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结业考试题及答案
① 需要地理生物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作为复习资料。
生 物 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30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你将符合题目要求选项的代号填入下面的答案栏中。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同学们已会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了,你知道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 A.目镜和物镜 B.反光镜和目镜 C.反光镜和物镜 D.遮光器和反光镜 2.未成熟的葡萄吃起来是酸的,这种酸性的物质主要存在于 A.细胞核内 B.细胞膜上 C. 液泡内 D.细胞壁 3.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在培育超级杂交水稻时,专门挑选叶片直、窄、厚的水稻植株, 其目的是: A.促进植物的呼吸 B.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C.加快蒸腾作用 D.叶片互不遮挡,两面受光,增加光合作用功效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DNA上的一些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基因 B.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 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D.染色体由DNA和核酸组成 5.下列生活常识中,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A.勤晒被褥可杀灭细菌 B.生吃鸡蛋营养好 C.家庭食具煮沸消毒时,煮沸的时间应在5分钟以上 D.母乳喂养能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 6.下列哪种培育新品种的方法所用的时间最短 A.人工选择培育新品种 B.杂交培育新品种 C.转基因技术培育新品种 D.自然选择产生新品种 7.试管内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入37℃的温水中,一段时间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最合理的一组是: A.胰液、肠液、胆汁 B.胃液、胆汁 C.唾液、胃液、肠液 D.肠液、胃液 8.如果你给贫血患者提供饮食建议,你认为应该选择的食物组合是 A.大骨汤、红著、白菜 B.鸡蛋、鲜鱼、猪肝 C.海带、紫菜、胡萝卜 D.肥肉、土豆、冬瓜 9.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 A.环境变化的结果 B.生存竞争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10.受精卵的形成场所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A.子宫 子宫 B.输卵管 子宫 C. 卵巢 输卵管 D.卵巢 子宫 11.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从该实验可知:他在研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花盆 光线情况 温 度水 甲 向阳处 20℃ 充 足 乙 向阳处 20℃ 不充足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 12.下列不是与鸟类飞翔生活有直接关系的特征是 A.龙骨突上有发达的胸肌 B.具有坚硬的角质喙 C.身体成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 D.长骨中空,充满空气 13.下列各项中,你认为属于激素调节的是: A.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B.强光射来时,迅速闭眼 C.男同学在青春期喉结突出 D.望梅止渴 14.下列可以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 A.种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藻类植物 D.苔藓植物 15.当你的朋友或家人因病需要服药时,从安全用药的角度考虑,你应该提醒他们注意药品:①生产企业与日期、有效期、批准文号 ②是不是广告推荐的 ③功能、用量 ④不良反应、禁忌症等 A. 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②④ 得分 评卷人 二、非选择题(20分) 16.(4分)(1)右图为嫁接过程示意图,A是接穗,B是砧木,接穗插进砧木的楔形切口后,要用麻绳或塑料条捆紧扎好,目的是使接穗与砧木的 紧密结合。 (2)人类捕捉青蛙和麻雀的结果,会使农林害虫增加。这说明动物在维持 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一只失去雏鸟的红雀,总是给鱼池里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食,这是 行为。 (4)夏天,受潮的衣物、粮食上会出现许多长毛,这些长毛是 。 17.(2分)某同学肠胃不适,检验血常规后,化验单上有一条记录是WBC——15×109/L(白细胞正常值为4×109/L至10×109/L)。医生推断该同学肠胃可能出现炎症,进一步检查后,医生给该同学开了抗生素药物。通过输液,该同学的病症出现明显好转。医生判断该同学肠胃可能出现炎症的依据是: 。若跟踪检查,你知道抗生素进入人体后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 。 18.(4分)自1981年,首例艾滋病在美国发现以来,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艾滋病的严重威胁。2002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已达100万。艾滋病已成为21世纪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我国有关法规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不受歧视,他们享有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社会福利。因此,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与艾滋病人相处,是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生物科学素养。 ⑴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那么HIV是这种传染病的 。 ⑵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A.握手 B.乳汁 C.精液 D.血液 ⑶为了更好的预防艾滋病,很多科研工作者正在研制艾滋病疫苗,以期使人们获得对艾滋病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 ⑷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对待艾滋病患者? 19.(5分)下表为某人的尿液、原尿和血浆经化验后得到的主要数据: 主要成分 A液(克/100毫升) B液(克/100毫升) C液(克/100毫升) 蛋白质 0.00 0.03 8.00 葡萄糖 0.00 0.10 0.10 无机盐 1.10 0.72 0.72 尿素1.80 0.03 0.03 水96.00 98.00 90.00 请据此表回答: (1)表中 液为血浆; 液为尿液; 液为原尿。 (2 ) 此人的肾功能是否正常? ,其理由是: 20.(5分)1953年,日本的水俣市出现了病因不明的“狂猫症”和人的“水俣病”,成群的家猫狂奔乱跳,集体跳入水中,病人感到全身骨痛难忍。直到1965年才查明,此病是由该市60公里以外的一家公司排出含汞废水进入水体引起的。可见,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环境,而环境的变化又影响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请你结合恩施市的生态环境、生产或生活实际状况作答: (1)列举一个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2)针对该例提出一个探究性问题。 (3)应用已有知识作出假设。 (4)说出探究该问题的方法。 (5)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方案。 2005年恩施自治州课改试验区八年级生物结业考试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A C D D B C A B C B D B C D A 二、非选择题(20分) 16、(4分,每空1分) (1)形成层 (2)生态平衡 (3)先天性 (4)霉菌 17、(2分,每空1分) 白细胞超过了正常值 右心房 18、(4分,每空1分) (1)病原体 (2)A (3)特异性 (4)①不歧视不孤立艾滋病患者;②与他们和谐相处;③给他们以精神和心理的支持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答对其中任意一条及以上给1分) 19、(5分,每空1分) (1)C;A;B (2)正常 ; 尿液中无葡萄糖和蛋白质 20、(5分,每问一分) 答案示例: (1)某工矿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化学气体等。 (2)“这些化学气体对人体有害吗?”等。 (3)这些化学气体会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疾病等。 (4)调查法等 (5)提醒环保部门敦促该企业安装废气净化设施等。 (本题属开放性试题,答案符合题意即可给分,但是(2)、(3)、(4)、(5)问必须和学生自己列举的实例具有相关性。每问1分,共5分。)
② 09年初二地理结业考试复习题与答案
2008年三门峡市初中地理结业考试示例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由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A.四季变化 B.昼夜更替
C.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D.昼夜长短变化
2.王伟一家自驾车从三门峡到开封游览,为了保证顺利到达,最适用的地图是()
A.中国铁路交通图 B.中国旅游图
C.河南交通图 D、河南地形图
3.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红海的形成是由于()
A.板块的上升 B.板块的下降
C、板块的张裂 D.板块的碰撞
4.图1是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判断该地位于()
A.伦敦
B、旧金山
C.北温带
D.南温带
5.下列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由纬度原因造成的是()
A.海南岛终年如夏
B.青藏高原气候寒冷
C.新疆地区气候干燥
D.威海夏季凉爽
6、竹楼式的民居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A.炎热多雨 B.干燥少雨 C.四季分明 D.寒冷潮湿
7.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出口轿车、飞机等工业产品
B.服务设施齐全完备
C.大量出口石油、木材、橡胶等原材料
D.占世界人口比重较低
8.到欧洲游览峡湾风光,最佳的地区是()
A.地中海沿岸 B.欧洲中部
C.英国沿海 D.欧洲北部
9.受气候条件和地形因素的影响,欧洲西部形成的传统农业是()
A.种植业B.畜牧业C.园艺业D.渔业
10.美国农业专业化生产的好处是()
①可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②便于机械化生产③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
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④提高农业商品率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1.热带季风气候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区是()
