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地理学研究

地理学研究

发布时间: 2021-02-06 16:58:50

㈠ 地理专业可报研究生有哪些

可报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等专业。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空间分异特征、形成与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环境,和长期受到人类直接影响而使原有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人为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具有一定厚度的圈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区间内的一个特殊圈层。

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

“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

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

(1)地理学研究扩展阅读:

自然地理学分类

1、综合自然地理

着重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自然景观进行系统综合研究,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包括综合自然区划研究、土地类型研究和自然综合过程研究等几部分。

综合自然区划研究的特点是按地域分异规律对地球表层进行区域系统的划分,划分出的地域单元是彼此不重复出现的;土地类型研究的特点是按地段分异规律进行类型系统的划分,划分出的类型单元在地表是重复出现的;

自然综合过程研究包括现代物理过程(热量水分平衡)、化学过程(化学元素迁移与平衡)、生物过程(生物地理群落与生态平衡)和时间过程(古地理过程)等。

现代地理过程的综合结果展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现代特征,古地理过程的综合结果是自然地理的古环境。现代自然地理环境是古地理环境演替的结果与延续。

2、部门自然地理

是从自然地理各组成要素角度进行研究,阐明各要素的类型、特征、过程和与其它要素相互作用关系与结果的学科。主要包括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区系与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化学地理学、医学地理学、海洋地理学等学科。

3、区域自然地理学

是研究某一特定地区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发展变化的学科,也是区域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㈡ 地理学的简述研究

人类认识和利用地理环境的历史,以探讨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及其规律。它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专,也是自然科学属史和社会科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研究全人类认识地理环境的历史是世界地理学史或称地理学发展史;研究各个地区、民族或国家地理学的发展过程,是该地区、民族或国家的地理学史。地理学发展史,可以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阶段。

㈢ 地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当代中国地理学进展与趋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地域分异规律与区域系统。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揭示出自然地域分异的特点和地带性规律,成为各部门研究和应用的重要依据;中国农业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等成果,均具有世界意义。
(2)地表自然过程的综合研究 。
深入开展对地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的研究,并加以综合.
土地科学的系统研究进展显著,并已发展为与全球环境变化相联系,开展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冰川、冻土、沙漠、湖泊、湿地等专门自然地理的时空演变与过程研究的成就突出。.
通过黄土、冰芯、湖芯、树轮及历史文献等的深入研究在古地理气候与环境变化领域的成果瞩目。.
(3)人地系统与区域发展研究
人文地理研究热点之一的区位论,从农业、工业拓展到城市,创立了“中心地理论”,并开展了城市化研究;
区位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完成了不同尺度的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研究.
地理学家率先开辟对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和人类环境的综合研究,成为当代地理学应用研究的主流;
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研究从宏观深入到微观领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理、指标体系、模型、动力学和决策支持系统等。.
(4)国家地图集系列的编纂
20世纪,国际地理学界有几次编制国家地图集的高潮;30年代以法国、瑞典为代表;60年代以英、美、苏为代表,苏联的国家地图集还延伸到全世界和海洋领域.
中国近50年来先后编制国家、省区及历史、自然、人口、经济、农业地图集系列30余种;国家自然、人口、经济和农业等地图集的规模和质量均达国际先进水平。.
(5)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处理和分析大量地理数据的综合性技术系统,具有对空间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对现实世界的模拟能力,并能产生新信息为决策服务;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使地理学传统的综合性、区域性得到充分的技术保证,并形成了为地理战略咨询与地理工程建设服务的信息(资讯)产业.
地理信息系统的成果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市规划、作物估产、灾害预警评估等领域,为重要的研究和管理工作手段。

㈣ 地理学研究世界的视角和科学维度是什么

因为在文学创作中对环境的描写需要有地理纬度知识的支持,所以文学史上对地理唯独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㈤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研究地表自然地理环境(包括气候、水文、地貌、土壤、生态系统等)的分布格局、演化过程、形成机制等。

㈥ 地理学是什么!

地理学(geography),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在现代地理学中,“地”是指地球或者是地球表面,或者是地球表层,或者是指一个区域。“理”是指事理、规律,或者是事物规律性的内在联系。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的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

地理要素通常包括水、土壤、大气、生物和人类活动,简称水土气生人五大要素。地理综合体由地理要素组成。

(6)地理学研究扩展阅读

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地理学的综合性体现为地理学研究具有多维、动态的视角。以人地关系作为主线来开展地理学综合研究,其综合性和动态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以地表环境、地球环境动态变化为主的动态研究,即环境动态研究;

二是以人类社会发展为主体的人类社会动态研究,聚焦环境和社会动态之间的关系;

