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词
1. 自然地理学 名词解释
自然地理学(Physical Geography),地理学分支之一。研究自然环境或其组成部分的科学。按研究的回特点,自然地理学可分答为综合性和部门性的两组分支科学。综合性的分支科学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等。部门性的分支科学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冰川学等。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来源网络
2. 地理名词有哪些
地理学常用名词
1.地理单元——按照一定的尺度和性质将地理要素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空间单位。
2.地理空间——地球表层现象的相关几何范围。实在、客观并界定了的,称绝对地理空间;个人或群体所感知到的各地理事件之间或地理事件各方面之间的几何关系,称相对地理空间。
3.地理过程——地理事物随时间的演变轨迹。
4.地理结构——一定尺度地理系统中各要素和各部分的空间格局和相互关系。
5.地理考察——以地理环境为对象的实地调查和观测,是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6.地理阈值——又称“地理临界值”。它将地理系统中的不同状态加以区分或分隔,对某一性质的表现范围加以限制和说明。
7.地理系统稳定性——地理系统在外部干扰下保持原状的能力。
8.地理系统敏感性——地理系统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响应程度和速度。
9.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球表层。
10.地理因子——影响和决定地理现象的原因和条件。
11.地理要素——构成地理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组成成分。
12.地理分布——地理现象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的集聚或扩散。
13.地理界线——将地域单位或地理现象加以区分的线或带。一般处在地理要素或地域综合体特征变化最明显的部位。
14.地理位置——地理现象所在的地点。作为绝对的术语,是指经纬坐标网中的某个地点;作为相对的术语,是指在某个地域内的相对空间关系。
15.地理综合——地理学最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将地球表层或某一特定区域作为统一整体,综合研究其组成要素及其空间结构和演变过程。
16.地理循环——地球表层具有时间上可重复性的现象。包括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等。
17.区域分析——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包括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整体中的作用,18.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其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
19.区域分异——地球表层不同地域之间的相互分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差异。
20.区域承载力——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资源能支撑的人口数量和人类活动强度。
21.地理系统——地球表层中所有地理要素构成的时间、空间动态整体。可以分为自然地理系统和人文地理系统,两者又相互作用,紧密联系。
22.地球系统——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社会组成的作为整体的地球,包括了自地核到地球外层空间的广阔范围,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23.地球表层——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人类圈之间互相渗透、互相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圈层。
24.地球表层系统——地球系统中直接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相关联的表层部分,是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活动组成的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25.景观——反映统一的自然空间、社会经济空间组成要素总体特征的集合体和空间体系。包括自然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
26.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组成的地球外壳固体圈层。
27.水圈——地球表层由水和冰雪占有或覆盖的圈层,包括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圈上限到对流层顶,下限到深层地下水所及深度。
28.大气圈——地球最外层,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汽、氩、氦及其他稀有气体组成。
29土壤圈——地球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土层覆盖。
30.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31智能圈——生物圈的高级阶段,指人类通过技术手段和社会化大生产使生物圈受到影响的部分。
32地圈——地球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及地壳、地幔、地核等圈层。不同圈层之间有物质和能量交换。
33地理纬度——地面上的法线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地理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量度,由0°到90°,赤道以北称为北纬,赤道以南称为南纬。
3. 地理专业名词
地理专业抄一般指地理科学。地理科学是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地理科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是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人与地理的关系的专业。
4. 地理一词的来源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回.“地理”一词答最早见于中国《易经》.英文中地理一词则来源于希腊文hê gê(意为“地球”)和graphein(意为“写”).
