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地理学
『壹』 在人文地理学中有宗教的传播,其中传抪就是一种传播方式,请问传抪的抪的读音是bu还是pu
传抪:读作传抪(pu第一声),意思为散布。
『贰』 巴以冲突产生的根源,怎样用宗教地理学人地关系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
一、 这一场的冲突是怎么起来的;
二、 巴问题的由来及根源;
三、 巴问题为何演变为巴以冲突;
四、 美总统布什的新计划与巴以问题的前景。
一、 1991年3月,美国和当时的苏联共同主持的马德里中东和会,巴勒斯坦与约旦一起参加了。这事至今已11年,1993年又有在OSLO(奥赛罗,挪威首都)秘密谈判协议,规定巴以和平进程分五个阶段。94年以色列撤离统治了27年之久的加沙和杰里利地带,5月间在开罗签约,承认在该地区的自治地位。95年以方拉宾政府上台后不久,11月以总理拉宾遇刺。临时总理佩雷斯宣布96年大选,但以色列的阿拉伯人不选取他。后工党巴拉克上台,96年到99 年6月,巴以双方的冲突处于停顿状态。2000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克林顿邀请巴拉克和阿拉法特在戴维营会谈,巴拉克认为当时环境对以色列有利,提出方案:"1、撤出约旦两岸95%的领土,成立巴勒斯坦国。2、巴以双方均定都耶路撒冷。巴在东,以保持西部。难民及水资源问题都可解决。 但以色列国内分裂,巴拉克的方案不受支持,巴方阿拉法特也拒绝签字,(因阿拉伯世界的倾向他无法控制。)戴维营的谈判实际上是奥赛罗协议的最后冲刺。这次的结果说明两会都失败和巴拉克政策的破产。"
巴靳斯坦难民问题从1948年开始,难民涉及到许多阿拉伯国家,人数至少300万。他们流落到各地,如约旦、黎马嫩等。难民理应返回家园,但以色拉不容许在加沙地带接收过多的难民。同时,阿拉法特因自己年高多病,不愿见到巴国内的分裂,又顾虑到如果签了字,以方是否肯定会遵守巴拉克的方案。他不签字,受到巴国内盛大欢迎。
最近一场的冲突的导火线是2001年9月底,沙龙去圣殿山朝拜,是经过巴拉克批准的,经过巴勒斯坦在加沙地带的保安司令同意的。但沙龙到圣殿山的当天,就发生了双方的冲突。随之发生多起自杀性暴炸,包围阿拉法特等,当时阿拉法特曾召开核心会议,想利用时机,但反而扩大了形势恶化。
二、巴勒斯坦的归属问题,与犹太历史有关,是个传说与史实交新的问题。
"圣经"对犹太人的影响很大。中国最早的"史记"对民族文化没有那么大影响。"圣经"出自公元前500多年,犹太人认为亚伯拉罕是受上帝的启示,在纪元前1700多年,他带领人民从两河流域到了巴勒斯坦地区。这是上帝所赐,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但所居地区方圆仅两万多平方公里,一半是沙漠,生态环境恶劣。约500多年后,不少犹太人分散到各地,如埃及,后摩西带领一些人返回巴勒斯坦为上帝创建圣殿。公元60-70年,古罗马帝国征服巴勒斯坦,把耶路撒冷再次毁掉,进入了犹太人大流散时期。公元20年左右,东边来的阿拉伯人和当地的犹太人共处在巴勒斯坦这块土地上。
分散在外地的犹太人不会从事农工业,只能经商。但犹太人凝聚力强,后在欧洲很有钱。中世纪引起过多次反犹太主义的活动,欧洲的基督教最早也用犹太教得圣教(即旧约),后修改为新约。排犹的浪潮在二战中达到顶峰,犹太人的历次流放,促使犹太复国主义的产生,想要重建以色列国。后在超极大国的支持下,设想成为事实。二战后全世界人多同情犹太人,但美英对犹太复国主义意见不一,犹太人力量渐强,搞恐怖,残杀,曾把英军司令部炸掉。英国只能将这问题交给联合国。1947年,联合国通过巴以分治,将所占地域56%给犹太国以色列,44%给巴勒斯坦。这就埋下了巴以冲突的祸根。
三、 巴勒斯坦问题何以演变为巴以冲突?
