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活动记录
① 初中地理可以搞哪些年级活动
包括: 身边的河流、山脉、工农业发展、交通运输、民族风俗、动植物资专源、天气与气候状况等属与人类相关的一切自然、人文条件都可以为构建室外地理教学提供宝贵的资源,并且不需要成本。
地理课外活动教学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一次兴趣激发式教学,更直观,印象深刻,更直接的体现了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通过身边的自然资源、社会发展对所要研究的地理内容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以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
② 初中地理教学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一、抓住“灵魂”――地理图像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图像是地理信内息的重要载体,是容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教师应抓住这一灵魂,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把好“动脉”――地理活动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其认知水平重在感知,因此地理教学中应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多设计适应学生需求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动手来做、动手来画、动手来拼、动身来演,使全身心置身于教学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感悟。
三、联系“脊髓”――地理生活
地理生活即是地理课堂的“脊髓”,有了“脊髓”,大“动脉”里的“血液”才会鲜活。生活的地理“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的地理“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生活的地理“实”,有利于体现知识的价值;生活的地理“广”,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
四、组装“大脑”――地理试题
地理试题就像人的“大脑”,可以对课堂教学做出有效的反馈。
③ 初中地理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能力
初中地理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能力
初中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是指顺利完成地理教学活动所必须具有的综合能力。其能力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地理语言的能力。
要求讲授语言具有科学性。即语言准确,概念清楚,恰当地运用地理词语,科学地作出地理判断和推理;通俗明白,深入浅出;语言生动,有趣昧,词汇丰富;有情感和艺术性,即善于结合教学内容,体现语言的感情色彩和声调的抑扬顿挫,语言精练,流畅,用鲜明简洁,规范的地理语言,表达丰富多彩的地理教学内容。
二、分析和处理地理教材的能力。
主要指掌握分析、处理教材的方法;熟悉中学地理教材的基本组成和结构;能准确地确定教学目的,重点、难点、且处理得当;能恰当地处理各教学因子间的联系及教材的外部联系等等。
三、地理板书及其设计的能力。
要求板书布局合理,形式多样,规格端正,精练醒目,重点突出,美观完善。
四、地理野外考察的能力。
掌握地理野外调查与研究的一般步骤与方法;能确定实习内容,野外考察提纲和实习路线;能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及成果汇报等。
五、设计和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主要包括掌握地理教学方法的结构,明确各种教学方法的功能;掌握地理教学方法的设计程序和设计方法,能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优化组合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结构最优化。
六、进行地理教学研究的能力
①、搜集和整理地理资料的能力。
会使用检索文献资料的主要工具,掌握搜集的整理文献资料的常用方法。
②、撰写地理教学研究论文的能力 。
掌握地理教学论文的撰写方法(选题、选材等)和步骤,文章结构合理,段落清楚,论点明确,论据恰当,文字通顺,流畅、生动、标点符号正确。
③、编写乡土地理教材的能力。
使教材内容体现科学性、思想性、地方性、直观性、可接受性、趣味性、启发性,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比例要合理,还应注意符合课时要求。
七、运用和编绘地理教学地图的能力。
①、编绘地理教学地图的能力。
掌握地理教学地图注记的各种字体写法,掌握颜色调配原理及其应用方法,掌握挂图整饰的程序与绘图的技能技巧。
②、运用教学地图的能力。
能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教学地图(包括教学挂图、地图册、填充图、课本插图等),掌握正确的指图方法,能运用地图分析说明解决地理问题,传授地理知识。
八、运用和设计地理教学板图、板画的能力。
掌握地理板图、板画的绘画技法和设计方法;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和设计地理板图、板画;能熟练地描绘地理板图、板画,用地理板图,板画分析说明地理问题。
九、组织地理课外活动的能力。
能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课外活动,如组建中学地理园,掌握主要的地理观测方法(包括地震、天文、气象、水文观测等),主持考察报告会,地理知识竞赛会,主办地理活动室,地理墙报。小刊物,指导地理学具制作,地理标本制作等。
从系统论观点来看,地理教学能力体系主要由地理课堂教学能力,地理课外教学能力和地理教学研究能力三部分构成。其中地理课堂教学能力处于核心地位。地理教学工作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只有具备地理课堂教学能力,才能胜任教学工作。地理课外教学和地理教学研究能力也不容忽视。这些能力对于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地理实践活动都有重要意义。
④ 如何提升初中地理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一、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影响因素 1.高中地理活动教学受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影响受年龄阶段的影响,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一种较为严肃、冷静的心理特点,在学习中往往处于一种被动地位,不愿意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不利于教师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在高中阶段,高中生生理、心理等方面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尤其是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自我价值观提升了,在地理学习中往往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但性格上比较内敛。虽然在地理活动学习中,他们心中对问题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内心胆怯不敢表达出来;虽然他们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但却不想一味地接受他人的指引和指点,所以总是在矛盾中学习和成长,比较容易压抑自己的情感,习惯在自己的世界中学习和生活。另外,家长、学生和学校对地理“欠帐”太多,初中地理不作为考试科目,而到了高中,学理科的学生只要会考过关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地理被家长、学生、学校视为副科,不被重视,学生因此对地理这门学科产生了一种误解,即学习地理并不是很重要,这种思想观念阻碍了高中地理活动课堂教学效果和水平的提高。 