中国古代最早的地理书籍包括了《禹贡》和《山海经》等.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
5. 地理学词典
地理科学 网络名片
“地理科学”这一概念是在1986年由中国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他理解地理学应当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等并列的大科学体系,故称“地理科学”。也指高校本科专业名称,学术期刊名称。
目录[隐藏]
科学体系简介
学科发展
高校本科专业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要求
主要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
主要专业实验
修业年限
授予学位
相近或相关专业
专业开设院校
学术期刊名办刊宗旨
主要报道范围
主要检索刊物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科学体系 简介
学科发展
高校本科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要求
主要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
主要专业实验
修业年限
授予学位
相近或相关专业
专业开设院校
学术期刊名 办刊宗旨
主要报道范围
主要检索刊物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编辑本段]科学体系
简介
“地理科学”这一概念是在1986年由中国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他理解地理学应当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等并列的大科学体系,故称“地理科学”。这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理论层次(基础科学)地理科学导论、技术理论层次(技术科学)、技术层次(工程科学)。 一般认为,基础理论层次包括理论地理学、区域地理学、部门地理学(如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技术理论层次主要是研究应用的地理理论,如建设地理学、应用地貌学、应用气候学等;技术层次包括灾害预报、生态设计、区域规划、计量地理学、地理制图、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技术。这样理解的地理科学比传统意义上的地理学研究领域要广阔得多。从学科性质上来说,它是受哲学指导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从层次上看,是一个“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应用技术”的完整体系。 钱学森在现代人类知识体系11个门类中,将地理科学归结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科学;在五大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把地理系统排在星系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在社会总体设计部下设四大建设中,将地理建设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并列。钱学森把地理科学看做是举足轻重的科学体系。钱学森从哲学高度,从人类知识体系的高度,从复杂性系统科学的理论框架中,从社会总体设计工程的实践出发,把地理学提升到为国民经济服务的科学,因此,地理科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学科发展
地学跟其他科学一样,20世纪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通常所说的地学,包括了地质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气候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环境科学、空间科学以及生态学的一部分,所以地学是一门很大的学科。地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认识地球,并且利用这种认识来维持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地球能给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必需资源,比如我们所烧的煤和石油就是从地下开采而得到的;同时也会有自然灾害,比如干旱、地震、暴雨。我们研究地球就是为了保持和保护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所以地学在我们工农业生产中和人民生活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在二十世纪,地学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首先,认识了地球的构造。地球外面有大气、海洋,而且认识到地球内部的构造,地球内部还是很复杂的,地理科学进展大致来说,地球是由地壳、地幔以及地核组成的。 第二,在六十年代认识了板块理论,这对地学是一个革命性进展。地壳是由很多板块构成的,比如说欧亚大陆是一个板块,印度是一个板块,太平洋是一个板块等等。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很多的现象,例如青藏高原就是由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对碰隆起形成的;欧亚大陆与太平洋板块之间互相交错,在交错运动时就会发生地震,这就是日本、东南亚还有中国的台湾地震多的原因。 第三,提出大陆存矿及成矿理论。人类的生存、工农业的生产需要矿物,这种理论为找矿提供了依据。 第四,认识地球的演化。以前我们认为生物的演化是渐变的、缓慢的,由单细胞变成多细胞,再由多细胞变成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但是地球的演化不是这样的,而有时是突变的,这种演变严重影响到地球上生物的演变,如云南省澄江动物群的发现,证明生物有一个大爆发的现象存在,而生物也有大灭绝的时代,如恐龙的灭绝就是在几千万年前白垩纪末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因此地球上生物演化于地球演化又很密切的关系。 第五,提出地理的地带说。地带说是把地域按照能量、水分来划分,比方说我们把我们国家按照降水、蒸发分为湿润带,如长江和黄河流域,从内蒙直至长城以外为半干旱带,从新疆到河西走廊是干旱带。这是地理学的很大进步,以前我们只是知道按照气温分成热带、亚热带、寒带,而按照能量和水分来划分就更科学,更便于做工农业生产规划时的科学依据。 