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地理学
⑴ 南方大学在哪个省市
南方大学在广东省广州市。
华南解放后,为解决干部不足问题,由叶剑英、陈唯实、罗明等筹建,成立于1950年1月1日,后于1952年10月全国高等院系调整并入华南师范学院(今华南师范大学)。
建国三十五周年了,跟随着新中国一起诞生的南方大学,在她办学三年的历程中,光荣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1949年秋大军南下解放全中国时,就面示叶剑英同志在华南解放之后,要创办一所革命大学,可定名为南方大学,并题了“南方大学”四个字,叶剑英同志离北京就任华南分局第一书记时,欣然接受毛主席关于创办南方大学的指示。
从在北京的华北大学(后改为中国人民大学)等校抽调一批高中级领导干部随军南下,到了赣州,在戎马恍惚之际,还开会讨论筹办计划。
10月14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州,叶帅兼任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10月21日,华南分局会议决定筹办南方大学,由叶帅兼任校长,陈唯实任第一副校长,罗明任第二副校长。
当时南方大学经过党组织在高等院校抽调一,二,三年级党员学生开办干部预备班,同时登报在华南招收了第一期学生。1949年12月,筹备就绪,随却于广州石屏牌正式开学上课,这就是南方大学的创建阶段。
(1)边疆地理学扩展阅读
历史意义
在南方大学建校三年中,培养近2 万名革命干部和专业人才,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历史贡献。
在南方大学18230名毕业生中,当时分配参加土地改革的4396名,参加军事干 部2572名,参加财经部门工作的1996名,参加文教部门工作的911名,参加广东省、广州市工会工作1168名。
分别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广东省政府和广州市政府各机关、团体工作的4109名,分配到广东、广西各地区做地方工作的3013名,派驻华南以外地区工作的65名。
他(她)们在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经济建设,文教建设,政权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方面,都作出了贡献。而参加各地土改的毕业生,在土改完成后,又服从组织安排,继续留下参加地方各项工作。
现在很多人已成为当地各个部门的骨干力量,有的还当了县、市领导干部。南方大学毕业生很多从事教育工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振兴我国教育事业尽心尽力。许多人成了优秀教师,中学校长;一些在大学工作的成长为教授。
当然,遍布在全国各地的广大南方大学毕业生,五十几年如一日地在工厂、在矿山、 在边疆、在海岛、在农场、在乡村,勤勤恳恳地工作,“甘当勤务员”,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样是受到人们钦 佩和尊敬的。
另外,南方大学的师生还积极参与广州市越秀山体育场的兴建工作。据悉,1950年3月24日,叶剑英任校长的南方大学800名青年首先开进越秀山体育场建设工地,一连奋战了3天,打响了建场工作的第一炮。
在此后的时间里,全市的工厂、机关、学校、解放军部队等单位共发动了1万7千多人开展义务劳动,进场参 加修建工程。1950年10月越秀山体育场第一期工程胜利完成,体育场初具规模。10月14日在新建成的场地上,举行了庆祝广州解放一周年的广州市第一届 人民体育运动大会。
至1953年,场内包括一个大型足球场和一条400米跑道全部完成。1956年扩建了大门楼以及东南和东北看台,沿山坡建好的看台可容纳 2.8万观众。
⑵ 初一上学期的七科(生物,地理,政治,历史,数学,英语,语文)重点复习资料或难点问题,要加答案。谢谢了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一、商鞅变法:(七上P35-36)
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2、内容——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响: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②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各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其中最彻底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例:材料“春秋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比较彻底的。”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2)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A: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二、百家争鸣: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七上P43),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七上P45),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七上P44),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七上P45),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七上P46),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
例: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1)该材料是谁说的?答:是孔子
2)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儒家
3)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在文化上有何贡献?答: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例:材料:“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1)体现了谁的主张?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思想?
