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的基础研究
A.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地图是一种特殊的地理语言,是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信息载体,它既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而图形化更是目前地理教材改革的一大特点。地理教材中的各种图表,具有简明、生动、易读等特点,它所提供的信息,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是培养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因势利导,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因此,要注重引导,促使他们喜爱地图,对地图产生兴趣。首先,教师适时提出激发学生阅读地图兴趣的一些问题,如在学生阅读了“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在一五一九年九月从西班牙出发,渡过大西洋,绕过南美洲南端,进入太平洋,穿过印度洋,最后经过非洲好望角,于一五二二年九月回到了西班牙,成功地绕地球航行了一周”这则材料后,可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上述几个地理位置,在地图上大致估算一下其航程;在学习《地图上的方向》时,我首先向学生出示《武汉市旅游图》并告诉学生:“同学们,老师今天带你们到我们值得骄傲的历史名城
——武汉市去好好游玩一番。你们看地图跟我一起游玩怎样?”一下便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到最佳状态。又如,在学习《板块构造学说》时,先介绍病床上的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激发他们读图的兴趣,再让学生在地图上仔细观察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特征进行验证。其次,结合时事提出问题。如京九铁路通车时,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京九铁路的位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所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海湾战争再次爆发,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美国和伊拉克的位置,并结合伊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特点阐述自己对该区长期动荡不安的看法。又如“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举国欢庆。可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酒泉的位置,并思考回收地点为什么要选择在内蒙古?再次,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郊游,观察山川地貌取得感性认识,促使学生把地理事物和地图描述联系起来。使同学们认识到地图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有用的,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有利工具,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
二、观察地图,提取信息
地图是地理学科中的形象、直观的材料,蕴藏着丰富的地理信息,为学生发现问题、探讨交流、收集整理、分析
B. 普通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研究课题可以参考哪些文献
关于公布安徽省第五届
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
各市中学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
根据省教科所《关于举办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教学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教科研函〔2007〕3号)文件要求,省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各地推荐的地理教学论文进行了认真评审,共评出获奖论文一等奖 16篇,二等奖 36篇,三等奖71篇。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布(见附件),请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及论文作者。
附件: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获奖名单
二○○七年十月十九日
安徽省教育厅教科所 2007年10月19日印发
打印:吴儒敏 校对:吴儒敏 共印30份
附件:
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
篇 目 单 位 作者
《浅谈地理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能力的培养》 淮北市教研室 王忠东
《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钱宏瑾《铜陵市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铜陵市教研室 章小明
铜陵市第一中学 杨国兵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安庆市教研室 何陆祎
《论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阜阳市教研室 陈鹏飞
《地方环境教育课程构建的案例分析》 蚌埠市教科所 吴岱峰《透过一次地理评优课谈新课程课堂教学》 滁州市教研室 郭仕荣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关注》 颖上县教研室 何长剑
《关于高中地理选修课程校本化的几点探讨》 马鞍山市第六中学 林章和
《使用新教材的几点体会》 淮南市第三中学 朱元坤
《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合肥工业大学附中 洪成旗
《浅谈新课程下我对地理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黄山市枧忠中学 汪德利
《探索课程标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贵池二中杨淑萍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探究》 宿州市第二中学 苗红青
《地理探究学习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 怀远一中 孙尚楼
《谈地理教学中学上情商的培养》 六安皋城中学 余 蕊
二等奖
《梳理经历 整合资源 回归生活——地理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周跃红
《谈新课标下的“太阳高度”教学设计》 阜阳市第三中学 马 静
《巧用身体语言,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艺术》 合肥市第五中学 沈龙海
《谈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学思想和方法的贯彻》 亳州第一中学彭长玉
《新课堂教学下教学策略的初探》 芜湖市城南实验中学周慧本
《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地理课堂教学》 淮南实验中学廖惠荣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地理探究能力的培养》 亳州第五中学 王玉龙
《地理主体性课堂教学的探究》 淮南市第二十中学 陈 中
《用新课程理念引领学生快乐地学习地理知识》 固镇一中李方平
《构建科学与人文和谐统一的地理教育》 巢湖市第八中 柳宗柱
《如何调动学困生参与地理课堂教学活动》 蚌埠二十六中 宋长军
《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自主学习》 郎溪中学 胡燕平
《浅谈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的一些误区》 来安中学 董桂山
刘 俊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基本途径和培养策略》 和县二中 夏立军
《高考地理复习的“虚”与“实” 》 合肥市第十七中学 黄永红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探微》 歙县中学钟彩琴
《浅谈“问题研究”的作用与教学》 五河一中 刘继英
C.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设计与制作等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科学研究方法、获得丰富的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D. 地理教学实践中的热点问题有哪些
我国地理教育教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地理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缺乏版有机权的联系,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改革观念处于表面状态,课程内容识记的知识点较多,对能力和情感态度培养显得不足,课程评价还是强调甄别、选拔功能,而没有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等。上述原因造成我国中小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比较扎实,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这一切都是有悖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以及未来社会对个人发展的要求。为了基础地理能更好的与地理科学发展接轨,与当代的教育思想一致,必须要对基础地理教育走过的改革之路有清楚的认识。因为她可以使我们联系历史更好的理解、更加理性的看待目前的教育改革。明白该继承些什么,应该改造些什么,怎么改造,从而最终走向一条科学合理、充满潜力的创新之路.
