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类型地理学

类型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1-01-27 03:06:34

『壹』 地理学涉及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八字方针:“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以温定带:以温度判断处于哪个温度带,最冷月均温大于15°的是热带,在0-15°之间是亚热带,在-15到0°之间是温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例外,它的最冷月温度在0-15°之间),最热月均温<-5°,为极地气候 以水定型:再根据降水定型,只有地中海是冬雨型,很容易判断,还有热带雨林,热带沙漠都比较好判断,季风气候一般也容易判断,热带季风降水比热带草原降水多,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根据温度来判断 热带雨林气候 又称“赤道多雨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5°~10°之间。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亚洲印度半岛西南沿海,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大洋州从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 主要是纬度因素影响: 1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量在100—180千卡/厘米*年范围内。使得全年高温。 太阳辐射再强烈的地区将变为沙漠。 2.大气环流:处在赤道低压带,信风在赤道附近聚集,辐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3.海陆影响。热带雨林气候所在地都靠海或在大河流域,使其雨量充沛,并使气温差较小。地势较低,适合雨林生长。 4 .植被影响树的蒸腾作用强,使环境更加潮湿。 热带草原气候 又称热带干湿季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C。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的较长干季。自然植被为热带稀数草原。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形成湿季;受信风控制时,形成干季。其分布规律是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对此学生会产生疑问:“赤道低气压带的移动范围是在南北纬10°以内,它是怎么控制热带草原气候的呢?”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把这种气候的成因归纳为: 一、季风型 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西风环流。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陆的加热作用,更助长了赤道低压槽移动时在大陆上被加强。 北半球夏季时(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这一现象,在从非洲经印度洋至太平洋西部一带最为显著。 1、非洲10°N至20°N地区和北美洲南部 夏季,两地分别受到掠过暖流上空和受地形抬升作用的暖湿西南季风的控制;且由于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2、非洲10°S至20°S地区和澳大利亚北部 夏季,两地受到暖湿的西北季风控制,且由于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二、热带锋型 夏季,在广阔的热带太平洋东部,赤道西风不显著,且由于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季风对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影响几乎没有。但来自陆上的西南季风和西北季风,分别与来自热带大西洋上、并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此辐合上升,形成热带锋,多对流雨,气候湿热。 赤道以北的圭亚那高原、奥里诺科河流域和哥伦比亚北部,6月至10月潮湿多雨;赤道以南的巴西高原内部,10月至次年3月,降水丰富,形成湿季。冬季,两地分别受单一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控制,干燥少雨,形成干季。 三、副高型 1、南非高原南部(20°S至30°S) 1月的南半球是夏季,大陆内部形成范围广大的热低压,暖湿的、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南信风吹向大陆,为南非高原带来较多的降水,形成湿季。 7月的南半球是冬季,且南非高原的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由于地势高,气温更低,大陆南部形成高压,并与东部的海上高压连在一起。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加之陆上高压的存在,来自海洋上的信风影响程度减小,形成干季。 2、澳大利亚南部(30°S至32°S) 由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1月),该地受南移的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冬季(7月),受到北移的湿润西风控制,形成湿季。 四、垂直地带性类型 东非高原上的赤道附近地区 本地区海拔达3000米以上,由于地势高,改变了这里的气温和降水状况,气候暖和,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夏季,受来自印度洋上的、掠过暖流上空的暖湿东南信风的影响,降水比较多,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信风控制,降水少,且地面蒸发旺盛,形成干季。 五、背风坡型 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部和马达加斯加岛西部 两地由于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且受副高控制,降水量较少,但干湿季明显,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综上所述,夏季时,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赤道辐合带的影响,该带的位置一般也就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因此,也可以说是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最为广大。 1.降水量少而变率大:北非撒哈拉沙漠中的亚斯文曾有连续多年无雨的记录;而在南美智利北部沙漠的阿里卡,有连续十七年中仅下过三次可量出雨量的阵雨,而三次总量仅0.51厘米,降水量极少。同样位于智利北部沙漠的伊基圭曾连续四年无雨,但第五年的一次阵雨就降了15厘米,在另一年的一次阵雨记录竟达63.5厘米,可见变率之大。热带沙漠的降雨多为暴发性的阵雨,往往引起剧烈的水土流失。 2.气温高、温差大:由于云量少,日照强,又缺乏植被覆盖,空气湿度小,因此白天气温上升极快。在北非曾有高达58℃的记录,一般夏天的月均温大都在30℃~35℃之间,而且高温的时间很长,如阿拉伯半岛的亚丁,一年有五个月的月均温在30℃之上。沙漠的夜间较凉,因为整夜无云,地面辐射强,散热快,夜间最低温度一般在7℃~12℃之间,也有出现薄霜的日子。年温差一般在10℃~20℃左右,而日温差更大,在15℃~30℃之间。在北非的黎波里以南的一个气象测站,于1978年12月25日曾有白天最热达37.2℃,而晚上降至最低温-0.6℃的记录,日温差达37.8℃,真是可用“朝穿皮袄午穿纱”来形容。 3.蒸发强、相对湿度小:热带沙漠气候因为经常无云、风大、日照强、气温高、相对湿度小,因此蒸发力非常旺盛。可能蒸发散量约为降水量的二十倍以上,甚至达百倍。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很小,在埃及撒哈拉沙漠常出现2%左右的相对湿度。 亚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季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记得采纳啊

