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徐州地理试卷中考

徐州地理试卷中考

发布时间: 2021-01-27 07:32:57

❶ 徐州2008地理生物中考试卷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1.地球形状特点?(p2) 地球是一个____稍扁、____略鼓,不很规则的__体。

2.地球平均半径:( ) 地球赤道周长:( ) 地球表面积:( )

3.地球仪上与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____。赤道周长约___千米。

4.____穿过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___是地球上的最北点。___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5.同赤道平行的线,叫____。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____。经线与纬线都有无数条,经线呈____方向,纬线呈____方向。

6.本初子午线也称______,通过英国伦敦________天文台原址;赤道也称____,是____半球的划分界线。

7.经度如何划分?纬度如何划分?本初子午线以西直至180°经线称____,用字母__表示;本初子午线以东直至180°经线称____,用字母__表示。赤道以北直至90°纬线称____,用字母__表示;赤道以南直至90°纬线称___,用字母__表示。

8.东西半球如何划分?南北半球如何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____和____组成的经线圈,____往东至____为东半球,____往西至____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____,____以北为北半球,____以南为南半球。 从东西半球的划分来看,我国位于__半球;从南北半球的划分来看,我国位于__半球。

9.列表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指示方向、长度是否相等、0°线为哪一条、经度和纬度怎样划分、是全圆还是半圆)

10.读P19图C的经纬网图,回答问题:(1)c图中,哪些是经线?哪些是纬线?(2)写出点甲、乙、丙点的经纬度。(3)在图上标出点丁(东经20°,北纬40°)、点戊(60°E,30°N)的位置。(4)点甲在点乙的____方向,点甲在点丙的____方向。(5)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6)从东西半球的划分来看,甲点位于__半球;从南北半球的划分来看,甲点位于__半球。从五带的划分来看,甲点位于____带。从低中高纬的划分来看,甲点位于__纬。

11、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地点是( ) A、90°W,89°S B、80°E,40°N C、180°W,71°N D、10°E,1°S

12、下列各点中符合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20°W 60°N B、180° 17°N C、0° 26°N D、19°W 15°S

13.率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

第一章第二节

1.列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特点(方向、周期、产生地理现象)

2.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各出现在哪一条纬线上?(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规律示意图)

3。读五带示意图回答问题(五带名称、范围、分界线、划分标准):

(1)五条重要纬线:0°纬线也称( ),它是( )两个半球的划分界线。( )纬线也称( )线,是太阳直射地球的最北界线。( )纬线也称( )线,是太阳直射地球的最南界线。( )纬线也称为南极圈,( )纬线也称为北极圈。极圈内有( )、( )现象出现。 (2)划分标准及范围:有( )现象出现地区为热带。有( )、( )现象出现地区为寒带。既无( )现象出现,也无( )、( )现象出现地区为温带。 (3)划分界线:热带和北温带分界线:( )。热带和南温带分界线:( )。北寒带和北温带分界线:( )。南温带和南寒带分界线:( )。 (4)热带和温带分界线:( )。温带和寒带分界线:( )。 (5)回归线是( )带和( )带的分界线。极圈是( )带和( )带的分界线。(6)北回归线是( )带和( )带的分界线。 南回归线是( )带和( )带的分界线。 北极圈是( )带和( )带的分界线。 南极圈是( )带和( )带的分界线。(7)当北温带为冬季时,南温带应是( )季。

4.从北京去南极考察的科考队什么季节出发合适?

第一章第三节 1。一幅完整的地图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要素.
2.地图上四个基本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另可细分出

____、____、____、____等方向。 ("四面八方")

3.在地图上判定方向三种方法:a 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____定向(指向标箭头指向____方) b 有经纬线地图,应根椐____定向(经线指示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方向) c 一般的地图,根椐“________、________”的准则定向

4.比例尺的公式、三种表示方式、换算、大小及应用(量算任意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

5.地图家族新成员:遥感影像地图、电子地图

第一章第四节 1.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p26活动B):a 、海拔指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____的垂直距离,又叫做____。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海平面除外)的垂直距离,叫做____。 b 、图中,表示相对高度的数据有___________,表示绝对高度的数据有__________。 c 、图中,A点的海拔是______,B点的海拔是______,A点与B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与中国陆地海拔最低点吐鲁番盆地[海拔一155米]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

