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地理试卷
Ⅰ 2010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地理试卷答案
一。
1 略
2 印度 澳大利亚 美国
3 (3)(2)(4)
二
1 二 陕西 山西
2 B C
3 BCD
  A E
三
南 亚马孙  靠近大海  
表格自己回填
D
四
中国,印度,答日本
发达 美国,德国,2吨
五 
青藏,由西向东,(3)(2)乙 车辆难以到达
六
甲 北美  大西洋 美洲 D
后面抱歉了自己做吧
Ⅱ 2012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地理试卷 答案
2012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地理试卷答案要点和评分说明
试卷卷面总分为100分,考试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表述。卷面成绩90分及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及格”,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本试卷共八大题,第一至第七题每个答案项2分(个别答案项1分,详见具体评分要求),第八题每个答案项1分。只要学生回答合理,均可酌情给分。
一、共计10分
1.D
2.D
3.B
4.A
5.A
二、共计14分
1.中国		印度
2.亚洲		大洋洲
3.俄罗斯		⑴ ⑵ ⑶(答对一个即可得1分,答对二个及以上得2分,部分答对得1分)    ⑷ ⑾(答对一个得1分)
三、共计14分
1.山西与陕西(只答对一个不给分)(如果答山西和河南,也可算对)
兰州、银川、郑州、济南(答对一个即可得1分,答对二个及以上得2分)
2.B		沟壑纵横(水土流失;植被稀少)(任答一点即可得分)
3.大		小		湿润
四、共计17分 
1.青海
2.喜马拉雅
3.(每个空格1分,共5分)
图中D与E可互换
4.陇海		青藏
5.上海		拉萨
五、共计12分	
1.乙		西南		印度洋
2.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3.(共2分,部分答对得1分)
□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国家。
□√森林资源和渔业资源丰富。
□√盛产香蕉、椰子等水果
六、共计12分
1.欧洲的西部(1分),大西洋上的岛国(答出濒临的海洋或岛国均得1分)
2.A
3.温带海洋性气候		C
4.英吉利(多佛尔)
5.(共2分,部分答对得1分)
景点介绍	城市名称
游泰晤士河,可选择乘坐游轮饱览两岸风光。可欣赏国会大厦等气势恢弘的历史建筑……	伦敦
这是英国的第四大城市,位于英格兰西北部平原。这里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近代棉纺织大工业,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曼彻斯特
滨海的金沙滩长达三公里。在海洋博物馆人们可以了解有关当地航海、造船和渔业的发展史,还可以看到北海油田采油平台的模型……	阿伯丁
七、共计12分
1.东北平原主产区		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2.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3.D
4.(共2分,部分答对得1分)
八、共计9分
1.1302
2.外来常住人口的大幅增长
3.浦东新区		松江区
4.卢湾		黄浦	人口总数在减少
5.人口减少区县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郊区人口增长幅度较大)
6.中心城区房价过高(中心城区旧房改造、交通条件改善)酌情给分
拓展题:共计10分
	1.住绿洲路,位于迎春路和龙跃大道之间(3分)
2.可利用(乘坐)的交通方式,在那条路附近下(3分)
3.住址附近具体的行走指引(3分)
4.表达清晰、流畅(1分)
Ⅲ 上海初中地理,历史,科学等几年级学业考
地理为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为八年级第二学期,科学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
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历史5门科目统一考试和综合测试由市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其中,学生可参加2次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考试,选择其中较好的成绩计分。
地理、信息科技、生命科学、科学和社会5门科目考试由市教委教研室统一命题、统一制定评分标准,由各区在统一时间组织考试和评卷。各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只能参加一次(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考试除外)。