答:体现了老子的主张。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朴素辩证的思想。
(2)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答:我认为有用。如:在解放战争中,装备人数上超过解放军的国民党军队最终是被打败了。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七上P5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四、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七上P51-52-53)
(一)政治——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经济——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三)文化——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四)思想——焚书坑儒(P52)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五)军事——北筑长城、南修灵渠(P53)
(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2)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2、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巩固祖国的边疆。
例:秦朝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
答:1、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3、全国推行郡县制;
4、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5、修筑了长城; 6、开凿了灵渠。
例:材料“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统一法度、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1)上述引文是谁实施的?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是秦始皇实施的,主要措施有:实行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货币。
(2)实施以上措施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答: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作用是:有利于巩固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五、评价秦始皇:
功: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意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过: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去。第二年,农民起义爆发。
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能排泄废物
4、有应激性 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6、生长发育 7、能繁殖 8、遗传变异
二、 观察法 P2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二、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一、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二、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
三、 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四、 对照实验 P15
五、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
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二、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第四节 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1、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
1、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2、 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3、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
三、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二、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 (平时练习卷子的题目)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1.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三、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1、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2、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3、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一、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二、 实验过程P43-44
三、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 细胞壁:支持、保护
2、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3、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4、 细胞核:贮存&传递遗传信息
5、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 液泡:细胞液
7、 线粒体:呼吸的场所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一、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二、 动物细胞的结构