第六,提出深海的地热理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地学科学家发现深海里存在裂缝,大量热量从固体地球里冒出来,虽然在此裂缝周围温度很高,但仍有生物生存着,而且这些生物已经生存了几百年,这是二十世纪的一大的发现。为什么生物在这么高温下还能生存,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 第七,天气系统和气候系统的提出。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左右,挪威的学者就已经开始研究天气变化了,提出天气系统和大气环流的概念。到了三十到四十年代,气象学加提出天气系统的变化是与大气中波长为几千公里的波动有关,从而使天气预报大大发展;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认识到气候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与气候系统有关,也就是说气候不仅只是大气的变化,而是大气与海洋、陆地、大气等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气候系统的提出是地学的一个重大进展,地学以前各门学科互相独立在发展。现在由于人类活动放地理科学英文版出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地球增温,地球增温又影响了气候,气候变化的问题使我们成为一个把地球各圈层看成是一个互相作用的子系统。地球气候系统的提出使地质、地理、海洋、大气等地学的分支学科结合到了一起,打个比喻说,地理学本来是地学的母亲,由于它的发展使得各个孩子都分家走了,各自发展去了,地球气候系统一提出来,这些孩子又走到母亲的身边来了。 地理科学导论 第八,发现大洋里边存在着海流。在二十世纪由于海洋观测技术的发展,发现了在大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海流。比如发现热带西太平洋表层存在着各种赤道流系,在二三百米深的大洋中还有潜流,这些海流变化能引起海洋状态的变化。海流的形成和变化,这其中大气中的风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就是风成环流;在比较深的海洋中,海流是由于海水的密度不均匀分布所造成的,而海水的密度又是由海水温度和盐分所决定,因此,这种海洋又称为温盐环流。第九,全球变化的认识。人类为了生存,或者某种程度上说为了享受,一方面大量发展各种工业,使二氧化碳的排放大量增加,另一方面又大量砍伐森林,制造家具或当燃料。二氧化碳就像花房的玻璃一样,它可以让太阳光进来,而热辐射却出不去。这就是温室效应。我们整个一百年来地球平均气温大约升高了0.6度,全球温度增高使中国北方气温升高、干旱加重,这个问题是很大的。 另外在古人类研究方面也有很大发展,根据科学的发现和推断,北京猿人大约生存在五十万年以前,后来又发现非洲人生活在离现在约二百万年前。如按照人能直立行走的标准,人类出现大概在四百万年以前,这是地学研究的成果。 地学对国民经济有很大的贡献:首先可以根据地学所研究的成果去发掘各种资源,从而为人类提供生活、工农业生产的资源;并且,由于地学研究的发展,海洋变化的预测、天气变化和环境质量的预报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做到的,并且,地震预报也在研究之中,从而减轻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灾害,这是第二个应用;第三个应用就是地理信息系统。现在科学、文化、经济都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把全球的地理信息数地理科学据化、系统化,这对我们进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资源探测、自然灾害预测以及资源管理、区域规划都有很大帮助,使得我们地学一些学科研究定量化,所以地理信息系统发展非常快。此外,地学另一个技术是遥感,特别是六十年代卫星发射成功发射以后,可以利用它来探测大气、监测海洋、探测资源,对各种自然灾害进行评估等。遥感技术在地学上的应用是很广泛的,也大大促进了地学的发展。
[编辑本段]高校本科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地理科学期刊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师范类要求培养中等以上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运用地图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与资源环境实验分析的基本技能并具有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主要课程
主要学科:地理学 相关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现代地貌学、环境演变、计量地理学、测量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地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
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一般安排10周~12周。
主要专业实验
地质学实验、地貌学实验、气象与气候学实验、水文学实验、植物地理学实验、土壤地理学实验、沉积学实验、地理模拟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等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相近或相关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天文学、海洋科学
专业开设院校
排名不分先后: 青岛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重庆师范学院 济南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西藏大学 西安联合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 宁夏大学 新疆大学 淮阴师范学院 新疆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聊城大学 鲁东大学 河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西南师范大学 佳木斯大学 渭南师范学院 兰州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太原师范学院 忻州师范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 哈尔滨学院 南通大学皖西学院 上饶师范学院 济南大学 临沂师范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 武汉大学 咸宁学院 嘉应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 玉溪师范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泰山学院 许昌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 衡阳师范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编辑本段]学术期刊名
