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2015广东地理学业考试试题

2015广东地理学业考试试题

发布时间: 2021-02-06 15:17:25

㈠ 2015广东高考地理试卷难不难,难度系数情况点评

难度适中。
2015年广东省文综地理科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专重视考查中学地理属主干知识,重视考查考生对地理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掌握,重视考查考生地理图表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地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注重选用新材料和创设新情境,所设计的问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考生关注国家经济建设和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符合中学地理课程改革方向和广东省中学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延续了近几年广东省文综地理科高考试题的特色与风格,难易适中,问题的设计有利于考生作答。

㈡ 2015广东省初中生学业考试 地理考试

机密★启用前

2015年广东省初中生学业考试

地 理

说明:1.全卷共8页,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将考场号和座位号相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竖版世界地图以崭新的视角展示世界。读图1,完成1~3题。

1.甲、乙、丙、丁位于北半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乙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

A.(30°S,105°E)

B.(30°S,105°W)

C.(30°S,75°E)

D.(30°S,75°W)

3.甲、乙、丙、丁对应的地理区域,正确的是

A.甲——南美洲

B.乙——太平洋

C.丙——南极洲

D.丁——印度洋

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图2),完成4~5题。

4.图中春分点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当地球运行至③时

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C.北半球昼夜平分

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下的物体没有影子

6.图3是广州某一天太阳东升西落的轨迹示意图,这一天可能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

C.9月23日

D.12月22日

读“东西半球分布图”(图4),完成7~8题。

7.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北半球

B.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南半球

C.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D.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8.有关大洲、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B.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海洋

C.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D.大洋洲全部位于南半球

读图5,完成9—1题。

9.M观景台的海拔是

A.400—450米 B.450—500米

C.500—550米 D.550~ 600米

10.M、N两观景台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实地距离是

A.1千米 B.10千米

C.100千米 D.1000千米

11.N观景台的主要作用是

A.仰望飞瀑 B.俯瞰奇峰

C.近观云雾 D.远眺群山

读图6,完成12~ 13题。

12,今年4月,尼泊尔发生的8.1级地震对我国影响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青海,

B.西藏

C.新疆

D.云南

13.关于印度半岛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季风气候显著

B.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C.半岛南部东、西高止山对峙

D.恒河自东向西流向海洋

14.下列地区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A.河流三角洲地区 B.河流上游地区

C.热带雨林地区 D.热带沙漠地区

读图7,完成15—17题。

15.以下地区全部位于“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是

A.东亚、东南亚、西亚、西部欧洲 B.东亚、南亚、西亚、东部欧洲

C.中亚、西亚、东部欧洲、西部欧洲 D.西亚、东南亚、东部非洲、西部欧洲

16.“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国家

A.多位于温带地区 B.多为发展中国家

C.多为黑色人种 D.多以平原为主

17.关于甲、乙、丙、丁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增长缓慢

B.乙是中东地区,淡水资源丰富

C.丙是欧洲西部,经济发达

D.丁是俄罗斯,轻工业发达

18.图8的自然景观,不可能出现在

A.美国 B.俄罗斯

C.中国 D.泰国

19.美国许多电影大片在全球获得巨大的票房收入,其电影产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有发达的交通 B.有厚重的历史

C.有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创新的意识 D.有众多的人口

20.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矿、铁矿、水能资源丰富

B.科考的最佳时间是6、7、8月

C.企鹅、海豹、袋鼠的故乡

D.冰盖面积逐渐缩小

21.读图9,对两地气候描述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伦敦

B.两地降水都集中在夏季

C.北京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伦敦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各月降水较均匀

规划中的两洋铁路,是指横跨南美洲大陆,连接太平洋及大西洋的铁路建设项目,如图10所示,完成22—23题。

22.关于“两洋铁路”修建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沟通东部太平洋与西部大西洋的陆上交通

B.将成为南美大陆南北交通大动脉

C.减轻巴拿马运河的运输压力

D.对巴拿马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3.关于修建“两洋铁路”可能遇到的问题,正确的说法是

A.巴西高原的冻土问题

B.亚马逊平原干旱缺水问题

C.热带雨林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D.防范野象群攻击的问题

读“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11),完成24~ 25题。

24. 1990年~2010年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趋势是

A.劳动力人口比例不断增大 B.儿童比例不断增大

C.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下降 D.人口年龄结构20年保持不变

25.针对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控制人口规模

B.提高人口素质

C.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D.积极引进青壮年人口,弥补劳动力不足

26.读“我国沿36。N地形剖面图”(图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海拔高,雪山连绵 B.乙地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

