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地理期末考试
Ⅰ 初一上册地理期末试卷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A.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昆明四季如春
C.马鞍山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南极洲终年严寒
2.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阴天的是:
A. B. C. D.
3.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 B. C. D.
4.有关气候叙述错误的是:
A.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温差小
C.地球纬度越低的地方,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少
D.人类生产生活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废气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5.首都北京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6.有关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地区错误的是:
A. 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7.联合国总部设在:
A 巴黎 B.纽约 C.伦敦 D.华盛顿
8.人类活动排放的气体中,导致臭氧层破坏的是:
A 二氧化碳 B.氯氟化合物 C.碳氢化合物 D.二氧化硫
9.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A.乌拉尔山脉 B. 高加索山脉 C. 苏伊士运河 D. 巴拿马运河
10. 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A. 道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11. 当一个人站在南极点时,他周围的方向是:( )
A. 四周都是北 B. 左东右西 C. 左西右东 D. 四周都是南
12.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A. 24小时 B. 12小时 C. 1小时 D. 1年
13.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地转偏向力 B.昼夜更替 C.昼夜长短变化 D.时间的差异
14. 期末考试的今天,太阳直射点位于:( )
A.赤道上 B.南回归线附近 C.北回归线附近 D.南极圈
15. 下面对高度的叙述,表示相对高度的是:( )
A. 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B. 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9003米
C. 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高-155米 D. 青藏高原平均高度为4000米
16. 被亚、欧、北美三大洲环抱的大洋是: (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北冰洋 D.印度洋
17.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分别是:( )
A. 50% 和 50% B. 79% 和 21% C. 29% 和71% D. 71% 和 29%
18. 北美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 )
A. 丹麦海峡 B. 白令海峡 C. 巴拿马运河 D. 德雷克海峡
19. 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
A. 秋高气爽 B. 冬冷夏热 C. 狂风暴雨 D. 全年炎热干燥
20. 南半球陆地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 )
A. 7月 B. 8月 C. 2月 D. 1月
21. 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 )
A. 该地某一年的降水量 B. 该地降水最多一年的降水量
C. 该地多年平均的降水量 D. 该地降水量最少一年的降水量
22、影响塔里木盆地与同纬度北京气候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有: ( )
A.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 C. 地形 D. 人为因素
23. 西亚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属于:(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24. 关于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B.四季分明,夏季多雨
C.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D.全年炎热干燥
25.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取决于:( )
A.经济发达程度 B.生活医疗水平 C.文化教育水平 D.出生率和死亡率
26. 2000年在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数量是:( )
A.1个 B.7个 C.5个 D.6个
27. 下列不属于黄种人的是:( )
A.印度人 B.印第安人 C.蒙古人 D.中国人
28. 有关世界三大宗教,正确的说法是:( )
A.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B.基督教教徒又称为穆斯林
C.佛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D.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29. 下列关于世界上语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国家只有一种语言 B.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C.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30.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
①森林减少,草原遭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②粮食及生活用品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
③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④生活水平会大幅度提高。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2、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位于_______纬度_______的平原地带。
3、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受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影响,还受_______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山地的_______降水多,_________降水少。
4、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世界最大的岛屿是 。
5、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____。
6、从大气中降落的_____、_____、____等,统称为降水。
7、________减去________,就是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_________。
8、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________与________决定的。
9、人类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三个主要人种。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三、识图题
下图是四个大洲轮廓图,读图并回答问题(10分):
(1)、四个大洲的名称分是:
A_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
(2)、其中,有热带草原分布的大洲是____洲和_______洲;发达国家最多的大洲是_____洲,该洲人种主要是________;世界最大的高原分布在________洲,除B洲外,其它三洲的居民主要信仰___________教。
Ⅱ 初一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11年初一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试卷满分50分 考试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题,计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宿迁市地图 B.江苏省地图
C.中国地图 D.世界地图
2.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是最长的经线
B.本初子午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20ºW、160ºE经线圈是东西半球分界线
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3.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比例可以粗略描述为
A. 各占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二海洋
C.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 四分之一陆地
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 B.伊朗高原
C.东非高原 D.青藏高原
5.在分层设色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绿色区域表示的地形常常是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6.大陆漂移假说是由
A. 哥伦布提出的 B. 加加林提出的
C. 魏格纳提出的 D. 我们的祖先提出的
7.下列地区不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A. 寒带气候区 B. 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地区
C.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 D. 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
8.关于目前人口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长过快,是每个国家都存在的问题
