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劳工地理学

劳工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1-02-03 07:51:40

① 求农民工现象 与地理有关

指导思想:1、教学避免肤浅化、教条化、口号化,要使学生从情感、精神的层面上关注农民工现象,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关心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以致用。3、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农民工现象的感性认识,采取开展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研究问题、汇报总结、撰写调查分析报告。教学安排:1、指导学生学会研究性学习。2、帮助学生设计调查表格。3、进行调查汇报,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相关资料:1、 我国目前有多少农民工?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数量巨大、结构复杂、不断扩张的新生群体,数量约有2亿左右。2、 农民工属于什么阶层? 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判断非常正确,意义重大。目前,全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7.6%,其中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业占80%;在全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城市建筑、环保、家政、餐饮服务人员90%都是农民工。也就是说,农民工正在迅速地从农民中分离出来,顽强地融入产业工人阶层,并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部分。当然,这种分离和融入还处于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渡期,由于打破城乡分割不可能一蹴而就,相当长的时间里农民工的农民“血统”还会延续下去。尽管如此,农民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其独特的经济需求和政治诉求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虽然农民工的“根”还在农村,但是他们已经脱胎换骨,日益成长为一个迫切需要社会认可的新兴阶层。3、 农民工处于何种生存境况?(一) 作为“廉价劳动力”,工资水平低,拖欠时有发生。(二) 作为“超时劳动力”,工作时间极长,超负荷从事繁重工作。(三) 作为“高危劳动力”,社会保障缺失,各种安全事故频繁。4、农民工问题有多么重要?(一) 农民工问题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二) 农民工问题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和“以工补农、以城促乡”。(三) 农民工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5、 解决农民工问题应该做些什么?(一) 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体系。(二) 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三) 强化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培训。(四) 稳妥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五) 改进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

② 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和劳动地域分工是中国经济地理的基础理论

因为在中国最重要的就是农民的土地了,然后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域的经济都是不一样的。

③ 一个高中地理问题。劳动导向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何区别希望同时给出两种类型的解释,一个是通俗型

二者联系密切。其实质是密集型和导向型的区别。

密集型工业指该种工业中某回种区位因素所占比重最大,比答如纺织工业,需求劳动力较多,劳动力工资成为主要成本,那就叫劳动力密集型工业。
导向型工业更侧重布局,指该种工业布局在哪种区位因素占优势的地方。还以纺织工业为例,因为劳动力工资占成本比例较大,所以需要找一个劳动力廉价且丰富的地方,就叫做劳动力导向型。但不意味着就一定要放在劳动力廉价的地方,也可以靠近市场,比如我国东部大城市劳动力工资较高,也有纺织工业分布,那就是靠近市场了。但是依然还叫做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④ 有什么工作和地理有关啊

地理信息系统这个专业,不少人以为是跟“地理科学”一样研究土地资源、地貌情况的专业,其实它是一门“地理”加“计算机技术”的交叉学科。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近年来,此专业的毕业生在国际人才市场上属于热门人选,美国劳工部更是将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并称为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三大技术。毕业生可在国土管理、城市管理、规划管理、交通、农业、电力、电信、环保、国防、军事、公安等部门及有关科研单位从事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建立、维护管理和信息处理分析工作。而拥有良好的计算机技术也使此专业的毕业生有更多的选择。
地质学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和艰苦性,传统的地质学专业几年前一度成为高考冷门。不过,时代在发展,地质科学也不仅仅只是挖地找矿了。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超高温高压技术和示踪同位素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显著扩展了地学探测和模拟的广度、深度和精度。地质学在解决 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防治自然灾害和开发新型材料的工作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不少高校的地质学专业还涉及了“珠宝玉石鉴赏”方面的学习,是珠宝贸易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地质学专业的同学毕业后可以在与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部门如能源、交通、矿业、冶金、建材等企事业单位寻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地理知识