A.中亚B西亚C.南亚D.东亚
12,以狗拉雪橇为主要运输工具的人群分布在.()
A.东西伯利亚地区B.恒河三角洲地区
C.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D.阿拉伯半岛
13、图2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样地,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A.都位于热带地区 B.都位于湿润地区
C.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D.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14.制约俄罗斯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A.耕地不足B.热量不定C.劳动力不足D.降水不足
15.下列河流,流人印度洋的是()
A.叶尼塞河B.恒河C.密西西比河D.亚马孙河
16.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南部,太平洋西岸
B.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
C.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
D.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台、闽、桂、云四
17、四个省区对应的简称,正确的是
A、①—云②---粤③---鄂④---黑 B、①—藏②----粤③---鄂④---黑
C、①---云②---桂③---渝④---黑 D、①---云②----粤③---鄂④---青
18、最容易受到台风袭击的省是
A、①B、②C、③D、④
19、我国某城市,一月平均气温为2.9℃,7月平均气温为29℃,年平均降水量为1260mm,这个城市可能是
A、沈阳 B、天津 C、海口 D、重庆
20、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地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原因是
①我国可垦荒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②建设用地将不断增③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的需求量会增加④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使土地面积迅速减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1.有关甲、乙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山的东侧是东北平原
B、甲山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乙山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大致吻合
D.乙山是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22。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取的做法是()
A.植树种草,整修梯田B.退耕还林、还草
C.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D.开垦陡坡,扩大耕地面积
23.关于三门峡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三熟
B.种植业以水稻、玉米和小麦为主
C.林果业发达,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
D.地形以平原为主,主要是旱田
24.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吸引的大量资金主要来自()
A.台湾地区B.港澳地区
C.西北地区D.长江中下游地区
25.西双版纳地区迅速崛起的支柱产业是()
A.加工工业B.采矿业C.种植业D.旅游业
26.关于长江沿江地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一()
A.上游可以大力发展内河航运业
B.中上游水能丰富,水电业发达
C.上游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水土流失严重
D.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
27.下游流域面积小的原因是()
A.成为地上河,无支流汇人 B.近年来气候干旱,降水少
C.位于干旱地区 D.近年来黄河中上游用水量过大
28.小浪底和三门峡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A、河流径流量大 B、落差大 C、河道弯曲 D、河流泥沙含量小
29.河南省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B。能源丰富C.技术先进D.工业基础好
30.位于三门峡最西端的旅游景点是()
A.豫西大峡谷 B亚武山 C.三门峡大坝 D.仰韶文化遗址
第Ⅱ卷
二、综合题
31.读图6,完成下列问题:(6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洲B 洋C 海峡。
(2)在图中北极圈上用箭头绘出地球自转方向。
(3)写出图中①点的经纬度 ;
(4)①②两点比较,一天中见到日出较早的是 。
32.读图7,完成下列问题:
(l)图中A为 岛,B为 煤矿,C为 油田。
(2)在自然资源方面,两国的主要区别是 。
(3)两国工业分布都不平衡,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
地区,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俄罗斯的工
业主要分布在 部分。
(4)两国海运业发展水平不同:日本海运发达,主要原因是
;俄罗斯海岸线漫长,但海运业在交通运输业中所占比重不高,主要原因是
。
33.读图8、图9,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8适当位置填注波斯湾。
(2)①②③三条输油路线中,需要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的是 ,主要输往
东亚地区的是 。
(3)长期以来,中东地区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除了因为这里地处东西方交
通要道、石油资源丰富外, 、 等因素也是导致这里冲突。、战争频
繁的重要原因。
(4)图9是西亚地区的民居,其主要特点是墙厚、窗小,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怎
样的关系?
34.读图10、图11,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图10中A是 山,B是 盆地,C是 河。
(2)从图11可以看出,新疆的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的 ,原因是
35.读图12,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图中铁路线①是 线,②是 线。从三门峡乘火车到上海,要依次经过陇海线和 线。
(2)A、B、C三个工业基地都分布有钢铁工业,但发展的条件不同:A、B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C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的主导因素是
。
(3)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解决的有效办法是。为了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线路甲是正在实施的 工程。
(4)黄渤海地区渔业发达,但近年来渔业资源日益枯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
因是: 。现在,每年夏季黄渤海海域都进人休渔期,在此期间,大小船
只一律禁止捕渔作业。采取休渔期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A.增加渔业收人 B.保证捕捞安全
C.保护渔业资源 D.降低海水污染
36.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国际石油价格一涨再涨,最近一年里,我国石油产品价格也连连攀升。在我们三门峡,93#汽油年前的价格为4.78元/升,年后升至5.07元/升。油价的提高,增加了许多经济部门的生产经营成本,从而降低了利润…
石油是形成于漫长地质年代的非可再生资源,而且分布不均,总有一天石油资源会被开采殆尽。随着全球能源消耗量的快速增长,大力开发使用新能源已迫在眉睫……
(1)有人说,石油价格上涨只对城市有影响,而对农村影响不大。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
(2)石油作为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
(3)目前人类已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 。
37.评价王亮同学的寒假地理活动设计方案(9分)
背景资料;王亮同学的家乡滨河镇王庄,坐落于东北松花江支流岸边(如图13)。
春节期间,王亮准备组织同组同学进行一次滨河镇乡土地理考察活动,拟订方案如
下:
考察内容:人口民族 风土民情
考察路线;路线1:王庄---李村----张屯一滨河
路线2:王庄一太平山一滨河
考察方式:观察访问 查阅资料
考察对象:农村艺人 村委会 镇政府 镇文化站 图书馆
准备物品:大比例尺地图 照相机 指南针 随身听 录音机 急救箱 放大镜等
最终成果:关于滨河镇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
(1)方案中不合理的考察路线是 ,理由是该线路
。
(2)准备的物品中,在考察活动时最为必要的是(至少答出三种):
。
王亮在报告中写到:…,··滨河镇的村庄主要分布于河流上,居民由汉、回、蒙古、
朝鲜、鄂伦春等多个民族构成。其中,王庄下面的李村以朝鲜族为主,李村右面的张
屯以回族为主。各民族虽然风俗习惯不同,但都能和睦共处……据此完成(3)(4)
题。
(3)在王亮的考察报告中存在三处地理知识方面的错误。在错误处画横线,并在横线下加以改正。
(4)调查活动中,最有可能拍摄下来的符合当地特点的场景照片是(将正确选项
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A.划船、舞狮子B.堆雪人、滑冰C.摔跤、扭秧歌D.泼水、抛绣球
E.打猎、捕鱼F.煮饺子、放鞭炮J.蒸年糕、唱山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C3、C4、B5、A6、A7、C8、D9、B10、D11、C12、A13、C14、B15、B16、C17、A18、B19、D20、A21、C22、D23、C24、B25、D26、A27、A28、B29、B30、D
31、(1)北美 大西 白令海 (2)略 (3)66.5°N,45°E(4)①
32、(1)本州 库兹巴斯 秋明
(2)日本资源贫乏,俄罗斯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
(3)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这里多优良港湾,便于进口原料、出口产品 欧洲
(4)多优良港湾 纬度高,气候寒冷,海水结冰时间长
33、(1)略
(2)②①
(3)水资源匮乏 文化差异显著
(4)墙厚可以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 窗小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34、(1)天 准噶尔 塔里木 (2)略 (3)边缘 水源较充足,地势平坦
35、(1)京九 陇海 胶济 (2)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接近消费市场 (3)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 引黄济青 (4)过度捕捞,涨水污染 C
36、(1)不对 农业机械需要燃油,部分农资产品以石油作为原料
(2)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3)风能、沼气、太阳能、核能、地热等
37、(1)路线2,该线路考查村庄少,经过山区,交通不便
(2)大比例尺地图、照相机、录音机、指南针、急救箱
(3)略(4)B C F
③ 给我生物、地理结业考试的模拟题、、外加答案
你好喔!我就是刚刚参加完广东结业考试,特地把这次结业考试的题目答案找出来的,希望对你有用!·望采纳,谢谢。(建议用A4打印)