(3)2011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地理试卷扩展阅读:
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相关要求规定:
1、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根据应用情况分别以等第和分数呈现。其中,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历史、体育与健身、综合测试(含物理、化学、跨学科案例分析、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为计分科目,其成绩在以原始分数呈现的同时,还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第。
2、其他科目为非计分科目,其考试成绩仅以等第呈现,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第。各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分数线按相应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划定。
3、各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由所在初中学校组织补考,补考成绩仅用于初中毕业。
Ⅳ 2010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地理试卷
一、1、略
    2、印度 澳大利亚 美国
    3、③  ②  ④
二、1、二   陕西    山西
    2、B    C
       3、BCD    AE
三、1、南   亚马孙
    2、城市内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3、低容  高  多
       高  低  少
    4、D
四、1、中国  日本
    2、发达  美国
    3、德国
    4、一倍
五、1、青藏  西北-东南向
    2、③   ②
    3、乙
    4、高寒缺氧,气候恶劣,交通不便
六、1、乙
    2、北美
    3、大西
    4、美洲
    5、D
七、1、热带  南海  广东
    2、B
       3、5-10    南
    4、C
       5、热带风光
八、1、长  东
    2、嘉定  浦东新   海洋运输
    3、江苏  浙江
    4、外滩(豫园、十里南京路等)
    5、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也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Ⅳ 2011年上海市初中生学生学业考试地理试卷(开图)答案
2011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地理试卷答案要点和评分说明
试卷卷面总分为100分,考试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表述。卷面成绩90分及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及格”,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本试卷共九大题,第一至第八题每个答案项2分(个别答案项1分,详见具体评分要求),第九题每个答案项1分。只要学生回答合理,均可酌情给分。
一、共计12分
1.俄罗斯   丙    
2.D    
3.(答对一点得1分,共2分)
赤道横穿北部;南回归线横穿南部;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东临大西洋
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位于南美洲东部
4.B  C
二、共计15分 
1.唐古拉    写6300至6400之间的数字都算对    
2.大   平原
3.(每个空格1分,共5分)
4.(答对一条得1分,答对两条或以上得2分)
加固中游河段大堤;修建分洪工程;裁弯取直;修建水库(水利枢纽工程);疏通河道;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退耕还湖等
三、共计14分 
1.太平洋    福建     A
2.台湾     西部平原(西侧、西部)
3.2000~3000
4.B
四、共计11分 
1.江苏   徐州东
2.A
3.284    1(1.1或1.14)
4.(答对一条即可,共1分)
减少土地占用;避免铁路对沿线城镇的分割;减少列车对通过地区地面交通的影响等
五、共计8分 
1.稠密(大)
2.重庆    山东 
3.小于10
六、共计8分
1.大西洋      墨西哥  
2.平原(大平原或中部大平原)
3.4、5、6月
七、共计12分
1.A
2.乙
3.严寒   大风(干旱)
4.企鹅   全球气候变暖
八、共计12分
1.B    24    9
2.昼夜交替   非洲(或欧洲)  
3.极夜
九、共计8分 
1.浙江     迪斯尼乐园
2.山水游憩与休闲度假区
3.崇明
4.(写出一点即可)豫园;东方明珠;外滩;美食;购物;娱乐等
5.(略)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保留版权                    学业考试(2011)地理试卷答案
Ⅵ 2009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地理试卷
一、共计10分
1.国家体育场(“鸟巢”) 东方明珠(或东方明珠  国家体育场) 2.A   3.B   4.A
二、共计14分 
1.河北省  2.略  3.>50   4.黄河  5.D  6.上海人口密度大(或上海人口多)  经济发达,用水量大(或生活水平高,用水量大;或用水浪费)
三、共计12分 
1.②  C  2.B  3.①  安第斯  4.④
四、共计14分 
1.二  2.天山  塔里木   3.日较差大   4.煤炭  兰新   5.西气东输
五、共计16分
1.南温  B  2.东南  100   3.东南  墨尔本   4.气温高  风力大(或干燥)
六、共计16分 
1.秦岭—淮河  水稻  B   2.吉林  河南  A  3.A  4.过度施肥,污染土壤(或不合理开垦,造成土地荒漠化;或不合理开垦,造成水土流失)
七、共计8分 
1.西班牙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北濒加的斯湾,西北面临大西洋,西南面临地中海,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东面有邻国法国和意大利,西面与葡萄牙接壤。
(2分,画对一项得0.5分)
2.以比利牛斯山脉为界(1分)
3.河流从中部向东西两侧分流(或向四周分流);地势中部高;首都是马德里;重要城市有巴塞罗那、巴伦西亚等;大部分城市沿海岸线分布;南部和西南部沿海有部分属于太阳海岸;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国家中,西班牙面积最大;有邻国安道尔
(3分,答对一项得1分、两项得3分,回答考题中出现过的地理信息不得分)
4.地中海  温带海洋性(2分)
八、共计10分 
1.丙、乙、甲  2.南汇  3.杭州  G  4.外高桥  5.黄浦  南浦  卢浦(或卢浦  南浦) ① 6.逆水
好不容易找到的!
Ⅶ 2011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地理试卷答案
GFH
Ⅷ 2008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地理试卷的答案
这答案够好吧,再给点分吧
2008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地理试卷答案要点和评分说明
试卷卷面总分为100分,考试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表述。卷面成绩90分及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及格”,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本试卷共十大题,第一至第九题每个答案项2分,第十题每个答案项1分,只要学生回答合理,均可酌情给分。
一、共计10分
1.丙  甲   2.俄罗斯   3.大西   4.C
二、共计10分 
1.31°N    2.乙   3.四川  一   4.湖北
三、共计8分 
  1.宁波(或北仑)  2.浙江   3.沪杭   4.缩短了杭州湾两岸的路程,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使该地区交通更便捷,有利于该地区经济发展)
(回答合理,酌情给分)
四、共计10分 
1.本州  太平   2.横滨   3.太平洋   B  
五、共计10分
  1.B   2.东南 西北   3.闽   4.珠江   基塘
六、共计10分 
1.好(或优)  桂林   2.南方  非省级行政中心    3.工业生产排放大量废气(或汽车排放大量尾气)
(回答合理,酌情给分) 
七、共计10分 
 1.原煤(或煤炭)   2.大庆    ⑤   3.原油(或石油)  D
八、共计14分 
    1.B   2.②  D   3.C   4.略   5.3644.43   6.缺氧(大风)
九、共计8分