3.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相对高度、海拔两方面比较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特点(列表)

5.读等高线地形图:a .在图上适当位置标注:山峰、山谷、山脊、鞍部、陡崖、陡坡、缓坡 b.等高线重叠的部位是____。相邻两座山峰之间的连接部位是____。 c.判读陡坡与缓坡 d.等高距

6.地形图的三种主要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 疆域和行政区划 一.中国的位置

1.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p36图)

(1)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很大,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带,小部分位于____带。气侯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____大陆东部,____洋西岸。____兼备,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往。

2.半球位置:从南北半球的划分来看,我国位于____;从东西半球的划分来看,我国位于____。(东西半球如何划分?南北半球如何划分?)

二.中国的疆域1、我国领土总面积约_______,仅次于____和____,是世界第__大国。

3.中国疆域四至点:东至____省____江与____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西至____自治区____高原,北至____省____县北端的____江主航道中心线,南至____省____群岛的____。(p37读图2)

4.中国濒临____洋,四大临海自北而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中国最大的岛屿是____,中国第二大岛是____。(p37读图1)

三、中国的邻国(20个)

1.(p39读图1)读图E,填充:陆上接壤邻国(14个):____(首都平壤)、____(首都莫斯科;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____(首都乌兰巴托)、____(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____(首都新德里)、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____(首都河内)。隔海相望邻国(6个):____(首都首尔,旧称"汉城")、____(首都东京)、____(首都马尼拉)、文莱、____(首都吉隆坡)、____(首都雅加达,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国家)。

四、中国的行政区划

1.我国的行政区划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自治县、市)、____(镇、自治乡)三级区划。

2.目前,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共有__个,其中包括__个省、__个自治区、__个直辖市和__个特别行政区。

3.(p41)中国省级行政单位简表(全称、简称及行政中心)(p40中国行政区划图)

4.兴道中学位于( )省( )市( )县( )镇。

5 .从原广东省划出、纬度位置最南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位置最东及最北的省级行政单位均是( )。位置最西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最晚设立的直辖市是( )。 最晚设立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 )。跨经度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纬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人口最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6.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依次是( )、( )、( )、( )。

7.读图,明确五个自治区的全称、简称、首府

8.读图,明确四个直辖市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

9.读图,明确二个特别行政区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

10.读图,找出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单位[五个]

川或蜀:[ ] 贵或黔: [ ] 云或滇:[ ]

陕或秦:[ ] 甘或陇: [ ]

11..读图,找出与广东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

12.我国的基层行政单位是( ) A 省级行政单位 B 县级行政单位 C 乡镇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1.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

2. 中国是世界上第__人口大国。我国人口的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实行__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控制____,提高____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

3.中国人口地理界线与中国人口分布特点

中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的中国人口地理界线是指黑龙江省的____到云南省的____一线,该线以西地区的人口密度多为每平方千米100人以下,以东地区的人口密度多为每平方千米100人以下.

第三节 多民族的国家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___个民族,共同组成了___民族。其中,__族人口最多;其他个民族统称为______。

2.______,______是我国民族分布的最大特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等边疆地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___族。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是___族。

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1. 读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与地形的主要特征?中国地势主要特征:地势( ),呈( )级( )状分布.

中国地形主要特征:地形类型( ),山区面积( ).

2.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 )、( )、( )、( ).

3.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各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各有哪些主要地形区?(P59图B、P60图D)

4 .我国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的地势有何优越性?(p59-60)

5 .读中国地形图,明确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名称及位置。

6.读中国地形图,明确我国主要山脉[15条]的名称、走向及位置。

7.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是哪一个?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哪一个?

8.读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最大的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的名称。

9.黄土、黑土各是哪一地形区的特色土壤?

10.中国十大名山(五岳、四大佛教名山、黄山)的名称及所在省区?