2.高中地理活动教学受教师教学观念的影响在高中地理活动教学中,教师由于受传统地理教学观念的影响,把学生达到应试考试的要求作为教学目的,导致了过于重视教学结果而忽视高中地理教学过程的现象。因此,教师认为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内容并不是很重要,所以将这部分内容简单地为学生指点一二,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将完成教学目标当作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将大量的地理知识生硬地教授给学生,很少将地理知识产生的具体过程讲述给学生,仅要求学生接受、记忆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还有的地理教师正好相反,过分强调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内容,在课堂上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详细地讲解,忽略了地理课堂应讲述的重点内容,从表面上看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事实上却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难以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二、提高高中地理活动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内容,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主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不应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内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地球形状”时,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在课前用纸折一个帆船,准备一个球,模拟船在球体上航行,平视球面上远航归来和去远航时船的桅杆、船身先后看见的顺序,然后再作一下对比,平视放在桌子上平移的纸船,看看二者的区别。教师还要让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认真做好记录,根据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得出地球是球体的结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还使学生切身地体会到了发现知识的快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快速地学习地理知识,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巩固学生的知识。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中“活动”的内容,将这部分内容作为教学素材,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同时也高效地完成了课后练习任务。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有助于教授学生基础的地理知识,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果和水平的目的。 2.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安排教学活动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几乎每个章节后都设置了活动内容,这些活动内容具有一定的差异,有的活动内容侧重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有的侧重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的侧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对这些“活动”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如:有的活动内容可以应用在课堂教学的导入部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活动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这部分内容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解决地理难题及理解地理难点知识的能力;有的地理“活动”内容有助于为学生搜集相关的地理资料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这部分的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激烈的讨论和交流,从而实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的目的;有的地理“活动”内容,教师可以将其与所教的内容结合,为学生布置一篇小论文,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总之,教师要善于挖掘地理“活动”的内容,精心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水平的目的。
⑤ 如何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方案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优化课堂结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回,必须鼓励学生答质疑问难。教师要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随时“插嘴”、提问、争辩,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是用心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可贵表现,理应得到老师的热情鼓励和赞扬。现在对学生的随时“插嘴”,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应抱欢迎、鼓励的态度给与肯定,并做出正确的解释。
⑥ 初中地理教学目标及要求
那你的目标就是考上好大学。
⑦ 初中地理组教研组活动记录1
高一和高二集体备课小组选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集体备课。做到定时间、定回中心发言人、定答地点、定内容,重点要突出如何根据学生实际、采用何种教学手段来达成三维目标,注重学案的设计和使用效果。把每次集体备课的教案上传到新中网上。高一、高二年级集体备课时间分别是:周二上午第一二节课、周五上午第一二节课、周三上午第一二节课
⑧ 对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的学习技巧,你都知道多少?
在学习初中地理的时候,需要有专业的方式,认真了解,了解所学的知识,明确各部分的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之外,我们还必须充分的运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们的初中地理成绩更好,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
并且在学习当中如果有自己解决不了问题,需要和老师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及时的把每一个难点都解决掉,并且加上教科书知识以及可以课外的知识,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内容更加的丰富,让自己的初中地理成绩有所提高,但是学到的知识需要在一段时间之后进行再次练习,否则可能会出现忘记的情况.
以上就是学习初中地理的技巧,通过以上的内容,学会以上的方式之后自身的成绩会有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