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天津地理会考试卷

天津地理会考试卷

发布时间: 2021-01-30 07:01:46

⑴ 天津市地理会考复习卷!!!

八下复习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省区轮廓图与其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

2.下列地点中,符合“北半球、低纬度、东半球”的是( )

A.23.5°N、10°W B.0°、0° C.30°S、60°W D.55°N、1 80°。

3.我国自古就有南船北马的说法,这里所说南船北马的分界线最有可能的是( )

A.秦岭—淮河一线 B.天山—阴山一线
C.黑河—腾冲一线 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读右图并回答4~5题。

4.对于甲图所示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北半球是夏季
B.山东昼长夜短
C.是进行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
D.澳大利亚西南部的气候特点是温和多雨

5.对于乙图所示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是去黑龙江看冰灯的季节
B.地中海地区正处在雨季
C.我国东部正处在洪涝多发季节
D.我国华北地区正播种小麦

6.小光和小明同时从南极出发,分别沿40°E和40°w向北行进,那么( )

A.他们可能在北极相遇 B.他们在赤道上相距最近
C.他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一致 D.他们可能在南极相遇

7.已知同纬度A、B两点(如图),若A点为陆地,B点为海洋。判断图中所表示的北半球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某山山脚下温度为22℃,山顶温度为10℃,这座山相对高度为( )

A.600米 B. 3666米 C. 200米 D. 2000米

9.我国新疆降雨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内陆 距海远 B.纬度偏高 气温低
C.海拔高 海风吹不到 D.距海不远 但受山脉阻挡

10.下列各项中图序按我国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图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④③②① B. ③④②① C. ④③①② D. ③④①②

11.北回归线在我国从西向东穿过的省区,与下列民族排序相同的是( )

A.高山族、汉族、壮族、傣族 B.汉族、壮族、傣族、高山族
C.汉族、傣族、高山族、汉族 D. 傣族、壮族、汉族、高山族

12.图中最有可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的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13.图中一年经过两次太阳直射的点有( )个

A.一 B.三 C.四 D.五

读下图回答14~15题。

14.E点的海拔高度为( )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15.图中出现河流的地方可能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读国家轮廓圈.回答16~17题。

16.从海陆位置看,位于北半球、东半球的国家是( )

A.甲 B.乙 C.丙 D. 丁

17.人均能源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是( )

A.甲 B.乙 C.丙 D. 丁

18.下列四幅图中,城区面积最大的是( )

A.A B.B C.C D.D

19.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有两次阳光能直射井底,此井可能位于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海南岛 D.青藏高原

20.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B.我国各民族分布都比较分散
C.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东南部没有少数民族
D.我国只有西藏地区有些县市的居民是同一民族的

21.下列不属于东北—西南走向的一组山脉是( )

A.大兴安蛉—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长白山—武夷山
C.台湾山脉 D.天山—阴山

22.我国由于南北跨纬度很大,南北温差出现一定的差异,南北温差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3.下列与济南处于同一温度带的一组城市是( )

A.上海 南京 武汉 B.北京 兰州 石家庄
C.乌鲁木齐 哈尔滨 吉林 D.沈阳 北京 武汉

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后请回答第24题。

24.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有( )

A.甲 乙 B.乙 丁 C.甲 丙 D.丙 丁

⑵ 求天津市历届初中生物、地理会考试卷(急)

貌似是今年第一次生物、地理有会考
去年就没有

⑶ 2019年天津会考地理生物的会考题 拜托拜托,挺急的

2019年天津会考地理生的会考题,我这里没有的,你可以到网上查找吧。

⑷ 2011天津市地理生物会考答案(靠谱的)

