第二阶段。
在此阶段中,已不把某一项自然现象只看成孤立的、彼此无关的静态组合,而是力求从众多的地理现象中,采用比较的方法,追索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逐步地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间的自然要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作用,并且从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集中的而不是分散的、深入的而不是表象的、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等观点,总结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自然地理规律,例如著名的自然地理地带性规律,就发端于洪堡德,并经过俄国的道库恰也夫乃至随后许多人的深入探讨,才逐步臻于完善。同时自然地理学中的各个部门,例如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学、生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地图学等,在此一阶段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从1960 年以后到现在,可视为自然地理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企图进一步以定量的精确判断来取代定性的文字描述;以预测和模拟代替对现状的分析和说明;以抽象的反映本质的数学模型去反映具体的庞杂的自然地理现象;以合理的趋势推导与类推法,去代替简单的因果关系分析;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去革新传统的研究方法。世界地理学领域在这一阶段所出现的“地理革命”、“计量地理”、“解释学派”(亦称“剑桥学派”)等,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这种趋势。现代自然地理学,在经历了这几个发展阶段之后,现正处于一个即将突破的边缘。近十余年来的酝酿,1976 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23 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上所反映出来的动向,都说明了这一点。自然地理学向何处去?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地理学家们的深切关注。近代地理学兴起的“故乡”之一——德国,从洪堡德、李戴尔、李希霍芬、彭克等时代起,在长达一个世纪的进程中,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统一思想。他们逐渐感到对于“基础理论的研究是不够的”。许多应用地理学家一再提出需要发展地理学基础理论,并希望把这种理论应用到预测性的工作中,以代替大量的、描述性的传统地理学。 德国的这一思想,应当认为是有普遍意义的。
以上为有关简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㈣ 学习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后,如何看待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法地 地法天抄 天法道 道法自然。袭请问什么意思?
1利用自然地理人类可以获取需要的资源,从而有更高的生活水平。
2人类可以利用资源的循环,让其自身恢复,或可以利用技术进行恢复,从而构成可持续发展。
3学习自然地理,知道时间、时区的划分,从而划分全球统一的时间。
4自然地理,让每一个人认识到自己对待自然地态度,学会去保护她。
5文言文保护不了地球。
㈤ 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复习资料。蒙吉军的。
电骡上搜搜。
㈥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词条:综合自然地理学
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阶段。德国的洪堡德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并注意自然界的因果联系。他的研究成果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坚持洪堡德关于自然界统一的观点,主张地理学必须限于研究地球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接触的地方。他认为除了首先把世界看成是一个整休,还要考察地球表面更细小的片段,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区域都是多个自然要素的集合体,从而发展了洪堡德的综合自然地理学思想。
俄国的道库恰耶夫创立了自然地带性学说,阐明了自然综合体的概念,认为地表所有的自然地理成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并作为一个复杂的物质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断发展变化。
李希霍芬和道库恰耶夫所开创的综合自然地理学方向,在德国和苏联都得到发展,并在二十世纪20~50年代逐渐形成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体系,这一时期是近代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阶段。
在德国,景观学说往往代替自然综合体学说。帕萨尔格就首次用景观一词作为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他认为景观型是一种空间体系、一种相关要素的综合体,自然地理学应主要从小区域或地段着手研究。
苏联的景观学说是以道库恰耶夫的自然地带学说为基础,由贝尔格提出的。他认为景观学就是地理学。后来景观学逐渐成为苏联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并形成景观学派。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在全国广泛开展了综合考察、自然区划、土地类型调查区域规划和国土整治等研究工作。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等,为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也开展了区域综合考察、土地资源调查和综合研究。这些研究推动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是现代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阶段,其显著特点是现代观测和分析手段的应用,包括航空摄影、雷达、红外成像和卫星图像等新的观测技术,以及系统科学的应用。这些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不仅从广度和深度上扩大了地理视野,能更多地获得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信息和自然现象的动态信息,改进了野外调查和制图的方法,而且使研究者从过去对现象的文字描述和制图的方法,而且使研究者从过去对现象的文字描述和定性分析转向抽象概括、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借助电子计算机建立模式和模拟试验。
同时,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也有了较大进展,主要是在自然综合体概念的基础上创立了自然地理系统概念,从各要素分析转变为自然地理系统分析,从简单的因果关系进入复杂的自然地理系统结构的研究。此外,还广泛参与区域综合开发和规划、国土整治、环境预测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的研究。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①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群落等)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从整体上阐明它的发展变化规律,探求进行调节和控制的途径,预测其演化趋势;
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区划和土地类型研究,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综合特征以及开发、利用方向;
④对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价;
