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地理试卷
『壹』 有关“冬至”日的地理知识,比较不常见越独特越好。(要正确的)
冬至,在阳历12月22或23日间,是北半球全年白天最短的一天,太阳直射
南回归线回
,这天之后答,阳光渐北移,白天渐长。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
日短
之至,
日影
长之至,曰“冬至”。冬至过后,开始“
进九
”。
『贰』 北半球数九天气南半球是不是进入三伏天了
今天是百年来仅来有三源四次的立春和除夕重叠,叫谢交春,让我们来年交好运[抱拳]
人的一生会遇到多少人?
人一生会遇到8263563人,会打招呼的是39778人,会和3619人熟悉,会和275人亲近,但终究都会失散在人海。
而那些真正能参与到你生命中的人,才是你此生必定要遇见的人。
在此辞旧迎新之际,感恩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和会打招呼的人,感谢所有熟悉的人,爱所有亲近的人,谢谢你们给予我的一切帮助和支持、关爱和温度,谢谢🙏🙏🙏
同时也祝亲爱的你们,狗年圆满结束,猪年诸事顺遂[太阳][太阳][太阳][玫瑰][玫瑰][玫瑰][发][发][发][福][福][福][跳跳][跳跳][跳跳][拥抱][拥抱][拥抱]
『叁』 分析新疆天然草地具有重要地位的原因 并说明过度开垦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很简单呐,新疆属于荒漠化地带,难得有点天然草地,如果过度开垦,破坏天草地的话内,容容易导致退化的草地逐渐荒漠化,最后导致生态的巨大破坏,从而给生态和人类带来重大灾难。具体的影响就是土地沙化,而土地沙化的危害大家都知道
『肆』 数九从冬至开始.数伏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听说夏至三更打头伏.却不知三更是多少天.怎么计算
盛夏时节,人们常说“热在三伏”,那么,什么是三伏?三伏日期是怎样确定的呢?
三伏是初伏(头伏)、中伏(二伏)、末伏(三伏)的总称。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为10天,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伏期开始称入伏或交伏,伏期结束称出伏。中伏天数的多少视交伏早晚而定,一般7月28日以前交伏,中伏为20天,7月29日交伏,中伏为10天。
确定三伏的日期要从干支纪日法说起。所谓干支纪日法就是用天干地支相配来记载日的顺序的方法。天干又称10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又称12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将天干与地支顺序搭配可得到60个干支“对子”(见下表)。我们的祖先就是用这60个干支依次循环记载日的的顺序,并把其中带甲字的称为甲日、带乙字的称乙日……带庚字的称庚日。
按历法规定: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称入伏);末伏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始至第二个庚日结束(称出伏)。这样,三伏就是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这段时间,按节气一般都出现在小暑至立秋后,即7月中间到8月中旬的一个月里。此时,地面储存的热量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故气温最高、天气最热。末伏以后,天气逐渐转凉,便进入秋季。
不难理解,每年什么时候入伏、什么时候出伏主要取决于当年夏至日和立秋日的日序。如夏至日正好为庚日,则该年入伏即交初伏的时间最早,在夏至日后第20天;如夏至日后为辛日,则该年入伏时间最迟,在夏至日后第30天;其余年份则在夏至日后20-30天之间入伏。入伏时间已定,中伏、末伏则依次类推即可。例如,查1992年夏至日(6月21日)日序为“戊辰日”,夏至后第一个庚日为“庚午日”,第二个庚日为“庚辰日”,第三个庚日为“庚寅日”,出现于夏至日(戊辰日)后第22天即7月13日入伏,7月23日交中伏;8月7日立秋,当日日序为乙卯日,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庚申日”,出现于立秋后第5天即8月12日交末伏,8月22日出伏。可见,1992年的中伏为20天。通常,只要查出夏至日的日序,其它庚日日期均可从干支表上查得。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原载《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2年第三期 作者 秦克铸
『伍』 数九歌讲了哪五种景物
河水结冰、柳树抽芽、冰雪融化(河开)、燕子飞来、耕牛耕地。
广泛流传的“九九消寒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
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
(5)数九地理试卷扩展阅读:
一、相关解释
中国民间俗谚有“头九暖,九九寒”,人们发现如果起头九天暖和,则跟着来的整个冬天都会特别冷。故说“第一莫贪头九暖,连绵雨雪到冬残”。
《燕京岁时记》中说:“冬至三九则冰坚。”意思是,从三九起就进入数九寒天中最冷的阶段了。《京房易占》说:“冬至之后,三十日极寒。”,“冬至后第三戌,为腊月最冷者。”
后来,一般人们都认为三九天是最冷的,但是事实上,四九才是寒冬中一段最冷的时间。只不过刚进三九的头几天,寒暖变化大,一下暴冷,身体不太适应,显得格外寒冷,而到四九,虽然温度比三九低,但温差变化小,便感觉不如二九进入三九时这么冷了。