地理=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差点误导我。幸亏发现及时。。内台湾地势貌似是西高容东低。我一直踌躇在中间高两边低或中间高四周低。但看到据此可知人们应住在那一侧。我就一狠心。就改成西高东低了。后面的那个肯定是西部。
生物= =内个感受器——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这道题杯具了。感受器写成感应器。。神经中枢写成中枢神经。。传出神经貌似对了。。还有嘛。。貌似其他的没嘛了。。感受器——神经中枢——传出神经错了也不要太过担心。
优秀是取人数的70、80%。只要你认真复习了。简答的题写得差不多。优秀就没问题。我上述的那道生物题大多数人也都是会错的。不要太担心啦

⑸ 天津地理会考的一道题

老师说答案是b
我选错了

⑹ 急求 天津 2007年 地理 会考试题~

2007年 地理

⑺ 天津地理会考复习题 带图的

我认为学地理最要紧的是在头脑中要有两张图,一张世界地图、一张中国地图。首先搞清楚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各个省份的具体位置、形状、地理物特征等。其次,要学会画图。如气旋与反气旋、地形剖面图、折线图(人口)等。自己动手画图有助于加深对图表地理意义的理解。
学地理单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背是基础,但更要对各种地理现象做出解释。在做题时,一定要边做边问自己为什么?对内容理解了,复习时只要稍稍回顾一下解题的思路,即反问自己:"当初我是怎么得出这个答案的呢?"
--复旦大学财政学系·吴静
地理是文科中很有特色的一门功课:文理相通、人地结合。许多考生自称对地理复习的成功性没有多大把握,复习的底气不足。其实地理是一门较好复习的功课,即便是你的地理复习起步成绩为零,经过一年半载的努力,在高考中也能考出相当理想的成绩。
2001年高考中,有十八省市的考生是从"3+2"高考模式首次转入"3+X"高考模式,地理第一次纳入综合卷考试范围,众多考生们复习地理时从地理知识一片空白开始同步起跑,当年高考中,地理知识考出高分满分的考生比比皆是。
地理的边际增分潜力在文科中是相当高的。《等你在浙大》中一位浙江大学高考优秀生曾介绍他的上铺同学,在第一次参加"3+X"高考中,地理复习也是从零开始一点一滴复习,他就是靠每天晚上临睡觉前看30分钟地理教材,每次看20页,一边看一边记。看完20页后马上睡觉,用如此简单的方法保持一年后,其高考文综成绩在市排名第二,如愿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录取。
复习地理知识,有一个成功小巧玲珑窍门,就是把自然地理的底子打好,做到滚瓜烂熟的地步,熟练透彻的自然地理知识是复习人文地理的基本功。现在的地理高考试题以人文地理、时政地理内容居多,但是人文地理必然以自然地理为载体,自然地理是解答人文地理、时政推理的知识工具。没有全面扎实地自然地理基础就很难去正确解答人文地理的问题。而且人文地理很多题目都是从自然地理生发出来,比如气候图、资源图、时差图、政区图、地形图、洋流图、风带图等。有了扎实的自然地理知识作铺垫,再去复习人文地理、区域地理、时政地理就有事半功倍之效。这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高考状元们地理复习的第一条成功经验。
图是地理复习的活灵魂。地理高考卷面上题题有图。"复习地理的最基本方法是要心中有图","提高地理复习效率的最佳入手处是以熟记地图开始"。这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高考状元们地理复习的第二条成功经验。一幅地图上所包含的地理知识信息往往比几页十几页甚至几十页的文字形式、数据形式的复习信息还多。
地理图象是地理信息最密集的知识载体,要把文字地理知识、数据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转嫁入各类地图中记忆理解。
复习地理的某一章节时,要做到先图后文,先熟记地图,再记忆具体文字知识。教材中重要的地图有几十种上百幅:降水分布图、石油分布图、自然带分布图等等。可以把这些地图复印后归类粘贴成集,以方便记忆查阅,丰富图感,当你看着一幅图,可以将它的特征及与其他地理现象说得八九不离十时,能清楚地从图中提取一系列地理信息时,如:数据地理信息、平面地理信息、地表信息、经纬信息、气候信息、区域信息……,已表明你的地理应考水平相当不错了。还可以把辅导资料、试卷、练习册上的典型图文结合题目剪辑下来,编成一本地理图文妙题集,对提高地理图←→文双向信息转换能力、地理图象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量化知识积累是复习好地理的基础特征。每天记一幅地图、每天做十道地理填空题、每天阅读10页教材、每天整理5个地理知识点、每天……贵在每天坚持,复习安排节奏均匀,不搞突击,也不中断,如此细水长流式积累,最后地理知识复习长期积累的丰硕收获是让你绝对意想不到的。
地理复习要围绕《考试说明》中的主干地理知识下功夫。近三年地理高考涉及的知识以主干知识为主。要在通读地理教材的基础上,用浓缩法、比较法、框架法、图表法、网络法、整体法,精心梳理出各单元章节的主干知识(地理基本事实、原理、规律、概念等等),每复习完一小节或一个地理小专题,要在课后趁热动手整理出合理的小型知识网络结构,使复习的地理知识系统化、有序化、网络化,达到一呼即应一忆即现的地步。
地理习题不要泛做滥做。大量做题后一定要及时自我总结,总结地理解题规律、总结地理题型特点、总结地理语言书写、总结地理图文分析技巧。做题中碰到的难点、问题、似懂非懂之处,一定要记录在错源笔记本上,及时向同学、老师请教。复习时,能把一个个疑问错源全部彻底弄明白后,对地理知识的感悟对各种题型的应考可达到运用自如的较高复习目标。
这一切,正如北京大学法学院的陈珍同学总结说,总之,地理学习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尤其当它与历史、政治联起来后,就更为历史、时事政治题目的解答提供一种背景知识。比如,分析武昌起义为什么在武昌爆发,其中有一知答案就是武昌的地理位置。再如分析西部在开发战略,也可以从西部的自然环境、地理优势等切入点作为突破口,这样答案才会全面。
地理其实很好学,因为它的基础分数全在书上可以找到答案;地理其实很难学,因为它是一个无限积累的过程,需要时刻对社会给予关注