⑤研究人为环境的形成机制、变化和发展趋势,寻求合理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途径。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着重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间的物质能量关系,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历史形成、现代过程、类型结构、地域分异和发展演变。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在部门自然地理学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同时也为高层次的综合地理学提供基础。综合研究是发展自然地理学的最主要方向,也是带动部门自然地理学最有效的途径。 综合研究有现代过程的研究和历史过程的研究两个互相关联、互相补充的方面。地理环境中现代过程的综合研究包括:地表热量、水分的分布、转化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化学元素在地理环境中的迁移过程;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交换。景观学和土地科学从类型结构角度对自然综合体进行综合研究,而自然区划则从区域角度进行综合研究。
在中国近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较之人文地理学更强一些。20世纪50年代以前,林超、黄秉维等就已从事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工作,如黄秉维在30年代编撰了《自然地理原理》和《中国地理》等,周廷儒在30~40年代开创对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研究。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经历了20世纪的初的西方近代地理学的传入,又继承了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传统。还受到原苏联地理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密切结合,形成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目前在科学之林中占居一席之地。50多年来,中国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在古地理学、综合自然区划、景观学和土地科学、现代自然地理过程、区域自然地理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㈦ 综合自然地理学txt全集下载
综合自然地理学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㈧ 现代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
以全抄新的体系和结构阐述地球袭表层系统,环绕地球的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各自的组成、结构、运动、特征,以及各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人与环境的关系等,在讲解理论的同时,本课程还涉及到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知识,可谓理论与实践结合。
自然地理学(Physical Geography),地理学分支之一。研究自然环境或其组成部分的科学。按研究的特点,自然地理学可分为综合性和部门性的两组分支科学。综合性的分支科学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等。部门性的分支科学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冰川学等。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
㈨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图书:综合自然地理学
书名:综合自然地理学
作者: 刘南威 郭有立 张争胜
丛书名: 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
开本:16
页码:183
版次:3-11
所属分类: 自然科学 > 地球科学 > 自然地理学 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教学、研究实践与野外考察之成果。全书共10章,论述系统全面、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突出了地理学基本原理。书中关于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地理环境的结构、整体性规律、时间演化规律、地域分异规律等章节的阐述,具有创见性;同时,在论述中还应用了现代系统论观点、耗散结构理论和可持续发展原理。全书内容充实、文字流畅,并能联系中国实际,反映中国学者观点,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自然地理学著作,对读者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本书可用作高等院校地理、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国土整治、城镇规划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同时也可供科研与生产部门有关人员参考。...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序
第一章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一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第三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根基
第二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
第三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
第四节 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第五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趋势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范围和边界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
第四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系统框架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外部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 宇宙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行星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地球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 自然地理环境外部联系的本质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内部联系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球化学作用
第四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水热作用
第五节 自然地理环境内部联系的基本特点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方向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第四节 自然地理环境时间演化的基本特点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
第三节 垂直地带性
第四节地方性
第五节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土地类型
第一节 土地的现代概念
第二节 土地分级
第三节 土地分类
第四节 土地分等
第五节 土地结构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 综合自然区划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节 综合自然区划单位及其等级系统
第四节 山地综合自然区划
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人类发展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复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