E. 如何从高中地理教学中挖掘科技创新的研究课题
有些来学生在确定研究课题时自,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光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的课题远离自己现实生活,超越了学生的观察、研究能力范围,可查阅的资料又极其有限,教师与学生都感到十分的困难,最后只得翻阅一些书籍、上网下载草草收场,失去了研究的意义。
二、课题的来源
1.地理教材内部。
地理是研究人与环境的科学,是一门与社会现实关联性很强的学科。一切地理环境的发生、发展与变化都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课本上,很多地理问题的探究本身就是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下面我列举一些高二地理选修6课本上出现的部分研究性课题:
以上我列出了高中地理课本选修6中的教学内容部分课题,都是课本提出来供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通过主体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解决,从而掌握了课本知识,体验和了解科学的探索过程,形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增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
2.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汇点。
F. 地理教学方法有哪些
地理教学方法有:
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实物展示、直观教具(如模型)、示范性实验等,使学生通过观察而获取感性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供展示的对象有很多,而且随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演示的范围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好。
地图法。地图法是指在地理教学中,老师运用各种地图,使学生获得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技能、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地图成为地理学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纲要法。纲要法,又可以称为“思维导图”法,是一种利用由字母、文字、数字或者其他符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教学辅助工具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够简单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
探究法。探究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归纳等途径进行探索,发现并掌握相关原理或结论的教学方法。
生活教学法。活教学法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更好的陶冶。
拓展资料:
地理(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G. 地理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学基本技能
中学地理教师不仅要具有"教师意识",同时还要有"地理教师"意识,因为在培养人才的教育过程中,地理知识的丰富性和外延性,使得地理教师更能体现《中国21世纪议程》的思想,在当今科技、社会、思想飞速发展的今天,地理教师应努力学习新理论,树立新观念,努力具备良好的素质,使其自我不断完善,这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作为一个中学地理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地理教师应努力学习,勤奋进取,争取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中学政治课是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主课堂,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上好这门课,是政治教师应经常思考的问题。要增强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从课程本身特点入手,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素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是提高业务水平的关键
1、地理学科的专业知识
一个合格的地理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熟练掌握初中地理的全部教材。这样,才能居高临下,从多角度分析与处理教材。同时要把握住地理学科的历史与现状,从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等角度了解时代的要求与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具有正确的“人地协调”发展意识。中学地理教材内容是以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问题为主线。它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地关系协调”理论观点向学生进行科学的全球观、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教育。《中国21世纪议程》中所强调的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关系,求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正是中学地理教育的主题和中心目标。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自己要懂得,更应让学生懂得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懂得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关系:不能以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去取得短期的经济效益;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人与自然必须相互支撑。也要使学生明确,我国是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我们只能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优化经济与科技的组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者统一。这是我国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
择。
2、教育科学知识
地理教师应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并与教育理论对照,使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3、思想教育工作与教育艺术