11.读中国地形图(P61),找出我国东西走向三列主要山脉、东北-西南走向三列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我国东西走向三列主要山脉:
北列 ( )-( )
中列 ( )-( )
南列 ( )
我国东北-西南走向三列主要山脉:
西列 ( )-( )-( )-( )
中列 ( )-( )
东列 ( )
四大高原:( )、( )、( )、( )
四大盆地:( )、( )、( )、( )
三大平原:( )、( ) 、( )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1.区分天气和气候、天气用语和气候用语

2.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

3.气温的时空变化

4.我国冬季气温、夏季气温分布规律?(P73/74)

我国冬季气温总体规律:自南向北( ),南北温差( )。
我国夏季气温总体规律:全国普遍( ),南北温差( )。

5.一月0 °c等温线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大致沿____-____-______东南边缘分布。(p73/P77)

6.我国温度带、干湿地区的划分及分布范围?[P75/p77]

7.我国降水量时空分布特点?我国年降水量时间分布特点: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东部( ),西部( );从( )向( )逐渐减少。

8. 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有利方面:

不利方面: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1.区分区分天气和气候、天气用语与气候用语(p79)

2.一般来说,在卫星云图上,绿色部分表示____,蓝色部分表示____,白色部分表示____。(p80)

3.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p81图D)

4.中国气候两个主要特征?(p82 p83)

5.中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范围?(p83E图)

6.揭阳市气候类型应属于( )A 热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E 高原、高山气候

7.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界线?(p84 p85)

划分依据:是否明显受到_____(季风?夏季风?冬季风?)的影响。

划分界线:____岭-____山脉-____山-_____山脉-_____山脉。

8. 冬、夏季风特点比较(源地、风向、性质、影响)(p84 p85)
冬季风源地:( )
夏季风源地:( )
冬季风风向:( )
夏季风风向:( )
冬季风性质:( )
夏季风性质:( )
冬季风影响:( )
夏季风影响:( )

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 河流、湖泊、干流、支流、水系、流域、分水岭

2.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p88 B图)

3.我国第一长河是____。我国第二长河是____。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省(简称青)的____湖〈咸水湖〉。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省(简称赣)的____湖。 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是( )省〈简称湘〉的( )。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_____。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自治区〈简称新,首府乌鲁木齐〉境内的( )。

4.黄河、长江的发源地、注入海洋、河段划分

黄河发源于____高原的____山脉,最后注入__海。长江发源于____高原的_____山脉,最后注入__海。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____自治区(简称__)的____、____省(简称__)的____。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点:____省(简称__)的____、____省(简称__)的____。
5.黄河各河段主要特点?

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分界地带,____资源丰富。中游:流经____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形成“地上河”。

6.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做好中游____高原地区的____保持工作。

7.被称为“黄金水道”的河流是____。

8.正在兴建的长江干流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 ) A 葛洲坝 B 三峡 C 龙羊峡 D 三门峡

9.下列水电站或水利枢纽位于黄河干流的是( )A 飞来峡水电站 B 三门峡水电站 C 三峡水利枢纽 C 丹江口水电站

10.导致1998年长江流域爆发特大洪水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 下游成为"地上河" B 中游支流众多,湖泊星罗棋布 C 上游植被遭破坏

11.黄河的水文特征?
(1)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 )、( )级阶梯,( )资源丰富 (2)中游流经( )高原,( )多 (3)下游进入( )平原,水流缓,泥沙大量淤积而形成了"____"。

12.读中国政区图,找出长江流经的十一个省区(全称及简称):青海省( )、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 )、云南省( ) 、重庆市 ( )、 湖北省( )、 湖南省 ( )、 江西省( )、 安徽省( )、江苏省( )、上海市( )。

13.读中国政区图,找出黄河流经的九个省区(全称及简称):青海省( )、四川省( )、 甘肃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山西省( )、陕西省( )、 河南省( )、 山东省( )。14.长江与黄河均发源于( )高原,共同流经的两个省区是( )、( )。15.长江主要支流:____(经江西省北部的鄱阳湖注入长江干流)、____(经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注人长江干流)、____(在湖北省省会武汉注人长江干流)、_____(在重庆市注入长江干流)
黄河主要支流:汾河(主要流经____省)、渭河(主要流经____省)

16.长江主要水电站及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长江干流上)、葛洲坝水利纽(长江干流上)、丹江口水利枢纽(长江支流汉江上)、二滩水电站(长江支流雅砻江上)、龚嘴水电站(长江支流大渡河上)、五强溪(长江支流沅江上)
黄河主要水电站及水利枢纽工程:龙羊峡水电站(黄河干流上)、刘家峡水电站(黄河干流上)、青铜峡峡水电站(黄河干流上)、三门峡水利枢纽(黄河干流上)、小浪底水利枢纽(黄河干流上)

17.长江、黄河水灾原因及治理措施?

