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湖南地理考试

湖南地理考试

发布时间: 2021-01-26 08:50:32

㈠ 湖南地理概况有哪些

简称湘,别称潇湘、三湘四水等。位于中国南部、长江中游,东以幕阜、武功诸山系与江西为界,西以云贵高原东缘连贵州,西北以武陵山毗四川,南枕南岭与广东、广西为邻,北以滨湖平原与湖北接壤。北纬24??39?~30??08?,东经108??47?~114??15?。省境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称湖南。省内最大的河流湘江贯穿南北,故简称湘。东西宽667公里,南北长774公里。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2%,在全国各省区中居第11位。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湖南省省会为长沙市。辖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70个县,7个自治县,19个县级市。

人口、民族1990年末人口6110.89万,少数民族481.33万,占7.93%。人口超过1000人的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满族、蒙古族、布依族、彝族12个少数民族。在湖南流传的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西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僧人竺法崇到长沙传教,创建麓山寺,佛教始传入湖南。东晋元帝大兴元年(318)道教传入湖南。元末明初驻戍湖南的回族、维吾尔族将士及随军阿訇将伊斯兰教传入。永乐二年(1404),湖南始建清真寺,开展伊斯兰教活动。明崇祯九年(1636)即有外国传教士涉足湖南,传入天主教。清同治二年(1863)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率先来湖南传教,续后有10个外国教会的17个差会到湖南设堂传教,建教堂,聚会所576处,办各类学校63所,医疗慈善机构39个。湖南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谷雨茶节、青节、四月八、上大雾梁、端午节、起伏、赶秋、七月七、中元节、黄节、中秋节、重阳节、打鼓堂等。

建制沿革湖南为古三苗、百濮与扬越之地。春秋、战国属楚。秦朝设黔中、长沙两郡。西汉时属荆州,辖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国。三国时属吴国荆州。西晋时期分属荆州和广州;东晋时分属荆州、湖州、江州。南朝宋、齐、梁时分属荆州、郢州、湘州,南朝陈时分属荆州、沅州。隋统一全国后,在湖南设有长沙、武陵、沅陵、澧阳、巴陵、衡山、桂阳、零陵等八郡。唐代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五代十国时期,马殷据湖南,建立楚国,国都为长沙府。宋朝分属荆湖南路和荆湖北路。元属湖广行省。明属湖广布政使司。清康熙三年(1664)置湖南布政使司,为湖南省,下设长宝、岳常澧、辰沅永靖、衡永郴桂等4道和长沙、宝庆、岳州、常德、辰州、沅州、永州、衡州、永顺九府。中华民国时期,湖南废除府、厅、州,保留道、县两级,并改变了部分县的名称。1922年道制撤消,仅存省县两级。1937年12月普遍设立行政监察专员公署,全省划为九区。1940年4月又将全省划为10个行政监督区,各区辖6~10县不等,并成立长沙、衡阳两市。到1949年,全省有2市、10行政监督区、77县,省会设在长沙市。

自然资源和物产土地面积2118.29万公顷,其中耕地322.64万公顷,占15.7%;森林727.04万公顷,占34.3%;宜林牧荒山337.52万公顷,占15.8%。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冷短夏热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秋多旱。热量充足,雨水集中。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253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082.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457亿立方米。水系主要为湘、资、沅、澧四水及洞庭湖,共有大河17条,中河93条,小河5226条。植物资源丰富。种子植物约5000种左右,野生经济植物1000多种,药用植物800多种,有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66种。森林覆盖率35.56%,全省有森林自然保护区23个,其中张家界森林公园属国家级森林公园。草场资源有637.2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566.6万公顷。动物有哺乳类野生动物66种,鸟类500多种,爬行类71种,两栖类40种,昆虫类1000多种,水生动物200多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18种,二类保护动物28种。探明储量的矿种有83种,有色金属矿居多。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全省有色金属矿产的年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矿中萤石、重晶石、长石、海泡石、雄黄等储量居全国第一。

经济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785.83亿元,国民收入651.37亿元。作为农业大省,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3%,第二产业占35.9%,第三产业占25.8%。农村社会总产值达719.11亿元,工业总产值803.71亿元。

