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和地理学家

和地理学家

发布时间: 2021-01-26 01:52:25

㈠ 中国古代地理学家有

名地理学家: 1、裴秀 2、郦道元 3、徐霞客 4、魏源 一、裴秀 西晋时,中国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制图理论家裴秀(公元223-271)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欧洲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Ptolemaeus Claudius,约公元90-168)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裴秀(223-271年)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自幼好学,知识渊博。出身官僚世家,官至司空。接触到不少的地理和地图资料。由于才华出众,所以青少年时代就受到社会知名人士的赞赏。 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已广泛用于战争和国家管理,秦汉以后损失严重。出于政治和军事需要,裴秀立意制作新图。他领导和组织编制成《禹贡地域图》18篇,这是中国和全世界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历史地图集。为了便于应用,他还将一幅篇幅过大(用娟八十匹绘制)的《天下大图》缩制成以寸为百里(比例尺1:1,800,000)的《地形方丈图》,图上载有名山都邑,为军政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裴秀在地图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第一次明确建立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理论。他总结我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经验,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 所谓“制图六体”就是绘制地图时必须遵守的六项原则,即: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前三条讲的是比例尺、方位和路程距离,是最主要的普遍的绘图原则;后三条是因地形起伏变化而须考虑的问题。这六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它把制图学中的主要问题都接触到了。 这是他对中国地图学作出的巨大贡献,是中国古代唯一的系统制图理论。直至今天地图绘制考虑的主要问题除经纬线和投影外,裴秀几乎都扼要地提到了。 裴秀提出的这些制图原则,是绘制平面地图的基本科学理论,为编制地图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它一直影响着清代以前中国传统的制图学,在中国地图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世界地图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郦道元 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生年有皇兴三年(469),延兴二年(427)之说,但都缺乏可靠依据,卒于孝昌三年(527)。 生于仕官家庭,父亲郦范作过青州刺史,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出任尚书郎,以后历任颍川太守,东荆州刺史,御史中尉等职,看来他一生在政治上还是有所建树的。孝昌三年任官右大使时,在阴盘驿(今 希临潼附近)为雍州刺史萧宝寅杀害。郦道元一声生勤于读书和著述。《魏书》卷八十九说:"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但除《水经注》外,其余著作都已亡佚。 郦道元从少年时代起就有志于地理学的研究。他喜欢游览祖国的河流、山川,尤其喜欢研究各地的水文地理、自然风貌。他充分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机会进行实地考察,足迹遍及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内蒙等广大地区,调查当地的地理、历史和风土人情等,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游览名胜古迹、山川河流,悉心勘察水流地势,并访问当地长者,了解古今水道的变迁情况及河流的渊源所在、流经地区等。同时,他还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古代地理学著作,如《山海经》、《禹贡》、《禹本纪》、《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水经》等,积累了丰富的地理学知识,为他的地理学研究和著述打下了基础。 通过把自己看到的地理现象同古代地理著作进行对照、比较,发现其中很多地理情况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不及时把这些地理现象的变迁记录下来,后人就更难以弄明白历史上的地理变化。因此,应该对此时的地理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同时查阅古代文献,与古代的地理学著作相印证,将地理面貌的历史变迁尽可能详细、准确地记载下来。为此,郦道元决定以《水经》为蓝本,以作注的形式写一本完整的地理学著作。 《水经》是三国时代桑钦所著的一部地理学著作,此书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原文仅1万多字,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对水道的来龙去脉及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记载不够详细、具体。为此郦道元利用自己掌握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在《水经》的基础上,郦道元终于完成了《水经注》这一地理学名著。 三、徐霞客 徐霞客(1587-1641),原名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出身于江阴的天资聪颖。童年上私塾时,即听背经书,作八股文。但徐霞客偏偏没兴趣,有兴趣的是看古今史书,尤其是地方志,从而立下遍游名山大川的志愿。 幼年好学,博览图经地志。

㈡ 世界上较著名的地理学家有哪些

徐霞客
顾祖禹
张相文
胡兆量
王恢
吴尚时
侯仁之
赵其国
国际著名旅美地理学家谢觉民
林超先生是国内著名的地理学家,珠穆朗玛峰的正名,就是他的功劳。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古都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朱士光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
任美锷,著名地理学家和海洋学家
著名地理学家吴传钧院士 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人文地理事业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原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
明代著名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
西晋时,中国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制图理论家裴秀(公元223-271)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欧洲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Ptolemaeus Claudius,约公元90-168)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周振鹤教授、满志敏教授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李长傅先生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邹逸麟教授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谘询委员,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驿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王育民先生
沙学浚,著名地理学家
李旭旦教授(1911-1985)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
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
著名人文地理学家、北京大学教授王恩涌老先生
蒋君章毕生从事教育、新闻工作,是著名的地理学家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邹逸麟
著名地理学家刘胤汉先生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黄盛璋
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罗洪先

㈢ 那些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主要是干什么的

1、寻找石来油啊、煤炭源啊、铁矿啊这些自然资源。
2、研究古代的地质,推演地质演化过程,还原地质历史,并根据推演指导、预测当今以及未来的地质发展。
3、研究什么样的地质条件下富含什么资源,从无序的地质事件中寻找规律