C.丙地沟壑纵横,黄土层深厚 D.丁地有黄河注入,是我国内海

分析我国某地气候资料,完成27—28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7.3

-2.5

5.3

11.7

16.7

20.5

22.4

21.0

15.9

9.4

1.6

-5.7

降水( mm)

10

12

22

48

74

86

200

150

82

43

21

13

27.该地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8.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适宜种植的水果是

A.苹果 B.菠萝

C.荔枝 D.香蕉

读图13,完成29—30题。

29.关于黄河流经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源头位于唐古拉山脉

B.上游全部流经青藏高原

C.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

D.下游流经江淮平原

30.黄河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长度较短,结冰期较长

B.中游为地上河,没有支流注入

C.流域内降水量小,蒸发量大

D.含沙量大,汛期较短

读“我国四大区域图”(图14),完成31~32题。

31.①区域与③区域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A.水能资源丰富

B.地热资源丰富 ,“

C.天然气资源丰富

D.太阳能资源丰富

32.②、④区域的粮食作物分别以小麦和水稻为主,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

C.土壤 D.光照

读“我国四大工业区图”(图15),完成33—34题。

33.目前国家重点振兴的老工业区是

A.甲工业区 B.乙工业区

C.丙工业区 D.丁工业区

34.丁工业区针对近年来出现的“用工荒”问题,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吸引海外务工人员 B.产业升级和设备更新

C.减小企业投资规模 D.延长工人工作时间

35.今年4月公布的全国空气“十佳”城市中,珠汀三角洲占一半。这源于珠江三角洲

A.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 B.全面关停污染企业

C.禁止外地机动车进入 D.单一发展轻工业

读“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示意图”(图16),完成36—37题。

36.输水总干渠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有

A.邯郸、石家庄

B.郑州、石家庄

C.南阳、邯郸

D.郑州、南阳

37.南水北调工程对北京的作用是

A.可以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

B.可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C.可以缓解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D.可以缓解环境保护与水资源污染的矛盾

读“贵广高铁示意图”(图17),完成38—39题。

38.贵广高铁的桥梁和隧道特别多,主要原因是

A.地形复杂

B.降低成本

C.气候多变

D.保护耕地

39.贵广高铁的开通,便于我们

A.观海潮

B.登泰山

C.游漓江

D.看大漠

40.图18所示信号灯顶部的装置是把____转化为电能。

A.太阳能

B.沼气能

C.风能

D.核能

41.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我国汽车油耗

降一半的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大力发展

A.电动汽车

B.大排量汽车

C.柴油汽车

D.无人驾驶汽车

42.新疆的喀什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其设立经济特区的优势是

A.我国陆上通往中亚的唯一通道

B.土地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

C.科技力量雄厚,经济发达

D.位于西北边陲,利于邻国经济贸易往来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示意图”(图19),完成43—44题。

43.该地区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江淮平原

C.黄河三角洲 D.东北平原

44.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不断升高 B.降水不断减少

C.市场需求变化 D.土壤肥力下降

45.我国大陆游客到台湾“自由行”,直接利于台湾____的发展。

①工农业 ②旅游业 ③金融业 ④餐饮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民间把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前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的较大降水过程称为“龙舟水”,据此完成46 ~47题。

46.每年“龙舟水”期间,广东开展的民俗活动有

A.猜灯谜,吃汤圆 B.赛龙舟,吃粽子

C.赏明月,吃月饼 D.逛花市,买鲜花

47.“龙舟水”期间广东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有

①沙尘暴 ②泥石流 ③寒潮 ④雷暴 ⑤冰雹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48.广东省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中,提示中小学生停课的是

49.位于南海之滨的国际金融中心,素有“购物天堂”之称的城市是

A.高雄 B.澳门

C.基隆 D.香港

50.下列有关海洋资源开发活动正确的是

①海水淡化 ②石油开采 ③煤炭开采 ④珊瑚礁开采 ⑤旅游观光 ⑥海水养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

㈢ 谁有2015年六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地理,政治)的试卷和答案

猿题库有

㈣ 寻求广东省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地理,政治,历史的各类试卷

2011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8页,7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
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天体属于卫星的是
A-火星 B.太阳 c.月球 D.金星
答案:C
2.下列企业最应布局在居民区下风向地区的是
A.服装厂 B.饮料厂 c.手机装配厂 D.水泥厂
答案:D
3.赤道低气压带近地面大气的运动状态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扩散、干燥 B.辐合上升、湿润
c.下沉扩散、湿润 D.辐合上升、干燥
答案:B 图1为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5题。