广东生物结业考试(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I
1.建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施莱登和
A.沃森 B.施旺 (答案) C.达尔文 D.克里克
2.黄豆种子吸水萌发时贮存的蛋白质会发生降解,此时明显增加的物资是
A.淀粉 B.氨基酸(答案)
C.脂肪 D.无机盐
3.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了4种细胞,并总结出相应特征,不正确的是 答案是:D
4.黑暗条件下,悬浮培养的植物叶肉细胞中能产生【H】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 B.核糖体
C.线粒体 (答案) D.内质网
5.小李同学用普通的加酶洗衣粉洗衣服,适合的水温是
A.0℃ B.10℃
C.37℃ (答案) D.100℃
6.猎豹高速奔跑追捕羚羊能量直接来源是
A.葡萄糖 B.蔗糖=
C.肝原糖 D.ATP(答案)
7.在细胞周期的各个时期均存在的细胞结构是
A.纺锤体 B.染色体
C.细胞核 D.细胞膜(答案)
8.在绿叶类蔬菜的保鲜过程中,同时降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强度非常重要,为此,最佳的贮存条件是
A.低温 (答案) B.无氧
C.高温 D.高氧
9.受精鸡蛋经过孵化发育成小鸡,此发育过程的基础
①细胞分裂 ②细胞分化 ③细胞休眠 ④细胞衰老
A.①② (答案)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0.选用根尖分生组织为材料来观察染色体的主要原因是
A.细胞较大 B.细胞数目较多
C.细胞处于同一分裂期 D.细胞分裂较旺盛(答案)
11.豌豆细粒(R)对皱缩(r)为显性,孟德尔将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了皱缩豌豆,说明
A.R,r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用于自交的圆粒豌豆为杂合子(答案)
C.自交后代出现的皱缩豌豆为杂合子
D.自交后代中圆粒皱缩的比例应该为1:3
12.小强拟使用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可用的试剂是
A.15%的盐酸溶液 B.卡诺氏液
C.0.05%的秋水仙素溶液 (答案) D.95%的乙醇溶液
13.图1为雌性中国鹿的体细胞染色体图解,中国鹿的正常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为
A.23条 (答案)
B.24条
C.46条
D.47条
14.下列细胞中,DNA含量最少的是
A.癌细胞 B人成熟细胞(答案) C酵母细胞 D成熟叶肉细胞
15.不参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的物资是
A.mRNA B.rRNA C.tRNA D.DNA(答案)
16.在DNA的复制产物中,(A+G)与(T+C)的比值为
A.0.5 B.1 (答案) C.2 D.4
17.烟草花叶病毒(TMV)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将TMV变种X的蛋白质外壳和变种Y的核酸组成新病毒,感染烟草后可以得到大量病毒,这些病毒为
A.变种X B.变种Y(答案)
C.X蛋白质包裹Y核酸的病毒 D.Y蛋白质外壳包裹X核酸的病毒
18.图2为甲.乙两种植物体细胞的染色体及基因分布示意图,由图2可知
A.甲乙都是二倍体
B.甲是三倍体,乙是二倍体(答案)
C.甲是二倍体,乙是四倍体 D.甲是三倍体,乙是四倍体
19.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基因突变 (答案)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20.科学家将甜椒种子送往太空接受辐射一段时间后,在地面种植和筛选,培育出大果实的“太空甜椒”,这种育种方法称为
A诱变育种 (答案) B.单倍体育种 C.杂交育种 D.转基因育种
31.在高等植物细胞和高等动物细胞都存在的生理过程是
A.光合作用 B.细胞衰老 (答案) C.体液免疫 D.神经冲动传递
32.下列物资通过细胞膜时,一定需要特殊蛋白质(如载体)帮助的是
A.H2O B.O2 C.K+ (答案) D.CO2
33.夏日人们来到海边游泳,要注意避免长时间暴漏于强烈阳光下,这是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能会
A诱导皮肤细胞癌变 (答案) B.维持皮肤细胞稳定
C.防止皮肤细胞受损 D.延缓皮肤细胞衰老
34.小周用胚芽鞘做“生长素极性运输”探究实验,过程如图3所示,一定时间(t)后测定并比较琼脂块甲和琼脂块乙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果是
A.甲没有生长素 B.乙的生长素运送到甲 (答案) C.乙不含生长素 D.甲的生长素运送到乙
35.体内脱落酸含量比野生型玉米低很多的玉米某突变体,其种子会在未完全成熟前就在果穗上萌芽,说明脱落酸能够
A.促进种子萌芽 B.抑制生根 C.抑制种子萌芽 (答案) D.促进结实
36.即将脱落的叶片,其叶柄基部部分细胞的细胞壁被降解,参与此过程的酶是
A.酯酶 B.淀粉酶 C.核酸酶 D.纤维素酶(答案)
37.农业生产中人们可通过防除农田的杂草而实现增产,农田中杂草与农作物的关系可能是
A.种间竞争 (答案) B.种内竞争 C.种内互助 D.互利共生
38.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甲基绿溶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呈蓝绿色的结构是
A.溶酶体 B.叶绿体 C.细胞质 D.细胞核(答案)
39.下列实验中,最适合标志重捕法的是
A.调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 (答案) B.调查农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
C.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 D.调查土壤中大肠杆菌种群密度
40图4为某生理活动的一个过程,这一心理活动称为
A受精作用(答案)
B减数分裂
C精子发育
D卵细胞发育
41.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的细胞是
A.浆细胞 B.吞噬细胞 (答案) C.效应T细胞 D记忆淋巴细胞
42.小家鼠的X染色体上某基因显性突变导致尾巴弯曲,若正常尾巴的雌性小家鼠与弯曲尾巴的雄性小家鼠交配,其后代中尾巴弯曲的雌性小家鼠占
A.25% B.50%(答案) C.75% D.100%
43.酪氨酸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和毛囊等处的细胞中,它能促使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若编码此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将导致白化病,这种现象说明
A.性状的改变与基因无关 B.性状能控制基因的表述
C.性状由基因决定 (答案) D.基因不能决定性
44.小张同学用高浓度蔗糖溶液处理鸭跖草叶片表皮细胞一段时间,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鸭跖草叶片表皮细胞
A.吸水膨胀 B.发生了细胞凋亡 C.发生了质壁分离(答案) D.吸收蔗糖并开
45.小王同学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后拍摄了以下照片,图中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是 答案为:B
46.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以保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的稳定,以下不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是
A.使用毒鼠药控制农田中老鼠的种群生长(答案)
B.某水环境中的微生物可降解有机污染物
C.某种动物在其种群密度较高时繁殖能力下降
D.某森林鸟类的数量因害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47从植物中提取筒箭毒碱,能够阻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该药物进入人体后将导致
A.失去感觉 B失去思考能力 C骨骼肌松弛(答案) D神经细胞不能兴奋
48.番茄中,缺刻叶(C)对马铃薯叶(c)为显性,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两对性状相互独立,从图六可以推出,I的表现型为
A.缺刻叶紫茎(答案)
B.缺刻叶绿茎
C.马铃薯叶紫茎
D马铃薯叶绿茎
49.最适合作为“提取植物叶绿体色素”实验的材料是
A.番茄果实 B.西瓜皮 C.暗培养的绿豆芽 D.菠菜叶片(答案)
50.向下列装置中加入活酵母菌粉,适量培养一段时间后有酒精产生的装置是 答案为:A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3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得0分
51下列物质中,属于脂质的是
A.纤维素 B.脂肪 (答案) C.磷脂 (答案) D.胆固醇(答案)
52.科学家通过清水涨破猪血红细胞而获得了细胞膜,分析细胞膜成分,发现含有
A脂质 (答案) B.核酸 C.淀粉 D蛋白质(答案)
53水稻种子萌芽时,部分细胞合成并分泌大量的@-淀粉酶用于分解贮存的淀粉,参与@-淀粉酶合成及分泌的细胞器有
A.内质网(答案) B.液泡 C.核糖体 (答案) D.高尔基体(答案)
54.当某人感到冷时,他的
A汗液分泌量增加 B.冷觉感受器兴奋增强(答案)
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答案) D.体温因受调节而保持不变(答案)
55.图7为某植物光照强度与CO2吸收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①在纵坐标的数值等于此时的呼吸速率
B. 从点①到点②,呼吸速率逐渐下降
C. 点②呼吸释放的CO2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相等(答案)
D. 从点②到点③,光照强度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答案)
56.关于生态系统中各成分功能的阐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源头
B.消费者的存在加速了物质循环(答案)
C没有消费者物质循环将停止
D 没有分解者物质循环将停止(答案)
57.图8为某生态系统部分成分关系的示意图,依图判断正确的是
A. 草是生长者(答案)
B. X代表CO2和热能(答案)
C. 肉食性动物①属于初级消费者
D. 能量沿草向肉食性动物②流动中逐渐增加
58.当一个饥饿的健康成年人在饱餐之后,他体内的变化是
A.尿的生成量一定减少, B尿中一定会出现糖
C.血糖水平一定比餐前高 (答案) D.胰岛素分泌量一定比餐前高(答案)
59.下列遗传系谱图中,肯定为隐性遗传病的是 答案为:AB
60.从发绿色荧光的海蜇体内获得一段DNA片段,并将其插入到小鼠的基因组中,可得到发绿色荧光的小鼠,由此可知海蜇的
A.该段DNA具有遗传效应 (答案) B该段DNA可在小鼠中复制(答案)
C.遗传信息跟小鼠的遗传信息一样 D.该段DNA上的遗传信息可在小鼠中表达(答案)
广东地理结业考试(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天体属于卫星的是
A.火星 B.太阳 C.月球 (答案) D.金星
2.下列企业最应布局在居民区下风向地区的是
A.服装厂 B.饮料厂 C.手机装配厂 D.水泥厂(答案)
3.赤道低气压带近地面大气的运动状态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扩散、干燥 B.辐合上升、湿润(答案)
C.下沉扩散、湿润 D.辐合上升、干燥
4.图中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答案) D.丁
5.图中丁国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重 (答案) B.少年儿童比重大、失业率高
C.人口总数少、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过剩
6.地面辐射
A.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逆辐射 B.大部分被大气吸收(答案)
C.随温室效应强度的增大而增强 D.属于短波辐射
