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地理考试通

地理考试通

发布时间: 2021-02-06 03:05:50

地理考试

地理啊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 我是高中时学地理的 现已考入南京晓庄学院专
恩 我选地理目的属之一 因为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 估计你也知道 所以死背是没用的 地理里边分两部分 一部分是文科性质的 像环境保护啊 海洋地理 旅游地理等 理论联系实际好了 背一点然后联系一下生活 很好记住的 还有一部分是理科性质的 像太阳高度角之类的 这部分有点麻烦 题型变幻无穷 这个嘛 你就要收集15题左右的例题 反复研究 以不变应万变 例题选择很重要 要典型才行 高中结束后 我就觉得我地理成绩让我特欣慰 因为我总是没花多少时间但成绩一直还可以 呵呵 希望对你有帮助

❷ 中国区域地理考试必备知识点

我国四大区域工业生产一览 北方地区

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甜菜、大豆、亚麻生产基地,黄河流域棉区是我国最大的棉区。
交通运输-东北地区铁路网最稠密,以沈阳和哈尔滨为中心,滨洲、滨绥、哈大、京沈、沈丹五条铁路呈“不”字型分布;黄河中下游地区铁路以北京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主要干线有:京哈、京九、京沪、京广、京包、京通、京秦,以及石太、石德、太焦、焦柳、胶济、陇海、包兰、同蒲、大秦、神黄、焦石等。著名海港:大连、秦皇岛、青岛、烟台、天津,新建黄骅港。河港:哈尔滨。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极其丰富。著名的矿产地:煤矿:抚顺、阜新、鸡西、鹤岗、开滦、大同、峰峰、阳泉、平顶山、焦作、兖州、平朔、神府。油田:大庆、辽河、吉林、胜利、华北、中原。海盐:长芦。铁矿:鞍山、本溪、迁安、磁山。②松花江上游、黄河中上游水能资源丰富,著名的水电站:白山、丰满、三门峡、小浪底、青铜峡、刘家峡。③长白山地和兴安山地森林资源丰富。资源主要缺陷为水资源不足,尤其是辽中南和京津唐两大工业区。 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好,重工业突出。钢铁、石油、化工、电机、能源、造船、煤炭、机械、汽车、电子、纺织、制糖等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沈阳(东北最大工业中心、多种机械制造)、大连(造船、化工)、鞍山(钢铁)、长春(汽车)、吉林(化工)、哈尔滨(电机、制糖、麻纺)、齐齐哈尔(机械)、大庆(石油、化工)、北京(钢铁、机械、化工、汽车、电子、家电、纺织)、天津(钢铁、化工、造船、电子、纺织)、石家庄(棉纺)、唐山(钢铁、煤炭、陶瓷)、青岛(棉纺、机械)、郑州(棉纺)、洛阳(拖拉机、棉纺)、西安(电子、棉纺、电机)、兰州(能源、化工、机械)、太原(钢铁、化工、能源)工业区:辽中南、京津唐、陇海-兰新线工业带东段、沿海工业带北段。 南方地区
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称。长江三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桑蚕产区。
交通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内河航运、沿海运输密切配合,水陆联运条件好。铁路:主要铁路干线构成“六纵三横”铁路网。“三横”:北是陇海线,中是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北是黎湛-南昆线;“六纵”:京沪、京九、京广、焦柳、襄渝-川黔、宝成-成昆线。内河航线:京杭运河(港口:杭州、苏州、无锡、扬州)淮河(港口:蚌埠)、长江干支流(港口:上海、南通、镇江、南京、芜湖、安庆、九江、武汉、宜昌、重庆、宜宾)、珠江干支流(广州、肇庆、梧州)。沿海港口: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福州、泉州、厦门、汕头、深圳、广州、香港、湛江、北海。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南岭和横断山区的有色金属矿产最有特色,滇、苏北、皖北的煤、大陆架石油、四川盆地的天然气等矿物能源资源也较丰富,四川盆地的井盐,四川是我国铁矿比较丰富的省。著名的矿产地:煤矿:徐州、“两淮”六盘水、天府;海盐:莺歌海、布袋;铁矿:海南、马鞍山、大冶、綦江、攀枝花。有色金属:铜(德兴、东川)、钨(大余)、锑(锡矿山)、铅锌(水口山)、锡(个旧)、汞(铜仁)、铝(修文)。②水能资源极其丰富,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上游及其支流、横断山区、珠江上游、东部沿海各河流。著名水电站有:长江流域:丹江口、安康、五强溪、葛洲坝、三峡、隔河岩、宝珠寺、乌江渡、二滩;珠江流域:天生桥、岩滩、西津、大化。钱塘江:新安江、乌溪江。闽江:水口。③江南丘陵盛产毛竹、茶、油茶、油桐等多种用材林和经济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木材基地、海南、滇南盛产各种热带经济作物。东南沿海地区缺乏煤等能源矿产。 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好,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钢铁、有色冶金、化工、能源、造船、机械、汽车、电子、纺织、制糖等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上海(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中心)、南京(化工、电子)、徐州(煤炭)、无锡(纺织)、杭州(丝纺、麻纺、电子、化工)、马鞍山(钢铁)、景德镇(陶瓷、飞机)、武汉(钢铁、棉纺、造船)、十堰(汽车)、宜昌(能源)、长沙(有色冶金)、重庆(能源、钢铁、机械、纺织)、成都(机械、纺织、仪表)、贵州(有色冶金)昆明(有色冶金、机械、仪表、化工)、广州(综合性工业中心)、南宁(制糖、罐头)、柳州(机械)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长江沿岸工业地带、珠江三角洲工业区、沿海工业地带南段。 西北地区