地理教师要对学生全面负责,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应该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向学生进行生动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地理教育的责任。地理学科本身是思想性很强的学科,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内涵,在国情国策教育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地理教师应首先具有这方面的品德修养因此应掌握思想教育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艺术。并将知识、思想、行为三者有机结合。
4、其他知识
地理教学内容中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师必须具备这方面的品德素质。例如,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塑造地表形态与外力,板块的张裂与碰撞,水利建设与洪涝灾害,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资源的开发与限制,人口的增长与控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等等,都体现了对立统一关系。再如,流星的坠落、四季的更替、潮汐的形成、地震的产生、日食月食、雷鸣闪电、山崩海啸、海市蜃楼、血雨腥风、慧木相撞、宇宙黑洞等自然现象,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社会上流行的“闰月之年有大灾”、“彗星出现预示国家有难”、“十字连星警示世界末日来临”等谣言,都是不符合科学的主观臆造。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这方面的内容,以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引导学生科学正确地认识事物,认识世界,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地理教师应了解物理、化学、历史等知识。为了教好学生,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自己,扩大知识面。如广泛的艺术情趣和爱好、对自然和文化景观的鉴赏、古文和古诗词的功力等。
(二)自觉培养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是工作进步的保证
地理教师的业务水平既与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有关,也和教学能力及基本技能不可分。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师应以提高下列能力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
1、理解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
2、设计教法,特别是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3、观察、研究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4、地理活动的组织能力
5、实验、演示或制作教具、模型、图表的技能
6、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
7、进行环境能力、国情教育及科学地理教育的能力
8、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的能力
9、命题、检查提问及了解学生情况的能力
10、分析、评议地理课堂教学的能力
11、运用所学地理评价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具有国际意识、全球意识及参与世界竞争的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信息的社会、充满竞争的社会。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国际大环境。同时,诸如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南极大陆和海洋资源的开发、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世界和平的实现等,都已成为世界性话题,仅靠某个国家无法解决,需要进行全球合作。中国实现现代化,也要参与世界竞争,要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引进国外先进的科技和科学管理,等等。因此,教师要利用自己这方面的意识和观念,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打破闭关锁国的思想,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树立国际国内两种政治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市场观,为日后参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打牢思想基础。
(四).具有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信息化社会的出现,创新人才的需求,高考制度的改革仅靠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来教学的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学多媒体的出现使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一是改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使课堂从单一的“讲解-接收”式向“探索研究”式发展。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二是改变了一些传统的教学原则。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传递语言、文字和静止图像所难以传递的信息,而且可以促进个别化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现,从而打破传统的“师讲生听”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代之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设计、组织、引导、解疑下,实现信息的主动获取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并且有充分的实践活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健康发展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三是改变了教学内容和教材形式。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将不限于传统的教材,特别是教科书,学生和教师都将从软件和网络上获取大量的可以作为学习内容的信息。因此,推进素质教育,地理教师必须要具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五)学习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今天,从教师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看,教师与研究人员的职责趋向一致。这意味着未来的教学,需要具有科研素质的学者型教师,而不是传统经验型教书匠,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素质教育对地理教师的要求。