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自然资源有哪些类型{P4}
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
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2.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 )上的( ),主要来自( ).{P5}

3.淡水资源有哪些存在形式?{P5}

4.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 )的多少来衡量.{P5}

5.中国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各有什么特点?{P6}

6.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有哪些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P11}

7.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对策?
从时间分布来看:夏秋多,冬春少;对策:兴修水库
从空间分布来看:东南多,西北少;对策:跨流域调水

8.P9G图,中国跨流域调水工程

9.为什么我国水资源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大气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为什么要保护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1)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2)山地多,平地少

(3)可供开垦的土地已为数不多,后备耕地资源缺乏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3.我国三大林区??{p16}

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

4.我国南方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 ),我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 ).[水稻、小麦/p15]

5.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p16}

第三节 工业

1.矿产资源与工业关系

2."工业的粮食"是指( ),"工业的血液"是指( ).[煤炭、石油]

3.我国的煤炭产量居世界第( )位,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3从上、素有"煤海"之称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4.我国( )自治区的( )盆地的油气储量与世界著名的石油生产大国沙特阿拉伯的储量差不多,是我国石油工业的希望所在.

5.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有哪些?

6.读p23图D,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7.高新科技产业的特点及其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p23、p25}

第四节 交通运输

1.比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布局特点.

3.火车"拉"出来的城市:石家庄

4.在具体情境中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第五章 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1.认真体会我国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地方特色

2. 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有什么影响?
3.

第二节 地方文化对旅游的影响
1.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

第三节 学习与探究--设计一个旅游方案
1.设计旅游方案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第六章 认识区域特征 第一节 北京
1.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有什么特征?

2.古都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什么?

3.北京的城市职能是什么?

4.北京正在发生着哪些深刻的变化?

第二节 台湾1.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读p65A台湾省图,回答:(1)台湾岛是我国第( )大岛,北面是( )海,西南面是( )海,东南面是( )洋,西隔( )海峡与( )省相望。 福建省省会是( ),该省的经济特区是( )。 (2)台湾同胞中,( )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主要有( )族等。 (3)台湾省最主要的山脉是( ),最高峰是( ),最大的湖泊是( )上游的( )。(4)台湾省最著名的树种是( ),( )产量居世界第一。 (5)台湾省最大城市、省会是( ),台湾省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是( )。 (6)台湾省的外向型经济富有海岛特色.昔日靠( )型加工贸易起飞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现正向高新科技领域迅速发展.( )科学园区是今日台湾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一个缩影,被称为"台湾的硅谷",生产以( )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3.比较中关村科技园区与新竹科学园区,概括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条件。

❷ 徐州地区生物地理小中考有哪些好的练习请推荐一下。另外标准大考卷有没有关于这个小中考的的

《新中考短平快》比较不错,但是很多题都很难
《冲刺中考》我们当时是个试专卷册,各地的属中考试题都有
《中考新航标》:到时候会发的
至于书店···我不推荐你去正规书店,淘不到好练习册,建议去东站有一个韩国商品城,旁边的门有个书店,NONO,那简直是一个仓库,去淘书吧

我是去年考过的,不是太好(72)
经验谈
你需要多看书,基础一定要掌握的透彻,不能有闪失
去年生物有两道选择都是考那个什么知识库(好像是这个名字,每个单元最后的那个)
地理有一题巨BT,给你公转示意图,让你选好像是夏至在那一个选项
那一个公转示意图,整个给翻折过来,也就是说本来该选左边的,就要选右边
(基础,这就是基础的重要)
去年的考试,总体上感觉··貌似很简单,高分不容易
前年地理考试考到了凌汛(书上很小的知识点)