B. 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C. 世界各国都要控制人口数量
D. 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的现象,全部集中在发达国家
9.关于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只有黑种人分布
B.白种人是“高等”人种,黑种人是“低等”人种
C.黄种人都分布在亚洲
D.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10.为迎接奥运会,北京市政府大力推广学习英语活动,其原因是
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C.英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
D.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11.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12.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A. 四季如春 B. 终年炎热
C. 暴风骤雨 D. 四季分明
13.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越来越低
B.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越来越高
C. 纬度相同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一定也相同
D.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也随着升高
14.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属于哪种降水类型
A. 对流雨 B.地形雨
C. 锋面雨 D. 台风雨
15.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 四季的变化 B. 昼夜长短的变化
C.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D. 昼夜交替
16.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过后,家住宿迁的玲玲感觉
A.白天越来越长了 B.黑夜越来越长了
C.天黑的时刻越来越早了 D.天亮的时刻越来越迟了
17. 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会议指出:近年来,全球气温明显变暖,主要原因是
A.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 B.空气中氯氟化合物增多
C.太阳辐射加强 D.降水增加
18.宿迁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19.当今世界存在着许多的矛盾与冲突,导致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根本原因是
A.巴以冲突
B.国际恐怖主义猖獗
C.经济贸易摩擦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20.规模最大与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
A. 红十字会 B. 世界贸易组织
C. 联合国 D.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 )
2.纬线的形状是半圆 ( )
3.近来,菲律宾马荣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该国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处 ( )
4.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 ( )
5.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包括乡村和城市两种主要形式 ( )
6.在卫星云图上,白色区域通常表示云雨区 ( )
7.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 )
8.在地球五带中,有太阳光线直射的是热带 ( )
9.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划分的 ( )10.国际合作只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
三. 读图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A 2、C 3、C 4、D 5、B
6、C 7、A 8、B 9、D 10、B
11、A 12、C 13、A 14、B 15、D
16、A 17、A 18、B 19、D 20、C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读图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南美洲
(2)①太平洋 ②印度洋 ③北冰洋
(3)亚洲 太平洋
(4)苏伊士
2.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气温 降水
(2)A B
(3)少(较少、极少、干燥、干旱) 多(较多、湿润、多雨) 地中海
(4)高温(全年高温) 多雨(全年多雨、多、多且均匀) B
Ⅲ 初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
2000——200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一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地球是一个________部位略鼓,________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2、国际上习惯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3、随着地球不停的自转,地球表面产生了________。地球公转一周是________,产生________。
4、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是________。
5、人口的增长会带来许多问题,因此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________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________和________相适应,与________和________相协调。
6、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千姿百态的地形是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7、现在已在利用的新能源有:核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世界各国按经济发展水平,有________和________。
9、在淡水资源中,________中储存的水量最多,它们分布在南北两极和________、________地区。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和部分________,它们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难以满足需要。
10、下列叙述分别反映了森林的哪种环境作用?(大自然总调度室作用)
A、每天每公顷阔叶林可吸收1000千克二氧化碳,放出730千克氧气。
B、每年每公顷松林可滞留粉尘34吨。
C、5万公顷森林可含蓄的水量,相当于一座容量为100万立方米小水库。
D、夏季每天每公顷森林,可以从地下汲取70——100吨水化为水气。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西亚和北非地区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
A、英语 B、西班牙语 C、法语 D、阿拉伯语
2、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 )
A、中国 B、美国 C、韩国 D、俄罗斯
3、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石油 B、铁矿 C、煤 D、水
4、关于东南亚物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亚是天然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B、东南亚的矿石是以铁和石油最多著名
C、菲律宾是天然橡胶的重要产地
D、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5、有关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单 B、比例尺越小,表示内容越详细
C、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D、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详略无关
三、连线题(共10分)
1、 A、新加坡 夏季多雨区
B、北京 冬季多雨区
C、伦敦 全年多雨区
D、罗马 常年湿润区
2、 A、黑色金属 铁
铅
B、有色金属 铜
磷
C、非金属矿 锰
瓷土
四、填表题(每格1分,共12分)
1、填出国家首都
国家 首都
① 曼谷
老挝 ②
缅甸 ③
④ 河内
柬埔寨 ⑤
2、填东南亚主要农产和矿产以及出口最多的国家
物产 天然橡胶 油棕 椰子 蕉麻 稻米 锡 石油
国家
五、读图填图题(共43分)
(一)读日本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岛屿: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工业中心: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3、海洋:
⑤________ ⑥________
4、山峰:⑦________
(二)读东亚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国家: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海洋: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3、A所在的岛屿是________________;B、C所在的半岛是________。
(三)读季风气候的形成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在A、B两图,代表夏季风的是________图,代表冬季风的是________图。
2、在A图中,北太平洋上空形成________气压区,B图中北太平洋上空形成________气压区。
3、锦州属于________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季_____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____。
(四)读世界区域划分图(14分):
1、回答13个区域名称分别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⑥________
⑦________ ⑧________ ⑨________ ⑩________ ⑾________ ⑿________ ⒀________
2、中国属于:________区域。
(五)(2分):
想一想:爬到山顶A,从B点爬容易,还是从C点爬容易?为什么?