1、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以白糖融解的实验为例说明。
分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三、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四、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 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
二、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1、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三、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1、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2、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3、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四、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二、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⑶ 地理助学 沿陆上疆界线,按逆时针方向找出我国的九个边疆省级行政区,并写出其行政中心.
辽宁省;沈阳;
吉林省;长春;
黑龙江省;哈尔滨;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甘肃省;兰州;
新疆维吾尔;乌鲁木齐;
西藏自治区;西宁;
云南省;昆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⑷ 兴山县在哪
基本资料
【拼音】 Xingshan Xian
【位置】 东经110°45'-113°43',北纬31°14'-32°
【面积】 2328平方千米
【人口】 180977(2008年)
【代码】 420526
【邮编】 443700
【驻地】 古夫镇
【区划】 2004年辖6镇2乡:古夫镇 高阳镇 峡口镇 南阳镇 黄粮镇 水月寺镇 高桥乡 榛子乡
【沿革】 始建于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因县治兴起于群山,故名兴山。
[编辑本段]兴山概况
兴山县是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始建于公元 260年。县辖2乡6镇、114个村(居委会),国土面积2327平方公里,总人口18.26万人。基本县情为:
大山区县。 兴山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北侧、大巴山余脉与巫山余脉交汇处。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共有大小山头 3580座、溪河156条,海拔高差2317.4米,人口密度80人/平方公里。全县地貌结构为“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面、道路和家园”,人均耕地1.08 亩。
库区移民县。 因三峡工程建设,兴山是湖北省4个库区县区、3个整体搬迁县城的县区之一,移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19%。
老区贫困县。 兴山县是巴兴归革命根据地,早在1927年4月就建立了中共兴山县特别支部委员会。全县8个乡镇都是省定贫困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资源丰富县。 兴山有水能、矿产、林特、旅游四大自然资源,兴山依托四大资源,不断探索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途径,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兴山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 ,按照“水电起步,矿产突破,林果特开花”的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依托资源,开放开发,励精图治,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我县在中央各部委、省市各部门和对口支援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牢牢把握搬迁、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以搬迁促发展,以发展保搬迁,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
2007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47亿元,财政收入2.6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758万元,出口创汇10400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9.4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储蓄达514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69元 。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兴山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北侧,东与宜昌市夷陵区接界,南和秭归县毗邻,西同巴东县相交,北与神农架林区接壤,东北连接保康县。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54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古夫镇。辖2乡6镇:高桥乡、榛子乡、古夫镇、昭君镇、峡口镇、南阳镇、黄粮镇、水月寺镇。108个村5个居委会,总人口18.52万人。 国土总面积 2327平方公里。
[编辑本段]地理气候