跟着老师走没错的,还有那本中考新航标
把上面的题目弄会

❸ 2008年江苏省徐州市地理生物中考试卷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1.右边是绿色开花植物受精过程示意图。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分别和③、④结合的过程
B.②中的一个精子和③结合的过程
C.①和④结合的过程
D.②中两个精子分别和③、④结合的过程
2.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 )
A.液泡和叶绿体 B.细胞质和液泡
C.细胞核和叶绿体 D.细胞膜和细胞壁
3.X、Y、Z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已知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下列
各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吸失水关系的是

4.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5.有关一个体细胞经分裂产生两个新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新细胞的染色体数比原来细胞的少 B.两个新细胞含有一样多的细胞质
C.每个新细胞的染色体数和原来细胞的一样多 D.两个新细胞大小完全一样
6.如下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C、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 )

7.下图是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8.大灾之后要防大疫。四川的汶川地震之后,我国政府在积极抢救伤员的同时,还组织大批防疫人员对灾区进行喷药消毒。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改善生活条件
9.右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该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①②③④⑤
B.③是该神经结构的中枢
C.甲处主要由神经细胞体构成
D.乙处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
10.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象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大脑 B.大脑、视网膜
C.视网膜、视神经 D.视神经、大脑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
11.(5分)近年来国际上经常出现粮食危机,甚至在一些国家出现粮荒。粮食作为人体的
营养物质,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大米在人体内的主要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人体的口腔内经初步消化后,最终在 内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2)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经过 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
(3)随着主动脉,部分血液流到肾脏,如右图。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经过[ ] 的 作用进人原尿,在肾小管处它又被重新吸收回到了血液中。
(4)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处,在那里它被分解成
同时释放出能量。这样,大米的重要使命就完成了。
12.(4分)天然种植的棉花大都是白色的。偶尔在田中也会出现一两株彩色(如棕色)的棉花,这是生物变异的结果。彩棉用于纺织,可以免去繁杂的印染工序,既降低生产成本,又减少化学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产品”。现有两株白色的棉花,分别让它们作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结果它们的子代中有的结白色棉花,有的结棕色棉花。请回答:
(1)棉花的白色和棕色在遗传学上是一对 。
(2)在上述棉花的遗传中,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 。
(3)如果用B和b分别来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则上述杂交的子代中,结白色棉花和结棕色棉花的基因型分别是 、 。
13.(5分)徐州市区的故黄河曾因污染而失去应有的生态功能。近年来,由于当地政府加强了对故黄河的综合治理,使该河的生态系统又得到了重新恢复和改善。如今,两岸花红柳绿,鱼游虾戏,成了市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河水的质量到底如何?河里的鱼虾是否可以安全食用?对于这些问题,市内某中学的几位同学开展了一项调查研究。他们首先选取该河中5种不同的生物,对它们消化道内的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然后又请当地环保部门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最后将研究数据整理绘制成下表。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千克体重某种有毒物质含量/mg
某鱼 小虾 97
河蚌 水蚤、小球藻 55
小球藻 4
小虾 水蚤、小球藻 . 32
水蚤 小球藻 16
请根据表中内容,分析回答:
(1)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
(2)在该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成分是: 。
(3)根据表中生物间的相互关系,请解释该河中某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为什么最高?

(4)如果人们在该河中大量地捕鱼捉虾,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将会造成的后果是

(5)根据生态学原理及目前状况,你认为故黄河还应该如何治理?(至少写2条)

14.(5分)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人们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逐年增多。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可在局部地区富集并在水的凝集过程中形成硫酸等酸性物质,随着雨水降落下来,这就是“酸雨”(pH<5.6)。酸雨的酸性程度可用pH值来表示,一般说来,pH值越小,其酸度就越大。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没有影响?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以小麦种子为材料,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参与进来,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
一、提出问题: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
二、作出假设:略 .
三、材料用具:大小相同的培养皿五只,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小麦种子100粒,小纱布10块, 以硫酸为材料配制的pH=5、pH=4、pH=3、pH=2的“酸雨”各20mL等。
四、方法步骤:
(1)将5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B、C、D、E。
(2)在5只培养皿里各铺一块小纱布,其上均匀各撒20粒小麦种子,然后再用小纱布盖好。
(3)向A培养皿中均匀喷洒清水(pH=7)5mL,使之刚好将要淹没种子。
(4)向B,C,D,E四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pH=5、pH=4、pH=3、pH=2的“酸雨’’各——mL。
(5)盖上培养皿,将它们都放在适于种子萌发的环境里。
五、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在实验结果得到之前,我们可以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预测1:随着pH值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逐渐升高,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作用。
预测2.
预测 3.