文化教育湖南省有普通高等学校49所,学生人数总计3.7万余人;各类中等学校290所,学生4.2万余人。此外,还有成人高等学校、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多所。

名胜古迹湖南主要风景名胜游览地有:岳阳楼、岳麓书院、湖南烈士公园、武陵源风景区、猛洞河、桃花源、九嶷山、苏仙岭、德夯风景区、南岳衡山、洞庭君山、波月洞、毛泽东故居等。其中武陵源风景区的原始自然形态,未经人工雕琢的自然风光,为当今世上一绝,湖南旅游观光的必到之地

㈡ 湖南地理概况有哪些

简称湘,别称潇湘、三湘四水等。位于中国南部、长江中游,东以幕阜、武功诸山系与江西为界,西以云贵高原东缘连贵州,西北以武陵山毗四川,南枕南岭与广东、广西为邻,北以滨湖平原与湖北接壤。北纬24??39?~30??08?,东经108??47?~114??15?。省境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称湖南。省内最大的河流湘江贯穿南北,故简称湘。东西宽667公里,南北长774公里。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2%,在全国各省区中居第11位。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湖南省省会为长沙市。辖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70个县,7个自治县,19个县级市。

人口、民族1990年末人口6110.89万,少数民族481.33万,占7.93%。人口超过1000人的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满族、蒙古族、布依族、彝族12个少数民族。在湖南流传的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西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僧人竺法崇到长沙传教,创建麓山寺,佛教始传入湖南。东晋元帝大兴元年(318)道教传入湖南。元末明初驻戍湖南的回族、维吾尔族将士及随军阿訇将伊斯兰教传入。永乐二年(1404),湖南始建清真寺,开展伊斯兰教活动。明崇祯九年(1636)即有外国传教士涉足湖南,传入天主教。清同治二年(1863)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率先来湖南传教,续后有10个外国教会的17个差会到湖南设堂传教,建教堂,聚会所576处,办各类学校63所,医疗慈善机构39个。湖南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谷雨茶节、青节、四月八、上大雾梁、端午节、起伏、赶秋、七月七、中元节、黄节、中秋节、重阳节、打鼓堂等。

建制沿革湖南为古三苗、百濮与扬越之地。春秋、战国属楚。秦朝设黔中、长沙两郡。西汉时属荆州,辖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国。三国时属吴国荆州。西晋时期分属荆州和广州;东晋时分属荆州、湖州、江州。南朝宋、齐、梁时分属荆州、郢州、湘州,南朝陈时分属荆州、沅州。隋统一全国后,在湖南设有长沙、武陵、沅陵、澧阳、巴陵、衡山、桂阳、零陵等八郡。唐代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五代十国时期,马殷据湖南,建立楚国,国都为长沙府。宋朝分属荆湖南路和荆湖北路。元属湖广行省。明属湖广布政使司。清康熙三年(1664)置湖南布政使司,为湖南省,下设长宝、岳常澧、辰沅永靖、衡永郴桂等4道和长沙、宝庆、岳州、常德、辰州、沅州、永州、衡州、永顺九府。中华民国时期,湖南废除府、厅、州,保留道、县两级,并改变了部分县的名称。1922年道制撤消,仅存省县两级。1937年12月普遍设立行政监察专员公署,全省划为九区。1940年4月又将全省划为10个行政监督区,各区辖6~10县不等,并成立长沙、衡阳两市。到1949年,全省有2市、10行政监督区、77县,省会设在长沙市。

自然资源和物产土地面积2118.29万公顷,其中耕地322.64万公顷,占15.7%;森林727.04万公顷,占34.3%;宜林牧荒山337.52万公顷,占15.8%。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冷短夏热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秋多旱。热量充足,雨水集中。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253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082.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457亿立方米。水系主要为湘、资、沅、澧四水及洞庭湖,共有大河17条,中河93条,小河5226条。植物资源丰富。种子植物约5000种左右,野生经济植物1000多种,药用植物800多种,有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66种。森林覆盖率35.56%,全省有森林自然保护区23个,其中张家界森林公园属国家级森林公园。草场资源有637.2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566.6万公顷。动物有哺乳类野生动物66种,鸟类500多种,爬行类71种,两栖类40种,昆虫类1000多种,水生动物200多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18种,二类保护动物28种。探明储量的矿种有83种,有色金属矿居多。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全省有色金属矿产的年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矿中萤石、重晶石、长石、海泡石、雄黄等储量居全国第一。