Ⅳ 初一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1年初一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试卷满分50分 考试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题,计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宿迁市地图 B.江苏省地图
C.中国地图 D.世界地图
2.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是最长的经线
B.本初子午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20ºW、160ºE经线圈是东西半球分界线
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3.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比例可以粗略描述为
A. 各占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二海洋
C.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 四分之一陆地
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 B.伊朗高原
C.东非高原 D.青藏高原
5.在分层设色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绿色区域表示的地形常常是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6.大陆漂移假说是由
A. 哥伦布提出的 B. 加加林提出的
C. 魏格纳提出的 D. 我们的祖先提出的
7.下列地区不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A. 寒带气候区 B. 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地区
C.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 D. 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
8.关于目前人口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长过快,是每个国家都存在的问题
B. 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C. 世界各国都要控制人口数量
D. 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的现象,全部集中在发达国家
9.关于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只有黑种人分布
B.白种人是“高等”人种,黑种人是“低等”人种
C.黄种人都分布在亚洲
D.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10.为迎接奥运会,北京市政府大力推广学习英语活动,其原因是
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C.英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
D.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11.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12.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A. 四季如春 B. 终年炎热
C. 暴风骤雨 D. 四季分明
13.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越来越低
B.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越来越高
C. 纬度相同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一定也相同
D.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也随着升高
14.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属于哪种降水类型
A. 对流雨 B.地形雨
C. 锋面雨 D. 台风雨
15.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 四季的变化 B. 昼夜长短的变化
C.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D. 昼夜交替
16.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过后,家住宿迁的玲玲感觉
A.白天越来越长了 B.黑夜越来越长了
C.天黑的时刻越来越早了 D.天亮的时刻越来越迟了
17. 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会议指出:近年来,全球气温明显变暖,主要原因是
A.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 B.空气中氯氟化合物增多
C.太阳辐射加强 D.降水增加
18.宿迁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19.当今世界存在着许多的矛盾与冲突,导致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根本原因是
A.巴以冲突
B.国际恐怖主义猖獗
C.经济贸易摩擦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20.规模最大与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
A. 红十字会 B. 世界贸易组织
C. 联合国 D.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 )
2.纬线的形状是半圆 ( )
3.近来,菲律宾马荣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该国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处 ( )
4.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 ( )
5.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包括乡村和城市两种主要形式 ( )
6.在卫星云图上,白色区域通常表示云雨区 ( )
7.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 )
8.在地球五带中,有太阳光线直射的是热带 ( )
9.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划分的 ( )10.国际合作只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
三. 读图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A 2、C 3、C 4、D 5、B
6、C 7、A 8、B 9、D 10、B
11、A 12、C 13、A 14、B 15、D
16、A 17、A 18、B 19、D 20、C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读图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南美洲
(2)①太平洋 ②印度洋 ③北冰洋
(3)亚洲 太平洋
(4)苏伊士
2.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气温 降水
(2)A B
(3)少(较少、极少、干燥、干旱) 多(较多、湿润、多雨) 地中海
(4)高温(全年高温) 多雨(全年多雨、多、多且均匀) B
Ⅳ 初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
初一地理上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A.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昆明四季如春
C.马鞍山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南极洲终年严寒
2.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阴天的是:
A. B. C. D.
3.有关气温分布的说法错误的是:
非洲大陆最炎热 B.一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方突出
C.夏季,大陆气温比海洋气温高
D.沿海湿润地区温差大
4.我国降水类型主要是:
A.对流雨 B.锋面雨 C.地形雨 D.台风雨
5.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 B. C. D.