7.下列城市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A.北京 B.东京 C.伦敦(答案) D.新加坡
8.许多城市在近郊都有鲜奶厂,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市场(答案)
9.当地中海沿岸处于炎热干燥季节时,下列现象符合实际的是
A.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答案) B.广州昼短夜长
C.北京盛行偏北风 D.长江进入枯水期
10.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变暖、冰雪融水增多,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整体性(答案) C.恒定性 D.周期性
11.下列自然灾害中,由外力作用推动的是
A.地震 B.海啸 C.火山爆发 D.干旱(答案)
12.许多海外华侨乐意回自己家乡投资建厂。下列影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个人偏好(答案) B.气候宜人 C.交通发达 D.资源丰富
13.我国从中亚大量进口石油和天然气,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海洋运输D.管道运输(答案)
14.图2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③表示的是
A.搬运作用 B.侵入作用 C.变质作用(答案) D.风化作用
15.太阳活动增强可能导致的现象有
A.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大阳高度角增大
B.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答案)
D.地球不同纬度自转角速度差异增大
16.下列自然地理要素中,不具备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
A.植被 B.岩石(答案) C.气候 D.土壤
17.能够正确描述地球自转的是
A.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自转的周期是1年
C.不同纬度的自转线速度相同 D.自转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答案)
18.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列日常行为中不值得提倡的是
A.分类放置生活垃圾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自备购物袋购物 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答案)
19.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等级越高的城市,城市
A.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B.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C.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D.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答案)
20.决定一定区域内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状况 (答案) B.民族构成 C.人口密度 D.城市化水平
21.9月10日我国教师节的这一天
A.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 (答案) B.北半球昼短夜长
C.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22.城市内部商业区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气候类型 B.科技发展水平
C.居民受教育程度 D.市场和交通状况(答案)
23.图3各天气系统示意图中,能表示台风大气运动状况的是
A.① B.② C.③ (答案) D.④
24.聚落分布与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山区聚落
A.呈带状分布在宽阔河谷地带 (答案) B.以团块状集中分布于山脊
C.呈放射状分布于陡坡 D.以同心圆状分布在山间峡谷
25.城市化进程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A.城市人口不断减少 B.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答案)
C.城市中第三产业比重逐渐降低 D.乡村人口比重不断增大
26.对工业区位布局影响日益减弱的因素是
A.原料 (答案) B.劳动力素质 C.市场 D.科技
27. 一些发达国家人们在迁出城市若干年后又迂回城市,是由于
A.乡村用地日益紧张 B.乡村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C.城市环境日益改善 (答案) D.城市地价不断上涨
28.我国北方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温室大棚、地膜覆盖等技术,目的是
A.增加降水量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加日照时数 D.改善热量条件 (答案)
29.下表为某地农民平均年收入构成情况,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是
收入来源
乳产品
牛肉
花卉
小麦
其他
比例(%)
20
15
35
20
10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答案)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30.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影响有
A.青藏高原抬升 B.海平面上升 (答案) C.南极永久冰川面积扩大 D.旱涝灾害频率降低
31.下列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基本相同的是
A.有色冶金厂、制糖厂 B.啤酒厂、面包厂(答案)
C.服装加工厂、水泥厂 D.电子设备制造厂、火电厂
32.图4所示风带,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A.① (答案) B.② C.③ D.④
33.下列地区的气候不受沿岸洋流影响的是
A.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 B.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
C.非洲热带荒漠气候 D.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
34.下列在同一区域集聚的各组工厂中,彼此之间在生产上完全没有产业链联系的是
A.钢铁厂、汽车厂、橡胶厂 B.面包厂、制伞厂、水泥厂(答案)
C.服装厂、机械厂、造船厂 D.塑料厂、织布厂、印染厂
35.假设某河流自西向东流,流水对北岸的侵蚀比南岸严重,而且在该区域一年中有两次
太阳直射,则该河流所处的纬度可能是
A.20°S (答案) B.20°N C.30°S D.30°N
36.我国南方的传统民居屋顶坡度比北方大,主要是考虑
A.热量差异 B.降水差异(答案) C.文化差异 D.人口差异
37.大型物流企业的中转仓库一般位于
A.城市中心区 B.住宅区 C.商业区 D.近郊区(答案)
38.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定期休渔 (答案) B.竭泽而渔 C.毁林开荒 D.刀耕火种
39.在GIS中,将城市交通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叠加起来可以进行
A.城市水域面积计算 B.工农业生产总值估算
C.商业网点选址分析 (答案) D.环境质量实时监测
40.下列河流中,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是
A.塔里木河 (答案) B.珠江 C.淮河 D.海河
41.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木材产量 B.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 C.确保薪炭林供应 D.提供就业机会
42.图5为台湾岛铁路分布示意图。影响台湾岛铁路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植被 B.河流 C.气候 D.地形(答案)
43.导致内蒙古高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日照时数 B.海拔高度 C.年降水量 (答案) D.风速大小
44.下列行为中,能造成明显水体污染的是
A.蓄水发电 B.网箱养鱼 (答案) C.封山育林 D.南水北调
45.下列区域通常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A.干旱区 B.自然带 C.气候带 D.行政区(答案)
46.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数量 C.科技 (答案) D.原料
47.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区域划分依据相同的是
A.珠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干旱地区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答案)
C.中纬度、亚欧大陆、华北平原
D.非洲、兰州市、湿润地区
48.7—9日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A.热带气旋 (答案) B.温带反气旋 C.急行冷锋 D.准静止锋
49.该天气系统控制期间,最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A.细雨连绵 B.狂风暴雨 (答案) C.秋高气爽 D.艳阳高照
50. 一艘货轮在大洋中航行,为了准确找到它,必须知道该货轮
A.排水量、体积 B.航向、航速
C.所处经度、纬度 (答案) D.所处海域风向、洋流流向
51.下列城市中,资源性缺水最严重的是
A.杭州 B.广州 C.南昌 D.石家庄(答案)
52.我国目前重点治理的“三湖”(江苏太湖、安徽巢湖、云南滇池)地区水质性缺水问
题突出。其污染物来源不包括
A.化肥农药残留物 B.生活污水 C.原油泄漏 (答案) D.工业废水
53.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将来可能会
A.一月份0°C等温线将整体向南推移
B.内蒙古草原将会变成亚寒带针叶林
C.海南岛的陆地面积将会比现在小(答案)
D.喜马拉雅山雪线降低
54.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
A.过度开垦 (答案) B.过度放牧 C.过度砍伐 D.过度养殖
55.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开垦陡坡,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填水域造耕地,扩大种植规模 D.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答案)
56.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
A.“塞外江南”→“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层层梯田层层绿”
B.“碧海蓝天”→“风吹草低见牛羊” →“黄沙滚滚”(答案)
C.“林海雪原”→“滚滚麦浪”→“椰风海韵”
D.“三江并流”→“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 →“东方不夜城”
57.该游客看到的景观自东向西变化,体现了
A.自然带的周期性更替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垂直分异规律 D.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
58.该游客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变化,主要是
A.人工改造自然的结果 B.水分差异形成的结果(答案)
C.自然灾害影响的结果 D.热量差异造成的结果
59.图8为城市某功能区工作日内不同时段的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由此判断该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答案)C.工业区 D.行政区