『贰』 义务地理课程教学活动有哪类类型

所有教育现象,绝不是所谓义务的!具体可拜访揭阳文学大师彭妙艳名士。

『叁』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种板书形式

一、提纲式板书:

这是最常见的板书形式,也最容易使用。它是将一堂课的主干内容,随着教学进程,提纲结领地写在黑板上。如“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生命”可设计为:

五、命题式板书:

即将教学内容设计成试题的形式进行板书。教学过程可设计为师生共同解答一系列试题的过程。

这种板书具有启发性,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中更为多用,它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包括应试)等能力。

各种题型都可以,包括填充式、问答式、绘图式、判断式、连线式、辨析式、填表式等等。

如上述的提纲式板书很容易转变成填空式板书(即将其中的关键性词语留空待填);结构式板书可转变为填空格式(即将其中的部分环节留空待填;也可将留空的相关内容写在一边,选择它们的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表格式板书一般是教师先给出比较项目,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完成各项具体比较内容即列表比较试题式板书等。

『肆』 (自然地理学里面的)区划研究与类型研究有什么差别和联系

自然区划所划分出来的区域等级系统,只涉及各个具体区域单位之间的从属关系。如每个一级区中包括若干数量的二级区。每个区划单位原则上都必须是个空间上连续、完整的区域,不存在独立于区域外而又从属于该区域的个体。因此,区划时除考虑整个区域的形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外,更着重考虑区域结构的整体性以及区域历史发展的共同性。例如,由若干山间盆地及其周围的各个山地组合而成的间山盆地区,若只从其组成部分即山地与盆地来看彼此的确差别很大,但从其整体性来看,彼此又是有发生联系的、共轭结构的、形态上重复出现的一个复合的完整区域。它与周围的同级区域单位都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考虑区域划分的依据时,必须注意层次性的差别和相对一致性的特点。区划既可以自上而下进行逐级分区,也可以自下而上进行逐级并区。如果能同时采用这两种方法进行相互校正,那么区划的结果将更为准确和完备。总之,自然地理区划是重点研究区域结构系统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地域分异因素的分析和分异规律的认识,可以把自然地理环境逐级划分或合并为各个具体的区域单位,并将其构成一个区域单位的等级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划分还存在另一种等级系统——即按各自然地理环境属性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归并或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等级类型。在每一种类型中其属性上都彼此相似,而在区域分布上则彼此分离。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这种分类系统通常称为类型研究。它与土壤分类、植被分类等研究的方法相类似。关于土地分类问题我们将在第三节介绍。区划和类型两种划分的方式如图9-14所示。
这两种研究方法在性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别,1.自然地理环境的类型单位是对其属性抽象概括的结果,同一类的自然地理环境单位其属性都相类似,不同类的都相异。如沼泽景观和山地景观便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景观。而自然地理区划单位是对其区域结构的个体划分,任何区划单位都是作为具体的区域个体而出现,不存在属性的抽象概括问题。2.类型单位的等级愈高,其共同的属性越少,即相似性愈简单。而区划单位的等级愈高,则各个区域的结构愈复杂,个性愈突出。3.每个区划单位在空间上都是一个完整的区域;而每种类型单位在空间上则由一些分散的区域单元表现出来。但每个区划单位都是由一些相关的类型单位组合而成的一个区域整体。而每种类型单位也常集中地分布于一定的地区;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4.一般来说,每一级的区划单位都可进行类型研究。例如地表各个自然地带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森林、草原、荒漠等类型。而每一级的类型单位也可以落实到各个具体的区划单元。因为它是由各个具体区域单元的属性归纳而成的。由此可见,景观类型制图是自然地理区划研究的基础;同样,自然地理区划尤其是小区区划也是景观类型研究的基础。

『伍』 地理科学专业和地理科学类专业有什么区别

1、地理科学专业
主干学科:地理学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回现代地答貌学、环境演变、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计量地理学、测量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地理等。
地理科学专业以重基础、重技能、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思想,在课程与课时设置上重视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强化学生的地理实践与地理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因学生而异开设选修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是一门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研究地域与人们生活关联的一门学问。研究大致分为两大领域,即以地形、地质、气候、海洋等自然环境为对象的自然地理学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为对象的人文地理学。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大量地理应用方面的研究,学习者会接触到有关地质、勘探、地图绘制、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等等多方面的知识。
2、地理科学类专业将来向哪些方向就业:有矿产资源方面的,还有航天航空的,旅游方面的,等等和地理有关的行业。