⑻ 天津市西青区2015年地理会考卷答案

西青区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
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下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描写的是宋代哪个节日的欢乐气氛
A.元旦 B. 元宵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2.宋元时期,我国文化高度繁荣,下列代表当时科技水平的重大成就不包括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指南针用于航海 C.郭守敬编成《授时历》 D.《大衍历》的制定
3.下列措施严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有
①科举制的创立 ②八股取士 ③文字狱 ④闭关政策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成书于明朝中期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B.《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C.明朝末年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D.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
5.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A.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创办汉阳铁厂
九年级历史试卷 第1页(共8页)
1/9

6.请将孙中山先生的以下重大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①组建兴中会 ②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③成立同盟会 ④与共产党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
7.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的乡下来到上海,他为眼前崭新的社会风俗感到奇怪。他不可能看到
A.西式洋楼里,穿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轮船往来于黄埔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 C.《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片
D.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用欧元购买“洋油”和“洋布” 8.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淞沪会战 C.平型关战役 D.台儿庄战役 9.解放战争时期,率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刘伯承、陈赓 B.刘伯承、邓小平 C.邓小平、谭震林 D.邓小平、粟裕
10.右图这幅油画描绘的是下列哪一个时间所发生的大事
11.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A.1937年9月9日 B.1945年8月15日 C.1949年10月1日 D.1956年11月5日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 C.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D.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九年级历史试卷 第2页(共8页)

⑼ 天津市初中地理生物会考

天津市初中地来理生物会考,
成绩源85-100之间就达到A级别,是最优秀成绩了。
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跟上老师的节奏!
自己不能盲目刷题,会耽误时间的,
复习课堂笔记和平常做过的卷子就行了。
要在“背、背、背”的基础上,多理解、多掌握自然科学、多练习活题!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