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分层教学高中地理

分层教学高中地理

发布时间: 2021-02-02 09:19:14

高中地理分层教学具体开展了哪些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专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属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❷ 分层教学的意义

【分层教学的实践意义 】:
(一)能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分层教学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层”而教,因此能使教学内容较好的适合每个学生的要求。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分层教学可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对于优等生,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对于学习困难生。可以从进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着手,激发学习热情,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他们“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理解和接受水平的知识内容,从而使他们对本学科学习产生兴趣,达到逐步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二)可以使学科学习成绩评价更加合理化
不分层教学,所有学生一张试卷,成绩按由高到低排序,往往给学生造成很大心理压力。分层教学,各层次学生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工具,比如对低层次学生可采用过程性评价,使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从而激发学习内驱力,以得到成功体验,使自己产生成就感,为进一步学习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又如,对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采用个体相对评价,以评价学生自身近阶段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三)可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出色,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分层教学可使学习水平相差不大的学生在―个层次中学习,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以及各方面的学习条件基本是相同的,因此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条件准备教案。由于事先对学生的了解,老师可以尽量考虑给同一个层次内的学生准备学习内容,而不用再像分层前那样要考虑各个层次的学生,以致增加了注意力的分散程度,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由于这种分层教学模式,使得同―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水平基本相当,因此老师在讲课时不必重复讲授同一个知识点。不用再像分层前,老师既要照顾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还要照顾学习困难学生。

(四)可给学生一个奋斗的“阶梯”
由于分成不同的层次,学生会产生许多不同的想法。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他们被分在一层,也就是原来班内的优等生都聚在一起,高手云集,而且这部分学生自尊心、争胜心特别强,都不甘示弱,因此学习更富有竞争力。俗话说,下棋要找高手,就是这个道理。分到低层次的学生,看到分在前面的同学,意识到自己的差距,会奋起直追,努力赶上成绩优异的同学。这样你追我赶,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分层教学对于学生有一个很好的警示作用。

❸ 怎样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对有差异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实行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教法、不同的训练、不同的评价等方式,使每个学生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分层教学与当代科技迅猛发展的现状相适应,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相适应,与人的智力和认知发展规律相适应教学模式。那么怎样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呢?
一、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突出学生主体意识
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渠道,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了解他们的学习技能、智力因素、学习品质、学习兴趣等。掌握这些后,对学生进行分类,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时,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各种爱好。在教学中,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所有学生,在学习成绩得到发展的同时,也能找到自己的爱好,发挥学生个性特长。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乐观的对待每个学生的发展,树立学生之间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
二、明确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构建不同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理念,合理的构建教学内容,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要改变传统的“统一的纲性”标准,对那些基础差的学生,要实施先浅后深,循序渐进的方法,将教材划成不同层次,构建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去完成。对学生的分层要求,不仅要从量上去区分,也要从难度和综合度上区分。对那些难度较大、跨度较大的内容不作过分的要求。对接受能力差点的学生,不要立即要求他们做综合的训练。切忌在教学中犯急于求成的错误,因为那样不但提高不了教学效率,反而会丧失学生的学习信心。
三、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分层次教学时,我们要从备课阶段做起,将教学时间、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都要进行充分考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同一个知识点,要设计出不同的提问和要求,要做到针对性,在面向全体的时候,照顾个别。努力做到虽然分层但不散,尽管面向整体,但不死板。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根据课堂上的情况,随时做好调控,将因材施教自然的融合到预习、提问、练习、辅导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四、明确练习设计策略、实施分层次辅导
在实施分层教学中,我们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分类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对于较高层次的,要求高点;对于中等生,要适当减低难度,或者将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问题,逐步提高练习的难度,这样就能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全面的发展每个学生。课后辅导,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抓好课后辅导,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帮助很大。在实施分层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在具体的教学辅导中,我们不能采取补课等增加学生负担的形式来进行。而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类辅导的方法来进行。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辅导的内容侧重于对所学知识的拓宽、加深上;对于学习成绩欠缺的学生,辅导的内容侧重于掌握学习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对于中等成绩的学生,辅导的内容侧重放在培养他们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上。通过不同形式的辅导,力争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进步。
五、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查与评价
对学生进行考查与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只用试卷考试的方式。如果只用试卷进行考查,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永远比那些基础差的学生考的分数多,这样就不利于调动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他们经过几次努力,仍然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远远落后时,就会丧失学习信心。因此,我们要在具体考查、评价学生的时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如课堂中的表现、是否善于提出问题、完成作业情况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和评价。努力通过考查与评价,让每个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❹ 分层教学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分层教学主要有: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实施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
希望可以帮到你