二、地理含义
从道理上讲,冬至日是“阴极之日”,昼至短,夜至长,应该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刻,实际上尽是寒冷的开始。谚语说:“冷在三九”,有的地方的“九九歌”中存“三九四九,冻死猫狗”。
三九、四九常在农历腊月初,所以又有“进了腊月门,冻死一家人”、“腊七腊八,出门冻煞”的说法。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在“阳生”之后的“三九”天是因为地球吸收太阳的热量并贮存起来,昼存夜放,若某一时期某地区吸收的热量小于其放出的热量,其日均气温就会逐渐下降。
反之,若吸收的热量更大,则气温回升。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某一地区的日照时间随之增减,从而造成该地区日平均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秋分之后,对北半球而言,白天的时常逐渐小于夜晚时长,热量入不敷出,平均气温相对于夏日开始有逐渐下降。此后,继续昼消夜长,并且在冬至这天,达到极值,白昼时间最短,即“冬至至短”,此时放热量相与吸热量的差值达到最大值,所以说冬至前后,是北半球昼夜时长相差最多的一段时间,也是北半球热量损失最快的时候。
但冬至时的气温却不是最低的,那是因为此后一段时间北半球吸收太阳的热量虽因昼日长而有所增长,但放散的热量却因夜仍长于昼而“入不敷出”,因而气温会继续下降。到了三九、四九,北半球出现了严重“亏热”现象,所以比冬至日还要冷,成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刻。
『陆』 一万个为什么天文地理卷
书籍目录:
1 月球上真有嫦娥和玉兔吗
2 银河真是用银子铺成的河吗
4 下雨是老天爷流的眼泪吗
6 为什么一年会有四季
8 风的大小是怎么确定的
10 太阳系最大的天体是什么
12 谁是九大行星中的老大
14 什么是宇宙空间站
16 干打雷不下雨是怎么回事
18 为什么水星表面会出现环形山
20 为什么金星表面酷热
22 人们怎么知道地球在自转
24 为什么月亮会一直跟着你
26 月亮的“脸”为什么会变形
28 流星是怎么回事
30 太阳都是东升西落吗
32 为什么太阳会变色
34 为什么风总是白天比晚上大
36 露水是怎样形成的
.38 星座是怎样形成的
40 为什么日出日落时天空是红色的
42 为什么昆明四季如春
44 为什么火星是红色的
46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48 星星为什么晚上才出来
50 为什么雷阵雨前天气很闷热
52 春夏秋冬是怎样划分的
54 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
56 人怎样在太空中生活
58 为什么雷雨后空气会格外新鲜
60 为什么城市比郊区暖和
62 为什么火星和木星间有小行星带
64 为什么夏日雨后会出现彩虹
66 月亮大还是太阳大
68 太阳能发热,可月亮为什么不能呢
70 “数九”天为什么特别冷
72 北方冬天为什么下雪不下雨
74 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子
76 为什么看云也能识别天气
78 为什么北方会有美丽的树挂
80 为什么有时土星的光环会消失
82 下雨时,闪电和雷声谁跑得快
84 云彩的形状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86 为什么冬天能哈出白气
88 “伏天”为什么特别闷热
90 宇宙有边际吗
92 为什么山顶上比较冷
94 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96 为什么江南会出现“梅雨季节”
98 为什么会出现日食
100 为什么有露水时,一般是晴天
102 雪为什么是白色的
104 为什么阳光使你暖和
106 为什么有昼夜交替现象
108 当太阳爆炸时会是什么样子
110 冰山全都融化了怎么办
112 为什么月亮有圆缺的变化
114 什么是太阳黑子
116 一天中什么时候,空气最新鲜
118 太阳系是怎样形成的
120 为什么会刮风
……
==========================================
亿万个为什么(天文地理卷)
作 者: 黄卓越等主编;李庆康,冯春雷卷主编
出版项: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1993.12
原书定价:¥49.50
丛编项:无
装帧项:精装 26cm / 808页
ISBN号:78010000** / Z228
关键词:科学知识-普及读物 天文学-普及读物 地理学-普及读物
========================================
如下:
每当打开《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时,看见这上面有许多深奥的问题,便产生了好奇心。 《十万个为什么》是一种科普知识系列丛书,内容数不胜数。大到天文地理,小到生活琐事,每一篇文章都告诉我们一个科学的小道理。它不仅能帮我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能提高学习的兴趣,真是我的好帮手。 以前,我根本不知道九大行星和银河。《十万个为什么》向我们介绍了天体的形成过程。我知道了金星、水星、土星、木星、火星、地球、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是太阳系里面的九大行星。而银河则是许多像太阳系一样的星云构成的。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宇宙当中的一颗“小星星”。 