经济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785.83亿元,国民收入651.37亿元。作为农业大省,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3%,第二产业占35.9%,第三产业占25.8%。农村社会总产值达719.11亿元,工业总产值803.71亿元。

文化教育湖南省有普通高等学校49所,学生人数总计3.7万余人;各类中等学校290所,学生4.2万余人。此外,还有成人高等学校、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多所。

名胜古迹湖南主要风景名胜游览地有:岳阳楼、岳麓书院、湖南烈士公园、武陵源风景区、猛洞河、桃花源、九嶷山、苏仙岭、德夯风景区、南岳衡山、洞庭君山、波月洞、毛泽东故居等。其中武陵源风景区的原始自然形态,未经人工雕琢的自然风光,为当今世上一绝,湖南旅游观光的必到之地。

㈢ 湖南的地理环境

湖南地势属于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
湘西有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山势雄伟的武陵山、雪峰山盘踞,是湖南省东西交通的屏障。雪峰山从城步苗族自治县至益阳境内是资水和沅水的分水岭,是湖南省东、西自然条件的分界线。
湘南有南岭山脉,峰顶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向东西方向延伸,是长江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山间盆地较多,谷地为交通要道。
湘东有幕阜山、连云山、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山等山,海拔一般为500-1000米,均为东北—西南走向。湘中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台地广布。这些盆地多为河谷沟通,并有河流冲积平地。
湘北为洞庭湖及湘、资、沅、澧四水尾闾的河湖冲积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
全省东、西、南三面山地环绕,逐渐向中部及东北部倾斜,形成向东北开口不对称的马蹄形。省内大于海拔2000米高点的分布与地势总特点基本一致,集中分布在东、南、西三面的山地之中。炎陵县的神农峰(酃峰)是省内地势的最高点,峰顶海拔2122.35米。东南部有桂东县的八面山,峰顶海拔2042米。湘南有道县的韭菜岭,峰顶海拔2009米。西南部有城步县的二宝鼎,峰顶海拔2024米。西北部有石门县的壶瓶山,峰顶海拔2099米。湖南地势的最低点,是临湘县的黄盖湖西岸,海拔只有24米,与省内最高点相差2000米左右。
湖南全省可划分为六个地貌区:湘西北山原山地区、湘西山地区、湘南丘山区、湘东山丘区、湘中丘陵区、湘北平原区。地貌按成因可分为:以流水地貌为主,占全省总面的64.76%,岩溶地貌次之,占25.97%;湖成地貌最小,仅占2.88%,水面积占6.39%。按组成物质(不含水域)分沉积岩(包括砂质岩、碳酸盐岩、红岩、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地貌为主,占全总总面积的57.75%;变质岩类地貌次之,占24.99%;岩浆岩类地貌,仅占8.87%。按海拔高度(含水域)分,以300米以下地貌为主,占全省总面积44.27%;300米到500米地貌次之,占22.58%;500-800米地貌占18.43%;800米以上地貌占11.72%。按形态分,山地(含山原)占全省总面积51.22%,丘陵占15.40%,岗地占13.87%,平原占13.11%,水面占6.39%。全省以山地和丘陵地貌为主,合占总面积的66.62%。
湖南省河网密布,流长5千米以上的河流5341条,总长度9万千米,其中流域面积在55000㎞²以上的大河11117条。省内除少数属珠江水系和赣江水系外,主要为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水及其支流,顺着地势由南向北汇入洞庭湖、长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洞庭湖水系。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河流,也是长江七大支流之一;洞庭湖是湖南省最大的湖泊,跨湘、鄂两省。
湖南为大陆性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光、热、水资源丰富,三者的高值又基本同步。第二,气候年内变化较大。冬寒冷而夏酷热,春温多变,秋温陡降,春夏多雨,秋冬干旱。气候的年际变化也较大。第三,气候垂直变化最明显的地带为三面环山的山地。尤以湘西与湘南山地更为显著。湖南年日照时数为1300-1800小时,湖南热量丰富。年气温高,年平均温度在15-18℃之间。湖南冬季处在冬季风控制下,而东南西三面环山,向北敞开的地貌特性,有利于冷空气的长驱直入,故一月平均温度多在4-7℃之间,湖南无霜期长达260-310天,大部分地区都在280-300天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之间,雨量充沛,为我国雨水较多的省区之一。