❺ 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

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
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又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
它保留行政班,但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做法: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阶段考查,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这种模式多限于职业教育。指按照学生的毕业去向分层分班教学。具体做法是:入学时进行摸底调查,既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又了解学生对就业与升学的选择,在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同时,也反馈学生自身的学业情况,正确定位。然后,以学生的基础和发展为依据,分成两个层次,升学班与就业班。两个班的主要文化课安排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进度,只是教学的目标和知识的难度有区别,升学班更注重应试能力的训练,就业班则突出文化知识与职业实践的结合。当二年级学生参加水平测试并合格后,学校又给学生提供第2次选择,升学班进一步强化文化课与主要专业课,而就业班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
分层依据:以美国部分州为例,主要依据智力测验分数、学习成就、教师意见和家长意见决定分层。
分层范围:通常在主要科目实行分层,如数学、英语、科学、社会。
分层管理:一般实行弹性机制,分层不是固定的,每学期或每学年要进行调整,层次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如进步显著就可以上调,学习吃力则可以下调。
因为是按照科目分组,实际上所有科目都在A组或所有科目都在D组的学生很少,多数学生是不同的科目在不同层次的组中学习。
分层教学的优点是,由于增加了智力测验和成绩作为依据,同一层次内学生的基础和水平较一般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更为整齐,因此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更加便利。由于不同科目各自分组,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学生的兴趣和差异。
分层教学的缺点是在管理上比较复杂

❻ 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对有差异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实行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教法、不同的训练、不同的评价等方式,使每个学生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分层教学与当代科技迅猛发展的现状相适应,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相适应,与人的智力和认知发展规律相适应教学模式。那么怎样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呢?
一、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突出学生主体意识
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渠道,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了解他们的学习技能、智力因素、学习品质、学习兴趣等。掌握这些后,对学生进行分类,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时,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各种爱好。在教学中,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所有学生,在学习成绩得到发展的同时,也能找到自己的爱好,发挥学生个性特长。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乐观的对待每个学生的发展,树立学生之间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
二、明确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构建不同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理念,合理的构建教学内容,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要改变传统的“统一的纲性”标准,对那些基础差的学生,要实施先浅后深,循序渐进的方法,将教材划成不同层次,构建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去完成。对学生的分层要求,不仅要从量上去区分,也要从难度和综合度上区分。对那些难度较大、跨度较大的内容不作过分的要求。对接受能力差点的学生,不要立即要求他们做综合的训练。切忌在教学中犯急于求成的错误,因为那样不但提高不了教学效率,反而会丧失学生的学习信心。
三、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分层次教学时,我们要从备课阶段做起,将教学时间、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都要进行充分考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同一个知识点,要设计出不同的提问和要求,要做到针对性,在面向全体的时候,照顾个别。努力做到虽然分层但不散,尽管面向整体,但不死板。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根据课堂上的情况,随时做好调控,将因材施教自然的融合到预习、提问、练习、辅导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四、明确练习设计策略、实施分层次辅导
在实施分层教学中,我们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分类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对于较高层次的,要求高点;对于中等生,要适当减低难度,或者将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问题,逐步提高练习的难度,这样就能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全面的发展每个学生。课后辅导,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抓好课后辅导,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帮助很大。在实施分层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在具体的教学辅导中,我们不能采取补课等增加学生负担的形式来进行。而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类辅导的方法来进行。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辅导的内容侧重于对所学知识的拓宽、加深上;对于学习成绩欠缺的学生,辅导的内容侧重于掌握学习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对于中等成绩的学生,辅导的内容侧重放在培养他们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上。通过不同形式的辅导,力争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进步。
五、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查与评价
对学生进行考查与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只用试卷考试的方式。如果只用试卷进行考查,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永远比那些基础差的学生考的分数多,这样就不利于调动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他们经过几次努力,仍然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远远落后时,就会丧失学习信心。因此,我们要在具体考查、评价学生的时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如课堂中的表现、是否善于提出问题、完成作业情况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和评价。努力通过考查与评价,让每个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❼ 如何分层教学