1968年,以色列以坦克、装甲车大举入侵约旦,领土扩充,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联合国要求以色列撤出埃及。冲突的根源在于阿拉法特组织的地下武装"法塔赫",目的是以收复巴勒斯坦(1959年正式成立)。1964年开罗13国会议,纳赛尔提议成立一个专门对抗以色列的组织,由"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巴勒斯坦解放军"一起组成。数年后,法塔赫全面掌握了巴解组织。1965、66、67年间,巴以双方对抗不断增加。1968年3月以色列大举入侵约旦,原来也要摧毁法塔赫的基地卡拉梅。但卡拉梅大捷,数千巴人参加了法塔赫游击队,壮大了阿拉法特的实力。但1970年,法塔赫游击队与约旦政府军发生冲突。另外,巴勒斯坦还有哈巴斯组织的伊斯兰抵抗运动,目的是消灭以色列,它深受巴勒斯坦人的欢迎。巴内部政见不一,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当前巴以双方谈判的要点是:以色列退出约旦河西岸,放弃西奈半岛,将格兰高地还给叙利亚。
四、 布什的中东新计划与前景。
美总统布什今年6月24日公布了美方的中东和平新计划:1、巴勒斯坦现在的当局支持恐怖主义,应在年前进行民主选举。2、以色列应停止修建安居点,能允许巴勒斯坦人自由行动。沙龙表示欢迎,巴勒斯坦也表示欢迎,希望与美国会谈,联合国表示审慎地欢迎。一般对此事的反应是美国在外交上有收获。阿拉法特的地位削弱,他已不能有效地控制法塔赫,阿拉伯世界也不支持他,以色列人要逐他出巴政坛。
总之,对布什的新政策达成了几点共识:1、召开新中东问题1会议;2、建立巴勒斯坦国;3、巴勒斯坦的行政机构腐败、应改革。但仍有许多问题及细节不明确。
今后的走向仍难以预料。美国会对巴以民主选举有何影响?美联社公布的巴候选人的背景为何?如果阿拉法特会继续上台,或者其他非美方能控制的人上台,形势将如何?
『叁』 地理关于世界宗教与信仰的论文
对大众传媒来说,“冲突”是最有新闻价值的元素,因此大众传媒最喜欢把科学与基督教信仰描述为死对头,他们相信这样的描述有两大依据。
一、参看基督教历史,教会不止一次公开驳斥科学研究成果。十七世纪意大利天文学家伽俐略(Galileo Galilei)证实行星绕着太阳旋转,不料会触犯罗马教廷,结果被宗教法庭裁定为异端。伽俐略临终前八年光阴,都在软禁中度过。
教会逼迫科学家的事,不仅发生在十七世纪。一九二五年,美国田纳西州中学教员斯科普斯(John T.Scopes)因在学校讲授进化论而被州政府拘控,结果被判罚款一百元。斯科普斯后来上诉得直,可是上诉得直的理由,是上诉庭认为斯科普斯被判的罚款金额过高。
二、很多人以为随着科学研究发展,人类根本不用再相信神,也可以解答一切疑难,宗教因此成为明日黄花。又有人以为近代科学定理与圣经教导必然抵触,譬如说,近代科学“证明”神迹是没有可能发生的,因此圣经记载的神迹必属虚构。又有人说按照进化论的说法,创世纪第一章所记的事根本不可能发生。英国生物学家、不可知论者赫胥黎(T.H.Huxley)说:“人若接纳进化论的观点,就不可能再相信圣经。”
在本章我们要看科学与基督教信仰的关系,尤其要检视“近代科学定理”与基督教信仰有否抵触。
科学与基督教信仰并非不能兼容
追溯起来,近代科学的培植土壤,正是基督教世界观。基督教相信一神,换言之,万有背后存在一个统一的意志,因此自然法则万古不变,不因时地转移。如果宇宙各处分神而治,“自然法则”就没有定律可言,而变成了因时、因地、因神而异——要研究、归纳、推演,就不知从何说起了。
此外,基督教相信创造万有的神,是全知全智、按序按理行事的神。科学家必须先相信宇宙间存在定律,人的探求推断才有意义。十六世纪科学家致力探究自然定理,他们相信自己研究的一事一物,都从一位满有智能的神创造而来。“人类从事科学研究,因为相信自然界有定规;科学家相信自然界有定规,因为相信有一位设立定规的神。”
基督徒相信的神,是超然物外的神,因此人可以通过“大胆假设、小心实验”来探究自然定规。相反,如果物与神等同(正如一些宗教所言),人还可以做实验吗?又如果物质本恶(正如一些宗教所言),做实验就不仅没有意义,更属不智之极了!基督徒相信物质本善,却与神有别,从这信仰引申出来的创世观“为科学事业铺路,成为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原”。