㈣ 谁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

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
竺可桢(1890.3.7-1974.2.7),字藕回舫,浙江省绍兴县东答关镇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1910年,竺可桢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34年竺可桢与翁文灏、张其昀共同成立中国地理学会。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㈤ 近代地理学和地理学家的发生中心是哪个国家

德国,近代无论自然还是人文地理学都起源于德国。

亚历山大.冯.洪堡和李希霍芬是奠基人。
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年9月14日—1859年5月6日),德国科学家,与李特尔同为近代地理学的主要创建人。生于德国柏林,亦逝于德国柏林,是世界第一个大学地理系-柏林大学地理系的第一任系主任。他的哥哥是柏林洪堡大学创立者威廉·冯·洪堡。

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近代中国地学研究先行者之一。1833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上西里西亚卡尔斯鲁赫(今属波兰)。他曾就读于布雷斯劳大学及柏林洪堡大学,1856年毕业,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奥地利的提罗尔(Tyrol)和罗马尼亚西部的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进行地质研究;在1860年到1862年之间,李希霍芬参与普鲁士政府组织的东亚远征队[Preussische Expedition],前往亚洲的许多地方,例如锡兰、日本、台湾、印尼、菲律宾、暹逻和缅甸等地旅行。1863年到1868年间,他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做了大量的地质勘查,发现了金矿,他的研究间接导致了加州后来的淘金热潮。1868年到1872年间,他转到中国做了七次远征,这段时期中,他正式地指出罗布泊的位置(新疆已干涸的咸水湖,旁边有古楼兰遗址)。
曾任柏林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柏林大学校长、波恩大学地质学教授、莱比锡大学地理学教授等。1905年10月6日在柏林逝世。

现在德国就有洪堡大学。

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以下简称洪堡大学)成立于1810年10月,这所国家资助、男女合校的高等学府是当时的普鲁士教育大臣、德国著名学者、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Wilhem von Humboldt)创办。是第一所新制的大学,拥有十分辉煌的历史,对于欧洲乃至于全世界的影响都相当深远。

㈥ “地质学家”跟“地理学家”一样吗﹖

地理学家
是指受地理学训练、并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互相存在的关系(即地理学)为目的的科学家。

从事研究形成地球的物质和
地球构造
、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且成绩卓越的科学工作者,称
地质学家

简单点
说,地理学家是研究地表的,地质是研究地下的。

㈦ 世界上较著名的地理学家有哪些

瓦格纳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哥白尼
迪亚士
僧一行
王凡
黄凯
徐霞客
顾祖禹
张相文
胡兆量
王恢
吴尚时
侯仁之
赵其国
国际著名旅美地理学家谢觉民
林超先生是国内著名的地理学家,珠穆朗玛峰的正名,就是他的功劳。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古都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朱士光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
任美锷,著名地理学家和海洋学家
著名地理学家吴传钧院士 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人文地理事业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原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
明代著名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
西晋时,中国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制图理论家裴秀(公元223-271)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欧洲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Ptolemaeus Claudius,约公元90-168)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周振鹤教授、满志敏教授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李长傅先生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邹逸麟教授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谘询委员,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驿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王育民先生
沙学浚,著名地理学家
李旭旦教授(1911-1985)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
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
著名人文地理学家、北京大学教授王恩涌老先生
蒋君章毕生从事教育、新闻工作,是著名的地理学家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邹逸麟
著名地理学家刘胤汉先生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黄盛璋
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罗洪先

㈧ 中国古代著名地理学家有哪些分别有哪些成就

裴秀(223~271年),字季彦,西晋时著名地理学家、制图理论家。他领导和组织编制成《禹贡地域图》18篇,是中国和全世界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历史地图集。他第一次明确建立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理论——“制图六体”。而且是中国古代唯一的系统制图理论。

郦道元(约466~527),字善长,北魏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他一生阅读了大量地理著作,并对我国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以《水经》为蓝本,撰写出了一部地理学巨著——《水经注》,共计40卷,约30万言,记述了大小河道计1252条。使原先仅记述137条河流、仅一万余字的《水经》扩大了20余倍,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水经注》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

徐霞客(1587~1641),原名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江阴人。21岁开始出游,30年间历尽艰险,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将其观察所得,按日记载。被后人编辑整理成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不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誉为“千古奇书”。

魏源(1794~1857),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侵入中国,而中国人对外国知之甚少,于是他决定编写《海国图志》。这本书的基础是林则徐主持编写的《四洲志》,在朋友的鼓励下,他仅仅半年就完成了五十卷的《海国图志》,后来又花四年时间精心扩充到六十卷,到1852年,编成一百卷。这本书是近代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的介绍世界各国国情的著作。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文化等各方面,而且在书中魏源还重点介绍了自己抵抗侵略、民族自强的重要思想。

㈨ 谁是古希腊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

斯特拉波抄(约公元前64~公元23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编著的17卷本《地理学》一书,是古代希腊给后世留下的篇幅最大、资料最为丰富的地理学专著。直到今天,斯特拉波的著作不仅对于从事古代地理学和历史学研究,而且对于致力古代其他学科的研究,都是一个重要的资料来源。

斯特拉波

㈩ 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

史学家:司马迁,班彪,班固,班昭,范晔,陈寿,司马光,王鸣盛,马端临,钱大昕,赵翼
地理学家:郦道元,张衡,沈括,朱思本,徐霞客,汪大渊(呃,个人比较喜欢觉得应该算,东方的马可波罗嘛……)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