徐州市2008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1.D 2 A 3.D 4.B 5.C 6.D 7.B 8.C 9.A 1 O.A
二、综合题:以下各题,每空1分,共19分;卷面1分,合计20分。
11.(1)小肠(唯一) (2)肺(唯一)
(3)④肾小球(唯一且标号和名称不全对不得分) 滤过(唯一)
(4)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写不全不得分)
12.(1)相对性状(唯一) (2)棉花的白色(或只答白色可得分)
(3)BB或(和)Bb(写不全不得分) bb(唯一)
13. (1)小球藻_水蚤_小虾_某鱼(唯一) (2)小球藻(唯一)
(3)某鱼是该生态系统内的最高消费者,有毒物质随食物链而富集
(必须指出有毒物质可随食物链而富集才可得分)
(4)破坏现有的生态平衡(或生态失衡)
(5)一是减少污染物摊放,二是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三是不断更新水体;四是禁止鱼捉虾(答出其中之二即可得分)
14.一.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影响? (或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怎么样的影响吗?)(必须是问句)
四、(4)5(唯一)
五、预测1:促进(唯一)
预测2:随着pH值的逐渐减小,种子的萌发率逐渐降低,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
预测 3:随着pH值的逐渐减小,种子的萌发率没有变化,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预测2和预测3两种情况可以前后调换,但内容不变)
注:括号内小字部分为评分标准或要求,其他是参考答案
卷面分得分要求:有下列情况之二者不得分;
1.文字与符号书写不规范、不整洁、不清晰,不符合生物学表达惯例。
2.不在规定区域内答题,乱涂乱画,分辨不清。
3.表述不清晰、不切合题意作答,书写无关内容。

❹ 2011徐州市中考地理生物试题 (含答案)

生物地理在一起的,这只是我的答案,并不肯定完全对

生物: 1—5 BDACD 6—10 CDDCB

地理:11--15 CCADA 16--20 CDBCB

❺ 徐州的中考试卷

英语
http://www1.srxe.net/Soft_Show.asp?SoftID=7819
扫描版有答案.打开后下边还有链接如下

::试卷简介::
2006年徐州中考英语试题(专扫描版)

::相关试卷::
2006年徐州市属中考数学试题 [5]

2006年徐州中考语文试题(扫描版) [10]

2006年徐州中考生物、地理、历史合卷试题(扫描版) [12]

2006年徐州中考化学试题(扫描版) [12]

2006年徐州中考政治试题(扫描版) [8]

❻ 徐州地理生物小中考通常考什么··

那要看你考什么学校了,报考一中之类的话基本上要到75才安全。但你知道徐州中考也是,很多专因属素,比如你其他成绩如何那?考试分越高,中考越有机会,但有一点很重要,因为我今年中考,知道今年基本上市指标生为主流。所以LL安心吧,你只要努力也不会怎样影响。
我就有个同学,67,包一中,也很有希望

❼ 谁有2008徐州市中考地理生物试卷(含答案)

http://speed2.zxxk.com/SoftInfo.aspx?InfoID=732182

http://www.wh111.com/experiment/ShowArticle.asp?ArticleID=17301

上面两个网阯都有。

2008年徐州市初二学生参加中考的生物试题。徐州市2009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1.右边是绿色开花植物受精过程示意图。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分别和③、④结合的过程 B.②中的一个精子和③结合的过程 C.①和④结合的过程 D.②中两个精子分别和③、④结合的过程 2.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 ) A.液泡和叶绿体 B.细胞质和液泡 C.细胞核和叶绿体 D.细胞膜和细胞壁 3.X、Y、Z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已知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下列 各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吸失水关系的是 4.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5.有关一个体细胞经分裂产生两个新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新细胞的染色体数比原来细胞的少 B.两个新细胞含有一样多的细胞质 C.每个新细胞的染色体数和原来细胞的一样多 D.两个新细胞大小完全一样 6.如下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C、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 )

