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最地理学报
① 地理学报格式
这个你需要有各种数据的框,然后把相应的数据填进去才可以
② 投稿 地理学报,求助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地球科学进展、地理科学进展可多了
③ 《地理学报》投稿求助
朋友你好,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版,命中率会更高一权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④ 地理学报排名,地理学报投稿,地理学报怎么样
《地理学报》是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学报级专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属刊主要刊登能反映地理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综合研究进展,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地理科学论文。
⑤ 地理学报属于sci吗
不属于,后者更权威
⑥ 地理科学与地理学报哪个影响因子高
《地理科学》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综合因子内为:1.935
《地理容学报》是由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主办,综合影响因子:2.994
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
⑦ 《地理学报》是不是EI收录
刊名: 地理学报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主办: 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回:北答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0375-5444
CN: 11-1856/P
邮发代号: 2-10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地理学报
创刊时间:1934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11)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⑧ 地理学报和地理研究的转让协议一样吗
不一样。地理学报是杂志类刊物,而地理研究转让协议属于合同类。
⑨ 胡焕庸的主要论著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成立后,全所人员在胡焕庸的率领之下,在人口地理学、人口经济学和人口社会学以及实际应用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其中有胡焕庸独力完成的著作,如《中国8大区人口密度与人口政策》和《中国8大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过去和未来》两书;还有全所共同完成的论文集,如,在《中国东部、中部、西部3带的人口、经济和生态环境》一书的15篇论文中,他个人有10篇。可以想见,年逾八旬的胡焕庸,仍然处于思维活跃状态,因而在人口地理研究中一马当先。
胡焕庸的一些工作成果是同年轻人合作的。其中特别重要的有,他和张善余合作的《世界人口地理》和《中国人口地理》(上下两册);和伍理合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分布图》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密度图》。前2种是全新的著作,而且材料丰富,分析详明,篇幅巨大,深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后2种是他在30年代发表的《中国人口分布图》和《中国人口密度图》的更新和重绘。它们都是老一辈的经验及热情同新一代的智慧和勤奋的结合,是两代人各尽所能、通力合作的结果。
胡焕庸的人口地理著作,有很多特点。他十分重视人口地理的区域差异。根据这样的差异,他把全国分成8大人口区,即黄河下游区,辽吉黑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沿海区,晋陕甘宁区,川黔滇区,蒙新区和青藏区。而且,在一区甚至一省以内,也有不同的情况。例如,他把甘肃省称为“人口生态类型最多的”省份。关于人口密度的地区差异的问题,他十分强调人口密度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尤其是人口和粮食生产的关系。在中国8大人口区之中,青藏区和蒙新区在表面上都是地广人稀的地区。但是,如果把人口数量同当地负载能力结合起来,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在人口地理中,胡焕庸还注意到人口变迁的问题。我国西北半壁人口对全国人口的比重,同1933年相比,有1.6%的提高,即从4%提高到5.6%。这显然是我国40年来重视开发西北的结果。东北三省的人口总数,在近百年中增加了20倍。这里既有经济发展的因素,也有人口迁移的因素。研究人口地理是为了提供国家制订人口政策的参考。在这方面,胡焕庸设想,青藏区人口不宜超过1000万,蒙新区不宜超出6000万。因此,他认为“少数民族地区急需推行计划生育工作,其迫切性更大于人口稠密的汉族居民地区”。所有这一些,都体现科学的人地关系的原理。 1胡焕庸等译.战后新世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
2胡焕庸.约翰白吕纳的人生地理学.地理杂志,1928,1(1). 3胡焕庸.法国之地理学.载《新地学》(南京:钟山书局,1933).
4胡焕庸.东坝考察记.方志月刊,1933,6(12).
5胡焕庸.法国地志.南京:钟山书局,1933.
6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地理学报,1935,3(2).
7胡焕庸.白吕纳人地学原理译本序.方志月刊,1935,8(1、2).
8胡焕庸.英国地志.南京:钟山书局,1935.
9胡焕庸.德国地志.南京:钟山书局,1935.
10胡焕庸.俄国地志.南京:钟山书局,1935.
11胡焕庸.江苏图志.中央大学地理系,1935.
12胡焕庸,李旭旦等.两淮水利盐垦实录.中央大学地理系,1935.
13胡焕庸.黄河志气象篇.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4胡焕庸.中国商业地理大纲.地理学报,1936,3(1).
15胡焕庸.中国之农业区域.地理学报,1936,3(2).
16胡焕庸.国内交通与等时线图.地理学报,1936,3(4).
17胡焕庸.南欧地志.南京:钟山书局,1936.
18胡焕庸.气候学.香港:商务印书馆,1938.
19胡焕庸.四川地理.重庆:正中书局,1939.
20胡焕庸.世界经济地理.重庆:青年书店,1940. 21胡焕庸.苏联经济地理.重庆:青年书店,1941.
22胡焕庸.美国经济地理.重庆:青年书店,1942.
23胡焕庸.中国经济地理.重庆:青年书店,1943.
24胡焕庸.日本地志.重庆:京华印书馆,1944.
25胡焕庸.朝鲜地志.重庆:京华印书馆,1945.
26胡焕庸.台湾和琉球.重庆:京华印书馆,1945.
27胡焕庸.两淮水利.南京:正中书局,1949. 28胡焕庸.淮河.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1.
29胡焕庸.淮河的改造.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4.
30胡焕庸.苏联自然地理概论.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5.
31胡焕庸.各洲自然地理讲义〔亚洲部分〕.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59.
32胡焕庸.各洲自然地理讲义〔欧洲部分〕.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59. 34胡焕庸,康淞万,蔡吉.世界气候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35胡焕庸,陈业裕.世界海陆演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6胡焕庸等.人口研究论文集(第一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
37胡焕庸,周之桐.法国经济地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38胡焕庸,严正元,康淞万.欧洲自然地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9胡焕庸,张善余.世界人口地理.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2.
40胡焕庸等.人口研究论文集(第二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3.
41胡焕庸.中国八大区人口密度与人口政策(中英文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42胡焕庸.论中国的人口分布.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3.
43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上册).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
44胡焕庸等.人口研究论文集(第三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
45胡焕庸.中国八大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过去与未来.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6.
46胡焕庸.淮河水道志.蚌埠:淮河志编纂办公室,1986.
47胡焕庸.中国人口地理简编.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
48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下册).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6.
49胡焕庸等.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带的人口、经济和生态环境.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
50胡焕庸,伍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分布图.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
51胡焕庸,伍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密度图.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
52胡焕庸.中国人口的分布、区划和展望.地理学报,1990,45(2).
53胡焕庸自选.胡焕庸人口地理选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⑩ 地理学报论文的格式,是说标题什么字体,几号字,正文又是什么样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