三是对区域、流域等研究区域的综合分析。例如在城市化研究中,需要明晰中心城市和其他卫星城市之间在产业布局、交通网络布局、人口分布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地理学的空间表达也是多元、多样的。除语言、数字等基本表达方式外,图形往往是地理学表达的主要形式,如通过研究地图可以分析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对比不同时期的地图可以为地理空间演变研究提供直观支持。

㈦ 地理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类比法教师把某一问题同学生已学过的另一同类地理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的方法。包括两种比较方式:①同类同型比较。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被比较的各点相同或相似,具有共同的特征,对比的结果是:两个被比较的对象具有共同的特征,如南北美洲地形的比较、亚洲与欧洲海岸线轮廓的比较都具有这种性质。②同类异型比较。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被比较的各点不同,对比的结果是:两种被比较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具有相异的特征,如秦岭、淮河南北河流水文特征的比较。欧洲与非洲气候的比较都具这种性质。
纵比法 将同一地理对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状况加以比较的方法。其目的在于了解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过去和现状,并推断其未来,明了其变化过程的规律。如地形演变各阶段上的不同形态,河流演变各阶段上的不同状况,气候演变各阶段上的不同特点,某国、某地区各时期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等的比较,都属于纵比法。
联系比较法 把两种地理对象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以揭示其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的比较方法。例如讲欧洲大陆轮廓时联系非洲进行讲述,可突出欧洲是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
并列比较法把分别独立的几个比较对象并列起来进行比较的方法。通过这种比较、能够明确被比较对象的共性和个性。例如,把黄河、海河、辽河几条河流并列起来进行比较,可找出每条河流的个性和共性,使学生认识黄河、海河和辽河这三条河流的个体和整体特征。
综合比较法 把不同地理区域或不同国家的地理综合体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比较的方法。它是一种对比要素较多,较复杂的比较法。多用于地理复习和测试。

㈧ 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地理学就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版开发和保护地球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研究课题,曾被称为科学之母。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区域和国家进行描述。传统上,地理学在描述不同地区及居民间的情形时,就和历史学密切联系(如希罗多德);在确定地球的大小和地区的位置时,就和天文学及哲学有联系(如厄拉多塞〔Eratosthenes〕和托勒密)。德国博物学者及地理学家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

㈨ 哪些大学的地理学研究生专业比较好

一级学科:0705 地理学研究生专业排名:

专业名称:070501 自然地理学

北京: (10001)北京大学 (10022)北京林业大学 (10027)北京师范大学

(10028)首都师范大学 (800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8510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天津: (10065)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10094)河北师范大学

山西:(10108)山西大学 (10118)山西师范大学

内蒙古:(10135)内蒙古师范大学

辽宁:(10165)辽宁师范大学

吉林:(10200)东北师范大学 (80062)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10203)吉林师范大学

黑龙江:(10231)哈尔滨师范大学

上海: (10269)华东师范大学 (10270)上海师范大学

江苏:(10284)南京大学 (10290)中国矿业大学 (10319)南京师范大学 (10320)徐州师范大学

(1030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80061)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浙江:(10335)浙江大学 (10345)浙江师范大学

安徽:(10370)安徽师范大学

福建:(10389)福建农林大学 (10394)福建师范大学

江西:(10414)江西师范大学

山东:(10445)山东师范大学 (10447)聊城大学 (10451)鲁东大学

河南:(10475)河南大学 (10486)武汉大学 (1049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0512)湖北大学

(10511)华中师范大学 (80057)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湖南:(10542)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10558)中山大学 (10574)华南师范大学 (11078)广州大学

广西:(10603)广西师范学院

海南:(11658)海南师范大学

重庆: (10618)重庆交通大学 (10635)西南大学 (10637)重庆师范大学

四川:(10616)成都理工大学 (80063)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10626)四川农业大学 (10636)四川师范大学

贵州:(10663)贵州师范大学

云南:(10673)云南大学 (10681)云南师范大学

陕西:(10697)西北大学 (10710)长安大学 (10718)陕西师范大学

甘肃:(10730)兰州大学 (10736)西北师范大学 (80076)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青海:(10746)青海师范大学

新疆:(10762)新疆师范大学 (80102)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专业名称:070502 人文地理学

北京:(10001)北京大学 (10027)北京师范大学 (800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0028)首都师范大学

天津:(10065)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10094)河北师范大学

山西:(10118)山西师范大学

内蒙古:(10135)内蒙古师范大学

辽宁:(10165)辽宁师范大学

吉林:(10184)延边大学 (10200)东北师范大学 (80062)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黑龙江:(10231)哈尔滨师范大学

上海:(10269)华东师范大学 (10270)上海师范大学

江苏:(10284)南京大学 (10319)南京师范大学 (80061)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10320)徐州师范大学