60.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与其主导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南疆的棉花种植—热量 C.河西走廊的棉粮种植—水源(答案)
B.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市场 D.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光照
61.某大型肉食品加工企业将生产基地由广东迁往湖南,是因为湖南
A.气候适宜 B.水质优良 C.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 (答案) D.原材料丰富、廉价(答案)
62.我国西南地区植被类型多样,原因是
A.位于中高纬度,光照充足 B.位于中低纬度,水热充足(答案)
C.山地面积广,地形起伏大 (答案) D.人工栽种的外来树种多
6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下列防护
林与其主要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 (答案) B.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答案)
C.沿海防护林—防止赤潮 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消烟除尘
64.图9所示局地热力环流,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① (答案) B.② C.③ (答案) D.④
65.下列省区有大范围石质荒漠化现象的是
A.黑龙江省B.贵州省(答案) C.云南省 (答案) D.江苏省
66.下列水域容易发生富营养化的是
A.地下河 B.湖泊 (答案) C.山间溪流 D.河口(答案)
67.若要监测和分析某市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最快捷的技术是
A.遥感 (答案) B.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 C.全球定位系统 D.电子通信
68.洞庭湖、鄱阳湖等长江沿岸湖泊面积萎缩,造成的后果可能有
A.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加剧 (答案) B.长江上游枯水期流量减小
C.湖区地下水位上升 D.湖区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
69.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行之有效的措施有
A.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答案) B.全面禁止使用氟氯烃类制冷物质
C.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答案) D.将石油和煤炭转化为气态燃料
70.下列地区与其主要农业生产类型对应合理的是
A.华北平原—水产养殖业 B.鄱阳湖平原—水稻种植业(答案)
C.四川盆地—大牧场放牧业 D.塔里木盆地—绿洲农业(答案)
④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重点(人教版)
08年三门峡市初中地理结业考试示例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由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A.四季变化 B.昼夜更替
C.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D.昼夜长短变化
2.王伟一家自驾车从三门峡到开封游览,为了保证顺利到达,最适用的地图是()
A.中国铁路交通图 B.中国旅游图
C.河南交通图 D、河南地形图
3.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红海的形成是由于()
A.板块的上升 B.板块的下降
C、板块的张裂 D.板块的碰撞
4.图1是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判断该地位于()
A.伦敦
B、旧金山
C.北温带
D.南温带
5.下列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由纬度原因造成的是()
A.海南岛终年如夏
B.青藏高原气候寒冷
C.新疆地区气候干燥
D.威海夏季凉爽
6、竹楼式的民居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A.炎热多雨 B.干燥少雨 C.四季分明 D.寒冷潮湿
7.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出口轿车、飞机等工业产品
B.服务设施齐全完备
C.大量出口石油、木材、橡胶等原材料
D.占世界人口比重较低
8.到欧洲游览峡湾风光,最佳的地区是()
A.地中海沿岸 B.欧洲中部
C.英国沿海 D.欧洲北部
9.受气候条件和地形因素的影响,欧洲西部形成的传统农业是()
A.种植业B.畜牧业C.园艺业D.渔业
10.美国农业专业化生产的好处是()
①可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②便于机械化生产③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
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④提高农业商品率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1.热带季风气候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区是()
A.中亚B西亚C.南亚D.东亚
12,以狗拉雪橇为主要运输工具的人群分布在.()
A.东西伯利亚地区B.恒河三角洲地区
C.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D.阿拉伯半岛
13、图2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样地,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A.都位于热带地区 B.都位于湿润地区
C.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D.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14.制约俄罗斯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A.耕地不足B.热量不定C.劳动力不足D.降水不足
15.下列河流,流人印度洋的是()
A.叶尼塞河B.恒河C.密西西比河D.亚马孙河
16.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南部,太平洋西岸
B.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
C.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
D.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台、闽、桂、云四
17、四个省区对应的简称,正确的是
A、①—云②---粤③---鄂④---黑 B、①—藏②----粤③---鄂④---黑
C、①---云②---桂③---渝④---黑 D、①---云②----粤③---鄂④---青
18、最容易受到台风袭击的省是
A、①B、②C、③D、④
19、我国某城市,一月平均气温为2.9℃,7月平均气温为29℃,年平均降水量为1260mm,这个城市可能是
A、沈阳 B、天津 C、海口 D、重庆
20、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地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原因是
①我国可垦荒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②建设用地将不断增③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的需求量会增加④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使土地面积迅速减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1.有关甲、乙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山的东侧是东北平原
B、甲山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乙山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大致吻合
D.乙山是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22。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取的做法是()
A.植树种草,整修梯田B.退耕还林、还草
C.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D.开垦陡坡,扩大耕地面积
23.关于三门峡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三熟
B.种植业以水稻、玉米和小麦为主
C.林果业发达,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
D.地形以平原为主,主要是旱田
24.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吸引的大量资金主要来自()
A.台湾地区B.港澳地区
C.西北地区D.长江中下游地区
25.西双版纳地区迅速崛起的支柱产业是()
A.加工工业B.采矿业C.种植业D.旅游业
26.关于长江沿江地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一()
A.上游可以大力发展内河航运业
B.中上游水能丰富,水电业发达
C.上游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水土流失严重
D.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
27.下游流域面积小的原因是()
A.成为地上河,无支流汇人 B.近年来气候干旱,降水少
C.位于干旱地区 D.近年来黄河中上游用水量过大
28.小浪底和三门峡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A、河流径流量大 B、落差大 C、河道弯曲 D、河流泥沙含量小
29.河南省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B。能源丰富C.技术先进D.工业基础好
30.位于三门峡最西端的旅游景点是()
A.豫西大峡谷 B亚武山 C.三门峡大坝 D.仰韶文化遗址
第Ⅱ卷
二、综合题
31.读图6,完成下列问题:(6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洲B 洋C 海峡。
(2)在图中北极圈上用箭头绘出地球自转方向。
(3)写出图中①点的经纬度 ;
(4)①②两点比较,一天中见到日出较早的是 。
32.读图7,完成下列问题:
(l)图中A为 岛,B为 煤矿,C为 油田。
(2)在自然资源方面,两国的主要区别是 。
(3)两国工业分布都不平衡,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
地区,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俄罗斯的工
业主要分布在 部分。
(4)两国海运业发展水平不同:日本海运发达,主要原因是
;俄罗斯海岸线漫长,但海运业在交通运输业中所占比重不高,主要原因是
。
33.读图8、图9,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8适当位置填注波斯湾。
(2)①②③三条输油路线中,需要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的是 ,主要输往
东亚地区的是 。
(3)长期以来,中东地区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除了因为这里地处东西方交
通要道、石油资源丰富外, 、 等因素也是导致这里冲突。、战争频
繁的重要原因。
(4)图9是西亚地区的民居,其主要特点是墙厚、窗小,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怎
样的关系?
