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的三维
① 布鞋院士李小文去世原因是什么
李小文院士因病逝世。
李小文,1947年3月2日生于四川自贡,籍贯安徽贵池(今池州),遥感、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5年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地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GIS研究中心主任,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名誉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是 Li-Strahler 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 。
(1)地理学的三维扩展阅读:
李小文创建了植被二向性反射Li-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奠定了地物二向性反射研究中几何光学学派的基础。在对地定量遥感方面,力倡病态反演理论。在赫姆霍兹互易原理在地表遥感中适用性(尺度效应)研究方面,给出赫姆霍兹互易原理用于非均一像元二向性反射的约束条件。
李小文在普朗克定律在地表遥感中尺度效应研究方面,建立了适用于非同温地表热辐射方向性的概念模型,首创了普朗克定律用于非同温黑体平面的尺度修正式及一般的非同温三维结构非黑体表面热辐射在像元尺度上的方向性和波谱特征的概念模型。
李小文院士致力于地物光学遥感和热红外遥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长达二十余年来,他创建了Li-Strahler 几何光学模型,是中国遥感基础研究领域少数几位国际知名专家之一。
②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在中国哪所大学最强,尤其是做gis应用这方面,再细一点,就是做三维建模这块,
我个人认为是武大和南师大。不过这方面是新型产业,含有不确定因素,目前还是这两所学校最猛
③ 学地理应该用什么三维软件(自然地理)
自八十年代末以来,空间信息三维可视化技术一直就是业界的研究热点,尤其是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呈现出了前所未有壮丽情景。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纷纷认准了三维空间技术的良好发展势头,进行了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研究和三维技术攻关,研发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优秀产品。美国率先推出了备受认可的Google Earth、Skyline、Virtual Earth、World Wind、ArcGIS Explorer等软件。国内也先后推出了价格相对低廉的类似产品如LTEarth(灵图)、GeoGlobe(吉奥)、EV-Globe(国遥新天地)等。全球三维空间信息技术研究领域一片欣欣向荣,但各软件在产品定位、产品框架上却有一定的差别。
比如,2007年发布的EV-Globe(国遥新天地)v2.0专门针对国产软件面临的海量三维数据分析操作等难题,在与主流GIS平台的整合、快速矢量支持、三维分析功能等多方面进行了增强。
Google Earth
2004年10月27日
Google宣布收购了Key-hole公司,并于2005年6月推出了Google Earth系列软件。Google Earth以三维地球的形式把大量卫星图片、航拍照片和模拟三维图像组织在一起,使用户从不同角度浏览地球。Google Earth的数据来源于商业卫遥感卫星影像和航片,包括DigitalGlobe公司的QuickBird,IKOONOS及法国SPOTS。全球地貌影像的有效分辨率至少为100米,通常为30米,视角海拔高度(Eye alt)为15公里左右,针对大城市、着名风景区、建筑物区域会提供分辨率为1m和0.6m左右的高精度影像,视角高度(Eye alt)
分别约为500米和35O米。目前提供高精度影像的城市集中在北美和欧洲,以及其他地区的重要城市。Google Earth客户端软件提供了三个版本:个人免费版、Plus版、Pro版外,GE还提供了一个企业级的解决方案,用于在企业内部部署GE应用。
一、国内外主流三维地理信息平台介绍
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桌面地球浏览器,自推出至今展现出了巨大的魅力,征服了无数用户。凭借着其强大技术实力、经验,为企业提供各种级别的解决方案,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可以肯定未来GE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广度、深度都潜力巨大。但是与Virtual Earth、World Wind一样,Google Earth都还不具备空间分析、大型数据库管理的功能。相比之下,全球在这一方面较为出色的是美国的软件Skyline和国内软件EV-Globe。 Skyline
Skyline Globe Enterprise Solution(Skyline globe企业解决方案)是美国Skyline公司为网络运营三维地理信息提供的企业级解决方案。本方案包括了Skyline整套软件工具,给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并开放了所有的API,不论是在网络环境中还是单机应用,让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功能,建立个性化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自Skyline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积极参与三维数字城市建设与三维互联网产业服务,得到广泛的认可。主要成功实例有:中国数字海洋系统、公安部警卫基础工作信息系统、数字深圳三维平台、黄河可视化防汛预案管理系统、数字烟台三维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等等,其中数字烟台三维城市规划信息系统获得了“2007地理信息系统优秀工程金奖”。
EV-Globe
EV-Globe是北京国遥新天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三维海量空间信息平台。自推出以来,就广泛应用于安全监督和管理、指挥调度、资源开发整合、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检查等领域。基于其研发的“遨游天府--四川省三维地理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在今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后的指挥、救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EV-Globe还为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开发了矿山开发遥感监测信息系统,与中石油合作开发了海外应急系统等等。实践证明,EV-Globe在海量数据浏览效率、矢量数据的查询、三维分析功能、安全性等方面相比国内其他同类产品也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
World Wind
World Wind是由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阿莫斯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开发的开放源代码(Open Source)。World Wind可以利用Landsat 7、SRTM、MODIS、GLOBE , Landmark Set等多颗卫星的数据,将Landsat卫星的图像和航天飞机雷达遥感数据结合在一起,让用户体验三维地球遨游的感觉。在浏览地球的同时,还提供了月球数据,可以对月球进行虚拟的巡航。World Wind能够浏览由Internet上的WMS ( Web Mapping Service )提供的图像。World Wind正在发布着数以千兆的全球NASA 卫星数据,这是数年来对降水量、温度、大气压和其他许多数据每天观测的结果。World Wind还为公众提供美国地质助测局的航拍照片和地形地图,以及航天飞机雷达地形勘测任务和Landsat卫星的数据。
④ 初中地理教学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一、抓住“灵魂”――地理图像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图像是地理信内息的重要载体,是容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教师应抓住这一灵魂,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把好“动脉”――地理活动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其认知水平重在感知,因此地理教学中应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多设计适应学生需求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动手来做、动手来画、动手来拼、动身来演,使全身心置身于教学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感悟。
三、联系“脊髓”――地理生活
地理生活即是地理课堂的“脊髓”,有了“脊髓”,大“动脉”里的“血液”才会鲜活。生活的地理“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的地理“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生活的地理“实”,有利于体现知识的价值;生活的地理“广”,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
四、组装“大脑”――地理试题
地理试题就像人的“大脑”,可以对课堂教学做出有效的反馈。