《十万个为什么》当中经常给我们介绍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比如说一年中的“四季”是怎样形成的?海底下是什么颜色?海水为什么发蓝?等等。从中我发现了许多科学的道理,解开了我心中的一些谜团。 在这本书中,我最感兴趣的一篇文章是“打蛇为什么要打三寸和七寸?书上说的是打蛇打三寸是因为三寸是蛇的脊椎骨最容易打断的地方,所以,一但被打断,后面的器官也被破坏。打七寸是因为七寸是蛇的心脏所在部位,心脏被打碎,蛇当然没命了。假期里,我经常随爸爸妈妈去山里旅游,听说山里有很多蛇,万一碰上了,就知道怎么对付它了。 《十万个为什么》里面还解答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苹果既能通便又可以止泻?原因是苹果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特别多的果蔬胶;为什么晚上要刷牙?因为口腔里的细菌会使食物碎屑腐败发酵。 总之,《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好书,它让我认识到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知识是那么益智有趣;它让我知道了科学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我喜欢《十万个为什么》,当你翻开书卷,趣味盎然的知识故事让你扑朔迷离;我喜欢《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丛书集趣味性、知识性、启发性于一体,深深地吸引住我。 在大自然的原野上,有多少条通往大自然知识高峰的小路,我将沿着这条小路,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做个有用的人。
==========================================
在地球上看是东升西落。
参考资料
月球是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比地球直径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千米,还不如我们亚洲的面积大。月球的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重力则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球的轨道运动
月球以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转。这个轨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圆称“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于天赤道,也不平行于黄道面,而且空间位置不断变化。周期173日。月球轨道(白道)对地球轨道(黄道)的平均倾角为5°09′。
月球的自转
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恒星月,所以我们看不见月球背面。这种现象我们称“同步自转”,几乎是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一般认为是行星对卫星长期潮汐作用的结果。天平动是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它使得我们得以看到59%的月面。主要有以下原因:
1、在椭圆轨道的不同部分,自转速度与公转角速度不匹配。
2、白道与赤道的交角。
==========================================
五芒星的起源是符号学。
人类在仰望星体时,在大气层湍流的影响下会看到星星闪动的现象,为了表示星的闪动和亮度,古人通过发散的线型的密集和长短来标注不同的天体。而后期就产生了带有强烈色彩的“角”星型。
在符号理论里,星体符号都和信仰有关:五芒星代表“原始神”的本体,而六芒星是“守护神的圣杯和圣剑的合体”。
所以在古时候的人类绘画认为是神的星体的时候就被用五芒星的样子来代替。而相比六芒星,五芒星更容易在绘画上一笔画出,而且保持平衡感,也更快捷,更能有强烈的符号感。
所以在快捷、信仰、祈祷的推动下,五角星完全的替代了其他星型,成为了天体的标志。
-=========================================
满意答案 好评率:100%
天文地理 tiānwén-dìlǐ
[knowledge] 用“天文地理”来泛指知识、学问,这种说法由来已久,例如许多旧小说中说到一个人很有学问,就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古人说天论地 古人观天 万物起源
天象记录 日食 流星 新星和超新星彗星五星连珠太阳黑子 石刻纪录
历法 历法成就 治历方法 节气 中西比较 《太初历》《大明历》《大衍历》《授时历》
天文仪器 圭表日晷 漏刻 浑仪浑天仪地动仪 浑象 简仪仰仪水运仪象台
著名天文学家 甘德 落下闳 张衡祖冲之 张遂(僧一行) 郭守敬 沈括
天文著作 《甘石星经》《灵宪》
著名地理学家裴秀郦道元徐霞客魏源
成就 制图六体 风的观测和仪器 降水的观测和仪器 湿度的观测和仪器 云的观测和云图集 《水经注》《徐霞客游记》《海国图志》
书上学
==========================================