㈣ 关于湖南地理的介绍

湖南属于内陆省份,位于中国中南部长江中游以南,因大部分位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贯穿于全境而简称“湘”,全省面积过半为湘江流域和洞庭湖流域。地图坐标为东经109°—114°、北纬20°—30°之间,相邻有六个省市即广东、江西、湖北、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重庆直辖市。

地形概况

全省以中、低山与丘陵为主,面积约为14.9万平方公里,占70.2%;岗地与平原约为5.2万平方公里,占24.5%;河流湖泊水域面积约为1.1万平方公里,占5.3%。本省东、南、西三面山地环绕,中部和北部地势低平,呈马蹄形的丘陵型盆地。

西北有武陵山脉,西南有雪峰山脉,南部为五岭山脉(即南岭山脉),东面为湘赣交界诸山,湘中地区大多为丘陵、盆地和河谷冲击平原,除衡山高达千米以外其他均为海拔500米以下,湘北为洞庭湖、与湘、资、沅、澧四水尾闾的河湖冲积平原,地势很低,一般海拔50米以下,因此,湖南的水系呈扇形状汇入洞庭湖。

最高点位于石门境内的壶瓶山,海拔2099米。湖南海拔超过2000米的山峰有五座,另外四座为炎陵(原“酃县”)的斗笠顶海拔2052米,桂东的八面山2042米,城步的二宝顶2021米和道县的韭菜岭2009米。

地形分布格局

武陵山脉位于湘西北角,属湘鄂山原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山地地势大致从西北向东南渐降。澧水的源流与支流多发源于西北流向东南,成为平行状水系注入干流,最后转向东北方向流入洞庭湖。

湘西北的雪峰山脉地势较高,南端高达1500米左右,主峰苏宝顶海拔1934米。雪峰山脉为资江与沅水的分水岭,贯穿于湖南西部,成为湖南西部地区交通的主要屏障。

湘南边缘山地属五岭的一部分。一般海拔在1000—1500米左右,为长江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山间盆地较多,谷地为交通要道。南岭山地,山体大,延伸长,山势高。

湘中大部属湘中丘陵,台地广布,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之间,红岩盆地众多,主要盆地有衡阳盆地、株洲盆地、长沙盆地、永兴茶陵盆地和攸县盆地等,均为红岩盆地,盆地沿河区域常有河流冲积平原,为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与农业区。

从形态上看,湘中丘陵的起伏与高度不完全一致,丘陵的顶部比较平坦。衡山位于丘陵台地之上,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为中国名山五岳之一的南岳。

湘北为洞庭湖湖积冲积平原,海拔大多在50米以下。河流、湖泊分布广,堤垸众多。一般的堤垸边缘的位置较垸心高,土壤以粉沙壤土或轻粘土为主,土壤肥沃,为重要产粮区。

河流

湖南河网纵横,几乎全为洞庭湖水系,长度5公里以上的河流5341条,其中以湘江、资江、沅水和澧水四条河流最大。剩余的一小部分为珠江水系。源自广西东北部海洋山西麓的湘江全长856公里,为本省流量最大、经济价值最高、流域最广的河流。

沅江源自贵州云雾山,全长1033公里,为湖南境内最长河流,流量仅次于湘江,由于流经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雪峰山,水能资源极其丰富,在上面有湖南最大的水电站五强溪水电站。此外还有资江上的柘(zhè)溪水电站 。

湖泊

洞庭湖为湖南最重要的湖泊,北接松滋、太平、藕池和调弦(已堵)四口纳长江洪水,从岳阳城陵矶汇入长江,有“容纳四水、吞吐长江”的重要作用,是长江中游地区的天然水库。由于大面积的围湖造田(人为原因)和泥沙淤积(自然原因),湖面逐年缩小,其作用也在减小。