⑤ 如何实现高中地理学科“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新课程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明确了“学什么”,提出了学会的要求,是实施另外两个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是组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过程的具体化,明确了“怎样学”,以求达到“会学”的高目标和高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知识与技能”的有效学习和“过程与方法”的高效实施的动力。如何实现高中地理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我以《工业的区位选择》为例进行了初步研究。
一、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的可能性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仔细分析学生的学习准备,了解他们在知识技能、认知能力、学习动机、方式方法等方面的一般情况和个别情况,依此按照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的出发点。
在制定《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目标时,通过对学生历次地理考试成绩的分析,结合平时的观察,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在前一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因素》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主要的区位因素,并初步掌握了运用案例分析区位因素的方法,可以在这一节课中得到迁移;加上生活在海沧新阳工业区,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接触了不少有关工业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的知识;另外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已开始具有辩证逻辑思维的特点,他们能够从一般的原理、原则出发,运用理论分析和综合事实材料,从事物的对立统一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因此,他们对《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节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渴望通过工厂实地调查以及系统的专业学习,客观地评价家乡的工业生产,为家乡的发展出谋献策。
二、读懂教材,明确重点、难点、关键点
读懂教材,不仅仅是读懂某个专题,更要懂得如何选择、处置教学内容,这才算是读懂了教材。要通过专题的基本框架、重点内容的厘清,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在此基础上深入钻研文本的内涵和外延,了解规律、原理产生的自然和人文境域,抓准专题的情感基调;然后,根据课程总目标、各阶段目标及学习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落实突破难点、重点的关键点以及前后连贯、衔接学生学习起点的联结点。做好了这些工作,教学目标的制定就会比较准确、集中、具体而恰当了。
在确定《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重点、难点时,通过本节知识的基本框架,先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再深入钻研文本的内涵和外延,最后根据课程总目标、各阶段目标及学习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学习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1.教学重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理解不同的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会进行正确的区位选择。
2.教学难点
(1)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理解不同的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会进行正确的区位选择。
3.教学关键点
通过当地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会进行正确的区位选择。
三、重组学习内容,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教师在分析学习内容、了解学生情况以及回顾先前教学经验与反思的基础上,可开发学习资源和运用教学媒体对教材的顺序、详略、深浅等作适当取舍、加工、提炼等处理,再确定三维目标。
《工业的区位选择》的学习内容就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重组。课前布置自主预习,小组合作开展对海沧本地工厂的地理调查,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课堂上借助多媒体,先以乡土地理情境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提供图文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模式,把工业区位选择的重难点分解成工业区位因素、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业选择的影响等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处于一个个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思维成果、质疑讨论,满足学生对知识“懂”的需要和“会”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运用智力,积极思维。课后布置二选一的研究性学习课题:(1)在两会上原工业部长李毅中提出坚定不移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在这个背景下探究海沧工业区将如何发展;(2)探究曾经是行业老大的柯达公司破产并转型的原因。把学生的兴趣由课内研究引向课外研究,激发他们进行更高层次的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概念的概括过程、结论的探究过程等。
四、掌握教学目标叙写的技术
教学目标的叙写,在于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具体行为改变和人格产生的影响,其行为改变或表现是可观察、可检测的,可作为目标是否达成的衡量标准。
“知识与技能”主要采用结果性目标的叙述方式,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
如《工业的区位选择》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可叙写为:
1.知道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并理解不同的工业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会进行区位选择。
2.结合海沧工业案例进行实地调查,学会小组合作调查,探究该工厂落户海沧工业区的区位因素。
3.学会判读几种常见工业导向型的模式图,提高自己的读图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叙述方式,即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或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过程性的、体验性的;另外要把握叙述的五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内容和行为标准。
如《工业的区位选择》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可叙写为:
1.通过对海沧翔鹭石化、正新轮胎等厂的地理调查,学会从生产、生活实践中收集地理数据、图表进行分析判断并应用于区位学习。
2.通过对海沧工业实例的调查分析,探究海沧工业区布局的特点,并学会准确运用地理术语表达的能力。
3.通过工厂实地调查、小组讨论交流工业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的区位选择等活动,提高自主学习、团体协作的能力。
如《工业的区位选择》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可叙写为:
1.通过分析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
2.通过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树立科学发展观。
3.通过分析海沧的工业实例,了解海沧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树立热爱家乡、为家乡服务的信念。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要根据地理学科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目标的完整性。
⑥ 我是一名地理信息系统(GIS)毕业的学生,今年刚毕业,会CAD 、3D Max建立三维模型,毕业了不知道该做啥~
会到什么什么程度啊,你的对口企业应该是地理测绘方面的公司 有很多的 我就不做广告了 现在挺火的可以去看看
⑦ 首都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三维信息获取与表达专业怎么样啊重点就业方面
首都师范大学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在GIS圈子里还是比较受认可的。
⑧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1.主要是学什么的额~?