❽ 2008年的徐州生物地理中考试卷

仅是地理 对不起啦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小题,共50分。)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C.我国主要位于热带
D.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与我国陆地相邻,并且均为内陆国的有
A.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 B.哈萨克斯坦、印度、缅甸
C.蒙古、阿富汗、老挝 D.朝鲜、尼泊尔、老挝
3.下列各组中,属相邻的两个省级行政区的是
A.黑龙江省和辽宁省 B.云南省和广东省
C.甘肃省和重庆市 D.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陕西省
4.下面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B.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5.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丘陵和平原 B.丘陵和盆地
C.山地和高原 D.平原和高原
6.下列关于我国国土面积、疆界和邻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陆地面积达960平方千米 B.我国大陆海岸线长2万多千米
C.我国陆地界线长18000多千米 D.与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
7.世界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是因为我国
A.季风气候显著 B.夏季普遍高温
C.气候复杂多样 D.雨热同期
8.下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华北平原
9.我国内流河大多分布在
A.东南沿海地区 B.东部季风区内
C.西部非季风区内 D.黄河和长江流域
10.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A.河南省 B.湖南省 C.甘肃省 D.山西省
11.下列有关我国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东南季风
B.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西部地区
C.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
D.季风区降水比非季风区降水较多
12.下列城市中冬季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北京 B.哈尔滨 C.上海 D.广州
13.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❾ 2010年徐州市中考地理生物试卷(含答案)

2楼的错了吧!地中海气候那天有高温多雨?人家是冬雨型的!
是 炎热干燥!

❿ 2008年徐州中考地理试卷

老大,08年是今年,谁知道会出什么,给你个去年的吧`````

http://www.jkzyw.com/Software.asp?id=1865 这个是地理,下面的是生物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1.右边是绿色开花植物受精过程示意图。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分别和③、④结合的过程
B.②中的一个精子和③结合的过程
C.①和④结合的过程
D.②中两个精子分别和③、④结合的过程
2.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 )
A.液泡和叶绿体 B.细胞质和液泡
C.细胞核和叶绿体 D.细胞膜和细胞壁
3.X、Y、Z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已知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下列
各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吸失水关系的是

4.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5.有关一个体细胞经分裂产生两个新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新细胞的染色体数比原来细胞的少 B.两个新细胞含有一样多的细胞质
C.每个新细胞的染色体数和原来细胞的一样多 D.两个新细胞大小完全一样
6.如下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C、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 )

7.下图是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8.大灾之后要防大疫。四川的汶川地震之后,我国政府在积极抢救伤员的同时,还组织大批防疫人员对灾区进行喷药消毒。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改善生活条件
9.右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该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①②③④⑤
B.③是该神经结构的中枢
C.甲处主要由神经细胞体构成
D.乙处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
10.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象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大脑 B.大脑、视网膜
C.视网膜、视神经 D.视神经、大脑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
11.(5分)近年来国际上经常出现粮食危机,甚至在一些国家出现粮荒。粮食作为人体的
营养物质,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大米在人体内的主要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人体的口腔内经初步消化后,最终在 内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2)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经过 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
(3)随着主动脉,部分血液流到肾脏,如右图。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经过[ ] 的 作用进人原尿,在肾小管处它又被重新吸收回到了血液中。
(4)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处,在那里它被分解成
同时释放出能量。这样,大米的重要使命就完成了。
12.(4分)天然种植的棉花大都是白色的。偶尔在田中也会出现一两株彩色(如棕色)的棉花,这是生物变异的结果。彩棉用于纺织,可以免去繁杂的印染工序,既降低生产成本,又减少化学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产品”。现有两株白色的棉花,分别让它们作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结果它们的子代中有的结白色棉花,有的结棕色棉花。请回答:
(1)棉花的白色和棕色在遗传学上是一对 。
(2)在上述棉花的遗传中,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 。
(3)如果用B和b分别来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则上述杂交的子代中,结白色棉花和结棕色棉花的基因型分别是 、 。
13.(5分)徐州市区的故黄河曾因污染而失去应有的生态功能。近年来,由于当地政府加强了对故黄河的综合治理,使该河的生态系统又得到了重新恢复和改善。如今,两岸花红柳绿,鱼游虾戏,成了市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河水的质量到底如何?河里的鱼虾是否可以安全食用?对于这些问题,市内某中学的几位同学开展了一项调查研究。他们首先选取该河中5种不同的生物,对它们消化道内的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然后又请当地环保部门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最后将研究数据整理绘制成下表。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千克体重某种有毒物质含量/mg
某鱼 小虾 97
河蚌 水蚤、小球藻 55
小球藻 4
小虾 水蚤、小球藻 . 32
水蚤 小球藻 16
请根据表中内容,分析回答:
(1)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
(2)在该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成分是: 。
(3)根据表中生物间的相互关系,请解释该河中某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为什么最高?

