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霸
Ⅰ 高中地理,学霸可以帮我讲一下GIS RS GPS 各自用途和区分技巧吗,谢谢
gps是定位导航最简单。。rs是遥感,你考试时候看见至少什么成像图片照片就选他,或专者还有什么农业收成预估也选属他。gis是信息处理系统,有什么方案啊,信息整合就选gis。gis的功能有时候会包含前两个。
Ⅱ 有没有高中地理学霸分享一下学习经验的,本人高三党地理一言难尽。。。
你好!
你读高三,你目前地理考试成绩能够打到什么高度?现在版一轮复习已经结束权,一开学就是高密度的练考。练考是你提高高考成绩的关键时期。
不知道你地理学习有什么困惑,我是地理老师,可以帮助你。祝你学习进步!祝你新年快乐!
Ⅲ 高一地理练习册哪个比较好推荐!求助文科学霸
个人觉得 5.3 较好【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有基础知识还有模拟和高考真题。
推荐【学霸笔记】今年新出的,但这个不是练习册,知识点挺详细的,做题或预习或复习都可参考。
Ⅳ 2019高中地理学霸笔记和2020版有什么不同吗
你想问什么,太平洋的洋流有日本暖流,千岛寒流,加里福利亚寒流,赤道暖流,赤道逆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
Ⅳ 其实高中地理政治历史难吗 现在这三科差,用一年时间可以补回来变学霸吗
这些东西,,确实头疼,没有捷径,,只能重复重复再重复,有那种记忆法,实质也是重复,考试超纲题极少数,冷门的肯定也有,加油吧
Ⅵ 我要当学霸里面高中的资料word版!地理优先!!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
第一单元
地图专题
1.
经度的递变:
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
纬度的递变:
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
纬线的形状和长度
: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
经线的形状和长度:
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
东西经的判断:
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
南北纬的判断:
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
东西半球的划分:
20°W
往东至
160°E
为东半球,20°W
往西至
160°E
为西半球。
8.
东西方向的判断:
劣弧定律(例如东经
80
°在东经
1
°的东面,在西经
170
°的西面)
9.
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
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
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
等值线的疏密:
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
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
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
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
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
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
地球运动专题
1
、天体的类别
:
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
、天体系统的层次
: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
、大行星按特征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巨行星(木土)
、远日行星(天、海)
。
4
、月球:
(
1
)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
2
)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
声音、无风,
(
3
)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
、火山。
5
、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
光球
(
黑子
)
、色球
(
耀斑
)
、日冕
(
太阳风
)
。
7
、太阳活动
--
黑子(标志)
、耀斑(最激烈)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11
年。
8.
太阳活动的影响:
黑子
--
影响气候,耀斑
-
-电离层
-
-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
、太阳辐射的影响:
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
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
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
递减至
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
0
外,各地相等)
周期
①恒星日(
23h56m4s
真正周期)②太阳日(
24
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
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
、晨昏线:
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
0
度)
。
12
、晨昏线与经线: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
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
夏至、冬至
13
、时间计算:
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14
、时区
=经度
/15
°(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
15
、世界时:
以本初子午线(
0
°)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
、日期分割:
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
180
°)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7
、日界线:
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
180
°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8
、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
(
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于纬度和地势
③地形
平坦开阔
)
;
人文因素
(
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
。
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9
、公转
速度:
1
月初
--
近日点—速度快,
7
月初
--
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
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
20
、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
23
°
26
′)
:
①黄赤交角存在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
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
2
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90
°—△(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
间隔)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
有两次直射机会
---
两次最大值
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22
、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
球的昼长夜短。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
6
月
22
日昼最长,
12
月
22
日最短。
③
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23
、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
,如北京﹥上海﹥广州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
。如海口﹥广州﹥上海
24
、昼长
=
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
=24
小时—夜长
日出时间=
12
:
00
-昼长
/2
(或
0
:
00
+夜长
/2
)
;
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
6
:
00
日落时间=
12
:
00
+昼长
/2
(或
24
:
00
-夜长
/2
)
;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
18
:
00
25
、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
昼夜现象
出现
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
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
26
、典型的季节现象
地理现象
时间季节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地球公转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
线速度最慢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
线速度最快
正午太阳高度
6
月
22
日左右,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
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
12
月
22
日左右,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
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昼夜长短
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等温线
陆地等温线均向北凸出
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气压带、风带
随太阳直射点北移
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雪线
雪线上升
雪线下降
北印度洋洋流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我国的降水
夏李风影响,降水多
冬李风影响,降水少
我国的河流
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
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
地区分春汛、夏汛
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
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我国的季风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
响,高温多雨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
响,寒冷少雨
我国的农业生
产
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
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过渡到两年
三熟至一年一熟
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于越冬期,南方
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
瓜果
气象灾害
旱涝(华北春旱、长江伏旱)
、暴雨、台风
(表现:强风、暴雨、风暴潮)
寒潮、沙尘暴、干旱、暴雪
地质灾害
滑坡、泥石流较多
较少
第三单元
大气专题
1
、对流层的特点:
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
12km
)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
、平流层的特点:
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
3
、大气的热力过程:
太阳辐射
--
地面增温
--
地面辐射
--
大气增温
--
大气(逆)辐射
--
大气保温
4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反射、散射。
5
、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
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Ⅶ 请问各位学长学姐学霸,高中区域地理有什么比较好的资料
我估计你是江苏的。。。具体来说限制还是比较少的,因为现在绝大多数回理工科类专业答看的都是物理,除了某些专业对化学或者生物有比较高要求的会有限制,但这毕竟是少部分。所以总的来说现在还是比较少的。不过我建议你最好不要选跟化学或者生物关联比较大的专业,因为即使没有限制你高中不怎么接触大学再开始学一遍基础的东西还是蛮累的。
Ⅷ 初中地理学霸如何在高中出人头地,取得惊人的成绩
知识点的掌握必须记得牢,必须准确,多看看地理杂志等课外书,丰富知识面内。提前介入高中容或大学课本,提前学习,结合各类视频认真比对掌握知识点,可以多向老师请教。不懂就问。最后忠告,再好的记性不如烂笔头子,做好笔记,归类学习必将取得不俗成绩。祝你学习有成,成为国家栋梁。
Ⅸ 2019高中地理学霸笔记和2020版有什么不同吗
毕竟笔记这些还是适合自己的、自己亲手记的比较好,这一类的书看再多也是入不了脑子里的。我觉得最好还是买些练习册多做几道题吧,做题也相当于预习或复习,做熟了也能摸出规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