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地形教学
㈠ 初中地理 怎么判断地形
等高线本身就是反映地形本质特征的,需要掌握五种基本地形的分布特征:
平原:专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属疏;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等高线密集;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等高线密度不大;
高原: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等高线在边缘较密集,顶部较稀疏;
盆地:等高线形状大致呈闭合状态,周高中低。
㈡ 地理中地形的三要素是什么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㈢ 初中地理地形图山地丘陵那些怎么看
在初中
其实不会出什么题目叫你判断哪个是丘陵
哪个是山地的
只会叫你判专断山脊
山谷
鞍部
盆地
等等
这些属你看书就可以的
上面都有画着的
至于丘陵
山地
你可以看它们的海拔
如果没记错
书上应该有的
如果没有
就说明这东西
就不用考的。不用考就别去看了呗
俺是过来人
相信我一次
㈣ 地理中地形和地势的区别是什么
地形是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
如
平原
丘陵
山地
盆地
高原
。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海拔
高差等。
㈤ 地势地形地貌地理里面的地势,地形,地貌怎么去分析
1.地区:1. 较大的地方
多山地区
华北地区
2.行政划分单位
地区差价
3. [mandated territory]∶指未获得独立的殖民地、托管地等
2.地形区指以某种地形类型(陆地的地形类型有五种: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为主的独立地形单元,不同的地形区之间往往以山脉和河流作为分界线。
3.地理区域:地理区域指 一个比较独立的地理地形区。比如: 华北平原区——他包括 海河平原、 黄河平原、淮河平原,华北平原也叫做黄淮海平原。华北平原所涉及的省区就比我们所说的华北五省市(京津冀晋鲁)的范围大。这样的还有很多, 再如,青藏高原区,要比青藏地区范围大,青藏高原包括四川西部,而青藏区是行政上的,指西藏青海。等等很多。 四大区域分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这四大地形区域
4.地理单元:按一定尺度和性质将地理要素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空间单位。
5.地形:地形【topography】指的是地物形状和地貌的总称,具体指地表 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体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地形与地貌不完全一样,地形偏向于局部,地貌则一定是整体特征。
6.地势:是指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包括地表形态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差或坡度的陡缓程度。
㈥ 地理中的地貌,地势,地形分别指的是什么!
1.
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叫地形。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回尽相同,是内、外力答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陆分布的轮廊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决定了地貌的构造格架。而外营力(流水、风力、太阳辐射能、大气和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地质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壳表层物质不断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形成了现代地面的各种形态。
2.
地势是指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包括地表形态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差或坡度的陡缓程度
3.
地形【topography】指的是地物形状和地貌的总称,具体指地表
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体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地形与地貌不完全一样,地形偏向于局部,地貌则一定是整体特征。如:鞍部是地形,山谷是地貌。
(1)
[land
forms;physical
contours;general
configurat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topographic]
;
(2)
包括地势与天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的位置在内的地表形态;
(3)
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统称。
㈦ 地理能给我在详细讲一下初一地理五种基本地形,和五种山地的不同部位
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内般多呈脉状分布。
丘陵,容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
平原,是海拔较低的平坦的广大地区,海拔多在0—500米,一般都在沿海地区。
高原,是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
盆地,是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状地形。盆地多分布在多山的地表上,在丘陵、山地、高原都有相应的不同构造的盆地。盆地基本呈中间低,四周高的盆状形态。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高线封闭的情况下越向内等高线数值越大的地形为山地,
等高值最大地方为山峰(或直接看注记识别山峰);
等高线向数值大的地方凸出的地形为山谷;
等高线向数值小的地方凸出的地形为山脊,
两山峰之间相对平坦的地区既为鞍部,
两条以上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既为断崖,一般有断崖符号.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为陡坡,稀疏的地方为缓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