1.东   D   2.畜牧业(或养羊业)   3.C   
十、共计10分
1. A    2.②  3.吴淞江(或苏州河)   4.C   5.B
6. 1    人民广场   2       7.海宝  东
Ⅸ 2011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地理试卷(开图)答案
2011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地理试卷答案要点和评分说明
试卷卷面总分为分,考试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表述。卷面成绩90分及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及格”,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本试卷共九大题,第一至第八题每个答案项2分(个别答案项1分,详见具体评分要求),第九题每个答案项1分。只要学生回答合理,均可酌情给分。
一、共计12分
1.俄罗斯   丙    
2.D    
3.(答对一点得1分,共2分)
赤道横穿北部;南回归线横穿南部;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东临大西洋
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位于南美洲东部
4.B  C
二、共计15分 
1.唐古拉    写6300至6400之间的数字都算对    
2.大   平原
3.(每个空格1分,共5分)
4.(答对一条得1分,答对两条或以上得2分)
加固中游河段大堤;修建分洪工程;裁弯取直;修建水库(水利枢纽工程);疏通河道;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退耕还湖等
三、共计14分 
1.太平洋    福建     A
2.台湾     西部平原(西侧、西部)
3.2000~3000
4.B
四、共计11分 
1.江苏   徐州东
2.A
3.284    1(1.1或1.14)
4.(答对一条即可,共1分)
减少土地占用;避免铁路对沿线城镇的分割;减少列车对通过地区地面交通的影响等
五、共计8分 
1.稠密(大)
2.重庆    山东 
3.小于10
六、共计8分
1.大西洋      墨西哥  
2.平原(大平原或中部大平原)
3.4、5、6月
七、共计12分
1.A
2.乙
3.严寒   大风(干旱)
4.企鹅   全球气候变暖
八、共计12分
1.B    24    9
2.昼夜交替   非洲(或欧洲)  
3.极夜
九、共计8分 
1.浙江     迪斯尼乐园
2.山水游憩与休闲度假区
3.崇明
4.(写出一点即可)豫园;东方明珠;外滩;美食;购物;娱乐等
5.(略)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保留版权                    学业考试(2011)地理试卷答案
Ⅹ 2011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地理试题 答案
【我只有试题】1.关于下图中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它同四个国家接壤
B.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人民政府驻地在武汉市
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为邻
2.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的时期是20世纪 (  )
A.70年代以来   B.50~70年代      C.50年代以前    D.90代以来
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南、西南、西北     B.东北、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东南     D.东北、西北、西南
4.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有(  )
A.台、桂、粤、云     B.台、粤、桂、滇 
C.云、桂、粤、台     D.滇、桂、闽、台
5.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  )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
7.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最大的高原              B.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黄土层深厚,植被覆盖好      D.北依阴山,南邻秦岭
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  )
A.冬季风   B.夏季风   C.偏北风    D.偏东风
9.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
10.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黄、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福建的年降水量比新疆多         B.山西的年降水量比湖南多
C.内蒙古的年降水量比贵州多     D.广东的年降水量比河南少
12.梅雨、伏旱是下列哪个地区特有的天气现象(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珠江流域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海河流域
13.下列不属于我国山地灾害的自然灾害是(  )
A.崩塌   B.滑坡   C.水旱灾害   D.泥石流
14.长江和黄河都流经的省区是 (  )
A.青海、甘肃    B.青海、四川         C.青海、西藏    D.四川、甘肃
15.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总量丰富,可再生资源众多,人均占有量呈不断上升趋势
B.由于人口增长和资源增加相互抵消,人均占有量保持不变
C.由于我国某些资源短缺,而人口迅速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会大幅度下降
D.人均资源占有量继续减少,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16.下列地区中,缺水严重的是(  )
A.三江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17.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主要有(  )
A.跨流域调水    B.防治水污染     C.兴修水库    D.节约用水
18.下列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B.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C.农村新建的居民的住宅区,尽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
D.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19.下列生产过程,直接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的有(  )
①用焦炭炼铁;②海产品罐头工业;③水能发电;④废铁炼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评价,正确的有(  )
A.类型齐全,给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提供有利条件 
B.各类土地比例比较合理
C.各类土地利用中保护较好
D.各类土地分布比较均匀
21.下列措施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适当提高水价      B.实施喷灌、滴灌技术
C.大力发展重工业    D.全流域用水进行统一管理调度
22.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     B.阳光、土地、水、草原
C.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     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23.在我国,有许多城市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下列城市,哪个是铁路—水运枢纽呢?(  )
A.乌鲁木齐   B.武汉 C.济南 D.北京
24有关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稠密,西部地区稀疏
B.长江中下游一带海陆空交通运输网发达
C.我国现有的高速公路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D.西部还有部分省区未通公路
25.哪一种经济作物,是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较大面积种植的呢?(  ) 