最简单的看,就是二维电子地图和三维模拟空间的制作。
2.涉及哪个方面?~
个人认为国内目前主要分为三个大方向
第一个方向,以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为代表 ,以测绘类课程为基础, 这一类学校的测量类学科是最好的。偏重与GIS在测绘中的应用。因此他们的GIS专业往往开在土木工程学院。
第二个方向,以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以地理科学(如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为基础,师范类学校的地理类学科往往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因此他们的GIS专业往往开在地理科学学院。
第三个方向,以一些原来计算机比较牛的学校为代表,偏重于将大量的计算机科学运用在GIS上。
3.难度怎么样?~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属于理工类课程,其中我个人认为最最关键的就是编程。一个会编程的GISer不一定是个好GISer,但一个不会编程的GISer一定不是一个好GISer。套用南师大闾国年老师的话,本科阶段,主要掌握VB和基础的C语言。记住,编程这种东西贪多嚼不烂。实际上,如果你在本科阶段真正能用VB自己写几个3、4百行的程序,那么你已经比一般的GIS本科生强了。
另外,如果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那么理论的知识也要学好。地图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这两门课是GIS的基础,必不可少。其他方向类的学科,就要看你学校偏重于哪个方向和你自己的兴趣了(我个人偏重于地理学方向,关于方向的问题,看回答1)。
4.哪些学校开设了?
http://hi..com/lushaofeng21/blog/item/f43f2603a1c4458dd53f7c2d.html
一般有博士点的学校是比较好的,不过一些有自己特色的学校也很值得报考。因为他们在自身优势的领域应用GIS,这是一些传统GIS强校所不具备的。
5.难度分别怎么样?~
没看明白,是考这些学校的难度,还是在这些学校学习的难度。请你补充一下。
⑨ 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能导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地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有立德树人的回目标意答识,并需要充分挖掘地理课程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有机融入三维教学目标中,还应把立德树人目标放在三维目标的核心位置。之所以强调这一点主要是因为现实的地理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目标的虚无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在教授一些自然地理的内容时,其德育因素不是那么显而易见,如果老师不善于去挖掘,就很容易出现价值观教育的缺失
⑩ 哪个地图能显示出地形图,就是能直接看到各个地方等高线那种!
谷歌地球能显示出地形图
谷歌地球在开启了“Terrain”效果的情况下可以观察到以3D方式显示的高原、山地等地形。
谷歌地球Google Earth,GE)是一款谷歌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软件,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
谷歌地球于2005年向全球推出,被《PC 世界杂志》评为2005年全球100种最佳新产品之一。用户们可以通过一个下载到自己电脑上的客户端软件,免费浏览全球各地的高清晰度卫星图片。
Google地球分为免费版、专业版。
(10)地理学的三维扩展阅读:
谷歌地球的使用技巧
1、根据经纬度定位地标的方法
在Search面板的Fly To输入框中,输入一个经纬度,按回车,就可以直接“飞”到那个位置。
2、如何在软件中截图
找到一个画面后,按下“Ctrl+Shift+E”,会出现一个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截图的界面,双击附件里那个图片,另存到硬盘上即可。这个图片就是当前的截图。
3、如何导出地标文件
在需要引出的地标文件夹上,用鼠标右键点一下,在菜单中选择“Save As”然后输入引出文件名就行了。
4、如何快速得到一个地标的KML格式
快速得到地标的KML文件内容的方法是,在Google Earth中右键点击一个地标,然后点右键,点Copy,然后打开记事本按Ctrl-V即可将该地标的KML内容粘贴到其中。
5、如何测量地图上两点的距离
点击菜单“Tools”-“Ruler”,弹出对话框,点击地球上任意两点,均可计算出两点间的距离(默认单位为英里,其它还有千米、米、厘米、英尺、码等),选择Path还可以测量曲线和折线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