(4)如果人们在该河中大量地捕鱼捉虾,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将会造成的后果是

(5)根据生态学原理及目前状况,你认为故黄河还应该如何治理?(至少写2条)

14.(5分)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人们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逐年增多。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可在局部地区富集并在水的凝集过程中形成硫酸等酸性物质,随着雨水降落下来,这就是“酸雨”(pH<5.6)。酸雨的酸性程度可用pH值来表示,一般说来,pH值越小,其酸度就越大。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没有影响?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以小麦种子为材料,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参与进来,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
一、提出问题: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
二、作出假设:略 .
三、材料用具:大小相同的培养皿五只,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小麦种子100粒,小纱布10块, 以硫酸为材料配制的pH=5、pH=4、pH=3、pH=2的“酸雨”各20mL等。
四、方法步骤:
(1)将5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B、C、D、E。
(2)在5只培养皿里各铺一块小纱布,其上均匀各撒20粒小麦种子,然后再用小纱布盖好。
(3)向A培养皿中均匀喷洒清水(pH=7)5mL,使之刚好将要淹没种子。
(4)向B,C,D,E四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pH=5、pH=4、pH=3、pH=2的“酸雨’’各——mL。
(5)盖上培养皿,将它们都放在适于种子萌发的环境里。
五、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在实验结果得到之前,我们可以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预测1:随着pH值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逐渐升高,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作用。
预测2.
预测 3.

徐州市2007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1.D 2 A 3.D 4.B 5.C 6.D 7.B 8.C 9.A 1 O.A
二、综合题:以下各题,每空1分,共19分;卷面1分,合计20分。
11.(1)小肠(唯一) (2)肺(唯一)
(3)④肾小球(唯一且标号和名称不全对不得分) 滤过(唯一)
(4)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写不全不得分)
12.(1)相对性状(唯一) (2)棉花的白色(或只答白色可得分)
(3)BB或(和)Bb(写不全不得分) bb(唯一)
13. (1)小球藻_水蚤_小虾_某鱼(唯一) (2)小球藻(唯一)
(3)某鱼是该生态系统内的最高消费者,有毒物质随食物链而富集
(必须指出有毒物质可随食物链而富集才可得分)
(4)破坏现有的生态平衡(或生态失衡)
(5)一是减少污染物摊放,二是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三是不断更新水体;四是禁止鱼捉虾(答出其中之二即可得分)
14.一.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影响? (或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怎么样的影响吗?)(必须是问句)
四、(4)5(唯一)
五、预测1:促进(唯一)
预测2:随着pH值的逐渐减小,种子的萌发率逐渐降低,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
预测 3:随着pH值的逐渐减小,种子的萌发率没有变化,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预测2和预测3两种情况可以前后调换,但内容不变)
注:括号内小字部分为评分标准或要求,其他是参考答案
卷面分得分要求:有下列情况之二者不得分;
1.文字与符号书写不规范、不整洁、不清晰,不符合生物学表达惯例。
2.不在规定区域内答题,乱涂乱画,分辨不清。
3.表述不清晰、不切合题意作答,书写无关内容。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