在地球仪上,你可以看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线,这就是经纬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纬线。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画着经纬线。不过,你想要看到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并不难:立一根竹竿在地上,当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候,竹竿的阴影就是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在地图上,通过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都能画出一条经线和一条与经线相垂直的纬线。这样,就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来。怎么样才能够区别出这些经线和纬线呢?最好的办法是给每一条经线和纬线都起上一个名字,这就是经度和纬度。用经度表示各条经线的名称,用纬度表示各条纬线的名称。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向东叫东经;向西叫西经。由于地球是个球体,所以东、西经各有180°。东经180°和西经180°是在同一条经线上,那就是180°经线。 最长的纬线圈——赤道,叫做0°纬线。从赤道向北度量的纬度叫北纬;向南的叫南纬。南、北纬各有90°。北极是北纬90°。 由于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所以,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都表示南北方向。纬线都表示东西方向。经线和纬线互相垂直、互相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我们在阅读地图的时候,就可以借助经纬网来辨别方向,也可以判断出地球上任何一点的经纬度位置。 经线和纬线还可以把地球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半球。象切西瓜一样,把地球沿赤道切开,赤道以北的半球,叫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叫南半球。如沿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把地球切开,由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的半球叫东半球;以西的半球叫西半球。 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不久就瓦解了。但以亚历山大为名的那座埃及城里,出现了一个著名图书馆,多年担任馆长的埃拉托斯特尼博学多才,精通数学、天文、地理。他计算出地球的圆周是46 250千米,画了一张有7条经线和6条纬线的世界地图。 公元120年,一位青年也在这座古老的图书馆里研究天文学、地理学。他就是克罗狄斯·托勒密。托勒密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绘制地图应根据已知经纬度的定点做根据,提出地图上绘制经纬度线网的概念。为此,托勒密测量了地中海一带重要城市和据点的经纬度,编写了8卷地理学著作。其中包括8000个地方的经纬度。为使地球上的经纬线能在平面上描绘出来,他设法把经纬线绘成简单的扇形,从而绘制出一幅著名的“托勒密地图”。15世纪初,航海家亨利开始把“托勒密地图”付诸实践。但是,经过反复考察,却发现这幅地图并不实用。亨利手下的一些船长遗憾地说:“尽管我们对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们发现事实都与他说的相反。” 正确地测定经纬度,关键需要有“标准钟”。制造准确的钟表在海上计时,显然比依靠天体计时要方便,实用得多。18世纪机械工艺的进步,终于为解决这个长久的难题创造了条件。英国约克郡有位钟表匠哈里森,他用42年的时间,连续制造了5台计时器,一台比一台精确、完美,精确度也越来越高。第五台只有怀表那么大小,测定经度时引起的误差只有1/3英里。差不多同时,法国制钟匠皮埃尔·勒鲁瓦设计制造的一种海上计时器也投入了使用。至此,海上测定经度的问题,终于初步得到了解决。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线,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纬线: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经纬线的来历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渡海南侵,继而东征,随军地理学家尼尔库斯沿途搜索资料,准备绘制一幅“世界地图”。他发现沿着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由西向东,无论季节变换与日照长短都很相仿。于是作出了一个重要贡献———第一次在地球上划出了一条纬线,这条线从直布罗陀海峡起,沿着托鲁斯和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到太平洋。 后来,长期担任古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的埃拉托斯,测算出地球的圆周是46250千米,他画了一张有7条经线和6条纬线的世界地图。 公元120年,克罗狄斯·托勒密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绘制地图应根据已知经纬度的定点做根据,提出地图上绘制经纬度线网的概念。为此,托勒密测量了地中海一带重要城市和观测点的经纬度,编写了8卷地理学著作。