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我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新疆的绿洲地区通过引水灌溉发展种植业,是我国重要的甜菜产区,新疆是著名的优质棉花产地。
交通运输-陆地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兰新-北疆铁路、南疆铁路。
资源配置-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和以稀土和镍为代表的有色金属极其丰富,进一步开发潜力很大,内陆湖泊盛产多种盐类。著名的矿产地:油田:克拉玛依、玉门、南疆。稀土:白云鄂博。有色金属:镍(金昌)。资源主要缺陷为水资源不足。
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初具规模,稀土工业、石油工业、有色冶金、纺织工业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包头(钢铁、稀土、纺织)、金昌(有色冶金)、呼和浩特(毛纺、制糖)、银川(毛纺)、乌鲁木齐(化工、纺织、制糖)酒泉(航天)。工业区:陇海-兰新工业区西段。 青藏地区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交通运输-陆地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川藏、滇藏、青藏、新藏。铁路运输在青海较为重要。主要有兰青、青藏铁路。交通不便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柴达木盆地拥有铅锌、钾盐、池盐、煤、石油等多种矿产,素有“聚宝盆”之称。主要矿产地有:油田:冷湖。铅锌:锡铁山。钾盐:察尔汗盐湖。盐池:茶卡盐湖。②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藏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青海黄河上游,目前黄河上游已实现梯级开发,建有龙羊峡等大型电站。③藏南雅鲁藏布江谷地区地热资源丰富,目前建有国内最大的羊八井地热电站。 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畜产品加工业和采矿业在国内占有一定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西宁(毛纺)、拉萨(皮革、毛毯)、林芝(毛纺) 5、台湾省、香港和澳门 台湾省
地理位置与范围:本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3.6万平方千米。台湾岛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⑵ 台湾岛约有2/3面积为山地。山地主要分布在台湾岛中部和东部。几条平行山脉作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全岛。西部平原宽广。岛上多火山、地震。岛上河流短急,水能蕴藏量大。最长河流浊水溪仅186千米。最大湖泊日月潭。
⑶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主要农产品:①森林: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之一,也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其中樟树最著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伴。②农产品:以水稻、甘蔗、茶叶和水果中的香蕉、菠萝驰名。台湾的海域鱼产丰富,台湾海峡为优良渔场。③矿产资源:山区多金、铜等金属矿产;西部为煤、石油分布区;北部火山有丰富的天然硫磺;西海岸盛产海盐;浅海地区蕴藏有石油和天然气。
⑷ 工业和旅游业:以"进口-加工-出口"型为主的经济,出口商品中纺织、电子电器、食品、石油化工产品占重要地位。旅游业是台湾重要经济来源。
⑸ 人口与主要城市:台湾全省人口2000多万,97%是汉族。他们的祖先绝大部分是很早以前从福建、广东迁移过去的,少数民族主要为高山族。台湾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全省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台北市是台湾最大的城市,高雄是最大的海港。 香港
香港位于广东省珠江中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市。它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份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人口约600万,其中中国血统居民占98%,祖藉广东省的最多。香港重要转口港,居国际贸易有利位置。香港是世界上进出口船舶最多的商港之一,也是世界信息和金融中心之一。香港人多地狭,工业原料、燃料、副食品、淡水、建筑材料等大部分依靠进口,工业多属加工工业。香港是一个自由港。香港的旅游业也很发达。1997年7月1日香港已回归祖国,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
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岸,毗邻广东省珠海市,东隔珠江口同香港相望,它由澳门半岛和凼仔、路环两岛组成。人口40多万,其中中国血统居民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祖籍也以广东省最多。旅游业是澳门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1999年12月30日,我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❸ 地理考试小技巧

