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

发布时间: 2021-01-24 22:32:56

⑴ 山东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怎么样

未来可以当地理教师。山大更好一些

⑵ 专业实践的意义

1.可以正确认识自己。即便是大一的同学,也可以在寒暑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能促进大学生找到自身的不足,弥补不足,从而正确认识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树立起人生奋斗方向和目标。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当中,能够弥补急需知识,扩大自身知识面,培养与提升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变能力。

2.可以理论联系实际。从大二暑假开始就可以进行专业实习,按照教学计划,从大二开始学习专业课程了,通过专业实习,初步接触行业,能对岗位和基本工作程序有更深入了解。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课堂所学的书本知识得到深化与转化,初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获得行业内发展的最新信息,激发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可以增长社会知识。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通过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与不同阶层、不同文化以及不同性格的人接触与交流,有助于口头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在相互帮助与学习的过程当中,积累与他人交流与相处的生活经验,增长社会知识。在实习和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能磨练自己的意志,有助于提升自己承受挫折与实现自我调控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积极参加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无论是毕业求职还是以后的职业发展,都能使自己更具有竞争力。

⑶ 文科生大学地理可以选择什么专业啊

文科生大学里不能选择地理系。

大学里的地理系只招理科生。

地理学专业:

培养目标

全面面向21世纪科技、经济、社会和基础教育发展需要,本专业培养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地理科学思维的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中学地理教育和环境教育师资及其相关专业的后备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接受地理科学思维和地理科学技能的训练,同时兼顾环境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培养,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地理教学、地理教学研究、地理科学研究、地理实际应用及环境教育等各种基本能力。

知识技能

1、具有扎实的地理学和环境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
2、掌握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地理教育和环境教育的基本能力;
3、了解地理科学的最新发展和地理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相近专业学科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并获得广泛的人文科学的修养;
4、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地理教学和环境教育的基本能力;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地理学

主要课程:

地图与遥感、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教学论、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实践教学:

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一般安排10周~12周。

专业实验:

地图学实验、地质学实验、地貌学实验、气象与气候学实验、水文学实验、植物地理学实验、土壤地理学实验、沉积学实验、地理模拟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等

学制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依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修业时间不得少于三年,不得多于六年。

学位:理学学士

学位要求:
1、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72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公共基础课50学分、学科基础课22学分、专业必修课28学分、专业选修课18学分、教师教育课程必修12分、教师教育课程选修4分、跨学科校选课4学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22学分,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项目12学分。
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者,可授予学士学位。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