兴山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以北,地处秦巴大山区,经纬度在东经110°25′至111°06′,北纬31 °04′至31°34′之间。东临宜昌、保康,西与巴东毗邻,南接秭归,北抵神农架林区,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54公里,总面积2327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2.57‰,占全国的0.24‰。兴山的地貌区划属秦岭大巴山体系,山脉走向从东向西伸展,总地势为东西北三面高,南面低,由南向北逐渐升高。东北部群山重叠,多山间台地,向南逐渐降低,西北部山高坡陡,沟深谷幽,水流湍急。县境内有大小山头3580座,最高点位于与巴东交界处的仙女主峰,海拔2426.9米;最低点位于与秭归接壤处的游家河,海拔109.5米,垂直高差达2317.4米。全县地貌可划为三种类型:一是海拔800米以下的山沟河谷低山区。该区面积355.0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由香溪河、凉台河两大水系控制最低部位。地表由紫砂页岩、泥质岩及灰岩组成,两岸山陡坡急,但在沿河两岸相继出现夫子岩、建阳平、南阳河、平邑口、高阳镇等大小不等的河谷小盆地。二是海拔800至1200米之间岩溶剥蚀中山区。该区面积575.8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5%,分布于东南部、中部和西南部。地表由白云岩、硅质岩、灰岩、砂岩等组成,地势北高南低,山顶浑圆,河谷纵横,溪沟由北向南深切。三是海拔1200米以上的缓坡、平淌高山区。该区面积1397.0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0%,分布于东北部和西南部。地表由元古界灰岩、泥质岩以及变质混合岩组成,区内山峰复峦,山脊众多,形成溶蚀洼地、溶洞、落水坑、伏流、石林等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
兴山县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冷暖多变,雨水较多;夏季雨量集中,炎热多伏旱;秋季多阴雨;冬季多雨雪、早霜。由于地形复杂,高低悬殊,气候垂直差异大,这种特殊的气候特征为多种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故有“山上皑皑霜雪,山下桃红李白”之说。兴山年平均气温在15.3℃左右,年际间气温变化不明显。极端最高气温为43.1℃,极端最低气温为-9.3 ℃。年平均无霜期,低山272天,半高山215天,高山163天。太阳辐射总量年平均为99千卡/平方厘米,季节分配为夏多冬少,4至9月总辐射量为64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64.7%。平均日照时数为1682.8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38%。年平均降水量为900至1200毫米,绝对降水量充沛,但时空分布差异大,北部多于南部,高山多于低山,夏季多于秋冬春季。
[编辑本段]管辖范围
古夫镇 昭君镇 峡口镇 南阳镇 黄粮镇 高岚镇 水月寺镇 高桥乡 湘坪乡 平水乡 榛子乡 火石岭乡 建阳坪乡
2001年1月5日,兴山县正式宣布该县由原来的7镇6乡撤并为6镇2乡:除保留原设的高阳镇和高桥乡之外,其它乡镇都进行了调整:撤销高岚镇、建阳坪乡、湘坪乡、平水乡、火石岭乡,将原高岚、建阳坪、湘坪、平水的行政区域依次划归依次划归水月寺镇、峡口镇、南阳镇、古夫镇。新的乡镇政府分别驻水月寺、大峡口、南阳河、夫子岩。原火石岭乡14个村分别归属黄粮镇和榛子乡。
蒸蒸日上的昭君故里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湖北兴山县始建于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因县治兴起于群山,故名兴山。兴山县是西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全县共辖两乡6镇,总人口18.27万,国土总面积为2327平方公里。
[编辑本段]人文兴山
兴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孕育了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距今约七、八千年前,在兴山这块土地上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周历王时(公元前857-842年),熊绎后裔,熊挚封至兴山,筑高阳城。秦、汉属南郡秭归,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归北界立兴山县”。历时1743年。
西汉时期,王昭君自愿请嫁匈奴,为民族团结和边疆的安宁作出重要贡献,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来亨率众在这里坚持斗争13年,在辛亥革命中,有兴山籍首义志士高尚志、孙绍箕、陈广安、贾也洪、邢予文等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即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巴兴归苏区,是贺龙领导的湘鄂根据地之一,1928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兴山县委员会。在抗日战争中,兴山是保卫重庆的正面战场,兴山人民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949年8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兴山,从此,兴山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谱写了新的篇章。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兴山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和众多的土特产品,山下有丰富的矿产,山间河流蕴藏有充足的水能、山水林结合有奇特的自然风光,形成了水电、矿产、林特、旅游四大优势资源。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委、县政府从本地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念自己的山水经,走自己的开发路,确立了“水电起步,矿产突破,林果特开花”的经济发展战略。在这个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换届不换思想,换帅不换做法,咬定发展不放松。到了90年代又进一步深化为“水电交通先行,矿产加工振兴,旅游流通突破,高效多经富民”的新内涵,颇具特色的“兴山之路”越走越宽广。全县水电建设再次掀起高潮,到2001年装机达14万千瓦,仅1996年放开水电建设市场后,2年时间就融资2个亿,新上电站总装机容量相当前18年所建电站的1.6倍,以磷化工产品为主导的工业经济迅速发展,组建了湖北兴发化工集团,到200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8亿元,增加值达到2.18亿元,比同期增长31.95%,工业强县的战略思想得以成功实践。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境内通车里程达1320公里,96%的村通了公路,电话交换机容量近20000门、电视覆盖率达96%,新县城建设速度加快,将于2002年9月28日举行落成庆典。到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7.02%,计划生育率连续5年保持在98%以上,人口连续两年负增长,职工平均工资达7677元,50%的农户步入小康,城镇化水平达21.6%。1998年,全县基本实现整体脱贫目标,兴山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在新世纪里,到2003年,县委、县政府将带领全县人民力争实现“四个确保、四个提高、四个加速”的奋斗目标,即确保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分别达到15亿元、32亿元、1.5亿元和3000元以上,力争实现上述指标翻一番的奋斗目标;着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经济运行质量、社会文明程度、城乡生活水平;加速水电大县、工业强县、财政富县、小康县建设。届时全县人均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千瓦、宜昌兴山工业园区将进入丰产期,兴山将建设成全国最大的磷化工基地,新县城搬迁结束,一座融现代精神与传统文化、建筑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城、旅游文化城、生态环境城将在古夫镇拔地而起,全县80%的农户将步入小康行列。二十一世纪昭君故里必将以更加崭新的姿态屹立在香溪河畔。
