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Ⅰ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测试题 快明天就考试了
地理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表中(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
A. 24小时 B. 12小时 C. 1小时 D. 1年
2.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c )
A.地转偏向力 B.昼夜更替 C.昼夜长短变化 D.时间的差异
3. 期末考试的今天,太阳直射点位于:(b )
A.赤道上 B.南回归线附近 C.北回归线附近 D.南极圈
4. 经度和纬度都是零的地点,位于:(d )
A.北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东半球
5. 当一个人站在南极点时,他周围的方向是:(a )
A. 四周都是北 B. 左东右西 C. 左西右东 D. 四周都是南
6. 在一幅四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6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b )
A. 240千米 B. 2400千米 C. 24千米 D. 1200千米
7. 下面对高度的叙述,表示相对高度的是:( B)
A. 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B. 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9003米
C. 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高-155米 D. 青藏高原平均高度为4000米
8. 被亚、欧、北美三大洲环抱的大洋是: (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北冰洋 D.印度洋
9.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分别是:( )
A. 50% 和 50% B. 79% 和 21% C. 29% 和71% D. 71% 和 29%
10. 北美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 )
A. 丹麦海峡 B. 白令海峡 C. 巴拿马运河 D. 德雷克海峡
11.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 ( )
A. 印度洋板块 B. 非洲板块 C. 亚欧板块 D. 欧洲板块
12. 火山和地震的相同之处是:( )
①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 ②多发生在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
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是地球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②③
13. 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
A. 秋高气爽 B. 冬冷夏热 C. 狂风暴雨 D. 全年炎热干燥
14. 南半球陆地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d)
A. 7月 B. 8月 C. 2月 D. 1月
15. 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 )
A. 该地某一年的降水量 B. 该地降水最多一年的降水量
C. 该地多年平均的降水量 D. 该地降水量最少一年的降水量
16、影响塔里木盆地与同纬度北京气候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有: ( )
A.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 C. 地形 D. 人为因素
17. 西亚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属于:(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18. 关于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B.四季分明,夏季多雨
C.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D.全年炎热干燥
19.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取决于:( )
A.经济发达程度 B.生活医疗水平 C.文化教育水平 D.出生率和死亡率
20. 2000年在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数量是:( )
A.1个 B.7个 C.5个 D.6个
21. 下列不属于黄种人的是:( )
A.印度人 B.印第安人 C.蒙古人 D.中国人
22. 有关世界三大宗教,正确的说法是:( )
A.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B.基督教教徒又称为穆斯林
C.佛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D.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23. 下列关于世界上语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国家只有一种语言 B.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C.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24.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
①森林减少,草原遭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②粮食及生活用品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
③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④生活水平会大幅度提高。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2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意思是:( )
A、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B、在适应当地环境的长期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C、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D、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6. 下列那些条件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
A. 水源充足 B. 交通便利 C. 崎岖山地 D. 自然资源丰富
27. 下列关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 北极地区气候严寒,房屋用冰块构筑,低矮,墙厚,保温功能好
B. 我国黄土高原上气候干燥、冬冷夏热,用黄土筑成窑洞,冬暖夏凉
C. 西亚地区气候炎热干燥、风沙大,建平顶房可防风沙
D. 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气候潮湿,人住在竹楼上层,凉爽又防潮
28. 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原则是:( )
A. 国家人口的多少 B. 国家面积的大小
C. 政治制度的不同 D.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29.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
A. 亚洲、非洲 B. 大洋洲 C. 拉丁美洲 D. 欧洲、北美洲
30. 一个国家的领土包括:( )
A. 国界线以内的陆地 B. 国界线以内的陆地、领海
C. 国界线以内的陆地、河湖 D. 国界线以内的陆地、河湖、领海和领空
2003年秋季培元中学初一上地理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答题表(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填空题:(13分)
1、风向为“南”,说明风来自 方;风力是风的 。
2、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带,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地带和_________________地带。