地理考试答题技巧一、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1、审题(1)明确题干的要求,按要求选项. 特别要看清题目中容易使人迷惑而导致答错的关键字眼,如“东”、“西”、“南”、“北”、“大”、“小”、“高”、“低”、“上”“下”。“不正确”、“错误的”等。(2)分析解题条件是解题的关键尤其要留意选项文字叙述较多面分为二层意思时,往往(并非绝对)前段文字叙述正确而后段文字叙述错误。因此,审题要细心,不能“只看前不顾后”,才不致受迷惑。(3)认真分析选项 如题干中要求“根据图上信息”则对那些表述正确但无法从图中获得的选项予以排除。而且要注意选项中出现的绝对性字眼,如“都”、“一定”、“全部”、“只有”、“完全”等,在多数情况下,这些选项是错误的。2、采用一定的方法⑴排除法: 一些正确选项不能一眼看出,但一些选项明显不正确.可通过排除法。此即所谓“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当然,运用这种方法是否成功,主要还是决定于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鉴别、评价能力。如果对知识学得不深不透,思维过程未能由浅入深,知识不能向纵深发展,也就难以运用这种方法推导出正确的结论。⑵猜测法: 不知道确切的选项,也不放弃,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去猜测。一般来说,排除的选项多,猜测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就越大。⑶比较法: 直接把各项选择答案加以比较,分析他们的不同点,集中考虑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关键所在。⑷图解法: 一些内容复杂而空间概念较强的选择题,只从字面上去冥思苦想往往容易弄错,如能画简图帮助判断,就易选出正确的答案。⑸相互检验法: 地理的选择题多为串题,后面的题目的答案往往要与前面相符,如果出现不符,则要对前面题目重新思考,也就是说后面的答案对前面可能有启示.选择题一遍过,一般说,第一感觉正确率高.第一遍慢点做。3、要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 改动答案要慎之又慎,必须要有足够的理由,只有当你确认另一个答案更正确时,才能改动它。二、综合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考生综合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由于基础不扎实、读图能力差而导致的空间定位不准;而另一类原因是因审题不认真而出现的答非所问或答案过于简单、表达不到位、没有答到关键点而丢分。那么在地理高考中,怎样答题才能避免失分、得高分呢?答题有哪些重要的步骤、方法和技巧呢?1、认真审题审图审题要做到,一不看错题;二不遗漏题;三要看全题;四要审准题。 提取信息要全:穷尽一切图文信息,确保信息无遗漏,特别是图表材料,要通过思维加工将图表的形象、数据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 解读信息要准:辨析有效信息与无效信息,识别信息的重要程度,找出关键信息并对其进行合理判断与推理,挖掘出其背后隐含的间接信息。 运用信息要活:运用直接信息及隐含的间接信息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路畅通、敏捷。2、全面思考要回答的问题认真思考答题的各个方面,是答好简答题的保障,它可以防止漏答。而且在复习备考中应掌握必要的答案结构,如资源问题(开源、节流)、评价(利与弊)、地质作用(内力与外力)、区位因素(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地理规律(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等。探究类(解答的关键在于把握题目情境与相关地理知识和原理之间的联系,同时体现出现代地理价值观,即正确的环境意识及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等观念。)3、答题要“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且一定要用地理专业术语题目审好了,回答问题的方面想全了,接下来就是要落实答题的知识要点。组织知识要点要做到层次鲜明、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简洁明了、字迹工整,同时还要做到术语专业。回答地理问题时有一大忌,就是不用专业术语,讲白话,这就违背了科学严谨的本质。回答好高考地理简答题,除了遵循以上步骤外,根据目前高考试卷的评分标准,还应掌握以下技巧:⑴具体与模糊的技巧对于答案中自己似是而非的部分,在不影响答案完整和得分的情况下尽量回避、少写。例如北海道渔场的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的交汇处,如果不清楚洋流的名称,不妨模糊回答是寒暖流的交汇处,营养盐类物质丰富,饵料丰富。⑵多与少的技巧对于自己确信无误的部分要准确、有条理的书写,并且要全面。注意答案尽可能简洁准确,条理分明,把握答案的方向性、逻辑性与全面性。高考评卷是多写不扣分,但少写绝对得不了高分。在某些时候不妨坚持“三多”,多写、多分点、多用术语。多写,即在审题之后结合题意,把知道的相关东西都搬上去;多分点,显得答题有条理,高考评卷时,教师往往是提纲挈领看分点、看标题。分点明显可避免教师把两点看成一点而造成失分。⑶主要与次要的技巧尽量抓住主要方面,切中要害。实在没把握怕抓不到,则主次一把抓,把自己认为最好,最关键、答得最到位的要点放前面。另外,高考阅卷采取流水作业,老师们要在短时间内阅完一定数量的试卷,答题是否规范,是否“踩点”便成了给分的依据,字迹工整清楚能给阅卷老师一个好的印象。⑷段落与分点的技巧文综的每道大题的分值大,解答的题中包含若干个踩分点,按得分点给分,这就要求考生规范答题。一个问题答一段,一个问题的分点用序号。显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5)是套用课本的技巧 在很多情况下简答题的答案在课本中可以找到类似的情节,这个时候你就要尽量用课本中的话语去回答,得分率往往就比较高。因此,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经常回归教材,尽量利用教材中的语言组织答案。因为教材中的叙述和文字描述是相对科学和完整的,对某一问题的解答,应语言规范,书写有条理,准确地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6)复查检验技巧有无错别字;表述正确,自己无歧义;表述完整,没有信息或要点丢失;表述符合逻辑,前后无相互抵触,无自相矛盾。