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1.4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6.17亿元,同比增长19.2 %;第三产业增加值9.62亿元,同比增长8.7%。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8%、51.4%、30.6%。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9:45:36调整为18:51:31。
全年财政总收入34374万元,比上年增长29.9%,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111万元,比上年增长21.9%。
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5494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的100366万元增长18.6%。其中,全县规模企业实现增加值145491万元,比上年的91292万元增长20%。
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4765万元,比上年的94266万元增长32.4%。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617万元,比上年的 86111万元增长20.3%。
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20233万美元,比上年的10185万美元增长98.7%。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40万人,比上年增加8万人,增长25%。实现旅游总收入2.8亿元,增长40.0%。
年末全县总人口180977人,比上年减少1724人。其中,男性人口为94484人,女性人口为86493人,男女性别比为109.24。全年出生人口1338人,出生率7.36 ‰,出生率占总人口的0.64%;死亡人口2401人,比上年上升0.076%,死亡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1.32%,死亡率13.20‰;人口自然增长率-5.84‰;计划生育率为98.97%。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483元,比上年的3069元净增414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59元,比上年的8695元增长13.4%。
[编辑本段]兴山旅游
兴山县始建于公元 260年,因“环邑皆山,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中”而得名。她位于三峡大坝库区坝首,东临宜昌,西连巴东,南接屈原故里,北枕神农架。区位优势独特,水陆交通方便,209国道和宜秭省道贯通东西。三峡大坝的蓄水,使兴山的旅游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并给兴山旅游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原来从陆路需3小时现缩短为1个半小时。大坝蓄水后,进出兴山的旅游交通的安全快捷和舒适性有显著提高,真正符合“进得来,出得去,散得开”的现代旅游交通要求。
兴山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境内群峰竞秀,万木争荣,溪流纵横,碧绿多姿。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其人文旅游和生态旅游以丰满的主题形象、鲜明的区域特色而成为兴山县乃至宜昌市的“名片”。旅游资源是兴山县的四大优势资源之一(水电、矿山、林果特、旅游)。主要有昭君村文化旅游区、高岚自然风景区、龙门河国家森林公园、古夫新县城民俗生态旅游区和古洞口水上旅游区。
全长 90公里的香溪河因“昭君浣纱、溪水尽香”而得名,昭君村古汉文化游览区左右双溪夹流,四周青山环抱,修竹拥翠,四季花果飘香,人以村传,村以人名。昭君宅、梳妆台、娘娘泉、后花园、抚琴台、紫竹苑、昭君书院、楠木井、浣纱处、琵琶桥、大礼溪、小礼溪、珍珠潭、选妃台、离乡滩、昭君渡等20多处遗迹遗址罗列其间。
高岚自然风景区,前不知其所穷,后不知其所止。无峰不奇,无石不异,宛若仙境,令人流连忘返。全长 9公里的“天下第一卧佛”形态逼真,世人称奇。境内共有100多处自然景观组成前十里画廊和后十里画廊。慢步20里画廊,移步换景。原国家旅游局局长韩克华游后赞道:“桂林高岚皆仙境,山光水色各不同,四处云峰极妙趣,犹如神笔绘丹青”。
龙门河国家森林公园与神农架原始森林毗邻,这里稀有树种繁多,珍禽异兽可觅,地下溶洞密布,共有 90余处景点,拥有发展生态旅游的巨大优势和潜力。特别是以奇、美、幽、绝而著称的神农洞,洞内气势恢宏。各种景观自然天成,仪态万千。洞外奇岩夹径,山石嶙峋,古木森森,疏影遮日。 这里素有“天然木园”之称,是天然的药材库。这里也是一座庞大的天然动物园。品种繁多的稀有的飞禽走兽,令人叹为观止。
古夫新县城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座年轻的移民县城,无处不向人们展示着“山水园林城,旅游文化城、生态环境城”的魅力。漫步古夫新城,蓝天白云下,青山碧水间,草青绿,花似锦,街道宽敞,新楼栉比。景迷人,色亮丽,游人如织,商贾云集。广场乐,公园笑,置身其间,心旷神怡。 2004年,她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被国家爱卫会授予“全国卫生城镇”称号,2005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县城。这座魅力无穷的新县城,是三峡库区乃至湖北省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新县城夜景
县内现有国内旅行社 2家, 四星级宾馆 1 家,三星级宾馆 2 家,旅游专用码头1座。
兴山,这块镶嵌在长江西陵峡北则的翡翠,是三峡工程和长江中游地区的“绿色屏障”,是湖北省“两江一山”大旅游区的重点区域,是宜昌市的后花园和新三峡延伸线上的精品走廊。
昭君故里,美丽兴山。她就像一窖陈年老酒,香飘万里,醉人心脾,令人心往神驰。
兴山