办刊宗旨
《地理科学》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地理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地理科学期刊[1] 《地理科学》作为综合性地理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主要介绍我国地理学及各分支学科具有先进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地理学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服务于经济建设,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繁荣和发展地理科学事业。 《地理科学》发展定位于精品期刊。支持刊登探索性、前沿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发表文章力求精悍、精辟,期刊内容广博。重视地理学基础理论建设、理论联系实际同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结合的论文。刊载地理学与相邻学科及各分支学科的交叉汇合,关注人地关系、人口、资源、环境、能源、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区域发展等热门课题的重大研究成果。同时也支持相对较薄弱的分支学科等,注重区域性和综合性。期刊栏目多样、形式活泼,表现形式富于创新。本刊特色在于"新、精、博、活","促进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交叉;以中青年地理学家为主;刊物的大部分版面为全国地理学家使用"。
主要报道范围
刊登我国地理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学科间交叉的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支持反映环境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方法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成果,注重区域性和综合性以及人地关系研究,关注资源、人口、环境、能源以及全球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等重大课题的学术论文、研究报道、综述、问题讨论、技术方法、学位论文摘要、书评、国内外学术态和学术活动等。
主要检索刊物
Current Geographical Publications(美国)、Elservier/Geo Abstract(英国)、俄罗斯文摘杂志检索刊物、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地理科学文摘、《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为地理学科的发展、国内外学术的交流、人才的培养,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做出了贡献,并已经成为国内外地理界较有影响的刊物,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已被地理学界评为3大核心期刊之一,成为国内大学、研究机构专业人员提职、基金项目成果评价、博士研究生毕业的重要依据。是中国科学院出版基金资助刊物,荣获2000年中国地理优秀期刊奖。 自1981年《地理科学》在广大地理工作者的期盼中问世,在参与中外地理学的交流与竞争中发展分别已有20个春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记录我国科学研究成果,反映国家科学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继全国地理学最高学术刊物《地理学报》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之一。当前,刊物已成为中外地理科学工作者交流学术思想,探讨新理论、新方法,反映最新、最重要科研成果的重要阵地,《地理科学》长期拥有的中青年特色作者群,成为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的重要园地。期刊学术水平得到了国内外地理界专家的好评,被国际知名的地理情报检索刊物收录,美国国会图书馆列为馆藏期刊,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等国的许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也都与其建立了交换关系,成为国际学术交流的有力工具。《地理科学》1998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1999年改成了大16开版本与国际接轨,2001年增加了页面,加大了信息量,增加了发稿数量,缩短了稿件刊发周期。
参考资料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网站
《地理科学》简介
扩展阅读:
1.《地理科学》编辑部官方网站http://geoscien.neigae.ac.cn/CN/volumn/current.shtml
6. 有关地理的词语
【地抄利人和】:地利:地理的优势;人和:得人心.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
【东南形胜】:形胜:地理条件优越.指东南地方山清水秀,风景宜人.
【画地成图】:在地上画出地图,来说明山川河流等地理形势.形容信手拈来,才能出众.
7. 地理名词(英)
1地理
geography 地理
geographer地理学家
hemisphere 半球
meridian 子午线,经线
parallel 平行圈,纬线
latitude 经度
longitude 纬度
elevation 海拔
altitude 高度
horizon 地平线
equator 赤道
Arctic 北极
Antarctic(Antarctica) 南极
expedition 探险
navigation 航海
topography 地形,地形学
continent 大陆
continental shelf 大陆架
continental drift 大陆漂移说
plain 平原
plateau (highland) 高地
lowland 低地
basin 盆地
cavern (cave) 洞穴
oasis (沙漠)绿洲
cleft (flaw) 裂缝
crevice (rift; slit) 裂缝
summit 山顶
range (山)脉
valley 峡谷
gorge峡谷
canyon 峡谷
channel (strait) 海峡