3、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位于_______纬度_______的平原地带。
4、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__________状况,一般变化__________;气候一般只注意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要素。
5、早期的聚落大都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资源优越的地方。
三、综合题:(27分)
1、读经纬线为平行直线的地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写出E点和F点的经纬度E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
(2) 图中A点位于D点的_______方向;B点位于C点的________方向。
(第1题图) (第2题图)
2、读地球上五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内容:(5分)
(1) 有阳光直射的是__________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带,气候上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____________带。
(2) 图中B带和C带之间的分界线叫___________线;每年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____线。
3、读“某地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 该地最低月平均气温是_______________,出现在____________月份
(2) 该地的年较差是__________
(3) 从南、北半球看,该地位于____________半球
(4) 从地球的五带看,该地位于___________带
4、读位于北半球的A、B两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要求:(5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降水集中________月,说明该地降水集中在______季。
(2)B地降水最少的月份是______月,说明______季比较干燥。
(3)从以上分析可知,A、B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下图,回答问题:(6分)
(1)①地的全年气温高于__________ ,各月降水量大多在__________毫米以上,可判断其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气候。
(2)②地属于_____ _________气候类型。
(3)③地的气候特征________ _____,主要分布范围是____ __________
Ⅱ 初一地理上册期中卷子及答案、、
试卷是你老师出的、怎么可能发到网上、又不是全国统一,只有大型考试、像中考、高考之类的考试踩会到网上的
Ⅲ 七年级上地理期中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2、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是 ( )
A、冬季 B、秋季 C、春季 D、夏季
3、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 ( )
A、北极圈 B、北回归线 C、赤道 D、本初子午线
4、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 ( )
A、北极圈 B、南极圈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
A、20°E和160°W组成的经线圈 B、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C、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 D、本初子午线
6、符合点(20°N 15°W)说法的是 ( )
A北半球 西半球 B、南半球 热带
C、北半球 东半球 D、南半球 低纬度
7、下列纬线中最长的是 ( )
A、20° B、10° C、5° D、9°
8、位于点E(30°N 40°E)正东方向的是 ( )
A、30°N 45°E B、30°S 35°E
C、30°N 20°E D、30°S 25°W
9、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
A、北美洲 B、亚洲 C、南极洲 D、非洲
10、如果绘制图幅大小相同的四幅图,所用比例尺最小的是 ( )
A内蒙古自治区图 B、赤峰市图
C、克什克腾旗图 D、芝瑞镇图
11、陆地主要分布在 ( )
A、东半球 南半球 B、东半球 北半球
C、西半球 南半球 D、西半球 北半球
12、下列不属于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的是 ( )
A、土耳其海峡 B、乌拉尔山
C、乌拉尔河 D、苏伊士运河
1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是8844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是死海海拔-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
A、9244米 B、8844米 C、400米 D、8444米
14、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是 ( )
A、平原 B、山地 C、盆地 D、高原
15、与30°W正相对的经线是 ( )
A、30°E B、30°E C、150°E D、150°W
16、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 )
A、昼夜交替 B、阴晴风雨
C、太阳东升西落 D、四季变化
17、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沈阳到西安的直线距离是5厘米,此图的比例尺是1:3000 000 0,那么沈阳到西安的实际距离是 ( )
A、150千米 B、1500千米 C、15千米 D150000千米
18、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的海拔是500米
B、乙地的海拔是1500米
C、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500米
D、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
19、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 ( )
A、三分陆地气愤海洋 B、各占二分之一
C、四分之一海洋 D、三分之二陆地
20、亚欧非共同邻的大洋是 ( )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 D、大西洋
21、下列大洲中赤道穿过的是 ( )
A、非洲 B、欧洲 C、南极洲 D、大洋洲
22、苏伊士运河沟通 ( )
A、黑海 地中海 B、红海 地中海
C、里海 黑海 D、红海 里海、
23、位于热带的是 ( )
A、20°N B、35°S C、40°N D、27°S
24、下列关于经纬线说法错误的是 ( )
A、纬线是圆 B、经线是半圆,正相对的经线可以构成一个经线圈
C、所有纬线都不等长 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25、我国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 )
A、亚洲 大洋洲 B、非洲 大洋洲
C、亚洲 大西洋 D、北美洲 印度洋
26、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热带 D、南寒带
27、下列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 )
A、南美洲 B、欧洲 C、大洋洲 D、非洲
28、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是( )
A、美洲大陆 B、非洲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 D、南极大陆
29、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
A、人类的填海造陆 B、地壳的运动
C、海平面的升降 D、地球的运动
二、综合题
(一)读下列等高线图回答问题(共10分)
1、写出序号代表的形态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山顶A处海拔有可能是()
A、
3、从①处爬向山顶A,从②处爬向山顶F哪处爬山更容易_______。
4、河流的流向是自______流向________。甲村位于乙村__________方向。
(二)读图回答问题(共7分)
1、在图中标注地球自转方向。
2、如图,太阳直射光线在____________上,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___(节气),时间是_______________.