兴山县位于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库区、长江西陵峡北侧,新县城古夫镇距宜昌市176公里,距三峡大坝97公里,北距神农架林区木鱼镇60公里,属国务院确定的长江三峡经济开发区。兴山是三峡旅游重点区域,也是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黄金旅游线的主要通道。全县共辖6镇2乡,104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总人口18.47万人,国土总面积为2327平方公里。于公元260年建县,距今1743年。
兴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不仅孕育了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它还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家乡。距今约七、八千年前,在兴山这块土地上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周历王时(公元前857-842年),熊绎后裔,熊挚封至兴山,筑高阳城。秦、汉属南郡秭归,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归北界立兴山县”。历时1743年。
西汉时期,王昭君自愿请嫁匈奴,为民族团结和边疆的安宁作出重要贡献,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来亨率众在这里坚持斗争13年,在辛亥革命中,有兴山籍首义志士高尚志、孙绍箕、陈广安、贾也洪、邢予文等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即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巴兴归苏区,是贺龙领导的湘鄂根据地之一,1928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兴山县委员会。在抗日战争中,兴山是保卫重庆的正面战场,兴山人民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949年8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兴山,从此,兴山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谱写了新的篇章。
[编辑本段]社会发展
兴山山川秀美,境内山峦重叠、岗翠峦青、万木峥嵘,水能、矿产、林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已 建成了大小电站47座,装机容量达18万千瓦,人均装机和用电量居全国县级领先水平,实现了农村初级电气化;通过走“小水电站先行、载电体开路、深加工振兴”工业经济发展之路,开发利用10多种地矿资源,形成了磷化、冶金、建材等支柱产业,以磷化工为主导的兴发化工集团拥有总资产20多亿元,产品销售到欧美、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5千万美元;林果业开发了以昭君脐橙、锦橙、胭脂柚、薄壳核桃、银杏、杜仲、中华猕猴桃为品牌的特色产品,60万亩林果特基地已成为农民致富的“绿色银行”;围绕“山水园林城、旅游文化城、生态环境城”的建设目标,新县城成了全省最漂亮的县城之一;公路通车里程1300公里,90%村通公路,新建年吞吐60万吨货物,30万人次客人的峡口港已投入运行,兰杭高速公路经过兴山境内已纳入国家计划。完成了农村电网一期改造任务,兴建水利工程600多处,实施了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等一大批项目。开通兴山到宜昌广播电视光缆,电话机安装总容量2.8万门,移动通讯覆盖各乡镇和各交通干道。昭君山庄、汉明妃大酒店、香溪大酒店等多家星级宾馆为四海宾客提供一流的服务。为改善服务环境,建成了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审批。
兴山人民将按照“项目强县、科技兴县、开放活县、生态富县”战略,努力实现“四大项目”,即全国知名的小康电气化县、全国最强的磷化工县、全市出口创汇最多的县、三峡库区经济强县。展望明天,昭君故里将更加檠荣富庶美好。
[编辑本段]投资环境
兴山县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宜昌、保康县,西连巴东县,南接秭归县,北抵神农架林区。新县城东距宜昌市176公里,距三峡大坝97公里,西北距神农架林区木鱼60公里。
近年来,突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建设、改造及在建包括宜兴公路、209国道古平段、209国道白铧段、高峡公路、古两公路、峡口码头、高古公路、昭君大桥等工程。沪蓉(北)高速公路经过兴山境内已纳入国家计划。完成了农村电网一期改造任务,兴建水利工程600多处,实施了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等一大批项目。开通兴山电视光缆到宜昌广播,电话机安装总容量2.8万门,移动通讯覆盖各乡镇和各交通干道。汉明妃、昭君山庄、大酒店、香溪大酒店等多家星级宾馆为四海宾客提供一流的服务,为改善服务环境建成了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审批。
⑸ 孩子理科比较薄弱,应该让他改学文科吗
有些同学学不好,绝对不是因为他们笨,反而是因为他们智商太高,所以,你必须想方设法让他笨下来。 因为,这种学生,思维过于活跃,而且常常跑偏,老师在上面说物理的矢量,他老人家就可以想到屎尿之类的东西,而且常常向人炫耀他的思想家的成就。如果没人理会他,好吧,老师继续讲什么位移啊,加速度啊,他肯定是一动不动了,那就睡觉!如果,是家长想要他学,那就不用麻烦他了。以后,让他安静一些再说吧。如果是他想,好吧,我告诉你,我是怎么样对付这些想学但是,有毫无头绪的学生的。
⑹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哪几个
55个少数民族分别是:
阿昌族、鄂温克族、傈僳族、水族、白族、高山族、珞巴族、塔吉克族、保安族、仡佬族、满族、塔塔尔族、布朗族、哈尼族、毛南族、土家族、布依族、哈萨克族、门巴族、土族、朝鲜族、蒙古族、佤族、达斡尔族、赫哲族、苗族、维吾尔族、傣族、回族、仫佬族、乌孜别克族。
德昂族、基诺族、纳西族、锡伯族、东乡族、京族、怒族、瑶族、侗族、景颇族、普米族、彝族、独龙族、柯尔克孜族、羌族、裕固族、俄罗斯族、拉祜族、撒拉族、藏族、鄂伦春族、黎族、畲族、壮族。
55个。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其余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汉族人口比重最大,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1%左右,其它55个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9%左右。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6)边疆地理学扩展阅读
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