浙江:(10335)浙江大学 (10345)浙江师范大学 (11646)宁波大学

安徽:(10370)安徽师范大学

福建:(10385)华侨大学 (10394)福建师范大学

江西:(10403)南昌大学 (10414)江西师范大学

山东:(10445)山东师范大学 (10446)曲阜师范大学

河南:(10475)河南大学 (10484)河南财经学院 (90005)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湖北:(10486)武汉大学 (10511)华中师范大学 (10512)湖北大学

湖南:(10542)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10558)中山大学 (10574)华南师范大学 (11078)广州大学

广西:(10603)广西师范学院

重庆:(10635)西南大学 (10637)重庆师范大学

四川:(10636)四川师范大学 (80063)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贵州:(10663)贵州师范大学

云南:(10673)云南大学 (10681)云南师范大学

陕西:(10697)西北大学 (10718)陕西师范大学 (10724)西安外国语大学

甘肃:(10730)兰州大学 (10736)西北师范大学 (80076)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青海:(10746)青海师范大学

宁夏:(10749)宁夏大学

新疆:(10762)新疆师范大学 (80102)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专业名称: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北京:(10001)北京大学 (10002)中国人民大学 (10019)中国农业大学 (10022)北京林业大学

(10027)北京师范大学 (10028)首都师范大学 (1141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82806)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800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河北:(10094)河北师范大学

山西:(10113)山西农业大学

内蒙古:(10135)内蒙古师范大学

辽宁:(10165)辽宁师范大学

吉林:(10183)吉林大学 (10200)东北师范大学 (80062)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黑龙江:(10231)哈尔滨师范大学

上海:(10247)同济大学 (10269)华东师范大学

江苏:(10284)南京大学 (10290)中国矿业大学 (10307)南京农业大学 (10319)南京师范大学

(80061)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80126)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浙江:(10335)浙江大学

安徽:(10370)安徽师范大学

福建:(10386)福州大学 (10394)福建师范大学

江西:(10405)东华理工大学 (10407)江西理工大学

山东:(10423)中国海洋大学 (10424)山东科技大学 (10445)山东师范大学

河南:(10460)河南理工大学 (10475)河南大学 (90005)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湖北:(10486)武汉大学 (10489)长江大学 (10511)华中师范大学 (10512)湖北大学

湖南:(10533)中南大学 (10534)湖南科技大学

广东:(10558)中山大学 (10564)华南农业大学 (80165)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10574)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10603)广西师范学院

重庆:(10635)西南大学

四川:(10613)西南交通大学 (10616)成都理工大学 (10636)四川师范大学

(80063)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贵州:(10663)贵州师范大学

云南:(10673)云南大学 (10674)昆明理工大学 (10677)西南林学院 (10681)云南师范大学

陕西:(10697)西北大学 (10704)西安科技大学 (10710)长安大学 (10718)陕西师范大学

(107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10730)兰州大学 (10732)兰州交通大学 (80076)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10736)西北师范大学

青海:(10746)青海师范大学

新疆:(10762)新疆师范大学 (80102)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㈩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表面这个同人类息息相关的地理环境,地理学者曾用地理壳、景观壳、地球表层等术语称呼地球表面。它是地球各个层圈——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相互交接的界面,具有一定的面积和厚度。在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组成一个宏大的地表综合体,它具有以下的特征:
一方面,地球表面是由五个同心圈层组成的整体,它们分别是大气对流层、岩石圈上部、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
大气对流层主要由气态物质组成,也包括部分液态水和固体颗粒。由于对流层同地面和水面接触,因此大气中各种要素都受到下垫面的强烈影响;
岩石圈上部主要是由固体物质组成,包含部分气态、液态物质和微生物,它是生物和人类所依附的场所,也是各种圈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集中的地方;
水圈主要是由液态水组成,以海洋为主还有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圈在地球表面物质和能量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生物圈和人类圈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物圈是有生命活动的圈层,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圈同大气对流层、岩石圈上部、水圈相互交错,组成一个巨大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
人类的出现是地球表面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人类以其特有的智慧和劳动,通过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地球表面施加影响,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并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层圈——人类圈。
上述各层圈所组成的地球表面这个综合体,这是自然历史发展的结果,各层圈的形成在实践上亦有一定的顺序: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全是无机的物质,首先出现;有机的生物圈及其相关的土壤,是在无机圈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则是生物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种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地球内部和外部力量——太阳能。
另一方面,地球表面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分异。造成地球表面不均一和区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能在地球表面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地球内能分布的不均匀性。人类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因此人类的体制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比如人种的差异、生活方式的差异等等。
再有,地球表面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在地球表面形成过程中,大陆与海洋的面积和位置几经变迁,气候历经了炎热与寒冷、湿润与干旱的多次交替,生物由海洋发展到陆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自然地理的变化影响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也反作用于自然地理。特别是在现代工业化时期,人类的活动使地球表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控制或减轻了某些自然灾害,另一方面诸如森林的砍伐、污染、荒漠化等情况的出现,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资源的大量消耗,人类的影响程度还在加剧。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