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春分
① 春分是什么意思地理
春分是24节气之一,来是昼夜平分的意思。自
排24节气之四,这个时候太阳直射赤道,也就表现为春暖花开,草长莺飞,这个时候可以做农作物的管理,而且还可以观光出游,等到春分也就意味着春天要到来了,冬天即将过去,这是非常富有希望的一个季节。
春分的时候气候逐渐的变暖,这一天阳光能够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然后太阳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表现为昼长夜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而且在天文学上来讲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气候上面具有明显的改变,我们的天气逐渐的变暖和,人们的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多。
在春分季节大家适合外出游玩,外出游玩是比较好的,因为天气比较的温暖,没有太多寒冷的季节,再者就是春分的时候还可以及时的参加野外活动,可以穿一些薄的衣服了。
② 地理有关春分夏至的问题具体的解释下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版
夏至权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大于夜,北极圈内有极昼,南极圈内有极夜。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大于夜,南极圈内有极昼,北极圈内有极夜,
可以仔细研究课本上的二分二至日的日照图
③ 从地理学角度解释一下什么是冬至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的冬至,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日影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当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南回归线,就是一个“回归年”。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是三百六十五点二四二二日。 从冬至开始白昼渐长,民间以中午门前的日影为测标,说“过了冬,一天长一葱”。所以又称这天为“长至”。汉唐以来,宫女冬至后的女红,每天要多用一根线。这也就是民间说的“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从冬至开始就“入九”了,人们往往在这天画一枝素梅,上有八十一个瓣,名为“九九消寒图”,每天用红色涂一瓣,涂尽就“出九”了,故而冬至又称“数九”。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不过,西北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④ 春分代表着什么
春分代表整个抄春天已经过了一半了。
春分的特别之处,也并不全是和“雨处行”相关。学过地理,我们都知道,春分最大的特点在于一个“分”字,而且还是平分。
如一句民谚道,“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在每年春分(以及秋分)的这天里,物候阴阳相半,昼夜平均,寒暑相平。然而,按照中国自有的历法,“春分”的“平分”之意,还不只是指昼夜。在中国最早的物候历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还提到“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一年有三百六十多天,却只有春分秋分两日从名字上标明了“平均”之意,所以中国古代向来也格外重视。“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所谓国典,就是只有帝王才能操持,平民百姓不能僭越。日月分别掌管一天的昼与夜,帝王选择在这一天祭拜日月,是一种虔诚庄重的国家仪式。
⑤ 地理!有关春分|夏至……什么是太阳直射点为什么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看不懂oOOOO
地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的轨道面成66°34′的倾斜。这个角度同人们拿铅笔书写时笔杆与桌内面的倾斜相仿容。人们有时形象地比喻为地球“斜着身体”绕太阳公转。
地球的自转同它公转之间的这种关系,天文学和地理学上通常用它的余角(23°26′),即赤道面与轨道面的交角来表示;而在地心天球上,则表现为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并被称为黄赤交角,又称"黄赤大距"。黄道与天赤道的两个交点,叫白羊宫(白羊座)第一点和天秤宫(天秤座)第一点,在北半球分别称为春分点和秋分点,合称二分点。黄道上距天赤道最远的两点,叫巨蟹宫(巨蟹座)第一点和摩羯宫(摩羯座)第一点,即北半球的夏至点和冬至点,合称二至点。二至点距天赤道23°26′,称黄赤大距,是黄角交角在地心天球上的表现。
黄赤交角在天球上也表现为南北天极对于南北黄极的偏离。天轴垂直于赤道面,黄轴垂直于黄道面,既然黄赤交角是23°26′,那么,天极对于黄极的偏离,必然也是23°26′(图1)。
黄赤交角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天文和地理意义。前已述及,黄赤交角是地轴进动的成因之一;它还是视太阳日长度周年变化的主要原因。下节还将要说明,黄赤交角是地球上四季变化和五带区分的根本原因。
⑥ 地理上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和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样吗
地理上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和中国二十四节气大致相同,但是也存在着差异。回
春、夏、秋、冬是答由太阳的 高度所决定的,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所产生的结果。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候、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6)地理学春分扩展阅读:
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时候、气候、物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经历史发展,农历吸纳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也就成为了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⑦ 地理课上,老师讲春分秋分日时全球昼夜时间长度相等,并且都是6:00日出,18:00日落
一般我抄们说的时间都是指北京袭时间,地方时和北京时间是有差别的!
现实中,因为地球上存在大气层,我们看到的日出并不是理论上的日出,它是受到大气对太阳光散射等作用后的结果。最终实际生活中的日出日落和理论上所学的知识会有一点出入的。
因为地理位置不同,所以会有时差。还有全国统一用北京时间,今年秋分是9月22日。应该是只有在晨昏线上才会是6点日出,18点日落的。其他的地方因为地球不停的自传和公转,所以是有差异的。
⑧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太阳分别直射在哪
春分3月21日直射: 赤道
夏至月22日 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度26分)
秋分9月23日直射:赤道
冬至12月22日直射: 南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
1、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3月20或21日。 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都一样长
2、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3、秋分(autumnal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分就是半,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4、冬至(英语:wintersolstice),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
⑨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各是什么时间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第四节气,在3月20日或21日;表示春季中间,昼夜等长。专夏至:二十四节气属之第十节气,在6月21日或22日;表示炎热将至,该日昼最长,夜最短。秋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节气,在9月23日或24日;表示秋季中间,昼夜等长。冬至: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二节气,在12月21日或22日;表示寒冬到来,该日昼最短、夜最长。
先说“春分、秋分”。从汉字字面可以解释为“昼夜均分”的意思。春分是春天昼夜均分的一天。秋分是秋天昼夜均分的一天。
再说“冬至、夏至”。从汉字字面可以解释为“冬天夜长到头了”。夏至可以解释为“夏天昼长到头了”。有些人把“至”当成“到”来解释,是误解了。冬至绝对不是冬天到了的意思,夏至绝对不是夏天到了的意思。您如果从前也听人这样说,并且信以为真的话,要赶快纠正过来,以免被人当笑话说你。
“至”在这里是“极至”的意思,即“到头了”的意思。什么到头了?冬天是说“夜长到头了”,夏天是说昼长到头了。或者换一种说法:冬至是中午的影长变长到头了;夏至是中午的影长变短到头了。用天文学的术语说,冬至是太阳走到南回归线了,该回头向北了。夏至是太阳走到北回归线了,该回头向南了。
⑩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时间为什么和书上的不一样
高中的时候地理学过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的时间分别是每年的3.21 6.22 9.23 12.22(平年)。
当2月29日的年,故有3.20 6.21 9.22 12.21 (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