4.图中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5.图中丁国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重 B.少年儿童比重大、失业率高
C.人口总数少、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过剩
答案:A
6.地面辐射
A.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逆辐射 B.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C.随温室效应强度的增大而增强 D.属于短波辐射
答案:B
7.下列城市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A.北京 B.东京 C.伦敦 D.新加坡
答案:C
8.许多城市在近郊都有鲜奶厂,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市场
答案:D
9.当地中海沿岸处于炎热干燥季节时,下列现象符合实际的是
A.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广州昼短夜长
C.北京盛行偏北风 D.长江进入枯水期
答案:A
10.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变暖、冰雪融水增多,这体现了地理环境
A.差异性 B.整体性 C.恒定性 D.周期性
答案:B
11.下列自然灾害中,由外力作用推动的是
A.地震 B.海啸 C.火山爆发 D.干旱
答案:D
12.许多海外华侨乐意回自己家乡投资建厂。下列影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个人偏好 B.气候宜人 C.交通发达 D.资源丰富
答案:A
13.我国从中亚大量进口石油和天然气,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海洋运输D.管道运输
答案:D
14.图2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③表示的是

A.搬运作用
B.侵入作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答案:C
15.太阳活动增强可能导致的现象有
A.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大阳高度角增大
B.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D.地球不同纬度自转角速度差异增大
答案:C
16.下列自然地理要素中,不具备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
A.植被 B.岩石 C.气候 D.土壤
答案:B
17.能够正确描述地球自转的是
A.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自转的周期是1年
C.不同纬度的自转线速度相同 D.自转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答案:D
18.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列日常行为中不值得提倡的是
A.分类放置生活垃圾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自备购物袋购物 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答案:D
19.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等级越高的城市,城市
A.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B.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c.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D.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答案:D
20.决定一定区域内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状况 B.民族构成 C.人口密度 D.城市化水平
答案:A
21.9月10日我国教师节的这一天
A.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 B.北半球昼短夜长
C.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答案:A
22.城市内部商业区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气候类型 B.科技发展水平
c.居民受教育程度 D.市场和交通状况
答案:D
23.图3各天气系统示意图中,能表示台风大气运动状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24.聚落分布与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山区聚落
A.呈带状分布在宽阔河谷地带 B.以团块状集中分布于山脊
c.呈放射状分布于陡坡 D.以同心圆状分布在山间峡谷
答案:A
25.城市化进程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A.城市人口不断减少 B.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c.城市中第三产业比重逐渐降低 D.乡村人口比重不断增大
答案:B
26.对工业区位布局影响日益减弱的因素是
A.原料 B.劳动力素质 C.市场 D.科技
答案:A
27. -些发达国家人们在迁出城市若干年后又迂回城市,是由于
A.乡村用地日益紧张 B.乡村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C.城市环境日益改善 D.城市地价不断上涨
答案:C
28.我国北方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温室大棚、地膜覆盖等技术,目的是
A.增加降水量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加日照时数 D.改善热量条件
答案:D
29.下表为某地农民平均年收入构成情况,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C.混合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C
30.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影响有
A.青藏高原抬升 B.海平面上升 C.南极永久冰川面积扩大 D.旱涝灾害频率降低
答案:B
31.下列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基本相同的是
A.有色冶金厂、制糖厂 B.啤酒厂、面包厂
C.服装加工厂、水泥厂 D.电子设备制造厂、火电厂
答案:B
32.图4所示风带,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图4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33.下列地区的气候不受沿岸洋流影响的是
A.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 B.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
C.非洲热带荒漠气候 D.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A
34.下列在同一区域集聚的各组工厂中,彼此之间在生产上完全没有产业链联系的是
A.钢铁厂、汽车厂、橡胶厂 B.面包厂、制伞厂、水泥厂
C.服装厂、机械厂、造船厂 D。塑料厂、织布厂、印染厂
答案:B
35.假设某河流自西向东流,流水对北岸的侵蚀比南岸严重,而且在该区域一年中有两次
太阳直射,则该河流所处的纬度可能是
A.20°S B.20°N C.30°S D.30°N
答案:A
36.我国南方的传统民居屋顶坡度比北方大,主要是考虑
A.热量差异 B.降水差异 C.文化差异 D.人口差异
答案:B
37.大型物流企业的中转仓库一般位于
A.城市中心区 B.住宅区 C.商业区 D.近郊区
答案:D
38.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定期休渔 B.竭泽而渔 C.毁林开荒 D.刀耕火种
答案:A
39.在GIS中,将城市交通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叠加起来可以进行
A.城市水域面积计算 B.工农业生产总值估算
C.商业网点选址分析 D.环境质量实时监测
答案:C
40.下列河流中,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是
A.塔里木河 B.珠江 C.淮河 D.海河
答案:A
41.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木材产量 B.改善生态环境 C.确保薪炭林供应 D.提供就业机会
答案:B
42.图5为台湾岛铁路分布示意图。影响台湾岛铁路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植被 B.河流 C.气候 D.地形
答案:D
43.导致内蒙古高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日照时数 B.海拔高度 C.年降水量 D.风速大小
答案:C
44.下列行为中,能造成明显水体污染的是
A.蓄水发电 B.网箱养鱼 C.封山育林 D.南水北调
答案:B
45.下列区域通常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A.干旱区 B.自然带 C.气候带 D.行政区
答案:D
46.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数量 C.科技 D.原料
答案:C
47.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区域划分依据相同的是
A.珠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干旱地区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中纬度、亚欧大陆、华北平原
D.非洲、兰州市、湿润地区
答案:B
图6是某地近地面气压变化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8~49题。
 