洞庭湖由全国第一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变为了仅次于鄱阳湖的第二大淡水湖。目前,人们在河流上游植树造林,在洞庭湖区退耕还湖,洞庭湖的面积有了一定的回升,将有可能超过鄱阳湖。

气候

湖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1300-1800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年平均气温16-18°C。极端最高气温43.7℃(1951年8月7日,永州),极端最低气温-18.1℃(1969年1月31日,临湘)。

自然资源

湖南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已探明的有色金属矿产达37种。钨、铋、锑储量居全国之首,钒、锡、石墨、重晶石等矿产储量丰富,居全国前列。大型矿山有位于娄底冷水江的世界锑都锡矿山、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柿竹园、水口山铅锌矿等。

(4)湖南地理考试扩展阅读:

简介

湖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地处中国中南部、长江中游南部,宋代划定为荆湖南路而开始简称湖南,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南北而简称“湘”,也称潇湘,省会驻东北部的长沙市。湖南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与湖北相连。

湖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相传炎帝神农氏在此种植五谷、织麻为布、制作陶器,坐落于炎陵县西部的炎帝陵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舜帝明德天下,足历洞庭,永州九嶷山为其陵寝之地。 湖南自古盛植木芙蓉,五代时就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说,因此又有“芙蓉国”之称。

湖南土地面积21.18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2%,在各省市区面积中居第10位。下辖13个市、1个自治州(122个县、市、区),2016年,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31244.7亿元,比2015年增长7.9%。截至2016年末,湖南省常住人口6822.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598.6万人,城镇化率52.75%,比上年末提高1.86个百分点。

文化

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结构中的—个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近百年来,随着湖湘人物在历史舞台上的出色演绎,湖湘文化已受到世人的广泛瞩目与确认。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

湖湘哲学思想以宋代胡安国为开创者,历胡宏、张栻、王船山、曾国藩、谭嗣同、杨昌济,以至毛泽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湖湘文学艺术具有“文道合一”的明显特点。以曾国藩为首的“湘乡文派”,就是此一特色的代表。这一特点,在毛泽东身上也鲜明地反映出来。

湖湘教育大兴于宋代,历时千年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重视学思并重与知行统一,重视独立思考与理性批判。岳麓书院就是此一传统的见证与代表。