如何分层教学
一、备课的分层。多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合理划分教学版块是实施好分层教学的依据。
1.教学内容的宏观分层。具体操作是:学年或者学期初按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把目录、标题、课程内容、图表、习题、注释等按不同的形式和难易程度分门别类。教师要坚决守住课堂这块阵地,一节课也不能耽误,一节课也不能马虎,这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
2.备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分层:分层备重难点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教师要在透彻理解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把握住哪些是基本要求,是所有学生应掌握的,哪些属较高要求,是后进生必须掌握的,然后设计分层教学的全过程。其中,要特别关注如何解决学习困难学生的困难和特长学生潜能的发展。
3.备教学环节的分层:将某一课分解出的多个问题(或类型)考虑如何穿插于每一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如某课有5个问题或知识点,将其分解在预习、课堂讲述、作业练习、课外辅导、复习、单元检测等环节中,这样教师学生都轻松,且容易掌握,教学质量即能明显提高。
4.备教学过程的分层:面对全体学生的一般讲述;优化提问(或教师提问)及解决方法;后进生存在的问题(或教师提问)及解决方法;预计可能出现一些较特殊问题或现象及解决方法。这样既保证了能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了促优补差,也防止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或矛盾,教师无可适从,影响教学效果,如“五段导学式自主学习模式”,采用编写导学案,自主探究,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因材施教,引导、分层教学,大胆改革课堂结构。
二、上课的分层策略。
精讲,精讲 不是少讲,而是提炼出恰到好处的精当语辞,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时间的分层搭配。一节课把握好三个时间层次:最佳时段(1—15分钟)解决重点难点。修正阶段(10—15分钟)进行问题解答。演练时段(10-20分钟)指导学生做导学案,巩固提高。教师把握好教学时段,合理利用40分钟教学时间,力争35分钟解决问题。
2.教学内容的分层环节。指教学流程要多层面,也就是说把教学内容通过一系列连贯的演绎活动,使课程内容由平面向立体、抽象化形象。把一个复杂的问题零刀碎刮,但不支离破碎,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3.教学程序的分层整合。具体可以分解为以下五个过程:复习,主要针对临界生和学困生,监督这些学生巩固、熟记前面所学的知识;‚导入新课,出示目标,导入要简练,意图要明确,要有新意,有气势,有激情,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ƒ自学探究,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通过问题探究,知识点的梳理,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小组间的互助合作、讨论对本节知识点的掌握、理解进一步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掌握。展示点拨,教师对学生小组间仍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当堂检测,让学生独立完成针对训练及当堂检测,巩固知识的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简单应用,进行课堂学习小结。
4.教学语言的分层设计。这里讲述的不是教学内容的语言技巧,比如语音、语速和语素等,而是指六个层次:讲授前的导语;层次间的过渡语;设置问题的点拨语;临场问题的处置语;小结语;下课时的结束语。这六层次的语言要精心设计,把握两大要领:一是切题,二是常讲常新。
5.板书的分层规划。板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要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看内容多少、黑板大小形状)决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写了擦、擦了写,要做到规范、简洁,使教学内容立体化、层次化。同时要把握两大原则:一是直观、层次分明、易理解、好记忆;二是副板书要留足空间。
三、实验教学的分层
1.对于同一个实验,不同学生在学习目的上可以互不相同。实验既可以是探究性的,也可以是验证性的,由于数字化探究实验具有便于使用的模块,可以对学生实施分层实验教学,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先进行验证性试验,之后再利用数字化探究设备进行探究性实验,利用探究分析仪等设备采集数据,再利用设备将数据转化成物理图像,进行和验证性实验结论进行对比,切身感受实验的完美与物理学科的直观性。
2.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更自由地设计某个实验来验证他们的想法,为学生大胆创新提供平台,只要能适应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物理实验专题选修模块的需要即可。
四、作业的分层布置
1.分量适宜。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部分,每部分又分为口头和书面两类。课堂作业的量因剩余时间而定,时间长就分层次布置,课外作业的量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布置。
2.难易适度。课堂作业难度相对难一些,既是对所讲内容的补充和提高,又是对部分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的能力的提升,知识的拓展与引领。
五、课外辅导的分类实施。
课外辅导包括包括课间休息和早晚自习。辅导要把握以下问题:课外辅导不能将自习辅导等同于课堂教学,不能在课堂上进行过多的单独辅导而占用课堂时间。‚对各类学生要不同目标不同层次的分层辅导,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学习接收水平进行辅导。
六、检测与考查的分层程序。
检测和考查是教学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也是督促学生学习,巩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1.检测上节课布置的识记内容和本节预习情况,可在讲课前,也可在讲课中进行。
2.班级及个体差异分层检测,要设置不同层次的题目,面向全体学生,能力好的学生能全部理解、解决所考察的问题,能力一般的学生只要将所学的基础掌握即可,便达到了物理教学的要求。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