基督教信仰是科学研究的沃土——这可说是科学家、史学家、哲学家的公论。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核物理学讲师贺治森(Peter Hodgson)说:“基督教信仰提供土壤,让科学思想发芽成长,也为科学研究发展提供养料。”史学家巴特非(Herbert Butterfield)认为“基督教思想乃科学之母”。哲学家麦慕理(John MacMurray)说:“科学乃昔日一场轰烈宗教运动之嫡子,其家谱可追溯至耶稣。”
有大量史实表明,基督教信仰与科学研究是世交多于世仇。
科学革命之父、天文学家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是“日心说”的倡议人,同时是波兰费琅堡(Frauenburg)大教堂的教士,他说神是“宇宙间最卓越、最有条理的匠人”。
数学家、天体物理学家伽俐略,也是现代机械工程与实验物理学之父,他曾独排众议,不惜得罪罗马教庭,公开指斥“地心说”之荒谬。他虽然遭受教会逼迫,却至死保留天主教徒的身份。他曾经说:“天地间有两部巨著:自然之书、超自然之书——圣经。”
现代光学之父开普勒(Johannes Kepler),也是出色的天文学家与数学家,他最为人知的贡献,称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开普勒是个敬虔爱主的路德宗会友,他说自己“常以神的心为心”。
论到科学界的泰山北斗,史家可能会一致推许牛顿(Isaac Newton)。他的“牛顿力学三大定理”固然警世,在光学、天文学、数学也是贡献良多(人所共知的有微积分、光谱分析等等)。很少人知道的是:牛顿看重圣经权威,深信圣经是神的启示。牛顿除了撰写科学著作,也撰写神学著作,且觉得自己的神学著作比自己的科学著作更有价值。他相信世上没有任何学科比圣经神学更有理据、更具权威。
今日二十英镑钞票的肖像人物是十九世纪的科学翘楚法拉弟(Michael Faraday)。他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从而研制出世上第一具电动马达和第一具发电机,可是法拉弟认为影响他一生最深的,是自己对基督的信仰。
很多一代科学宗师都是基督徒,包括发现“玻意耳定律”的玻意耳(Robert Boyle);首创用消毒液进行外科手术消毒的利斯特(Joseph Lister);发明“巴氏消毒法”的巴斯德(Louis Pasteur);为遗传学奠定基础的孟德尔(Gregor Mendel);现代物理学宗师开尔文(William Kelvin);电磁场理论大师麦克斯韦(James Maxwell)等等。
有人问无痛外科手术的先锋辛普森(James Simpson):“你一生中最重要的发现是什么?”辛普森答道:“是耶稣基督”。
时至今日,仍有很多科学家是基督徒。英国基督徒科学家同盟(Christians in Science)有会员七百多人,而美国的同类组织有会员七千多人。当代物理学大师、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院士、剑桥大学(Cambridge University)女皇学院院长波京汉(John Polkinghorne)说过:
科学家可以向基督徒阐述有结构的实相,并宇宙悠长进化的过程,从而约束基督徒的口,叫他们不致在神创造世界的事妄下判论。神显然是极有耐性的神,愿意按部就班行事,而不喜欢任意介入自然定律。不过科学家也可以从基督教信仰得着启迪,开拓科学知识以外的眼界。自然界精致巧妙(反映神的心思)、生生不息(彰显神的意旨),处处表明一件事实:万有由神创造。
『肆』 什么职业跟哲学、宗教、心理学、文学、语言学、历史、地理、科学发明等有关,又能赚大钱
入一行先别想着赚钱,先要学着做人,先改变自己的态度,才能改变人生的高度。望能参考