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地势西高东低。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3、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4、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5、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6、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8、中国领土最西端在x疆帕米尔高原(73°E)。
9、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10、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12、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13、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4、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15、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16、辽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1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18、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台湾省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19、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5个。
20、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
21、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
22、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23、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
25、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26、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7、东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韩国、日本。
28、东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菲律宾。
29、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0、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31、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2、x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它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简称为“新”。
33、因位于黄河北岸而得名的河北省,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所以河北简称“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庄。
34、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两个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是中国古代“九州”中的“豫州”,因此简称“豫”,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郑州,有大量古代历史和文化遣址。
35、有“古代历史的博物馆”之称的陕西省,是古代秦国的所在地,所以称“秦”或“陕”。
36、陕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安市(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千年古都”。
37、有“煤海”之称的山西省,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简称“晋”,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
38、内蒙古自治区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简称“内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39、辽宁因省内有一条辽河而得名,简称“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阳市。
40、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简称“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长春市是中国的“汽车城”。
41、有“北大仓”(粮仓)之称的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的省份,也是最东的省份,简称“黑”。
42、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哈尔滨市,又称“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节期间,这里举办冰雕艺术节。
43、甘肃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兰州市。
44、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银川市。
45、青海湖古代叫“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青海省就是因它而得名的,这是我国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宁市。
46、x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从公元7世纪开始就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常往
来,促进了藏、汉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左图为x藏布达拉宫。
47、x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萨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
48、同缅甸、老挝、越南相邻的中国西南边疆省份是云南省,简称“滇”或“云”。
49、云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昆明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50、“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贵阳市。
51、贵州省出产的茅台酒被列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也是中国的国酒。
52、因为物产丰富而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省,简称“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成都市。

⑥ 十五到十六世纪,随着地理大发现,地理学以什么为核心

探索地球

(1)欧洲人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随地理大发现由旧大陆迁移到__________,即从欧洲迁往___________洲、___________洲等未开发地区。(2)非洲人从16世纪起,被暴力贩运到___________,他们主要分布在美国________部、西印度洋群岛和巴西东南部。(3)中国人、日本人、印度人曾大批被招募为劳工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地,为当地的开发作出了贡献。
(1)新大陆美大洋?(2)美洲东南?(3)美洲东南亚非洲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随着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主义的扩张,掀起了人口迁移的洪流。主要表现为从欧洲迁往美洲、从非洲劫掠黑人到美洲和殖民主义者招工开发东南亚和美洲(主要是中国人、日本人和印度人)。?

⑦ 关于地理:如下! 什么是原料/劳动/技术指向型 什么是外向型经济 求满意答案!答案

1、原来料导向型:原料是工业源主导因素,不易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比如制糖业。
2、劳动导向型:以劳动力为导向的工业,要求需要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比如低档服装业,一般的种植业,电子装配等。
3、技术指向性:以高薪技术为主导因素的工业,要求技术发达,更新速度快。比如手机、电脑的软件开发。
4、外向型经济:狭义的外向型经济是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活动。工业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加工-出口或是进口-加工-出口。日本就是外向型经济为主,我国珠三角也是的。

⑧ “劳动力是一种稀缺资源”怎么理解呀

劳动力素质
在劳动力因子中,越来越多地不是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而是取决于劳动力的质量.现代经济活动由于有高度发达的交通体系和技术体系作为依托,其区位选择的空间尺度大,灵活性强.并且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也由于生产与服务的自动化程度加强而减少,普通劳动力的获取已经越来越容易,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小.相反,经济活动对高素质的科技劳动力的需求却越来越大,并且对于任何国家与地区而言,高素质劳动力都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因此,能够获取高素质科技劳动力的区域(主要是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大城市地区),成为最适宜现代经济活动发展与布局的区域.
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显现出不尽的活力,知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正在使文明世界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更多地取决于是否具有雄厚的科学与技术研究开发的基础,取决于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经济活动的核心生产要素开始从资本,有形资产,一般劳动力转为知识,科技劳动力,风险资金,无形资产以及优美环境.因此,是否具有充分提供知识生产与创造的人才以及高素质的科技劳动力,即智力密集程度以及区域创新条件如何,是一个地区是否能吸引现代经济活动的关键.
摘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经济地理学》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