A.甜菜     B.油菜     C.棉花    D.水稻
26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耕地、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你认为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应是(  )
A.努力开垦荒地、林地,增加耕地面积
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建立商品粮基地,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27.以下有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与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B.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中小城市
C.地理位置不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产业开发重点都相同
D.沿海地区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高新技术产业
28.工业布局要求合理。你认为下列哪个地区最适宜发展制糖工业呢?(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9.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有自己的特点。你知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什么吗?(  )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位置优越  D.劳动力资源充足
30.竹楼适合什么地区的人们居住(  )
A.热带雨林地区    B.热带沙漠地区        C.沿海地区    D.内陆地区
31.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  )
A.能反映当地降水多        B.能反映当地冬暖夏凉
C.能反映当地气候干旱      D.能反映当地经济发达
32.北京的古老民居──四合院,记录的政治文化信息是(  )
A.当地的气候特点      B.当地当时的经济水平  
C.当地的地形特点      D.封建时代多代集居的家庭关系
33.某同学把某地的地理位置记作:纬度40°,东经116°,按这种记法在地球表面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34.关于昼夜更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昼夜更替的周期是12个小时         B.昼夜更替的周期是24个小时 
C.邵阳每天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D.昼夜更替与地球自转无关
35.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的广大地区,称为(  )
A.山地     B.平原   C.丘陵   D.高原
3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  )
A.华北平原     B.东欧平原     C.亚马孙平原    D.恒河平原
37.有关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经线和纬线都是圆
C.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D.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38.庐山是我国夏季著名避暑胜地,主要得益于什么因素的影响(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
39.20岁的莉莉在她的国家从没见过下雪,她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个国家(  )
A.俄罗斯   B.加拿大   C.冰岛     D.新加坡 
40.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  )
A.撒哈拉沙漠   B.塔克拉玛干沙漠     C.毛乌素沙漠     D.阿拉伯大沙漠
41.下列省(区)与简称、人民政府驻地的连线,正确的是(  )
A.广西-桂林   B.福建-厦门  C.青海-兰州     D.贵州-贵阳
42.海峡是海上的交通要道,位于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沟通的两大洋是(  )
A.印度洋和大西洋   B.太平洋和北冰洋
C.印度洋和太平洋   D.太平洋和大西洋
43.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
A.湖北、湖南     B.西藏、台湾     C.山西、吉林    D.四川、云南
4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下列中的(  )
A.维吾尔族    B.壮族    C.蒙古族    D.藏族
45.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
A.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46.号称世界最大生态工程的“三北”防护林,已成为一道横在中国大地上的绿色长城,它跨越的地区是(  )
A.东北、华北、西北      B.华北、华东、华中  
C.华北、华东、华南      D.西北、西南、华南
47.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  )
A.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B.南方多北方少,西部多东部少
C.东南多西北少,东北多西南少       D.山地多平原少,内陆多沿海少
48.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台风登陆主要集中在(  )
A.广东、台湾、海南、福建       B.吉林、辽宁、黑龙江、天津
C.山东、山西、河北、河南       D.安徽、湖北、湖南、江
49.我国气温南北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位置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纬度高低不同     D.昼夜长短不同
50.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固黄河大堤              B.在上游修筑水库 
C.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D.多挖几条入海河道
51.下面对我国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水能资源也就丰富 
B.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建水库
C.我国的水能资源,现在大部分已被开发利用 
D.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是长江 
52.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是(  )
A.亚洲和太平洋       B.北美洲和北冰洋
C.南极洲和北冰洋   D.南极洲和印度洋
53.下列句子指天气的是(  )
A.雷雨交加,电闪雷鸣     B.终年炎热干燥
C.终年温和湿润           D.终年干旱多风沙
54.在抗击SARS过程中,医生需要使用广州非典康复者的血清为北京的非典患者治疗。将采集好的血清从广州运送到北京,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水运
55.造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B.纬度位置高
C.北回归线通过               D.海拔高
56西亚和北非分布的主要人种是(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全不是
二、请为下列地区选择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
⑴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_________;⑵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平原_________;⑶降水较少的西部草原_______;⑷河湖众多的水乡_______。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体现了农业发展要______的思想。
三、读2007年北京─南京─上海铁路客运部分简明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461次
 T21次
 车次
 T22次
 1462次
 