『伍』 28中初一上学期地理作业——第四章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3.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数做多的语言,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的人口众多—13亿。虽回然答,中文的使用在数量上站绝对的优势,但是去相对的集中,集中在中国、东南亚和华人世界这个范围。
英文是世界上被使用的一种语言。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的扩张,在世界上广泛的建立殖民地。在对殖民地经济侵略的同时,也进行这文化的侵略和输出。美国人大多是英国人的后裔,后来他么建立了强大的美国。
语言虽然是自然的产物,但是却和政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经济、政治上的强大才能在文化上也取得强势的地位,才能使得自己的语言产生强大的影响。
现在,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的增大,中国的魅力,汉语的影响力都在逐步的增强。很多国家都开始开设中文的课程。而且,现在学习英语也是很重要的。我以前上学的时候,也认为学英语没有什么大的用途 ,其实,在工作中、生活中都是很有用的。
『陆』 温哥华Killarney地理位置在哪他的教学方法是怎么样的呢有宗教信仰么
学校位于来Kitsilano地区的中心地带自,是一所拥有1527名学生的综合型中学。学校有友好、合作的教学风气,提供优秀的学术以及体育课程。在体育、音乐或舞蹈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学校将为他们个别编排私人学习日程。学校还有很强的法语授课课程。学校学生在省毕业考试的的平均得分普遍高于省、市的平均分约1.5%至9%。
『柒』 宗教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1.宗教的起源地抄、分布和传播。探讨宗教起源地与古代文明源地的关系及宗教传布的地理背景。宗教的规代分布反映其过去的兴衰及传布。传布伴随交通贸易、移民及军事征服。传布方式有自愿的,也有带一定强迫性的。某些宗教因交通条件的改善、交往的增多而加速传布;
2.宗教文化景观。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信仰、礼仪和习俗,从而形成特殊的环境感应和文化景观;
3.宗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有些原始宗教神化和崇仰自然界,含有自然保护的信条,而有些宗教教义强调利用自然,忽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4.宗教对领土和疆界变动、战争、人口分宿、聚落形式及地区经济结构等的影响。
『捌』 想麻烦博学多才的老师们介绍些能全面了解文学,历史地理,宗教哲学方面的书,叩谢!
文学的话,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非常不错,《四书五经》应该看看,圣内人智慧,民族经容典啊!
历史,推荐斯塔夫里阿洛斯的《全球通史》,房龙的《地理的故事》,都是很全面很独特的视角分析。
宗教类切莫看的太深入,推荐《沉思录》,温总理都说好!以及奥修的《智慧金块》
时间不要安排的太死,看书随性点,想看哪本就哪本,爱看哪章就哪章,开卷有益!诸葛亮就是这么看的。
有了起点就会有方向。
『玖』 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星球地图出版社):经纬度,海陆变迁,海陆分布,世界人口,世界的人种、语言很宗教,
这几句话说不清,上面内容总体包括自然地理简单部分和部分人文地理,其专实地理是人类为了属更加科学的探索和了解、利用我们的自然环境,才诞生了这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变化和发展规律而为人类而服务的学科。上面的经纬度是简单而言为了区别方向的,海洋和大陆是地球表面基本概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