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反思

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反思

发布时间: 2021-01-26 13:20:08

地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者及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 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 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 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② 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分析

高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是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
能够反映日、地、月三者关系的自然现象有很多,例如:月相、月食、日食、潮汐等等。教材选了人们最经常见到的月相知识加以介绍。该部分知识的难度不大,便于学生们联系实际理解。由于大纲中没有规定讲述月相的内容,因此教材将本部分内容处理为选学。
虽然学生们对月亮的圆缺的各种形状司空见惯,但未必能真正掌握其变化规律。如:农历每月某一天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什么时间可见,在天空中的哪个方位,月面(即半圆面)朝哪一个方向?这一系列问题在新教材中几乎没有文字说,只有一幅月相成因示意图。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住月相变化规律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三个教学方法:
第一,图表结合讲解法。鉴于教材中的图像统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运用空间想象的思维方法,通过读图(月相成因图)可使学生们加深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但是,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由于学生们在初中时地理知识比较薄弱,而且空间想象思维特别是女同学的空间想象思维比较差。如果只通过图表结合的方法,凭借学生们的空间想象思维,将其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觉得用这种方法,教学效果不会好。
第二,利用教学器材来演示月相成因示意图。学校的地理教学器材比较齐全。经过整理,我找到了月球仪,可以很好的演示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和日、地、月三者的关系。但是,在预演时我发现月球仪也有缺陷,就是仪器太小了,而且整个演示过程中只能靠近仪器时才可以看清楚。这样一来,对于课堂教学来讲,坐在后排的学生就无法看见。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和课程进度的要求,不可能让每个学生花几分钟时间近距离观看。所以,我放弃了这种方法。
第三,我把篮球当月球。经过反复思考,我想到了用一个体积比较大的球体---篮球来代替月球,让学生在课堂上演示月相成因图。
在上月相课之前,我从隔壁办公室借到了一个充气不足的篮球,并且将篮球的一半用白粉笔涂成白色,代表反射太阳光的一面。
“咦,老师,你收的谁的篮球啊?”当我带着篮球进教室时,一个学生好奇地问我。我说“不是的,是上课要用的。”于是,学生们就先议论开了,并且猜测篮球是用来当地球仪的。我没有跟他们解释篮球的用途,而是让他们继续好奇下去,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通过前面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个星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稍留意就会发现,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形状是在不断变化的。下面我们就来演示一下一个月中月亮的圆缺情况。”说完这段话后,我拿出了篮球。下面一片哗然,终于知道了篮球的用途。我先设置了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并告诉他们太阳光线从南方照射进来,篮球上涂成白色的一面就代表月球被找亮的部分,要求演示时亮半面要始终朝向南边。当我说我需要两个助手来演示月相成因时,四个班级中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班级活泼的学生比较多,积极要求演示的学生也比较多;有的班级本身比较安静,学生不够积极。但是,最后,我还是在各班选了两名学生来在教室里演示。我先分配好两人的工作,一个人代表站在地球上的观测者,另一个学生“拿着月球”。在我的指挥下,地球上的观测者站在教室的正中央,“月球”在不断的移动。我把整个教室八个方位作为月球移动的位置。首先,我让“月球”站在观测者的右侧,(观测者要随着月球的移动在原地转身,改变观测方向。)让观测者说出他所看到的月亮的形状和月面的朝向。我的工作就是,根据他所说的形状及月面朝向,在黑板上画出图形。我发现,每换一个角度,观测者观察到的月相与教材中的月相成因示意图总是一致的。当这两位同学在演示时,我留意了一下其他同学,发现他们也在很认真地观察。月相这部分的教学效果比较好。
不过这节课的设计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在“月球”移动的方向上,我不应该告诉学生应该如何移动而应该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自己完成。这一问题,是我的指导老师给我指出的,并且在后面的两个班时我也及时做了调整。
这个案例来源于实际,使教材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案例分析的过程,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运用新学的知识来理解月相,使知识变得鲜活、有趣。
案例分析的过程,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促进思维,开阔视野,是学生得到综合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在这个案例的教学中,融入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体现了地理教学的育人功能。
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和规律需要我们用地理知识去解释和研究,如何用更有效,更直接的方法去让学生们理解这些知识,是我们地理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思考的问题。

来自 大科学 团队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

初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是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能够反映地球运动的自然现象有很多,例如:昼夜现象、季节变化、极昼、极夜现象等等。我选择了地球的公转知识加以介绍。该部分知识的难度较大,同学们难以理解,但同学们很感兴趣。

虽然学生们对地球的运动会对地球表面产生的各种现象司空见惯,但未必能真正掌握其变化规律。如: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什么时间在什么位置,会有什么现象。这一系列问题在新教材中有部分知识没有文字说明。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住地球运动(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现象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两个教学方法:

第一,图表结合讲解法。鉴于教材中的图像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运用空间想象的思维方法,通过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使学生们加深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但是,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由于学生们在小学的地理知识比较薄弱,而且空间想象思维特别是女同学的空间想象思维比较差。如果只通过图表结合的方法,凭借学生们的空间想象思维,将其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用这种方法给他们有个初步的概念。