❹ 地理考试很差,怎么写感想

我是高三文科的,我的经验对你应该有帮助
首先你要端正心态,不要怕苦,先从专看图入手。属看图必掌握的基础知识(纬线经线等),等看图积累多了,在接触一些文字知识,最好对着图看方便记忆。如地球地理知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这些知识记忆的时候要先从大的点入手,从宏观上建立知识体系,再从细点出发分析每个事物的特殊性。如要了解中国地理,首先要从中国地形、区域划分等概况出发,然后在细分,记忆如气候类型,河流,矿产分布,铁路枢纽等,再细分到各个区域的状况。先抓住整体,再兼顾部分,久而久之知识量就上去了。最后一定要多做题,掌握做题技巧,再与知识相结合,你想不得高分都不行。

我当初地理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上去的,其窍门就是贵在坚持。时间长了,地理自然就有感觉。祝你地理步步攀升。

感想:考试失败一两次算不上什么,重要的是不要失去信心。我地理之前也是一窍不通,成绩很低,但是我坚持多看图、多记点和多做题三者结合,成绩慢慢也就上去了。其实学哪门都一样,只要不抛弃,不放弃,跟着老师走,成绩自然提高。你具体考多少我不清楚,所以也不能妄加评论,但记住地理做题一定不能抄,要不然真的一点效率也没有。

❺ 地理考试看图题一点都不会做,怎么办

多看书,把那些图什么的经常看看能背下来最好
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离不开空间地域分布,能不能掌握地理分布知识,是能不能学好地理的要害 所在。地理分布知识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地图来反映的,地图和地理教科书一样,包含有极其丰富的地理“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许多地理试题和练习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同地图知识有联系。因此,在学习和复习地理时,必须书图并重,既要认识、理解教科书对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是怎样描述、分析、概括的 ,又要了解它们的分布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的,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脑海里形成各种地理事物区域分布的轮廓图,从而牢固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明确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等要点,并力求做到十分认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逐步提高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准确地解答填图、读图及其他各类地理问题。

例如:只有当你书图(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进行复习,掌握了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和世界各主要 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等基础知识要点,同时又掌握了气温、降水等各种气候资料、图表的含义、制作与使用方法等基本技能,才有可能根据有关的气候资料、气候图表(如各月或一、七月和全年气温、 降水数字资料,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分配柱状图等)或某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特点等,对其气候类型作出正确的判定和解答来。否则,是不可能的。

❻ 高考地理考试地球不

告诉你明确的:如抄果你是高考新课标卷的文综,那么地球运动这一考点有四年没有考(比如今年文综就没有),原因是时间太紧,地球运动一节过于繁杂。而且现今新课标文综的地理趋势是加强图文的理解,于是比如今年的题除第一个祖题外,其余均是图文理解题,他很好的体现了课程标准要求。另外地球运动一节其实很简单(我上课只听原理与部分有意义的题,次次地球运动考试都是满分。关键是要理解与掌握),但重要平常也要练。至于其他的他会以具体的一个例子来发散考查,讲求综合能力,就比如综合题。自然地理关键是原理贯通化,原理熟练化。

