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初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教学

初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教学

发布时间: 2021-02-05 16:23:04

① 怎麽画地理初中的等高线地形图我是说叫我,如回答正确

高原:一抄圈一圈的同心圆,越靠近中心的圆所标的数值越大,代表它的海拔越高
盆地:和高原的图相同,数值正相反,代表中心的海拔低
丘陵:在一个区域内,有许多小的形同于高原的等高线图,其标注的值相差不会太大,否则就成山峰了
山地:图形也类似于高原,不一定是圆形,在一个圈内,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小圈,代表山峰
如何识别:看每条线上标的数值,数值越大,代表海拔越高,如高原山地等;数值越小,海拔越低,如盆地。

② 地理 初一 等高线地形图

山峰 山谷 山脊 陡崖 鞍部

初中地理等高线等温线的讲解

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内点连成的闭合容曲线.垂直投影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
等温线是指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如果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

④ 初中地理,等高线怎么导入,教学

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很多,一是直接导入比如我们上一节课讲了什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等高线。但是我认为本届最好的导入方法就是给学生一副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们试着观察一下图中的地形名称,然后导入新课

⑤ 求有关初中地理教学 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 flash动画(请注意看要求,谢谢!)

网络,爱奇艺都有,自己查

⑥ 初一地理,关于等高线地形图

27、(1)400米;
(2)鞍部;
(3)M;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缓;;
(4)丙;丙处是山谷,能够发育河流。乙处是山脊,不会发育河流。

⑦ 如何解决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形图的判读》这一难点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内度。

2.在地形图容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阅读图文资料,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会在地形图上判断某一点的海拔,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2.对照山地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3.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坡度陡缓和等高线疏密的关系,学会判断坡度的陡缓。

4.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和山顶的特点,并准确地识别。

5.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并读出某点的海拔,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2.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辨别坡度的陡缓。

【教学难点】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坡度的陡缓。

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

4.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⑧ 初一地理上册等高线地形图怎么画,(详细一点)我这方面学的不太好,明天就考试了,急急急!!!

高原:一圈一圈的同心圆,越靠近中心的圆所标的数值越大,代表它的海拔越高
盆地版:和高原的图相权同,数值正相反,代表中心的海拔低
丘陵:在一个区域内,有许多小的形同于高原的等高线图,其标注的值相差不会太大,否则就成山峰了
山地:图形也类似于高原,不一定是圆形,在一个圈内,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小圈,代表山峰
如何识别:看每条线上标的数值,数值越大,代表海拔越高,如高原山地等;数值越小,海拔越低,如盆地。
至于学习方法,多看些旅游节目增加兴趣,多做题,找到规律,多看些书或电视,不是课本也没关系,增加常识,很有用,地理就没什么的难的了

⑨ 初一等高线地形图

1. 地图是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加以综合,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建立地球和平面间的相互联系,用符号、文字和颜色把地球空间现象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因为地图空间有限,在表现地球表面的现象时,一方面必须按一定比例尺缩小表示,另一方面要对地表现象进行选择或综合,保留和突出主要的、本质的特性,显示有用的地理现象,因此地图不是地球的机械缩小。人们阅读地图,可以了解某个地区、国家以至整个世界的地理事物的数量、质量、分布、联系和变化等内容。

2. 地图比实地要小许多倍。这样,繁多的地面事物不可能全部反映在地图上,只有进行一定的取舍(选择)和概括(综合),地图才有可能清晰、易读。在将详细的地图缩小成更小的比例尺地图时,对原图的内容也要进行一定的取舍和概括。比如,一个居民点,在比例尺较大(例如1∶10 000)的地图上,往往街区和房屋都有较详细的反映;但在比例尺较小(例如1∶100 000)的图上,只能概略地反映它的主要轮廓;在比例尺更小(例如1∶1 000 000)的图上,甚至只能采用一个圆形符号,或者根本不能在图上反映。这种对地图内容的取舍和概括,叫做制图综合。制图综合是绘制地图中最复杂的创作过程。

3.地图的比例尺又叫缩尺,是图上的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比例尺的计算公式里,图上的单位距离一般是1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也要换算为厘米,才能计算出图上距离相对于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

4. 地图上的地面景物是采用各种各样的符号来表示的。除了符号,多数情况下还要附加必要的文字和数字注记。这些都是地图的语言。地图是一种特殊的地理语言,这种特殊的语言,可以有选择地、形象地突出反映地面景物的许多地理特征。因此,要利用好地图语言,必须熟悉地图的图例。

5.地形图是着重表示地形的普通地图,主要是指按国家制定的统一规范细则编制、以同等详细程度表示地面各种基本要素的地图。地形图是经过实地测绘或者根据实测图并参考有关资料编制而成的,包括国家基本地形图和专业生产部门测制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地形图上,地貌一般用等高线表示,其他要素用规定的图式符号表示。等高线法是最主要的地貌表示方法,它能够反映一个地区地面的实际高度和起伏特征。其他表示地貌的方法还有分层设色法和晕渲法等。

6.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例如池塘水面的边缘线,就是一条等高线。如果用一系列不同高度的水平面与起伏的地面相截,那么在水平面和地面的交汇处,就会形成一系列的水平曲线。如果把这些水平曲线都投影到一个标准的水平面上,并按一定比例缩小在图纸上,就得到了可以反映地面高低起伏特征的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的高程是从海平面开始量算的。我国地形高程的起算点,统一用青岛的黄海水准原点。自海平面以上,每隔一定高差便可设一条等高线,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差,叫等高距。等高距大小的选择是根据地形图的比例尺和地形高低起伏的特征等因素来确定的。一般说来,比例尺愈大,等高距愈小,这样对地形的反映就能详尽一些。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必须有高程注记。地形起伏的特点,就是通过这些有高程注记的一系列等高线的排列形式来表现的。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说明地面坡度陡峻;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说明地面坡度和缓。如果等高线间隔非常均匀,说明坡度均一;如果等高线的高处稀疏,向下逐渐密集,说明坡度上缓下陡;如果等高线的高处密集,向下变得稀疏,说明坡度上陡下缓
题目
、某同学的前后为山峰,左右两侧为谷地,则他所处的地形是
A、陡崖
B、谷地
C、鞍部
D、盆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冬至前后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B、夏至前后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C、6/7/8月是去南极考察的好时机
D、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3、关于等高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在地图上将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B、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地形越陡
C、等深线与等高线原理一致
D、在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称为分层设色
答案
1.C 2.D 3.B
因为
1.从课本上的定义上我们可以知道,在山峰和山谷之间的平地部分被成为“鞍部”。

2.夏至时北极极昼,冬至时南极极昼,这是由于太阳直射点不同导致。而极昼时是考察最好时机,所以ABC都错。D正确
3.B肯定错误,因为等高线表示同一高度,所以越稀疏表明地势越平坦,其他的都是书上定义,看看书吧,肯定会有很大收获

⑩ 怎麽画地理初中的等高线地形图

1.首先,把大致范围确定出来,也就是画出一个长方形;
2.根据等高距,确定适宜的比例尺;
3.描点;
4.连线: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
大致就是这四部。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