因此,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必要的途径,是实施地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一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水平的高低及学生素质水平的高低,而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又取决于教师的学习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教师的学习能力指教师在政治业务和文化素质修养中的进步与提高。作为地理教师应时常充实自己,使教学和学习并重。教育科研能力指以教学研究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既教学,又研究,动心动脑,并努力选好自己的研究课题,并创造出自己的科研成果。
H. 当代区域地理研究成果对中学地理教学产生什么影响
区域是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在学生了解了我国三大自然区、三个经济地带等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在学生对我国商品农业区域
、农业低产区、水土流失地区、能源基地、城市新区等区域特点、区域开发与保护等内容有进一步了解的基础上,而设立的理论研究性内容。是对教材内容的高度概括
,是对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的总结。目的在于使学生透过大量、具体的地理现象看到其本质,并且能够站在一定理论高度上重新审视地理区域,实现由现象到本质、由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虽然学生在前面学习中,曾接触到众多各具特色的区域,但把区域作为一个概念抽象出来进行认识和研究其特点,对学生来说仍有一定难度。此外,地理区域研究作为地理学研究
的核心,其意义和内容也是学生必备的地理素质,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区范围,它具有一定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由于其内部特定性质和功能相对一致而有别于外部毗邻地区。区域的概念和特点是抽象的,学生不容易理
解,所以,用学生分析干旱区和湿润区的方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区域的概念及特点。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指标划
分出来的。用不同的指标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如果仅以一种指标来划分的区域叫做单一特征区划,如果用综合多种指标来划分的区域则为综合区划。
分析地理环境区域差异是揭示地理区域特点的关键,了解地理区域特点是理解区域发展条件的基础,而了解区域发展条件又是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的前提。由简单
到复杂、由易到难的思路,并用很大篇幅从感性、理性两个层面上分别介绍了区域研究的详细内容。这样可使学生对区域地理研究的内容有个比较具体的认识。
I. 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GOOGLE EARTH 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怎么写啊
完了 你这个题目偏窄 做毕业论文很难,给你个建议:
题目 :网络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GOOGLE EARTH 为例
这样你就比较好写。否则你的内容不只是窄的问题了,收集资料都很困难,因为这是比较新的内容。
关于收集资料 给你下面的文章看看:
如何利用信息资源进行论文写作和课题查询
一. 论文写作、课题查询与信息检索
1.论文写作
(1)论文类型:科研论文、学位论文
(2)论文格式:前置部分:标题、作者署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主体部分: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
(3) 论文写作步骤:选题、资料准备、论点形成、撰写
(4) 论文写作与信息检索关系
选题阶段。通过信息检索,了解专业的研究现状、前沿、热点问题,寻求科研中的空白点、学术的争鸣点、社会实践的需求点、知识的概括点、科学定论中的矛盾点、个人的兴趣点、学科和专业的熟悉点
资料准备。通过信息检索,获取事实资料、数据资料、文献资料、论据、观点。
论点形成:通过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综合、提炼,逐步形成论点。
2.课题查询
(1)概念
(2) 课题查询与信息检索
立项查新阶段:了解课题项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动态信息
课题跟踪阶段:在课题项目实施中,通过资料丰富、论证。
成果查新阶段:课题项目完成后,通过查新,确定成果在国内外的地位,以便对项目成果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评价。
二.信息资源检索策略与方法
1.课题分析
2.问题分类
3.选择检索工具
4.实施检索
5.结果处理
信息资源检索步骤(图式)
课题 问题 选择检索 实施 结果
分析 分类 工具(途径) 检索 处理
1.课题分析
确定专业范围:课题涉及专业及其相关学科。
确定时间范围:课题需要检索的年代范围。
地理及语种范围:课题在那个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原则上采用该国及该母语的检索工具。
信息范围:选择与课题有关的、针对性强的检 索工具。
2.问题分类
(1)寻找事实、数据型信息,找寻问题的准确答案。
(2)查找特定文献,根据某一文献的线索查找原文,或已知某一作者,查询其所有发表的文章.
(3)对某一问题作大致的了解,并就问题的一个方面,表述自己的观点或撰写小型论文.
(4)查询某一专题的前沿和最新资料,了解研究动态,发展趋势。
(5)对某个课题全面调研,了解整个发展过程,全面细致地了解国内外有关的所有出版物的情况,年代范围较广,主要撰写综述或研究报告.
(6)对某一课题作深入的专题研究,在充分掌握材料和重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创造性的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观点或论点,撰写报告或学术论文.
3.选择检索工具
根据课题性质的不同,确定相应的检索途径:一般利用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组织和控制一次文献 ,同时可通过一次文献后列出的参考文献进一步扩大范围。
检索工具与检索课题的学科相一致,注重检索工具的权威性。
技术和手段:有机检条件的一般就不选择手检工具。
考虑价格和可获得性,应选择就近获取。
4.实施检索
(1)确定检索途经:分类途径、主题途径、题名途径、著者途径、代码途径、其他途径
从已知信息特征选择
从课题检索要求选择
检索工具提供的索引进行选择
(2)制定、调整检索策略
确定检索用词,构建检索表达式,实施检索,反馈调整检索
5.结果处理
n 检索结果分析:浏览文摘,判断是否满足要求,并加以筛选,若不满意,及时修改检索策略,二次检索,直止满意.
n 获取原文:(1)全文数据库直接获取
(2)文摘、题录、索引数据库通过外刊导航获取全文http://libweb.zju.e.cn
(3)馆际互借
三.各专题信息的检索
1.事实型、数值型信息的检索
事实型信息主要指名词术语、人物、地理、机构、年度资料等。数值型信息主要指计算公式、图表、数据、统计资料等.