marine (maritime; oceanic)海的
tide 潮汐ebb (away) 退潮
sea-floor spreading海床扩展
ocean bottom 海床
coastland 沿海地区
contour 轮廓;海岸线
continental island 大陆岛
volcanic island 火山岛
coral island 珊瑚岛
insular 海岛的
islet 小岛
peninsular 半岛
ledge 暗礁
remote-sensing 遥感的
terrain 地域
terrestrial 地球的,陆地的
terrestrial heat (geothermal) 地热
terrestrial magnetism (geomagnetism) 地磁
subterranean ( underground) 地底下
evaporation 蒸发
salinity 含盐度
sediment 沉淀物,沉积物
tropics 热带地区
tropical 热带的
temperate 温带的
temperate latitudes 温带地区
frigid 寒带的
frost heaving 冻胀现象
2地质
geology 地质学
geologist 地质学家
crust 地壳
mantle 地幔
core 地核
continental crust 大陆地壳
oceanic crust 海洋地壳
layer (stratum,复strata) 地层
plate 板块
fault 断层
fault plane 断层面
fault zone 断层带
rift (crack; split) 断裂
fossil 化石
petrify 石化,硬化
igneous rock 火成岩
sedimentary rock 沉积岩
metamorphic rock 变质岩
quartz 石英
limestone 石灰岩
marble 大理石
granite 花岗岩
lithogenous 岩成的
lithosphere 岩石圈
mineral 矿物
ore 矿石
deposit 矿床
platinum 白金,铂
silver 银
copper 黄铜
aluminum 铝
tin 锡
lead 铅
zinc 锌
nickel 镍
mercury 汞,水银
sodium 钠
fieldstone 卵石
gem 宝石
diamond 钻石
emerald 绿宝石
ruby 红宝石
crystal 水晶
glacier 冰川
glacial 冰川的
glacial epoch ( age, period) 冰川期
glacial drift 冰渍
iceberg 冰山
volcano 火山
active volcano 活火山
extinct volcano 死火山
dormant volcano 休眠火山
eruption 火山喷发
crater 火山口
lava (magma) 火山岩浆
magma 岩浆
volcanic 火山的
volcanic st 火山尘
volcanic ash 火山灰
earthquake ( quake; tremor;
seism) 地震
seismic 地震的
seismology 地震学
magnitude 震级
seismic wave 地震波
cataclysm 灾变
3天文
ASTRONOMY 天文学
astronomy 天文学
astronomical 天文的 巨大的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天文台
astronomer 天文学家
astrophysics 天文物理学
astrology 占星学
pseudoscience 伪科学
infinite 无限的
vacuum 真空
cosmos(universe) 宇宙
cosmology 宇宙学
cosmic(universal) 宇宙的
cosmic radiation 宇宙辐射
radiation 辐射
emission 发射,散发
cosmic rays 宇宙射线
infrared ray 红外线
celestial 天的 天体的
celestial body(heavenly body)天体
celestial map/sky atlas天体图
celestial sphere 天球
space 空间
planeroid 位面
constellation 星座
cluster 星团
nebula 星云
galaxy星系,银河
intergalactic 星系间的
Milky Way 银河系
dwarf (dwarf star) 白矮星
quasar 类星体,类星射电源
star 恒星
stellar 恒星的
interstellar 恒星间的
solar system 太阳系
solar radiation 太阳辐射
solar corona 日冕
chromosphere 色球
photosphere 光球
convection zone 对流层
radiative zone 辐射层
thermonuclear energy core
solar eclipse 日食
planet 行星
planetoid (asteroid) 小行星
interplanetary 行星间的
satellite 卫星
lunar 月球的
meteor 流星
meteor shower流星雨
meteoroid 流星体
meteorite 陨石
chondrite 球粒状陨石
comet 彗星
revolve 旋转,绕转
spin 旋转
orbit 轨道
twinkle 闪烁
naked eye 肉眼
Mercury 水星
Venus 金星
Earth 地球
Mars 火星
Jupiter 木星
Saturn 土星
Uranus 天王星
Neptune 海王星
Pluto 冥王星
space (outer space) 太空,外层空间
spacecraft spaceship宇宙飞船
spaceman/astronaut宇航员,航天员
space suit 宇航服,航天服
space shuttle 航天飞机
space telescope空间望远镜
astronaut 宇航员
space debris 太空垃圾
ammonia 氨
absolute magnitude绝对量级
high-resolution 高清晰度
interferometer 干扰仪
4气象
Meteorology 气象
meteorology 气象
meteorologist 气象学家
forecast (predict) 预报
barometer/indicator气压计
climate 气候
balmy(moderate) 温和的
tepid(lukewarm) 微温的
chilly 寒冷的
frigid 严寒的
serene 晴朗的
atmosphere 大气层
troposphere 对流层
current (气)流
vapor 蒸汽
evaporate 蒸发
damp (wet;dank;moist;humid) 潮湿的
humidity 湿度
moisture 潮湿;水分
saturate 饱和
dew 露
frost 霜
fog (mist) 雾
smog 烟雾
droplet 小水珠
condense 浓缩
crystal 水晶体 结晶状的
downpour/torrential rain大雨
tempest (storm) 暴风雨
drizzle 细雨
shower 阵雨
hail 冰雹
blizzard (snowstorm) 暴风雪
avalanche (snowslide) 雪崩
precipitation (雨、露、雪等)降水
breeze 微风
blast/gust 一阵
gale 大风
