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地理考试梗

地理考试梗

发布时间: 2021-02-02 15:45:19

A. 地理考试反思

我叫xxx,在xx次地理考试中,我考了xx分,全班平均分是xx分,最高分是xx,我的分数比最高分差xx分,比平均分差xx分,在班里位居xx名。综合分析,此次地理考试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思想不重视。认为这次考试是小考,没有意义,对付对付就完了。但是正是我轻视的思想造成了此次考试不好的结果。平时我的语文成绩不错,在班里居中上游。
第二:从此次考试中,发现自己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在基础知识项目被扣xx分,占全部被扣分数的xx%。原以为自己的基础知识扎实,其实不然,给自己敲了警钟。
第三:从考试中,发现自己上课没有集中精神听老师讲课。因为很多老师讲的内容出现在考试中,而自己没有听讲,所以不会。

由以上几点,我决定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到:
第一:重视每一次考试,当成练兵,积累自己的考试经验;
第二:平时加强自身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可满足于现状;
第三:上课注意听讲,认真记笔记

这次考试之所以没有考好,总结原因如下:
1 平时没有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考试的时候答题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导致很多题目会做却被扣分甚至没有做对。
2 准备不充分。毛主席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言外之意,无准备之仗很难打赢,我却没有按照这句至理名言行事,导致这次考试吃了亏。
3 没有解决好兴趣与课程学习的矛盾。自己有很多兴趣,作为一个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明白的人,当然不应该同机器一样,让自己的兴趣被平白无故抹煞,那样不仅悲惨而且无知,但是,如果因为自己的兴趣严重耽搁了学习就不好了,不仅不好,有时候真的是得不偿失。 失败了怎么办?

认真反思是首先的:
第一,这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要认真思考,挖掘根本的原因;
第二,你接下来要干什么?确定自己的目标,不要因为失败不甘心接着走,而是要正确地衡量自己。看看想要什么,自己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弱势是什么;
第三,确定目标。明确自己想要的,制定计划,按部就班的走。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以及盲目的追求。 数学是必考科目之一,故从初一开始就要认真地学习数学。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

现介绍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我保证,在以后的地理考试中,一定要提高自己跌地理成绩,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监督我!次考得并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实力。下一次考试,我一定会努力的!

B. 今天地理考试凉了用古语怎么说

今日地理学科之试,欲过,危矣!

C. 有哪些只有文科生才懂的梗

1、就算题目看不懂,但是写满试卷是我的强项

对于一个文科生来说,用自己的最后一口气来写满试卷是最后的倔强,也是对试卷最大的尊重,这也许就是文理科最大的区别,文科生政治题不会,还可以抄材料,说不定老师还会酌情给分,但是理科生就不一样了,面对那些电流电阻微积分等等,最多也就写个“解”字吧!

2、历史老师讲题:A与题意不符,B太绝对了,C是虽然是对的,但是D更加符合

这个梗可以说是老师最常用的“套路”了,既可以缓解尴尬,主要是没办法去解释,文科是比较感性的,不是像理科那样绝对,答案可以是多个的,往往选择题也是比较“坑人”的,一不小心就会陷入那个“迷人的危险”,丢掉学生的“命根”,扎心了!

3、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说实话,这句话到现在都不是很理解,大家见笑了!我估计理科生看了会说:什么鬼?这是绕口令吧!到底要表达什么呢?其实,这句话可就说来话长了,要从西欧中世纪的封建等级制度说起,这里就不给大家“刨根问底”了,因为我也不一定会解释。

4、终极公式: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说到公式这件事,可不是理科生的专利哦!文科生在这方面拿捏的也很好,在这里给大家举几个地理公式: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是不是感觉太“抽象”了呢?这个梗真的厉害了,就问理科生服不服?

5、文科生在考场“突发抽搐”是不要慌,她只是在判断气旋,地转偏向力和气压

我强调一下哦!这个场景是真实存在的,如果在地理考试中,大多数同学突发“抽搐”,手舞足蹈,不要慌,都是小场面,因为他们在判断气旋、地转偏向力和气压,不要去“关心”他们了,让这些学生顺利把题目做完吧!

6、晚上海边居然吹的是陆风

这个梗真的是醉了,就说有一对情侣,两人一文一理,曾为纠结这个问题还闹了分手,这个梗的威力也太强大了,但是,事实就是这样,晚上海边确实吹的是陆风,就是这么气人!