3、图中A、B、C、D四点,由昼长到昼短排列是_______________,此时点D出现_________现象。(极昼、极夜)
4、此时,我们家乡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共6分)
1、写出各点的位置
A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2、点A位于点B的_________方向。
3、点C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半球)
(四)读东西半球图回答问题(共11分)
1、写出字母说代表的大洲、大洋名称
大洲: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
⑤___________ ⑥_________ ⑦___________
大洋:⑧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 ⑾___________
(五)读板块分布图回答问题(共8分)
1、写出板块名称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
2、澳大利亚大陆位于__________板块
3、用板块的运动解释下列现象
(1)地中海为什么会缩小
(2)红海为什么扩张
(3)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
Ⅳ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30%)
1. 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 纬线长度都相等
C. 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 地球赤道周长约为 ( )
A、4万千米 B、8万千米 D、4万米 D、8万米
3. 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 ( )
A.60°W B、60°E C、120°W D、120°E
4. 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 )
A.180° B、0° C、160°E D、20°W
5. 赤道是 ( )
A. 划分经度的起点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自 转 公 转
运动方向
转动一周所需时间
旋转中心
产生的地理现象
C、 北半球的分界线 D、90°纬线
6. 两人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40°E和20°W向北行进,产生的情况是
( )
A. 他们不会相遇
B. 他们可在南极相会
C. 他们之间距离始终保持一致
D. 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
7. 在地球仪上,0°纬线和0°经线相比 ( )
A. 两者等长 B、0°纬线稍长
C、0°经线稍长 D、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
8.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
A. 0°和180°之间 B、20°W以西到160°E
C、0°E和160°W之间 D、20°W以东到160°E
9. 关于地球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20°N未必位于北半球
B. 150°E经线未必位于东半球
C. 任何一个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D. 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10. 关于经度、纬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经度越大离本初子午线越远
B. 纬度越高,离赤道越近
C. 最大的经度是360°
D. 180°经线以东经度越来越大的为东经
11.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 )
A.周期 B、方向
C、绕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
12.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
A、12小时 B、24小时 C、1小时 D、1年
13. 下列节日中,北京白昼最长的是 ( )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14. 我们每天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是因为 ( )
A、太阳和星星都绕地球转 B、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15. 南北回归线是 ( )
A、寒带与温带的分界线 B、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
C、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分界线 D、有无极昼极夜的分界线
二、非选择题 ( 70 %)
1、 根据表中内容,填写下表空格:(16%)
2、 根据四季变化的成因,在下面的关系式中填入适当的文字。(6%)
3、 读下图,回答问题:(13%)
(1)A、B两点的经纬度是
A( )
B( )
(2)在图中填注C、D两点
C(20°E 、16°N)
D (24°E 、20°N)
(3)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
(4)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断B点位于A点的 。
4、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8%)
(1) 在图中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2) 在地球所处的四个不同位置旁的方框里,分别填注北半球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
(3) 在A位置,是 月 日前后;在B位置,太阳直射在 上;在C位置,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 ;在D位置,北京是 季(节)。
5、 读“地球上五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7%)
(1) 根据图中数码号填写地球上的五带名称:
A
B
C
D
E
(2) 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注出各带的分界线名称,并写出纬度。
(3) 在A带内,一年中就太阳光照情况能够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4) 一年之内,在C带地面上都能够受到的 (太阳光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