whirlwind 旋风
typhoon 台风
hurricane 飓风
tornado (twister, cyclone) 龙卷风
funnel 漏斗,漏斗云
disaster, calamity, catastrophe 灾难
devastation 破坏
submerge 淹没
drought 旱灾
arid 干旱的
累死我了,就找了这么多,先看着点吧
8. 关于地理方面的英语单词
geography 地理
geographer 地理学家
hemisphere 半球
meridian 子午线,经线
parallel 平行圈,纬线
latitude 经度
longitude 精度
elevation 海拔
altitude 高度
temperate latitudes 温带地区
horizon 地平线
equator 赤道
tropics 热带地区
Arctic 北极
Antarctic(Antarctica) 南极
expedition 探险
time zone 时区
topography 地形,地形学
plain 平原
plateau (highland) 高地
lowland 低地
basin 盆地
cavern (cave) 洞穴
terrain 地域
subterranean ( underground) 地底下
coastland 沿海地区
island 岛屿
continental island 大陆岛
volcanic island 火山岛
coral island 珊瑚岛
islet 小岛
peninsular 半岛
continent 大陆
continental shelf 大陆架
ranges 山脉
valley 峡谷
canyon 峡谷
channel (strait) 海峡
remote-sensing 遥感的
terrestrial 地球的,陆地的
terrestrial heat (geothermal) 地热
terrestrial magnetism (geomagnetism) 地磁
continental drift 大陆漂移学说
sea-floor spreading 海床扩展
evaporation 蒸发
salinity 含盐度
ocean bottom 海床
sediment 沉淀物,沉积物
tropical 热带的
temperate 温带的
frigid 寒带的
formation 形成
frost heaving 冻胀现象
fieldstone 卵石
9. 地理学中的诗词谚语
1.(清.潘际云)的“淮河四月风怒号,卷起白流翻塘坳,老蛟喷沫天吴骄,一堤如线居民逃”中的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秦岭合称秦淮线,是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分界线,耕地以水田为主和旱地为主分界线)
2.李白《将进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上”是指巴颜喀拉山,“海”是指渤海
3.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管归来》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黎花开”描绘的是天气特征
4.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的“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是指我国长江的:上游地区
5.“野矿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描绘的是气候特征
6.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的是我国春末夏初的时节,其降雨类型属于:锋面雨中准静止锋
7.晋.傅云《歌》中的“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直观地描绘了:太阳高度的周日变化规律
8.民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之一,说明其日温差大
9.李白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中的“阴晴园缺”指的是:月相变化规律
10.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一词是指:来源于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
11.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形象地描绘了我国长江三峡的江水湍急,山重水绕的自然景观
12.陆游《游山西村》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仗无时夜扣门”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是我国的丘陵地形
13.歌谣“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是反映过去什么地方交通的十分不方便:福建省
14.宋朝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描述的旅游胜地是:江西省庐山
15.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我国四川盆地
16.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反映的地区是我国的南岭一带
17.清.乐钧《一翦梅》中的“日似金丸,月似金盘”形象地反映了:由于日地月三者距离差异,导致日月形状大小的变化规律
18.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藏自治区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描绘的是天气特征
19.民谣“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我国云南省昆明的气候特征
20.杜甫的《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描绘的是我国的哪个自然旅游风景区:黄山
22.民谣“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描绘的是我国的横断山区的自然景观,是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的形象写照
2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的“君问归期末有期,巴西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形象地说明了巴山夜雨的形成原因。
24. 地理学家徐霞客,形容景色如“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它描绘的旅游名胜是:我国广西的桂林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