7、抄作业的各种“美称”

语文上是借鉴,数学叫类比,地理上是迁移,政治上是求同存异,历史上就是文化大一统,物理上称为参考系,化学上是同分异构体,生物上是转录,只能说现在学生的脑洞太大了。

8、文科生频繁的画数轴,计算,那他肯定不是在做数学题

这个梗真的太真实了,因为如果一个文科生沉迷于数学和物理无法自拔,那他一定是被拿枪逼着选的文科,谁说文科生就不能会数学题,那些经济计算题才会让你见识什么是文理结合。

综上所述,这八个文科生才会懂得梗,你知道吗?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呢?那些让理科生“完全懵圈”的梗,文科生:说实话,我也没学懂!以上就是今天的所以内容,你还知道什么文科生的梗呢?欢迎下方评论哦!

D. 什么是地理考试

地理考试时,其中一道题是简略描述下列各地:阿拉伯、新加坡、好望角、罗马、名古屋、澳门。

小明这样写:从前有个老公公,大家叫他阿拉伯,有一天他出去爬山,当他爬到新加坡的时候,看见一只头上长着好望角的罗马直冲过来,吓得他拔腿跑进名古屋,赶紧关上澳门。

E. 2011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梗概 (大题)

全球共有六个,极地东风带,中纬西风带和东北(南)信风带,南北半球相似。 其产生原因主要是三圈环流,分别为: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在简化后(认为大气在均匀地面上运动),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产生大气的三圈环流,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作用下,使得0~30处近地面为东北风,即东北信风。同理,产生了剩余的几个风带。同时,在海路热力差异和地形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如西伯利亚高压一样的高(低)压中心,随季节变化,出现了季风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季节位置移动也是成因之一)。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5°之间。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逐渐北移至北回归线。夏至时,气压带和风带比春分时北移5°左右。这时的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赤道与北纬10°之间;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间很短,低气压带来不及形成,所以赤道低气压带不可能移到北回归线附近。但这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可以一直吹到赤道,甚至有一部分可越过赤道,吹送到北半球,并偏转成西南风。 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又逐渐南移至赤道;从秋分到冬至、又南移到南回归线。这时地面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比秋分时一般南移5°左右,比夏至时南移10°左右。例如,赤道低气压带这时已南移至赤道与南纬10°之间,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可一直吹送到赤道,并有一部分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由于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所以在南北纬5°—15°、35°—45°、60°—70°之间的地带便成为风带的过渡地带。

根据天气学家分析,冷锋的天气状况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冷锋移动较慢,坡度也较小,处于空中700hpa槽前,通常称为第一型冷锋。这一类型的冷锋,由于冷气团一方面向前移动,使得锋前的暖气团一方面向前移动,一方面被迫沿锋面向上滑行,在水汽条件充分时,便在锋上产生了云系和降水。
由于这类冷锋处于高空中槽前,利于空气的上升运动,在锋面未到时,暖气团并非碧空无云,随著冷锋的来临,空气中常先有卷云,卷层云,云层随锋线的接近而逐渐加厚,锋线过时为雨层云,雨区宽度约150~200公里。
第二类:冷锋移动较快,坡度较大,处於高空中700hpa槽后或槽线附近,常称为第二型冷锋。这类冷锋上面冷平流较强,气流下沈,仅地面锋线附近暖空气被抬升,但锋面坡度大,有较强的气流上升运动。其冬,夏天气状况有明显的不同,夏季暖气团比较湿润,本来就不稳定,加上上空强烈的冷平流,变得更加不稳定。故锋线附近常形成强烈的积雨云,排列在锋线附近,像一座云堤,冷锋来临时,出现雷暴和阵性降水,但降雨区仅数十公里。冬季,锋前的暖空气位于槽前,气流上升形成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在地面锋线附近,有不宽的连续性降水区。降水止后,常出现大风,人们也称这种锋为乾冷锋。
由于冷锋移动速度有快有慢,因此当冷锋移动较慢时,暖空气上升会较慢且平稳,因此较易出现层状云,同时降雨也较缓和;当冷锋移动较快时,由于暖空气会被冷空气快速抬升,因此往往容易造成浓厚的积雨云,同时下起雷电交加的大风雨。

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 太阳高度 )为90度的地点。它是 地心 与 日心 连线和地球 球面 的 交点 。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活动规律 春分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北移。 夏至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 秋分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继续南移。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北移。 1、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全球烠量分布变化。
2、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带动行星飠系的南北偏移。
太阳直射点每时都在向西移动,每小时移过15度经度。
春分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北移。 夏至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 秋分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继续南移。 冬至 ,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北移。 如此周而复始回归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称为一个 回归年 。

F. 地理考试答题技巧

主要是看清楚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哪边是南纬或者北纬,哪边是东经或者西经
图要看明白了,再去写答案