❼ 初二地理考试满分70考51是及格

在高中及以下阶段,不管是什么科目,及格线一般都是总分的60%,不小于总分的回60%一般就意味着及格答了。大学里有些通过性考试也是以60%为界限的。
所以,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乘法运算,即70×60%=42,也就是说,这次地理考试得分不小于42分就算及格了,而51约等于72分。

❽ 地理:地理考试中各种常见题型的一般答题术语

1.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⑴ 水库大坝选址在 河流峡谷 处,原因:
① 地处峡谷段,地质条件好,利于筑坝,工程量小; ② 大坝以上河段水源充足、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有时要考虑③淹没的耕地少、移民规模小。)
⑵ 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线路方案的理由:
该方案沿线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工程施工容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提示: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并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山脉,少建桥梁、隧道等;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⑶ 确定某地形为盆地,判断理由:
河流向中部呈向心状水系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等高线上的海拔中部低四周高。)
⑷ 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而下。
⑸ 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
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有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 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线路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⑺计算两地间的坡度 :坡度(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

2. 海洋资源小专题:
⑴ 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
这里 ① 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② 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③ 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以上条件使得该海域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 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① 近岸带的滨海砂矿:分布有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 大陆架浅海海底:分布有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 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3. 盐度和洋流小专题:
⑴ 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 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 ② 周围是热带沙漠气候区,从陆地流入的淡水很少。
⑵ 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 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② 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较多,且有大量淡水注入。
⑶ 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缺少河流淡水注入。
②西部:有河流淡水注入,稀释作用很强。
③巴尔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东西两侧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 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的低纬度海区和高纬度海区递减。
⑸ 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
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
流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海区流向较低(高)纬度海区,[或由较低(高)水温海区流向较高(低)水温海区]。

4. 河流及交通小专题:
⑴ 中国南流出境河流境内外名称变化: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 独龙江—伊洛瓦底江 怒江---萨尔温江 澜沧江---湄公河 元江---红河
我国其它的国际性河流:
额尔齐斯河—鄂毕河 黑龙江在俄罗斯称阿穆尔河
⑵ 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流域内地势平坦,河流落差小,工业发达,货运量大,航运价值大。
⑶ 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
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河流大致由南向北流,有凌汛现象,不利航运。
亚马孙河由于位于热带雨林区,茂密的雨林植被阻碍通航;流域内人烟稀小,航运价值小。
⑷ 极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缩短航程,节时节能。
⑸ 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 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 地处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变式:三峡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 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 地处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⑹ 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经济意义:① 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②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③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政治意义:① 有利于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② 有利于加快西南地区的脱贫速度。③ 有利于社会稳定。
战略意义:① 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② 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⑺ 俄罗斯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重要意义:
① 加强东西部经济联系,促进物资交流; ② 加快资源开发,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5. 地质地形小专题:
⑴ 南极发现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说明:
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
⑵ 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侵蚀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⑶ 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内力作用----地壳断裂陷落
⑷ 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 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断层形成的块状山地
⑹ 七大洲地形特色:
亚 洲: ① 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 ②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 洲: ①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 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 ③ 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欧 洲: ① 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 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
② 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大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③ 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 ①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②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③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高峻山地,东部是低矮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南美洲: ① 西部为南北纵贯的高峻的安第斯山脉; ② 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 ① 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 ② 地形为南北向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 ①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大洲(2350m); ② 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⑺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的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位于地震带,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②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③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严重

6. 洪涝小专题:
⑴ 孟加拉国涝灾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 西南季风强盛,降水丰沛,多暴雨; ②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 ③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④西南季风使海水向北涌入孟加拉湾,阻碍了河水入海。
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坏较多,致使水土流失严重,三角洲泥沙淤积严重,河床变浅。
⑵ 印度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西南季风强盛,或来得早,退得晚,易造成涝灾;反之会造成旱灾。
⑶ 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
① 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影响,多上升气流,降水丰沛;
② 平原地形及北、西、南三面高、向东敞开的地形地势,有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
③ 水汽进入内陆后,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 ④ 流域面积广,地表水从三面向亚马孙河汇集。

❾ 地理考试怎样得高分

临近高考,地理复习更应该讲究方法,突出主干,面向基础,夯实最主要、最关键、参加高考必须具备的地理基础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注重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相互间的联系。这是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应试能力,取得地理好成绩的决定因素。

讲究方法,形成地理(dili.chazidian.com)思维方式,学会运用原理、方法和技能来解决新问题。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