『陆』 地理国界线有几种类型性学习报告

在两个邻国间决定以天然地理特征为边界的情况下,双方为了更精确地划定国回界,通常采取以下办法:答

①以山脉为边界时,其边界的划定可以分水岭为准。

②以河流为边界时,通航河流通常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不通航河流通常以河流的中心线为界。由于自然作用河道发生变动时,如河道受侵蚀,则边界随之变动;如河流改道,则边界不随之变动而停留于原处。

③河流上的桥梁以桥的中间为界。

④海峡分为通航与不通航两种,其划界办法与河流同。

⑤湖及内海均以中间线为界。

拉丁美洲国家由于历史原因,采用“按照已占有”的原则来划分彼此的边界,即以“西班牙”统治时期各省的行政区划作为它们彼此之间的边界。非洲和亚洲从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的国家,一般也袭用殖民地时期的边界作为国际边界。此外,还有以民族分布而划分的民族疆界;以居民宗教信仰而划分的宗教疆界;由战争或实力而划分的强权疆界。

『柒』 地理科学师范类考研科目有哪些

地理科学师范类考研科目报考的学院不同,科目就不同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对专回业课的要求上。

比如答:北师大的专业课要求是:《地理教学论》和《地理比较教育》。华大师范大学的专业课要求是:《中国地理》。

地理科学专业考研包括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自然资源学原理、测量与地图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教学论、遥感概论等。


(7)类型地理学扩展阅读:

地理科学专业应具备的知识技能:

1、具有扎实的地理学和环境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

2、掌握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地理教育和环境教育的基本能力;

3、了解地理科学的最新发展和地理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相近专业学科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并获得广泛的人文科学的修养;

4、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地理教学和环境教育的基本能力;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地理科学专业

『捌』 关于几种地理教学模式的思考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综合性回是其显著特点之一。对学答科特点认知不足、经验欠缺的教师不容易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与任务,从而使地理课平庸乏味、效率低下。地理课堂精彩与否,教学过程高效与否,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在于教学是否抓住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和中心任务。

『玖』 火山按成因分为哪些种类 自然地理学

火山喷发的方式有两个基本类型:裂隙式和中心式。
中心式又有:爆裂式(培雷火山)回、中间型、 宁静式(夏答威夷火山)。 裂隙式喷发:冰岛喷发型
岩浆通过地壳中狭长线状深断裂溢出地表,流出基性玄武岩熔浆,火山碎屑少。地史时期,由于地壳较薄,地壳活动频繁,曾有多次裂隙式火山喷发。如世界上的玄武熔岩被——印度德干高原,又如我国西南的娥眉玄武岩。
目前,在大陆上这种喷发不多见。但大洋脊却非常普遍。冰岛正处于大西洋中脊之上,故在冰岛当前还能看到这种喷发。所以又称为冰岛式火山喷发。
中心式喷发:
岩浆沿一定的管状通道喷出地表。熔岩覆盖面积较小。是现代火山活动最
(a)宁静式:以基性熔岩喷发为主,温度高、气体少、不爆炸。形成盾形火山锥。如夏威夷诸火山。
(b)中间式:以中基性熔岩喷发为主,有一定爆炸力,可将熔岩抛到上空中,形成纺锤形,螺旋形火山弹。但没有火山灰。以意大利西西里岛斯特龙博利火山为代表。
(c)爆裂式:以中酸性熔岩喷发为主,含气体多、爆炸力强。形成大量的火山碎屑。属于这类火山喷发的较多。如意大利培苏威火山,印尼喀拉喀冲火山等。

『拾』 地理学中的气候类型分为哪几种

这好像是高中地理里的知识吧!我的记得好像还是地理中的难点呢!

首先,来说一下气候形成的原因:

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气压带风带和气团、洋流、地形五类。

(1)纬度决定了热量带

(2)海陆位置大陆东西两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3)气压带、风带和气团

①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甘共苦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②风带性质信风——一般是温暖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变性为温暖湿润西风——温凉湿润,带来温差小的阴雨天气极地东风——寒冷干燥

③气团:海洋气团和大陆气团及具体气团对气候的影响各不相同。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5)地形: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都有一定的影响。

全世界的气候类型好像一共有9种,其中热带4种,亚热带2种,温带3种.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气候

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分布规律: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

热带季风气候

形成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
分布规律: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热带沙漠气候

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

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形成原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终年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规律: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形成原因: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影响
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简单地说,就是这样了.但是也有人说全球气候类型要分为16种,我也搜了一下,太多了!给你把网站链过来,感兴趣的话,自己去看看吧!

http://www.zxzsd.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88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