G. 地理考试怎样得高分

临近高考,地理复习更应该讲究方法,突出主干,面向基础,夯实最主要、最关键、参加高考必须具备的地理基础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注重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相互间的联系。这是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应试能力,取得地理好成绩的决定因素。

讲究方法,形成地理(dili.chazidian.com)思维方式,学会运用原理、方法和技能来解决新问题。

H. 地理:地理考试中各种常见题型的一般答题术语

1.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⑴ 水库大坝选址在 河流峡谷 处,原因:
① 地处峡谷段,地质条件好,利于筑坝,工程量小; ② 大坝以上河段水源充足、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有时要考虑③淹没的耕地少、移民规模小。)
⑵ 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线路方案的理由:
该方案沿线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工程施工容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提示: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并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山脉,少建桥梁、隧道等;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⑶ 确定某地形为盆地,判断理由:
河流向中部呈向心状水系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等高线上的海拔中部低四周高。)
⑷ 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而下。
⑸ 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
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有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 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线路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⑺计算两地间的坡度 :坡度(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

2. 海洋资源小专题:
⑴ 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
这里 ① 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② 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③ 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以上条件使得该海域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 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① 近岸带的滨海砂矿:分布有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 大陆架浅海海底:分布有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 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3. 盐度和洋流小专题:
⑴ 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 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 ② 周围是热带沙漠气候区,从陆地流入的淡水很少。
⑵ 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 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② 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较多,且有大量淡水注入。
⑶ 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缺少河流淡水注入。
②西部:有河流淡水注入,稀释作用很强。
③巴尔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东西两侧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 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的低纬度海区和高纬度海区递减。
⑸ 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
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
流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海区流向较低(高)纬度海区,[或由较低(高)水温海区流向较高(低)水温海区]。

4. 河流及交通小专题:
⑴ 中国南流出境河流境内外名称变化: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 独龙江—伊洛瓦底江 怒江---萨尔温江 澜沧江---湄公河 元江---红河
我国其它的国际性河流:
额尔齐斯河—鄂毕河 黑龙江在俄罗斯称阿穆尔河
⑵ 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流域内地势平坦,河流落差小,工业发达,货运量大,航运价值大。
⑶ 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
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河流大致由南向北流,有凌汛现象,不利航运。
亚马孙河由于位于热带雨林区,茂密的雨林植被阻碍通航;流域内人烟稀小,航运价值小。
⑷ 极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缩短航程,节时节能。
⑸ 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 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 地处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变式:三峡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 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 地处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⑹ 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经济意义:① 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②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③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政治意义:① 有利于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② 有利于加快西南地区的脱贫速度。③ 有利于社会稳定。
战略意义:① 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② 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⑺ 俄罗斯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重要意义:
① 加强东西部经济联系,促进物资交流; ② 加快资源开发,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5. 地质地形小专题:
⑴ 南极发现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说明:
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
⑵ 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侵蚀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⑶ 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内力作用----地壳断裂陷落
⑷ 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 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断层形成的块状山地
⑹ 七大洲地形特色:
亚 洲: ① 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 ②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 洲: ①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 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 ③ 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欧 洲: ① 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 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
② 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大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③ 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 ①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②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③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高峻山地,东部是低矮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南美洲: ① 西部为南北纵贯的高峻的安第斯山脉; ② 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 ① 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 ② 地形为南北向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 ①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大洲(2350m); ② 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⑺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的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位于地震带,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②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③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严重

6. 洪涝小专题:
⑴ 孟加拉国涝灾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 西南季风强盛,降水丰沛,多暴雨; ②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 ③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④西南季风使海水向北涌入孟加拉湾,阻碍了河水入海。
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坏较多,致使水土流失严重,三角洲泥沙淤积严重,河床变浅。
⑵ 印度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西南季风强盛,或来得早,退得晚,易造成涝灾;反之会造成旱灾。
⑶ 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
① 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影响,多上升气流,降水丰沛;
② 平原地形及北、西、南三面高、向东敞开的地形地势,有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
③ 水汽进入内陆后,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 ④ 流域面积广,地表水从三面向亚马孙河汇集。

I. 人家说你地理考试考过大题什么意思

我也是文科生过来的,感觉学地理就是要背而且要背的很熟才行,知识面内越广越好,知道的比人家容多就自然会比人家考的分多。。。对于题目还是要多练才行,练多了对那一类题目熟悉了就行了,见得越多对知识的巩固机会也就越多,总之做的题目决不能少,地理靠的是硬功夫。你说知识都会但题目还是错我想这个可能是由于对知识不熟的缘故,多做做背背会好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