㈤ 有关湖南的地理情况

全省土地总面积约为31774.35万亩,其中51.2%为山地,13.9%为盆地,13.1%为平原,15.4%为丘陵,全省有水面135.3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4%。海拔高度在50米以下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9%,l000米以上的占总面积的4.3%,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100米至800米之间。全省土地面积中,耕地392.1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8.5%;林地947.05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4.7%;宜林荒山15.94万公顷,占总面积的0.8%;淡水总面积135.3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4%。
生物资源
湖南地处中亚热带,气候温和,植被繁茂,为野生动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场所。湖南野生动物资源中,对农业有益的动物有265种;属国家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44种,其中一类保护动物有白鳍豚、华南虎等18种,二类保护动物有猕猴、短尾等19种,三类保护动物有黑熊等7种。湖南的家禽家畜品种齐全,分布广泛,禽鸟种类繁多,共有500多种,占全国鸟种数的45%。其中属于国家级保护的一、二、三类珍禽共22种,占全国鸟类保护数的44%。湖南一类珍禽有白头鹤、白枕鹤、红腹角雉、白鹤、黑鹤、白冠长尾雉、中华秋沙鸭;二类有红腹锦鸡、白腹锦鸡、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等。
湖南有林地11302万亩,占湖南总面积的35.7%。森林覆盖率为34.3%,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现有木本植物2470种,林业用地占湖南土地面积为57.4%。现有活立木蓄积量1.84亿立方米。其中用材林1.84亿立方米,年生长量1100余万立方米,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产材若基地之一。有"广木之乡"的雪峰山区,有"江华木"产地的湘南南岭。还有竹林面积847万多亩,毛竹蓄积量89亿根,居全国第三位。湖南经济林主要有油茶、油桐、茶叶等,湘西自治州素有"金色桐油之乡"的美称,洞庭湖君山盛产的"君山银针"茶在唐代就作为贡品,1982年列为我国10大名茶之一。此外,省内还拥有丰富的草场资源。
矿产资源
湖南矿产丰富,矿种较多。全国已发现的140多个矿种中,湖南有111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83种,是全国矿产品种较多的省份之一。在己探明储量的矿产中,以有色金属矿居多多,非金属矿次之。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不论是矿种还是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37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独居石等名列全国榜首,铅、锌等储量也很丰富。湖南非金属矿是仅次于有色金属矿的第二大矿产资源,在已探明的储量中,莹石、重晶石、长石、海泡石等储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其他还有石灰石、硅石、白云石、硫铁矿、磷矿等30多种,分布在湖南66个县市。煤炭储量在江南9省(区)中名列榜首
气候条件
湖南为大陆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省境东南亚边境距海400公里,受东亚季风环流的影响密切相关。气候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光、热、水资源丰富,三者的高值又基本同步。湖南4-10月,总辐射量占全年总辐射量的70-76%,降水量则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8-84%。第二,气候年内与年际的变化较大。冬寒冷而夏酷热,春温多变,秋温陡降,春夏多雨,秋冬干旱。气候的年际变化也较大,极大值与极小值的地区差值比平均值的地区差值大1.29倍,雨量最多年份与最少年份相差1460毫米,最多年几乎为最少年的3倍。第三,气候垂直变化最明显的地带为三面环山的山地。尤以湘西与湘南山地更为显著。
湖南年日照时数为1300-1800小时,以洞庭湖为最多,岳阳可达1840小时。湖南热量丰富。年气温高,年平均温度在16-18℃之间。湖南冬季处在冬季风控制下,而东南西三面环山,向北敞开的地貌特性,有利于冷空气的长驱直入,故一月平均温多在4-7℃之间,
湖南无霜期长达260-310天,大部份地区都在280-300天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之间,雨量充沛,为我国雨水较多的省区之一。b]能源状况:
湖南的能源建设主要包括原煤生产、原油加工和电力建设。
湖南是中国南方产煤较多的省份,现已探明,煤炭储量达34亿吨,其中保有储量28.4亿吨。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郴州、衡阳、娄底、邵阳、长沙、湘潭、株洲、怀化7个市,占湖南保有总量的95.4%。现在,湖南核定年生产原煤能力为1395万吨,据统计,从1950-1998年,累计产煤9.34亿吨、1998年产煤3810.53万吨,排在全国第10位,最高产煤年份超过了5000万吨。
湖南水能蕴藏量为1532.45万千瓦,其中可供开发的有1083.9万千瓦,现在已建有凤滩、东江、五强溪等一批较大水电站,至1998年,水电装机容量达510万千瓦。湖南的火力发电厂也不断新建、扩建,现在有耒阳电厂、华能岳阳电厂、石门电厂、湘潭电厂等4个大型火电厂一期工程峻工发电,至1998年底,火电装机容量已达482万千瓦。湖南的发电量,加上与葛州坝电站联网,现在电力较为充裕,1997年首次出现电力供过于求。2010年前,还将兴建一批水电站和火电厂,并做好建设核电厂的前期准备工作。
湖南电网已覆盖湖南90%以上的地域,现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2017万千伏安、线路14939公里,已进入了一个以500千伏和220千伏输变电设施为主网架,以30万千瓦等级机组为主力机组、拥有百万容量大电厂的大电网、超高压、大机组、高参数的新阶段。
湖南有关石油的蕴藏正在勘探,外国投资者也在加盟此事。目前虽不生产原油,但80年代就建有原油加工企业,坐落在岳阳的长岭炼油厂,年加工能力500万吨左右,年产汽油和柴油等用于动力机械的燃料油200万吨左右。
水资源中有5公里以上河流5341条;5公里以上河流长度9万公里;河川年径流总量2004.3亿立方米淡水总面积135.38万公顷合2030.64万亩;其中可养殖面积34.67万公顷合520万亩;已放养面积27.55万公顷合413.18万亩;天然水资源总量1765.8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1759.2亿立方米;地下(浅层)水量438.5亿立方米;水力资源蕴藏量1532.45万千瓦;其中可开发量1083.84 万千瓦。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