中国历史悠久,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而民族的分布特点则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重庆市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是伟大祖国多民族的缩影。据1990年11月20日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有56个民族。
其中云南仅少数民族就有25种(每种少数民族均超过5000人),他们是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僳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蒙古族、水族、满族、独龙族。在这25种少数民族中,有15种少数民族是云南省独有,他们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基诺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
云南各民族总人口378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50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3。其分布地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3以上(待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出来后予以更新)。
⑺ 中国有哪几个平原
1、东北平原
位于我国的东三省境内,是三大平原中面积最大的,达35万平方千米,又分为松嫩平原(在松辽盆地),辽河平原以及三江平原(在三江盆地)三部分。它被誉为黑土地,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粮食产区。
又称松辽平原.位於祖国东北部,,介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北起嫩江中游, 南抵辽东湾.南北长约1000 千米, 东西最宽达400 千米, 总面积35 万平方千米左右, 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它主要是由辽河、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的。
大部分海拔在200 米以下, 长春附近松辽分水岭处地势稍高(200~250 米).松辽分水岭以南称辽河平原, 以北的西部称松嫩平原, 东部称三江平原。
2、华北平原
即黄淮海平原,是黄河,淮河,海河冲积成的。华北平原以西就是黄土高原,只有一山之隔,因此近年来经常受沙尘暴的影响;另外,华北平原由于产业分布原因,空气污染也比较严重。但是处于我国腹地,经济较好,是重要的粮食产区。
在黄河下游地区.西起太行山和豫西山地, 东到渤海、黄海和山东丘陵, 北起燕山, 西南到桐柏山和大别山, 东南止於苏、皖两省北部, 同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接。
面积约30 万平方千米,为我国第二大冲积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滦河冲积形成。地势低平,大部分海拔在50 米以下。黄河下游天然堤横贯平原中部,将华北平原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称黄淮平原,北部称海河平原。
3、长江中下游平原
号称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其实不是一个整体,三个板块彼此有很长的大山隔离、以长江相连。位于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海拔在50米以下,由长江冲积成的,河网密布,水量充足,适于水稻等粮食生产,因此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在长江三峡以东, 淮阳山地和黄淮平原以南,江南丘陵和浙闽丘陵以北,向东直抵海滨。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沿江两岸宽窄不等, 可以分为两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中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四部分。地势低平, 海拔多在50 米以下,河湖众多,农业发达。
4、洞庭湖平原
洞庭湖平原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居两湖盆地(也称湖北盆地)里两湖平原的南部,北部与湖北的江汉平原相接。主要由长江通过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输入的泥沙和洞庭湖水系湘江、资江、沅江、澧水等带来的泥沙冲积而成。
面积1万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4.5米,总湖容178亿立方米,号称"八百里洞庭"。
整个平原总面积18780平方公里,其中湖南省部分152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1%,覆盖常德、益阳、湘阴、岳阳等19个县市以及涔澹农场等15个国营农场;湖北部分3580平方公里,占19%,辖松滋、公安、石首等县(市)。
5、潘阳平原
鄱阳湖平原,又称豫章平原、鄱阳湖盆地,是南昌盆地的重要部分。是长江和鄱阳湖支流水系赣江、抚河、信江、修河、饶河等水冲积而成的湖滨平原,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
鄱阳湖平原位于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西南边境,115°01′-117°34′E,27°32′-30°06′N之间,总面积约38760.6平方公里。
⑻ 边疆地理学可以考博吗
你好:可以考博的。只要有招生单位招生就可以报名的。但该专业目前招生的人数比较少,开设该专业的学校也不是很多的,算是个小冷门。
⑼ 鹤岗房价为什么这么低
对于鹤岗房价低的主要原因就是供大于求,一是房子盖多了;二内是人少了。
鹤岗的低价房容很大程度是因为过去几年过量棚改造成的。棚户区改造中供应了大量远郊区房源。而价格低的房产基本都是远郊区县的棚改房,供应量大,又没有交易量,低价在所难免的。鹤岗是地级市,属于煤炭资源枯竭城市,年轻购房人群的减少,正在影响房价走势。
东北很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基本上比较颓废,最主要原因是人口外流很明显,比如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等,过去是煤炭和工业相对发达的城市,但这几年因为煤炭行业整顿,城市产业发展也受到影响。
除了人口外流外,购房资金也在外流,在没有人口支撑的情况下,楼市交易不好,价格自然比较低。2018年鹤岗经济涨幅放缓,也影响了购房者的购买决策。从目前东北区域来看,缺乏产业活力,房地产业很难有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