6.有关气候叙述错误的是:
A.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温差小 C.地球纬度越低的地方,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少
D.人类生产生活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废气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7.我国东南部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8.有关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地区错误的是:
A. 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9.联合国总部设在:
A 巴黎 B.纽约 C.伦敦 D.华盛顿
10.我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的国际组织是:
A 世界贸易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东南亚国家联盟
11.有关右图等温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陆地 海洋 0℃
A.该图反映的是七月份的气温分布 10℃
B.该图反映的是一月份的气温分布. 20℃
C.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的气温分布
D.图中大致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12.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是:
A.南极洲.太平洋 B.亚洲.大西洋 C.北美洲.印度洋 D.南极洲.北冰洋
13.在下列图幅相同的四个比例尺中,反映实际内容最详细的是:
A.1∶10000 B. 1 C. 0 10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千米
10000000
14.下列地图属社会经济地图的是:
A. 水文图 B.地形图 C.农业图 D.气候图
15.有关纬线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两条相对的纬线构成一个纬线圈 D.所有纬线长度不等
16.南极圈出现极夜的日期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17.分布在40°––60°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式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8.人类活动排放的气体中,导致臭氧层破坏的是:
A 二氧化碳 B.氯氟化合物 C.碳氢化合物 D.二氧化硫
19.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乌拉尔山脉 B. 高加索山脉 C. 苏伊士运河 D. 巴拿马运河
20. 在地球仪上,0°纬线和0°经线的长度相比:
A. 两条线一样长 B. 0°经线比0°纬线略长
C. 0°经线不足0°纬线一半长 D. 0°纬线比0°经线略长
21.下列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青藏高原 B. 亚马孙平原 C. 南极洲 D. 我国东部平原
2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的颜色是:
绿色 B. 黄色 C. 蓝色 D. 红色
23.下列地理位置写法正确的是:
A. 20°, 160° B. 北纬20°N, 东经160° E C. 0°, 160°S D. 20°S, 40°W
24. 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A. 道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25. 西半球在:
A. 本初子午线以西到180°经线 B. 160°E以东到20°W之间
C. 180°经线以西到0°经线 D. 20°W以东到160°E之间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读图.填图.问答题(共50分)
1.读右图“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内容(5分):
⑴.图中字母分别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山峰 鞍部 陡崖
⑵C、D中位于山谷的是 .坡度较缓的是
2.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15分)
大洲: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大洋:⑧ ⑨ ⑩
两极: 东西半球:A. B. 3.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判断A.B的气候类型:
A.
B.
(2).填表: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A
B
4.下图是四个大洲轮廓图,读图并回答问题(10分):
(1).四个大洲的名称分别是:A B C D
(2).其中,有热带草原分布的大洲是 洲和 洲;发达国家最多的大洲是 洲,该洲人种主要是 ;世界最大的高原分布在 洲,除B洲外,其它三洲的居民主要信仰 教.
5.读右图“地球上的五带图”填空(10分)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上南北回归线、南北
极圈的纬度及五带
(2)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带,有阳光直射
现象的是 带,四季分明的温度带是 带
0°
Ⅵ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卷(人教)
一、选择题。1、我国最东端、最北端所在省区是( )A、黑龙江 B、内蒙古、黑龙江 C、黑龙江、辽宁 D、新疆、黑龙江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A、蒙古 B、朝鲜 C、越南 D、日本3、下列省区与简称、人民政府驻地的连线,正确的是( )A、广西—桂—桂林 B、福建—闽—厦门C、青海—甘—兰州 D、贵州—黔—贵阳4、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一组是( )A、蒙古、俄罗斯 B、越南、老挝 C、尼泊尔、锡金 D、阿富汗、巴基斯坦5、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A、湖北、湖南 B、西藏、台湾 C、山西、吉林 D、四川、云南6、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壮族 C、蒙古族 D、藏族7、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8、在渝、鄂两省区交界处的山脉是( )A、太行山 B、武夷山 C、巫山 D、祁连山9、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在春耕生产了,这是由于我国(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B、东西距海远近判别大C、地势垂直变化差异大 D、南北跨纬度很广10、有关我国冬夏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B、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C、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冬季风D、漠河镇是我国冬、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11、湖南省所属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 )A、暖温带、湿润地区 B、暖温带、半湿润地区C、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D、亚热带、湿润地区12、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分别是( )A、广州市和托克逊 B、海口和呼和浩特C、火烧寮和托克逊 D、大连和拉萨13、我国海域辽阔,素有“天然鱼仓”之称并分布有我国最大渔场的海域是( )A、黄海 B、东海 C、南海 D、渤海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龙江北部降水少属于干旱地区 B、塔里木盆地气温较高属于热带C、海南省属于热带 D、珠江三角洲属于热带15、下列地形区中,位于非季风区的是( )A、东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云贵高原16、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 )A、曾母暗沙 B、海南岛 C、漠河 D、吐鲁番17、我国内流区大致位于( )A、东南部季风区 B、西北部非季风区 C、南部湿润地区 D、北部湿润地区18、关于塔里木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暖温带 ②半干旱地区 ③干旱地区 ④草原广阔 ⑤地表植被以荒漠为主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⑤19、黄河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河段是(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20、关于长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中游河段B、“千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河段水患最频繁C、长江的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2,被称为“水能宝库”D、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丰富、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但它不是我国第一大河二、填空题21、与我国陆上相邻的东南亚国家是 、 、缅甸。22、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该地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族。23、我国共有 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族。24、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 ”。25、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 。26、我国最大的高原是 ,最大的盆地是 。27、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最长的人工运河是 。28、长江发源于 山脉,黄河泥沙主要来自 河段。29、冬季我国南北温差 ,主要受 因素影响而形成的。30、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 ,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是 。三、读图分析题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山脉名称:① ② ③ ④ ⑵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 B C D E F ⑶a、b、c三条河流中,含沙量最大的是 ,水量最丰富的是 ,汛期最长的是 。⑷我国1月份0℃等温线经过图中的 山脉,它是我国 和 两个干湿地区的分界线,也是亚热带和 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⑴上图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依次为:( )A、藏、桂、陕、湘 B、新、粤、甘、湘 C、青、秦、粤、湘 D、湘、甘、粤、新⑵上图中4个省区中的河流分别是:A图 B图 C图 D图 ⑶四省区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排列为 ,反映了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的规律是 。⑷A图中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该省区的地形特点是 。⑸A、B两省区的民居建筑屋顶的差异是 。33、读图回答问题:⑴图中箭头所示的风是 风,风向是 。⑵受这种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是 区。⑶在①②③④四城市中,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排列是 ,说明我国降水的分布趋势是 。34、用直线将下列地区与其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连接起来。暖温带 东北平原 半湿润地区中温带 塔里木盆地 湿润地区热带 四川盆地 干旱地区亚热带 海南省 半干旱地区3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⑴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水电站或水利枢纽:A C 支流:D E ⑵划分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地点是 ,图中数字代号是 。⑶历史上有“黄河一害,惟富一套”之说。上游的 平原由于黄河的灌溉,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害”主要发生在黄河的 河段。⑷“地上河”主要是黄河泥沙大量在河床淤积,致使河床不断升高,最终超出地表而成为“地上河”。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地区。八年级地理综合复习题(一)参考答案一、1、A 2、D 3、D 4、B 5、D 6、B 7、C 8、C 9、D 10、A 11、D 12、C 13、B 14、C 15、C 16、D 17、B 18、A 19、B 20、B二、21、越南 老挝 22、新疆 维吾尔族 23、55 壮 24、大杂居 小聚居25、地形多种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26、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 27、塔里木河 京杭运河 28、唐古拉 中游 29、大 纬度位置 30、火烧寮 吐鲁番三、31、⑴①天山 ②秦岭 ③大兴安岭 ④太行山 ⑵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 E黄土高原 F华北平原 ⑶a b c ⑷②秦岭 湿润 半湿润 暖温带 32、⑴B ⑵塔里木河 珠江 黄河 长江 ⑶B、D、C、A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⑷维吾尔族 三山夹两盆 ⑸A平顶 B斜顶 33、⑴夏季 偏南 ⑵非季风 ⑶①②③④ 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34、A—②—c B—①—a C—④—b D—③—d 35、⑴A龙羊峡 C三门峡 D汾河 E渭河 ⑵河口 ② ⑶河套 下游 ⑷黄土高原
Ⅶ 初一上地理期末考试题100分人教版
初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2、请把答案写到答案卷上,字迹工整。