普快
 特快
 自北京起(千米)
 列车种类
 自上海起(千米)
 特快
 普快
 
北京
 北京
 始发站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终到站
 北京
 北京
 
15:18
 18:00
 0
 北京
 1 460
 8:08
 11:50
 
17:13
 ↓
 147
 天津西
 1 313
 ↑
 10:03
 
9:55
 ↓
 376
 德州
 1 084
 ↑
 7:20
 
21:36
 22:31
 494
 济南
 966
 3:21
 5:26
 
2:24
 ↓
 811
 徐州
 649
 ↑
 0:28
 
7:48
 ↓
 1 157
 南京
 303
 ↑
 19:13
 
10:57
 ↓
 1 334
 无锡
 126
 ↑
 16:25
 
12:27
 8:00
 1 460
 上海
 0
 18:08
 14:35
⑴上海某公司业务员小李要去北京参加周日上午10:30的一次业务洽谈,如果坐火车去,他最迟须在周______从上海出发,乘___________次列车,才能比较准时且从容地参加。
⑵返回上海时,欲在途中站台上买只德州扒鸡带给家中的父母,须选乘___________次列车。他此次往返行程共___________千米。
⑶某人16:30时有急事想从上海赶到天津,应怎样坐列车才能较快到?
四、读“黄河流域图”,分析回答。(8分)
(1)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支流名称是       。
(2)黄河以河口作为上、中游的分界点,请用字母C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出来。
(3)黄河忧患在上游的主要表现是       、       。
(4)黄河下游出现“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                            。
(5)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历史上水患严重。你认为治理黄河水患在中游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五、试一试
“神舟6号”飞船的升空实现了中国几代航天人的飞天梦。飞船的着陆必须具备4个条件:一是飞船将在这个地区上空多圈次通过;二是场地要开阔;三是地形要十分平缓,地表要足够坚硬;四是天气状况要好。
你能否从地形、气候、河流、人口方面分析选择内蒙古中部为着陆点的理由。
①                    ②                                   
③                     ④                                   
45.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图回答(6分)。 
⑴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     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地。
⑵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     地。
⑶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⑷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下图三种季风气候中的              气候。家乡所在地的气候是图中的          气候。
六、读材料,回到问题。
材料一: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第三届部长级会议” 于2006年11月4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48个非洲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等出席了开幕式。本次峰会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2009年)》,双方承诺将进一步互相开放市场,扩大贸易往来。加强能源、资源领域内的合作;加强在共同感兴趣的农业生物等科技领域的贸易和合作。 
1)中国与非洲之间的交往是(              )。(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2)非洲经济发展特点是以生产加工(     ) 为主。
3)列出当前非洲面临的三大问题,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4)非洲中南部的气候以           为主。
材料二:2003年8月3日18时30分,举世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会徽在北京天坛揭晓,如右图,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奥运会徽向全世界人民传递了大量的信息。同学们,你能从中读出哪些信息呢?(每列一项得一分,最多可得3分。提示:可从时间、地点等方面去考虑)
(2)你能列举三个位于北京市的旅游胜地吗?(共3分,多列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