第二,利用教学器材来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学校的地理教学器材不够齐全。经过整理,我利用地球仪、电筒、在黑板上画图相结合及演示一年中地球运动的变化和直射点的位置、时间、产生的现象。

通过前面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地球的运动在地球表面所产生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稍留意就会发现,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且直射点的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现象也不同。当我在演示时需要同学来当助手,他们都积极要求当助手,在演示时他们配合得相当好。

④ 如何对初中地理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地理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异常关键.教学设计首先要认真研专读课程标准属,明确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重、难点,领会其思想理念显得尤为重要.不要受以前的思维束缚,要与时俱进.还应注意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三维目标的确定.以上就是教学设计这个环节应多加注意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地理课也是这样.良好的导入,能够引人入胜,激发学习兴趣,把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转移到教学上,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导入应尽可能贴近生活,这也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导入还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导入环节容易出现的错误是牵强附会,为了导入而导入.还有导入的时间不要过长.课堂教学导入要以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拉近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⑤ 初中地理反思100字

初一地理期中考试反思一: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考试反思

“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不会太好。”这是没考试之前我就料想到的,因为这几个月以来,一直突突突地往前赶,没给孩子们喘息的时间,更没给他们复习的时间。但我没想到的是结果会相差那么大,尤其是作为教研组长,我感到很不自在,感到找找自己身上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试卷分析及几天的反思我发现存在自己身上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条。

1、课堂效率不高,时间观念不强。可能是因为自己课下与学生嬉闹的比较多,有些学生分不清课上、课下,与老师闹,违犯纪律后,老师对他的批评当作与他说笑。

2、抓学生抓得不紧。现在的情况是学生的发展不均衡,两极分化严重,差生很多,他们中大部分都有不写作业的恶习。虽然平时也挺生气,想要抓抓,但是往往事一多就忘了。

3、教学思路有待改进。一开始拿过题之后,我还觉得题出的不够好。但是仔细想一想又觉得其实不是别人的题出的不好,分明是自己的指导思想有问题,别人为什么能考第一,我们每次总是考得不理想,这里面关键是思路。教师往哪指,学生就往哪去;教师指教不到,学生就做不到。本次期中考试充分暴露出了我忽视基础知识的弱点。

也许本次考试考得不好也未必全是坏事,它及时给我敲响了警钟: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是很大的,要想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必须要多下点苦功了。为此,我决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向课堂要质量,抓好课堂时间,珍惜课堂上的每分每秒,把其他的事能课后解决的就课后解决。

2、重点抓后进生的辅导,对于不写作业的学生,及时与其沟通,督促其进步。

3、认真钻研教材,钻研课标,抓好学生的读图、用图等基本功训练。

初一地理期中考试反思二: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后的反思(478字)

本学期期中考试结束了,七年级地理试卷批阅后,感觉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了不容乐观的状况,尤其是在本次考试中,暴露出学生对读图题掌握不牢,练习不够,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现对本次考试反思如下:

一、试卷方面

1.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应该说难度比较适中,符合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考查到了学生所学的六、七章知识。内容紧密联系学生所学知识点,有利于考察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程度。

2.学生做题中暴露出的问题

(1)基础知识点掌握不牢固。

(2)读图填空题出现填写颠倒问题。

(3)材料分析题,分析不够确切。

二、原因分析

结合平时上课学生的表现与作业,发现我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思想认识不够

相信学生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良好的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

2.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点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批阅考试试卷,发现中差生在答题的过程中,知识点混淆不清,基础差。

三、改进措施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知知识。

初一地理期中考试反思三: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反思(1064字)

这次地理期中考试, 地理成绩很理想。 不及格的学生太多。通过对班级内部,以及年部各班的横向比较, 我感觉存在以下问题。

1、通过考试反映出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不够认真,不爱动脑分析问题,主要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不正确,还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水平上。

2、部分学生对综合题掌握不好,主要是读图、识图能力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没有形成。学习中没有把所学的知识落实到图上来,没有建立地图的空间联系,使得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3、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有厌学和弃学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这些学生在平时有学不明白的问题,课下没有时间或兴趣去解决,时间长了就会厌学或弃学。

4、有些地理知识在学习时中没有强调,一些学生没有重视平时的交流和展示 。

解决措施:

1、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尊重赏识学生,特别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关心和帮助学困生,给他们创造学习的机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这就需要靠激励评价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地理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地理知识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后进生主动发言,而且在发言的质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这样来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心态进入学习。

2、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加强对学生高效课堂的培训,加强各环节的衔接,加强对学生的预习和展示的培训,使地理课堂教学更高效。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要尽量创设情景,寓基础知识与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之中,多让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因人施教,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素质教育教导教师对待学生学习情况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有个性的独体,对待优秀学生更要严格要求,不能宠爱,对待中等学生要持之以恒,鼓励表扬,巩固其基础知识前题下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而对差生更不能放弃,更要循循循善诱,提高学习兴趣。从而缩小学生之间三级分化,达到全面学习发展,建设好优秀向上的班级集休。

4、认真钻研教法,精心备课,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学生学好地理创造条件和动力。多听课,学习其他老师的好的做法,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应用;课后积极批改和反思,不断加强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学习。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