检索工具主要是词典、网络全书、年鉴、手册等
(1)词典、辞典
综合性辞典:《辞海》《辞源》 《汉语大词典》
专科辞典:《经济大辞典》 《国际贸易金融大词典》《计算机词典》 《建筑材料辞典》
网上的词典:
中文词典:http://cn.yahoo.com.cn
IT词典: http://www.longen.com
(2)网络全书
综合性:《中国大网络全书》《不列颠网络全书》http://www.eb.com 《大美网络全书》
专业性:《工商管理大网络全书》 《科学技术网络全书》等。
网络全书网站:
国家网络全书:http://countries-book.db66.com
现代会计网络辞典网: http://countries-book.db66.com
(3)年鉴
综合性:《中国网络年鉴》 《世界知识年鉴》
专业性:《中国经济年鉴》 《中国会计年鉴》
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广东年鉴》
网上年鉴:国家图书馆主页提供年鉴数据库的网上检索。
(4)手册
参考性:《现代营销手册》
指南性 《出国留学指南》
数据性:《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5)数据库、网站
万方:中国科研机构数据库(CSI)
万方:中国企业、公司及产品数据库
UMI《商业信息摘要数据库》(ABI/INFORM)
传记网:http://www.biography.com
世界名人录网络版http://www.worldeyes.org/index.html
中国统计信息网:http://www.stats.gov.cn
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lib.nit.net.cn
中国资讯行: http://lib.nit.net.cn
中国资讯行 http://lib.nit.n http://www.nlic.net.cn
主要数据库:中国经济新闻库、中国商业报告库、中国统计数据库、中国上市公司文献库、香港上市公司资料库、中国企业产品库 、名词解释库、中国人物库、中国中央地方政府机构库、中国法律法规库、中国医疗健康库 。
中经网 http://lib.nit.net.cn http://www.nlic.net.cn
内容包括推荐专辑、综合动态、经济分析、经济数据、行业经济、区域经济、财经视频等
提供3种查询工具:
全文信息检索系统:综合经济和中经新闻
中经搜索:Internet网站资源搜索
中企网址查询:按企业、产品查询
2.文献型信息的检索 以文献(题录、文摘、全文)为检索对象
检索工具:期刊论文 会议文献 学位论文 专利 标准
(1)期刊
又称连续出版物,是一种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文献载体。核心期刊是重要的一种期刊。
核心期刊:文献计量学研究发现,少数期刊(约20%)刊载了某些学科大量的高质量的论文(80%),他们的被摘率、被索率、被引用率以及在流通中的借阅率明显高于其他刊物,这部分期刊被称为核心期刊(core Journals)
http://libweb.zju.e.cn
电子期刊:电子期刊与快讯http://gort.ucsd.e/newjour
期刊数据库
中文综合性全文数据库举要
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
收录期刊种类近12000种,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期刊。
万方数据库(共包括100多个专业数据库)
(A) 科技信息子系统
(B) 数字化期刊
(C) 商务信息子系统
清华学术期刊网
收录国内6600种核心与专业特色中英文期刊的全文,积累题录1500万余条,全文文献500多万篇。分九大专辑,126个专题文献数据库,内容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和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收录年限从1994年至今.
VIP、CNKI、万方三种数据库比较
CNKI VIP 万方
时间 1994 1989 1998
种数 6000种 12000种 2700
全文 664万篇 500万篇 30万篇
内容 9/126专题 7/27专题 5/77小类
更新 2 1 3
Springer(全文) http://lib.nit.net.cn
德国Springer-Verlag公司是世界上著名的科技出版集团, 通过Springer Link系统提供学术期刊及电子图书的在线检索服务。
Springer LINK目前所提供的全文电子期刊共包含439种学术期刊(其中近400种为英文期刊),涉及的学科范围包括化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工程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法律、生命科学、数学、医学、物理与天文学等11个学科,其中许多为核心期刊。
(2)会议文献
是指学术会议文献。检索工具主要有:
万方:《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国内唯一全文数据库。
《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报道国际性或科技会议论文的专门性检索刊物。
(3)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检索工具主要有:
万方:中国学位论文检索
学位论文查询:浙大(硕士)、(博士)
CNKI: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MD)
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PQDD)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CDMD) http://lib.nit.net.cn http://www.nlic.net.cn
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整、连续动态更新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每年收录全国300家博士培养单位的优秀博/硕士论文约2万篇,2002年“211工程”高校收录率85%以上,收录年限2000年至今。