其中包括8000个地方的经纬度。为使地球上的经纬线能在平面上描绘出来,他设法把经纬绘成简单的扇形,从而绘制出一幅著名的“托勒密地图”。 15世纪初,航海家亨利开始把“托勒密地图”付诸实践。但是,经过反复考察,却发现这幅地图并不实用。亨利手下的一些船长遗憾地说:“尽管我们对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们发现事实都与他说的相反。” 正确地测定经纬度,关键需要有“标准钟”。制造准确的钟表在海上计时,显然比依靠天体计时要方便、实用得多。英国约克郡有位钟表匠哈里森,他用42年的时间,连续制造了5台计时器,一台比一台精确。第五台只有怀表那么大,测定经度时误差只有0.54公里。与此同时,法国制钟匠皮埃尔·勒鲁瓦设计制造的一种海上计时器也投入使用。至此,海上测定经度的问题终于初步得到了解决。 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度经线的平太阳时,不是北京的当地平太阳时。北京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16度21′,因而它的地方平太阳时比北京时间晚约14分半钟。北京时间比世界标准时间早8小时。 地球一周被分成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时区。这样一个时区是经度15度。一天24小时,所以相差一个时区就相差一个小时。经度零度即子午线的时间为世界标准时间。由于子午线穿越伦敦附近的格林威治市,故称格林威治时间,这也是英国的标准时间。北京的经度是116度21分,所以在子午线往东第八个时区内。即东八时区。8×15=120,所以东八时区的区时为东经120度的时间,就是北京时间。 那么北京时间是在哪里进行计算和发布的呢?是来自陕西省蒲城县境内的国家授时中心。之所以选择这里,是考虑:陕中地处大陆腹地,离中国大地原点仅100公里,发射的时间信号便于覆盖全国;当地地质构造稳定,授时中心因地震等灾难被毁坏的系数极小;由于其重要性,建立在内陆地区比较安全。 如今我们所说的1秒,其实就是铯原子跃迁振荡9192631770周经历的时间,这是1967年10月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计时大会正式定义的。国际上规定,取1958年1月1日世界时零时零分零秒的瞬间作为原子时的起点。 1968年10月,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建成。 1970年12月15日,时间城开始向全国进行短波广播。半径达3000公里的范围内,人们第一次从收音机里听到日后耳熟能详的“……嘀,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点整”。几乎没人知道,这全国统一的“北京时间”就是从这么荒僻的山区,这个神秘的大院播出的。
=========================================
一方面从书本上学,另一方面需要自己多出去走走,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尤其是天文地理这种知识,光看书本是不够用的,还在于自己多多观察,一点一滴培养起兴趣了。历史上一些宇宙天体的发现,还有哥伦布航海新大陆的发现这些都不是从书本上的来的,陆游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这话对于学习天文地理知识特别重要。
========================================
所谓的天文地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会的,也不是由哪位老师可以传授的,老师只能起指引的作用,要靠你自己不断的知识积累,有些是书不找不到的,全看你平时够不够细心
-=========================================
多看一些图
兴趣最重要
勤奋努力,还要找窍门
==========================================
『柒』 请问数九最冷的是拿几个九
冬天复的时候三九四九这个阶段制是最冷的,此时也正好接近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每年1月20日前后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冬天,白天吸收的热少,晚上散发的热多,每天不但不能积存,还要把夏天积存下来的热用掉一些。
冬至这一天,白天吸收的热量少,可是地球上还有一些储存的热。过了冬至,储存的热越来越少,到“三九”,地球热的储存是一年最少的时候,所以也就最冷。三九天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间段,在这一时节人们,尤其中老年朋友们切记需要做好防寒保暖。
『捌』 人们为何要从冬至开始“数九” 有哪些有趣的“数九歌
古时候,人来民为挨过漫长冬季,遂源发明以“数九”方法消遣,以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而当时围着家眷数九亦被视为逍遥境界。
广泛流传的“九九消寒歌”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由于各地气候寒暖不一,各地的九九歌也就有些区别,如九九歌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缘凌走;五九半,凌碴散;春打六九头,脱袄换个牛;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宽;八九不犁地,只待三五日;九九杨花开,以后九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