34.读图10、图11,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图10中A是 山,B是 盆地,C是 河。
(2)从图11可以看出,新疆的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的 ,原因是
35.读图12,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图中铁路线①是 线,②是 线。从三门峡乘火车到上海,要依次经过陇海线和 线。
(2)A、B、C三个工业基地都分布有钢铁工业,但发展的条件不同:A、B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C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的主导因素是
。
(3)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解决的有效办法是。为了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线路甲是正在实施的 工程。
(4)黄渤海地区渔业发达,但近年来渔业资源日益枯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
因是: 。现在,每年夏季黄渤海海域都进人休渔期,在此期间,大小船
只一律禁止捕渔作业。采取休渔期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A.增加渔业收人 B.保证捕捞安全
C.保护渔业资源 D.降低海水污染
36.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国际石油价格一涨再涨,最近一年里,我国石油产品价格也连连攀升。在我们三门峡,93#汽油年前的价格为4.78元/升,年后升至5.07元/升。油价的提高,增加了许多经济部门的生产经营成本,从而降低了利润…
石油是形成于漫长地质年代的非可再生资源,而且分布不均,总有一天石油资源会被开采殆尽。随着全球能源消耗量的快速增长,大力开发使用新能源已迫在眉睫……
(1)有人说,石油价格上涨只对城市有影响,而对农村影响不大。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
(2)石油作为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
(3)目前人类已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 。
37.评价王亮同学的寒假地理活动设计方案(9分)
背景资料;王亮同学的家乡滨河镇王庄,坐落于东北松花江支流岸边(如图13)。
春节期间,王亮准备组织同组同学进行一次滨河镇乡土地理考察活动,拟订方案如
下:
考察内容:人口民族 风土民情
考察路线;路线1:王庄---李村----张屯一滨河
路线2:王庄一太平山一滨河
考察方式:观察访问 查阅资料
考察对象:农村艺人 村委会 镇政府 镇文化站 图书馆
准备物品:大比例尺地图 照相机 指南针 随身听 录音机 急救箱 放大镜等
最终成果:关于滨河镇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
(1)方案中不合理的考察路线是 ,理由是该线路
。
(2)准备的物品中,在考察活动时最为必要的是(至少答出三种):
。
王亮在报告中写到:…,··滨河镇的村庄主要分布于河流上,居民由汉、回、蒙古、
朝鲜、鄂伦春等多个民族构成。其中,王庄下面的李村以朝鲜族为主,李村右面的张
屯以回族为主。各民族虽然风俗习惯不同,但都能和睦共处……据此完成(3)(4)
题。
(3)在王亮的考察报告中存在三处地理知识方面的错误。在错误处画横线,并在横线下加以改正。
(4)调查活动中,最有可能拍摄下来的符合当地特点的场景照片是(将正确选项
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A.划船、舞狮子B.堆雪人、滑冰C.摔跤、扭秧歌D.泼水、抛绣球
E.打猎、捕鱼F.煮饺子、放鞭炮J.蒸年糕、唱山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C3、C4、B5、A6、A7、C8、D9、B10、D11、C12、A13、C14、B15、B16、C17、A18、B19、D20、A21、C22、D23、C24、B25、D26、A27、A28、B29、B30、D
31、(1)北美 大西 白令海 (2)略 (3)66.5°N,45°E(4)①
32、(1)本州 库兹巴斯 秋明
(2)日本资源贫乏,俄罗斯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
(3)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这里多优良港湾,便于进口原料、出口产品 欧洲
(4)多优良港湾 纬度高,气候寒冷,海水结冰时间长
33、(1)略
(2)②①
(3)水资源匮乏 文化差异显著
(4)墙厚可以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 窗小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34、(1)天 准噶尔 塔里木 (2)略 (3)边缘 水源较充足,地势平坦
35、(1)京九 陇海 胶济 (2)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接近消费市场 (3)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 引黄济青 (4)过度捕捞,涨水污染 C
36、(1)不对 农业机械需要燃油,部分农资产品以石油作为原料
(2)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3)风能、沼气、太阳能、核能、地热等
37、(1)路线2,该线路考查村庄少,经过山区,交通不便
(2)大比例尺地图、照相机、录音机、指南针、急救箱
(3)略(4)B C F
⑤ 地理结业考试题
一般来说二分日二至日默认的是北半球。冬至日应该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南极圈出现极昼。
祝你学习进步!
⑥ 生物地理结业考试题
2012年学业水平阶段性调研测试
地理、生物试题(2012.5)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第Ⅱ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本试题共16页,满分2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10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2.第Ⅰ卷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 理 部 分(1~25题)
●走进地球
从太空看,地球是一颗蔚蓝色的美丽星球。这是到目前为止,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所发现的人类能够生存的唯一星球。据图1完成1~2题。
1. 人们说地球是“水的行星”。运用图中数据算出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面积之比是
A. 39:61 B. 19:81 C. 31:69 D.29:71
2. 有关地球基本面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 地球表面分布着七个大洲和四个大洋
C.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美洲 D. 北极周围是大陆,南极周围却是海洋
3. 有“山颠白雪皑皑,冰川广布,世界屋脊之称”,这里是
A.亚马孙平原 B.青藏高原 C.刚果盆地 D.巴西高原
4.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①昼夜交替 ②经度不同的地区时间的差异 ③四季变化 ④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了解自然
自然环境是由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的,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据图2完成5~6题。
5. 图中甲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A. 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B.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 高原为主,地面崎岖 D. 地形复杂,中高周低
6. 该半岛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
下列成因分析错误的是
①水能丰富 ②地形平坦 ③水源充足 ④交通便利
A. ① B. ② C.③ D. ④
7. 下面四幅气候类型图,从左到右表示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A.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极地苔原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D.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极地冰原气候
8. 下列四条著名的河流,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是
9. 关于中国自然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 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C. 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入印度洋 D. 气候复杂多样,海洋性气候显著
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都是自然资源。据此完成10~11题。
10.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B. 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C. 修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D. 引黄济青工程可以缓解青岛市用水紧张的状况
11. 世界著名的经济强国,但是资源贫乏,绝大多数依靠进口,这个国家是
A. 美国 B. 澳大利亚 C. 日本 D. 俄罗斯
●辨析区域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特征之一,不同尺度的区域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区域特征。据图3完成12~13题。
12. 图中甲农业带是
A.玉米带 B.小麦区 C.乳蓄带 D.棉花带
13. 从图中信息可知,甲农业带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①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运输
③水资源丰富,利于灌溉 ④靠近硅谷,新兴工业发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4. 下列有关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多分布于沿海 B. 美国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C.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业发达 D. 中东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
15. 南极地区易发生火灾,其原因与南极地区的哪几个别称有关联
①“冰雪高原” ②“白色沙漠” ③自然资源的 “大仓库” ④“风库”
A.①② B. ②④ C. ③① D. ③④
读图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与①、②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A. 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
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 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D. 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17.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表述,正确的是
A. ④地区农业分布的限制性因素是气温
B. ②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农业适于发展旱作农业
C. ③地区严重缺水,适于发展河谷农业
D. ①、②地区相比,①地区煤炭、水能资源更为丰富
18.读图5“北京市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京市北依太行山,西临燕山
②北京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
③北京最近的出海口是北戴河
④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有:故宫、天坛、颐和园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9.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相同特点是:
A.都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B.都以博彩业为主
C.都以钢铁、机械等重工业为主 D.都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20.干旱是新疆突出的区域特征,下列与该特征无关的是
A.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B. 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上的湿润气流
C.植被稀少,荒漠广布 D. 油气资源丰富
21.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A.在长江上游地区,利用水流湍急的特点发展航运
B.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众多的河湖围湖造田,解决粮食问题
C.在长江沿江地带上海附近,利用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钢铁工业