一、选择题(请把每小题唯一的正确答案填在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 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 、南北方向的分界线
2、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3.若A、B两地在图上量得直线距离为4厘米,比例尺为1∶60 000,则A、B两地相距( )
A.2.4千米 B.24千米
C.240千米 D.2 400千米
4.有关纬线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纬线的形状是一个半圈 D.纬度最大的是180°
5、世界陆地主要分布在( )
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南半球
C、南半球、北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
6、 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是( )
A、喜马拉雅山 B、阿尔卑斯山
C、乌拉尔山 D、东非大裂谷
7.如图所示的各大洲轮廓,按照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8.在天气预报中,表示霜冻的符号是( )
9、判断下图中①地的气温是( )
A、 12℃ 以上 B、 8℃-12℃
C、 8℃ D、 4℃ -8℃
10、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低纬度 B、位于高纬度C、海拨高 D、降水丰富
11.下列词语中描写天气的是( )
A.四季如春 B.全年寒冷
C.小雨夹雪 D.四季分明
12、“我们这里一年到头都很热,却极少下雨”描述的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3、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用下列哪一项表示
A、人口数量 B、人口增长数量
C、人口密度 D、人口自然增长率
14、“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的含义是( )
A.表示该地区没有婴儿出生 B.表示该地区出生率等于零
C.表示该地区死亡率等于零 D.表示该地区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15、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会产生( )
A、就业机会增加 B、住房、交通紧张
C、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D、受教育机会增加
16、下列语言在联合国会议上可以正式使用的是( )
A、葡萄牙语 B、德语 C、日语 D、汉语
17、下列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
A、日本 B、蒙古 C、中国 D、埃及
18、 皮肤、眼睛、头发颜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多的人种是( )
A、黄种人 B、白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19、世界面积位于前三位的国家依次是( )
A.俄罗斯、加拿大、巴西
B.中国、加拿大、巴西
C.中国、俄罗斯、加拿大
D.俄罗斯、加拿大、中国
20、 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 )
A、WTO B、国际奥委会
C、联合国(UN) D、国际红十字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 平方千米。
2、地图三要素是 、 和 。
3、地球表面陆地面积约占 %,海洋面积约占 %。
4、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 、 、 和 。
5、六大板块分别为 、 、 、 、 和南极洲板块。
6、一天中陆地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 ,最低值出现在 。
7、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为 、 和地形。
8、指出影响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⑴ 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气候干燥。
⑵ 南极地区,全年寒冷干燥。
9、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 和 决定。
10、世界居民可分为 、 和 三大人种。
11、世界三大宗教是指 、 、 。
12、 和 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
1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
14、世界贸易组织的英文缩写为 。
三、读图题:(每空1分,25分)
1、读下图,回答问题:
(1)A、B两点的经纬度是 A、 B
(2)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
(3)图中B点位于A点的 方。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处在________位置时,我国的节气是冬至日。
(2)当地球公转处在A位置时,此时太阳直射________。
(3)当地球公转处在________位置时,南半球的季节是冬季。
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B地降水最多出
现在 月。
(2)AB两地气温年较差最大
的是 地,属于亚热带地区是的 地。
(3)AB两地降水,相对集中的是 地。
(4)在南北半球中,A地在 半球,B地在 半球。
(5)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 、 。
4、读下图回答问题:
⑴A、C两地中降水量丰富的是 地, 这是因为这里处在山的 坡,暖湿气流呈 (向上,向下)运动方向,气温 (上升,下降),水汽凝结,易成云致雨。
⑵C地的降水 (多,少),原因是 。
⑶如果此时B地的气温是12℃,则A地的气温大约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BABA 6-10 ADBBC 11-15 CACDB 16-20 DABDC
二、填空题:
1、6371 5.1亿
2、比例尺、方向、图例
3、29 71
4、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6、14点左右 凌晨4点左右
7、纬度、海陆位置
8、(1)海陆位置 (2)纬度
9、出生率 死亡率
10、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
11、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12、乡村、城市
13、汉语、英语
14、WTO
三、读图题:
1、(1)(22°E,18°N),(24°E,20°N) (2)东,北 (3)东北
2、(1)B (2)赤道 (3)D
3、(1)1 8 (2)B A (3)B (4)南 北
(5)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4、⑴ A 迎风 上升 下降 ⑵ 少 山地背风坡 ⑶ 27
Ⅷ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
天津的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含答案)
我在网上查询了,有的比较多
你自己去到网络文库去查吧,给你一张试题图片,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