(4)专利
专利文献:一切与专利制度有关的各种专利文件统称为专利文献。
类型: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专利检索工具等。
检索途径:
专利权人(个人、机构)
专利分类(IPC分类、各国专利分类)
专利主题(关键词)
专利号码(专利号、申请号(优先项)、入藏登记 号等)
免费专利数据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http://www.sipo.gov.cn
中国专利信息:
http://www.patent.com.cn
中国知识产权网专利库:http://www.cnipr.com
易信网专利库http://www.exin.net
CNKI网专利库 http://www.cnki.net
(5)标准
标准的等级
国家标准:GB
行业标准 :行业主管部门名称的汉语首 字母表示,例如:JB。
地方标准:DB
企业标准
标准的检索:一般采用分类和标准号途径
检索课题—查找标准目录中的分类目录—标准号—索取标准原文
检索课题—查找目录中的标准号索引—标准名称—索取标准原文
标准的检索工具:
上海标准文献信息网上服务系统:http://www.shsi.net.cn
中国标准计量信息网:http://www.stdcn.com
3.小结
1.查找一般问题答案,多用工具书或事实、数据型数据库。利用工具书时,可按下列模式:
(1)查时政大事:年鉴
(2)查名词、术语:词典
(3)查人物:辞典、网络全书
(4)查数据:统计资料、年鉴、手册、数据库
(5)查机构、地名:名录、手册
2. 查当代科学进展及当前学术动态:年鉴或数据库(综述)。
3.查找图书:先查当地馆藏目录,若无,联机检索,馆际互借。
4.查论文资料:索引、文摘、全文数据库(期刊、会议录、学位论文)
5.查法令条约:汇编资料、书目或法律法规数据库。
6.查专利、标准:专利、标准数据库
2.文科专业信息资源检索工具举要
(1)《人大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1995-) http://lib.nit.net.cn
l 共包括4个子数据库:①政治类;②经济类;③教育类;④文史类。
3.经济学专业信息检索工具
工具书:
《中国经济大辞典》*
《牛津经济学词典》
《中国近百年经济史辞典》*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国际贸易金融大词典》
《实用外贸英汉词典》
《经济学网络全书》*
《中国经济网络全书》*
《哈佛商学院管理全书》
《中国会计年鉴》
《中国经济科学年鉴》*
《中国经济年鉴》
《中国市场统计年鉴》
《中国经济贸易年鉴》
《现代营销手册》
《市场调研手册》
《国际贸易简明核算手册》*
经济专业相关数据库(20个)
中国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
书生之家
万方数据库
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
清华学术期刊网
人大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
中国资讯行
中经网
期刊目录:SSCI
学位论文查询:浙大(硕士)
学位论文查询:浙大(博士)
相关网站
工商企业、金融、财政、价格等信息:
中国企业在线:conline.126.com
万方企业数据库:
中银网:http://www.cfn.com.cn
http://www.powerize.com
五.理工科专业信息资源检索
1.理工科文献特点
数量急剧增加
文献交叉重复
文献出版分散
文献失效加快
文献类型增多
SCI与EI比较
SCI EI
索引 索引、文摘
回溯年代 40年 120年
范围 侧重基础科学 不收基础理论
侧重工程界
检索思想 引文思想 传统文献检索思想
特点 多学科交叉覆盖 时效强、文摘详尽
时效强 使用方便
收录我国文献 少 多
3.计算机专业信息检索工具数据库(20个)
中国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
书生之家
万方数据库
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
清华学术期刊网
Springer清华镜像
World Scientific 世界科学出版社全文电子期刊镜像
CALIS管理中心数据库资源
期刊目录:SCI
学位论文查询:浙大(硕士)
学位论文查询:浙大(博士)
六.检索实例
检索课题:反倾销*WTO
1.分析研究
2.选择检索工具
事实型、数据型资料:专业工具书,中经网
相关文献资料:维普或清华同方、人大复印资料、万方学术会议文献、学位论文、UMI、Elsevier SDOS、
Kluwer
3.确定检索途径:
主题途径:反倾销*WTO
anti mping*WTO(02/04)
分类途径:F72
4.实施检索,结果如下:
中经网:11篇(浙江*反倾销*WTO)
维普:116篇(核心期刊02/04)
CNKI:121篇(02/04)
CNKI博硕论文:9篇
万方会议论文:4篇
万方学位论文:12篇
人大复印资料:(略)
UMI:4篇(学术期刊02/04)
Elsevier SDOS:0篇
Kluwer:1篇
检索课题:高层建筑和抗震设计
1.分析研究
2.选择检索工具
数据型资料:专业工具书
相关文献资料:维普、CNKI、万方学术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标准、EI(工程索引)、Elsevier SDOS、 Kluwer
3.确定检索途径:
主题途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
tall building*seismic design
分类途径:TU97(高层建筑)
4.实施检索,结果如下:56篇
维普:24篇(核心期刊2000/2004)
万方会议论文:4篇
万方学位论文:0篇
万方期刊论文:2篇
CNKI全文期刊:11篇
CNKI学位论文:2篇
Elsevier SDOS:1篇
EI 工程索引:12篇(文摘)
Kluwer :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