 
48.7—9日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A.热带气旋 B.温带反气旋 C.急行冷锋 D.准静止锋
答案:A
49.该天气系统控制期间,最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A.细雨连绵 B.狂风暴雨 C.秋高气爽 D.艳阳高照
答案:B
50. -艘货轮在大洋中航行,为了准确找到它,必须知道该货轮
A.排水量、体积 B.航向、航速
C.所处经度、纬度 D.所处海域风向、洋流流向
答案:C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水质性缺水;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造成的水资源
短缺称为资源性缺水。据此回答51~52题。
51.下列城市中,资源性缺水最严重的是
A.杭州 B.广州 C.南昌 D.石家庄
答案:D
52.我国目前重点治理的“三湖”(江苏太湖、安徽巢湖、云南滇池)地区水质性缺水问
题突出。其污染物未源不包括
A.化肥农药残留物 B.生活污水 C.原油泄漏 D.工业废水
答案:C
53.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将来可能会
A.一月份0°C等温线将整体向南推移
B.内蒙古草原将会变成亚寒带针叶林
C.海南岛的陆地面积将会比现在小
D.喜马拉雅山雪线降低
答案:C
图7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54—55题。

54.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砍伐 D.过度养殖
答案:A
55.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开垦陡坡,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填水域造耕地,扩大种植规模 D.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
答案:D
一位游客由辽宁大连出发向西去新疆旅游,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
观。据此回答56—58题。
56.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
A.“塞外江南”→“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层层梯田层层绿”
B.“碧海蓝天”→“风吹草低见牛羊” →“黄沙滚滚”
C.“林海雪原”→“滚滚麦浪”→“椰风海韵”
D.“三江并流”→“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 →“东方不夜城”
答案:B
57.该游客看到的景观自东向西变化,体现了
A.自然带的周期性更替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垂直分异规律 D.‘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D
58.该游客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变化,主要是
A.人工改造自然的结果 B.水分差异形成的结果
C.自然灾害影响的结果 D.热量差异造成的结果
答案:B
59.图8为城市某功能区工作日内不同时段的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由此判断该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答案:B
60.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与其主导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南疆的棉花种植—热量
C.河西走廊的棉粮种植—水源
B.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市场
D.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光照
答案:C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O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61.某大型肉食品加工企业将生产基地由广东迁往湖南,是因为湖南
A.气候适宜 B.水质优良 C.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 D.原材料丰富、廉价
答案:CD
62.我国西南地区植被类型多样,原因是
A.位于中高纬度,光照充足 B.位于中低纬度,水热充足
C.山地面积广,地形起伏大 D.人工栽种的外来树种多
答案:BD
6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下列防护
林与其主要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 B.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
C.沿海防护林—防止赤潮 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消烟除尘
答案:AB
64.图9所示局地热力环流,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
答案:AC
65.下列省区有大范围石质荒漠化现象的是
A.黑龙江省B.贵州省 C.云南省 D.江苏省
答案:BC
66.下列水域容易发生富营养化的是
A.地下河 B.湖泊 C.山间溪流 D.河口
答案:BD
67.若要监测和分析某市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最快捷的技术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电子通信
答案:AB
68.洞庭湖、鄱阳湖等长江沿岸湖泊面积萎缩,造成的后果可能有
A.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加剧 B.长江上游枯水期流量减小
C.湖区地下水位上升 D.湖区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AD
69.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行之有效的措施有
A.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B.全面禁止使用氟氯烃类制冷物质
C.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D.将石油和煤炭转化为气态燃料
答案:AC
70.下列地区与其主要农业生产类型对应合理的是
A.华北平原—水产养殖业 B.鄱阳湖平原—水稻种植业
C.四川盆地—大牧场放牧业 D.塔里木盆地—绿洲农业
答案:BD

㈤ 2015-2016广东省佛山市高一上学期末地理试卷答案

考试成绩这种别人一般是不知道的,你最好还是自己打电话问老师吧,问班主任是最快最省事的方法,让老师帮你查一下成绩很快的。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