D.在长江沿江地带宜昌附近,利用落差大的水文特点,发展水电。
●探究家园
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每个区域都闪耀着不同的光芒,经济发展方式各具特色,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永恒的主题。结合下图完成22~25题。
22.一天中,图中四城市迎来日出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 B. 乙、丁、丙、甲
C. 丙、甲、乙、丁 D. 丁、丙、甲、乙
23. 甲图中白昼最短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应为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24. 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区域位于南方地区,农作物一般为一年一熟
B. 乙区域位于青藏地区,兰州位于陇海线和兰新线的交会处
C. 丙区域位于北方地区,有我国最大河流,济南位于该河流的下游
D. 丁区域有丰富的煤、铁等资源,有我国最老的重工业基地
25.丙区域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农业规划,最可行的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请考生用蓝、黑色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作图题可用铅笔作答。
2.答卷前,请考生先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地 理 部 分(1~5题)
得 分
评卷人
1.(8分)图文连线。
世界各区域间差异很大,各具特色。请将下列区域景观或轮廓图与对应区域名称和地理特征连线。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中东 东南亚 欧洲西部
世界石油宝库 黑种人故乡 发达国家集中地区 气候湿热
得 分
评卷人
2.(10分)图说地理。
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现状,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圈”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请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 “西三角经济圈”主要包括重庆、西安、成都三个省市 ( )
(2)该区域包含多种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多样 ( )
(3)该区域有丰富的煤、铁、天然气资源,水陆交通比较便利 ( )
(4)“西三角经济圈”人口占西部地区总人口的55%,劳动力资源丰富 ( )
(5)该区域昼夜温差大,是我国重要的甜菜和哈密瓜产区 ( )
得 分
评卷人
3.(9分)读图与绘制。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金钥匙,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读图、用图和绘制简图,这是我们认识自然,服务生活的重要技能。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在甲图中填注美国和大西洋,并用斜线画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澳大利亚。(2分)
(2)请在甲图中画出日本从中东波斯湾进口石油的最短海上运输路线。(1分)
(3)根据资料一中的数据信息,在乙图中仿照已经画出的气温折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补充完成另一条气温折线图和B、C两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并归纳结论。(6分)
得 分
评卷人
4.(11分)学以致用。
我国地区差异巨大,各地依托不同条件,既可以发展具有不同特色的经济,也可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合作,获得最大效益。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两个省内区域是珠江三角洲和 (填写字母与名称)。(2分)
(2)图中F区域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 部,这种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分)
(3)图中G区域的支柱产业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3分)
(4)图中D、E区域都各自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做到了优势互补,请你选择其中的一
个区域说明该区域是怎样进行相互协作,达到优势互补?(2分)
得 分
评卷人
5.(12分)共同关注。
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召开。“基础四国”在会议上提出一个共同目标,即坚持《京都议定书》的二期承诺,希望在美国能够做出量化减排承诺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行动。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基础四国”取各国首字母刚好组成英文单词:BASIC——基础之意,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
材料二: “基础四国”轮廓图
(1)“基础四国”是指南非和A 、B 、C 国家。(3分)
(2)图中B、C两国在工业布局上有相同之处,请以B国为例分析其工业布局特点,并举例说明。(2分)
(3)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说出A国阴影区域和C国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什么?并分析A国阴影区域形成严重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有哪些?(4分)
项目
⑷比较、归纳是地理学习的常用方法。请结合表中信息,按要求填写表中内容。(3分)
国家
自然环境的不同点
人文环境的相同点
B国
C国
2012年调研试题 地理参考答案(2012.5)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B
C
B
A
B
B
A
C
C
C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D
A
C
A
D
D
D
A
D
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1.(8分)对号入座。(每条线一分)
2.(10分)图说区域。 (每小题2分,共10分)。 ×√√××
3.(9分)读图和绘图。⑴ 略,每个0.5分,共2分; ⑵ 略(1分);⑶绘图略(3分) 结论:递减,递减,纬度(各1分,共3分)
4.(11分)学以致用。
⑴ G-西双版纳(字母和名称各1分,共2分)
⑵ 西(1分) ①西部是平原,地形平坦;②交通便利;③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④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写出其中3条即可得3分)
⑶ 旅游业(1分); ①丰富的热带雨林动植物资源;②多样性民族风情;③边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写出其中2条即可得2分)
⑷D区域:中上游向下游输送自然资源或能源(1分);下游向中上游推进技术(资金、信息、产业)(1分)。(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E区域: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优势,扮演“厂”的角色(1分);港澳地区可以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扮演“店”的角色(1分)。(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5.(12分)共同关注。⑴中国、 印度 、巴西(每空1分,共3分)
⑵工业布局特点:靠近原料产地(1分)。加尔各答的钢铁工业:附近煤、铁资源丰富或者靠近煤、铁矿产区;加尔各答的麻纺织工业:附近黄麻资源丰富或者靠近黄麻产区;孟买的棉纺织工业:靠近棉花产区。(举其中一例即可得1分)
⑶C国:热带雨林的危机或森林面积减少(1分);A国阴影:水土流失严重(1分)。
自然原因:①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②夏季多暴雨;③黄土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答上其中2条即可得2分)
项目
⑷(也可以从自然和人文其他要素进行对比,只要合理正确即可)
国家
自然环境的不同点
人文环境的相同点
I国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或者
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
B国
以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图发不上去
⑦ 龙东地理结业考试题2020
龙东地理结业考试题2020这个需要从那个网络文库当中去下载呀。
⑧ 地理结业考试复习题
2007年会考复习试题
湖北宜昌长阳县都镇湾镇中心校 李三元
1.关于下图中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它同四个国家接壤
B.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人民政府驻地在武汉市
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为邻
2.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的时期是20世纪 ( )
A.70年代以来 B.50~70年代 C.50年代以前 D.90代以来
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南、西南、西北 B.东北、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东南 D.东北、西北、西南
4.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有( )
A.台、桂、粤、云 B.台、粤、桂、滇
C.云、桂、粤、台 D.滇、桂、闽、台
5.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 )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
7.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最大的高原 B.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黄土层深厚,植被覆盖好 D.北依阴山,南邻秦岭
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 )
A.冬季风 B.夏季风 C.偏北风 D.偏东风
9.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
10.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黄、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福建的年降水量比新疆多 B.山西的年降水量比湖南多
C.内蒙古的年降水量比贵州多 D.广东的年降水量比河南少
12.梅雨、伏旱是下列哪个地区特有的天气现象(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珠江流域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海河流域
13.下列不属于我国山地灾害的自然灾害是( )
A.崩塌 B.滑坡 C.水旱灾害 D.泥石流
14.长江和黄河都流经的省区是 ( )
A.青海、甘肃 B.青海、四川 C.青海、西藏 D.四川、甘肃
15.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总量丰富,可再生资源众多,人均占有量呈不断上升趋势
B.由于人口增长和资源增加相互抵消,人均占有量保持不变
C.由于我国某些资源短缺,而人口迅速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会大幅度下降
D.人均资源占有量继续减少,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16.下列地区中,缺水严重的是( )
A.三江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17.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主要有( )
A.跨流域调水 B.防治水污染 C.兴修水库 D.节约用水
18.下列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B.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C.农村新建的居民的住宅区,尽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
D.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19.下列生产过程,直接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的有( )
①用焦炭炼铁;②海产品罐头工业;③水能发电;④废铁炼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评价,正确的有( )
A.类型齐全,给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提供有利条件
B.各类土地比例比较合理
C.各类土地利用中保护较好
D.各类土地分布比较均匀
21.下列措施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适当提高水价 B.实施喷灌、滴灌技术
C.大力发展重工业 D.全流域用水进行统一管理调度
22.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 B.阳光、土地、水、草原
C.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 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23.在我国,有许多城市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下列城市,哪个是铁路—水运枢纽呢?( )
A.乌鲁木齐 B.武汉 C.济南 D.北京
24有关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稠密,西部地区稀疏
B.长江中下游一带海陆空交通运输网发达
C.我国现有的高速公路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D.西部还有部分省区未通公路
25.哪一种经济作物,是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较大面积种植的呢?( )
A.甜菜 B.油菜 C.棉花 D.水稻
26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耕地、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你认为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应是( )
A.努力开垦荒地、林地,增加耕地面积
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建立商品粮基地,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27.以下有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与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B.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中小城市
C.地理位置不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产业开发重点都相同
D.沿海地区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高新技术产业
28.工业布局要求合理。你认为下列哪个地区最适宜发展制糖工业呢?(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9.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有自己的特点。你知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什么吗?( )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位置优越 D.劳动力资源充足
30.竹楼适合什么地区的人们居住( )
A.热带雨林地区 B.热带沙漠地区 C.沿海地区 D.内陆地区
31.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 )
A.能反映当地降水多 B.能反映当地冬暖夏凉
C.能反映当地气候干旱 D.能反映当地经济发达
32.北京的古老民居——四合院,记录的政治文化信息是( )
A.当地的气候特点 B.当地当时的经济水平
C.当地的地形特点 D.封建时代多代集居的家庭关系
33.某同学把某地的地理位置记作:纬度40°,东经116°,按这种记法在地球表面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34.关于昼夜更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昼夜更替的周期是12个小时 B.昼夜更替的周期是24个小时
C.邵阳每天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D.昼夜更替与地球自转无关
35.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的广大地区,称为( )
A.山地 B.平原 C.丘陵 D.高原
3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 )
A.华北平原 B.东欧平原 C.亚马孙平原 D.恒河平原
37.有关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经线和纬线都是圆
C.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D.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38.庐山是我国夏季著名避暑胜地,主要得益于什么因素的影响(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
39.20岁的莉莉在她的国家从没见过下雪,她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个国家( )
A.俄罗斯 B.加拿大 C.冰岛 D.新加坡
40.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 )
A.撒哈拉沙漠 B.塔克拉玛干沙漠 C.毛乌素沙漠 D.阿拉伯大沙漠
41.下列省(区)与简称、人民政府驻地的连线,正确的是( )
A.广西-桂林 B.福建-厦门 C.青海-兰州 D.贵州-贵阳
42.海峡是海上的交通要道,位于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沟通的两大洋是( )
A.印度洋和大西洋 B.太平洋和北冰洋
C.印度洋和太平洋 D.太平洋和大西洋
43.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
A.湖北、湖南 B.西藏、台湾 C.山西、吉林 D.四川、云南
4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下列中的( )
A.维吾尔族 B.壮族 C.蒙古族 D.藏族
45.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
A.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46.号称世界最大生态工程的“三北”防护林,已成为一道横在中国大地上的绿色长城,它跨越的地区是( )
A.东北、华北、西北 B.华北、华东、华中
C.华北、华东、华南 D.西北、西南、华南
47.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 )
A.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B.南方多北方少,西部多东部少
C.东南多西北少,东北多西南少 D.山地多平原少,内陆多沿海少
48.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台风登陆主要集中在( )
A.广东、台湾、海南、福建 B.吉林、辽宁、黑龙江、天津
C.山东、山西、河北、河南 D.安徽、湖北、湖南、江
49.我国气温南北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位置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纬度高低不同 D.昼夜长短不同
50.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固黄河大堤 B.在上游修筑水库
C.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D.多挖几条入海河道
51.下面对我国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水能资源也就丰富
B.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建水库
C.我国的水能资源,现在大部分已被开发利用
D.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是长江
52.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是( )
A.亚洲和太平洋 B.北美洲和北冰洋
C.南极洲和北冰洋 D.南极洲和印度洋
53.下列句子指天气的是( )
A.雷雨交加,电闪雷鸣 B.终年炎热干燥
C.终年温和湿润 D.终年干旱多风沙
54.在抗击SARS过程中,医生需要使用广州非典康复者的血清为北京的非典患者治疗。将采集好的血清从广州运送到北京,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水运
55.造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B.纬度位置高
C.北回归线通过 D.海拔高
56西亚和北非分布的主要人种是(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全不是
二、请为下列地区选择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
⑴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_________;⑵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平原_________;⑶降水较少的西部草原_______;⑷河湖众多的水乡_______。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体现了农业发展要______的思想。
三、读2007年北京—南京—上海铁路客运部分简明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461次
T21次
车次
T22次
1462次
普快
特快
自北京起(千米)
列车种类
自上海起(千米)
特快
普快
北京
北京
始发站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终到站
北京
北京
15:18
18:00
0
北京
1 460
8:08
11:50
17:13
↓
147
天津西
1 313
↑
10:03
9:55
↓
376
德州
1 084
↑
7:20
21:36
22:31
494
济南
966
3:21
5:26
2:24
↓
811
徐州
649
↑
0:28
7:48
↓
1 157
南京
303
↑
19:13
10:57
↓
1 334
无锡
126
↑
16:25
12:27
8:00
1 460
上海
0
18:08
14:35
⑴上海某公司业务员小李要去北京参加周日上午10:30的一次业务洽谈,如果坐火车去,他最迟须在周______从上海出发,乘___________次列车,才能比较准时且从容地参加。
⑵返回上海时,欲在途中站台上买只德州扒鸡带给家中的父母,须选乘___________次列车。他此次往返行程共___________千米。
⑶某人16:30时有急事想从上海赶到天津,应怎样坐列车才能较快到?
四、读“黄河流域图”,分析回答。(8分)
(1)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支流名称是 。
(2)黄河以河口作为上、中游的分界点,请用字母C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出来。
(3)黄河忧患在上游的主要表现是 、 。
(4)黄河下游出现“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 。
(5)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历史上水患严重。你认为治理黄河水患在中游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五、试一试
“神舟6号”飞船的升空实现了中国几代航天人的飞天梦。飞船的着陆必须具备4个条件:一是飞船将在这个地区上空多圈次通过;二是场地要开阔;三是地形要十分平缓,地表要足够坚硬;四是天气状况要好。
你能否从地形、气候、河流、人口方面分析选择内蒙古中部为着陆点的理由。
① ②
③ ④
45.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图回答(6分)。
⑴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 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地。
⑵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 地。
⑶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⑷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下图三种季风气候中的 气候。家乡所在地的气候是图中的 气候。
六、读材料,回到问题。
材料一: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第三届部长级会议” 于2006年11月4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48个非洲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等出席了开幕式。本次峰会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2009年)》,双方承诺将进一步互相开放市场,扩大贸易往来。加强能源、资源领域内的合作;加强在共同感兴趣的农业生物等科技领域的贸易和合作。
1)中国与非洲之间的交往是( )。(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2)非洲经济发展特点是以生产加工( ) 为主。
3)列出当前非洲面临的三大问题,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4)非洲中南部的气候以 为主。
材料二:2003年8月3日18时30分,举世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会徽在北京天坛揭晓,如右图,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奥运会徽向全世界人民传递了大量的信息。同学们,你能从中读出哪些信息呢?(每列一项得一分,最多可得3分。提示:可从时间、地点等方面去考虑)
(2)你能列举三个位于北京市的旅游胜地吗?(共3分,多列不限)
⑨ 7年级地理生物结业考试题(包括答案)
您好
楼主
很高兴看见了您的问题
虽然我无法正确的回答您的问题
但是我的回回答能给您几答点提示
1
游戏中遇到了疑问可以先去看看游戏帮助
2
当自己实在无法解决时可以求助资深玩家
其实
很多难题都是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的
当您自己解决问题时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同时我也深信楼主的智慧!
祝您能早日找到问题答案!
希望我的回答也能够帮到您!
祝您好运。谢谢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