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一般地理概念的结构及教学

一般地理概念的结构及教学

发布时间: 2021-01-23 18:08:41

⑴ 如何构建地理知识结构体系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在地理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课程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的地理事物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易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可以产生引人入胜的情景,术以其强烈的趣味性、多样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获得多重感官的刺激,最大程度地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可减少板书,省时省力,使教师摆脱重复性劳动,解决地理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例如我上课讲到气旋时,首先让学生观看“厄瓜多尔赤道上的奇怪现象”的短片,引发学生的去地转偏向力和大气运动的兴趣,接着结合动画演示气旋的形成,再观看台风图像,使学生对气旋加深了解,掌握好知识。
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和某些特殊的地理现象往往是地理教学的重点或难点。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件模拟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展示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例如,讲到“等高线”时,假如没有多媒体和其他教具,学生难以看懂等高线,又何谈应用等高线呢。因为等高线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抽象了,而借助多媒体三维等高线课件来演示将等高线的形成和应用逐步地演示出来,触动了学生的空间思维神经,化难为简,使学生很快吸收知识,掌握好方法和技巧,效果甚佳。

⑵ 高一地理知识结构图

结构图啊,我临时想想吧。——
1.天体系统
2.地球的运动
3.大气的运动
4.洋流等等
5.火山岩这块还有板块

高一的也就是这么几点而已了。

⑶ 如何写高中地理教材分析呢

高中地理选修模来块
(人教版)地理选修源 整体教材分析

(一)课本内容体系结构分析
(二)课本对课标要求的体现和对课标内
容的覆盖情况
(三)教学目标分析(细化、拓展)
(四)编写特点分析
(五)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建议

一)本单元教材在整体中的地位、承前启后的关系和前后联系。
讨论:以人教社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及亚洲、日本等为例分析。
(二)本单元教材内容体系结构分析
—— 通读本单元课本,明确本单元体系结构,绘出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二)本单元教材内容体系结构分析
三)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课标确定本单元的基本教学目标和拓展性教学目标。(见后页)
课堂讨论: “黄河”的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显然弹性空间很大!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⑷ 简述gis的概念 内涵 及其结构和分类

地理信息系统(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按功能分为专题地理信息系统(Thematic GIS),区域地理信息系统(Regional GIS),地理信息系统工具(GIS Tools);按内容分为城市信息系统,自然资源查询信息系统,规划与评估信息系统,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等。

(4)一般地理概念的结构及教学扩展阅读

GIS可以分为以下五部分:

1、人员,是GIS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人员必须定义GIS中被执行的各种任务,开发处理程序。 熟练的操作人员通常可以克服GIS软件功能的不足,但是相反的情况就不成立。最好的软件也无法弥补操作人员对GIS的一无所知所带来的负作用。

2、数据,精确的可用的数据可以影响到查询和分析的结果。

3、硬件,硬件的性能影响到软件对数据的处理速度,使用是否方便及可能的输出方式。

4、软件,不仅包含GIS软件,还包括各种数据库,绘图、统计、影像处理及其它程序。

5、过程,GIS 要求明确定义,一致的方法来生成正确的可验证的结果。

⑸ 以认识层次为依据,简述地理知识的构成体系

地理知识内容的属性结构与层次地理教学要教会学生认识他们居住地的位置、地域分布和空间联系,并形成对地理事物具有确定和描述,分析和综合、解释和应用、迁移和预测的能力,又从其中受到教育

⑹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种板书形式

一、提纲式板书:

这是最常见的板书形式,也最容易使用。它是将一堂课的主干内容,随着教学进程,提纲结领地写在黑板上。如“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生命”可设计为:

五、命题式板书:

即将教学内容设计成试题的形式进行板书。教学过程可设计为师生共同解答一系列试题的过程。

这种板书具有启发性,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中更为多用,它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包括应试)等能力。

各种题型都可以,包括填充式、问答式、绘图式、判断式、连线式、辨析式、填表式等等。

如上述的提纲式板书很容易转变成填空式板书(即将其中的关键性词语留空待填);结构式板书可转变为填空格式(即将其中的部分环节留空待填;也可将留空的相关内容写在一边,选择它们的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表格式板书一般是教师先给出比较项目,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完成各项具体比较内容即列表比较试题式板书等。

⑺ 地理教学设计主要构成因素有哪些

地理教学理论是地理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系统反映,是地理教学设计最直内接的理论来容源。地理教学理论认为突出人地关系、注重空间关系是地理学科教学的鲜明特色。人地关系既是地理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地理教学设计的思想论、方法论。地理教学设计应有利于学生认识人地关系的种种表现、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基本途径,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地理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关系,从不同角度看,有空间关系、空间联系、因果关系、层次关系、包容关系、并列关系、利害关系等错综复杂的多种关系,共同组成了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其中最重要的是空间关系和空间联系。地理教学设计中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空间联系
是促进学生地理智慧成长的有效途径。

⑻ 求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结构图 是结构图,不是知识提纲!!请不要复制网上的知识点过来。谢谢

⑼ 如何建立地理知识结构,形成地理知识体系

一 注意知识的分门别类、小模块化
地理知识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多,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由于受初中观念的影响,会给学习地理知识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在刚开始学习时,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改变学习地理知识的态度,加深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在后续的教学中刚开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小模块知识。比如在讲“地球运动”时,就可以以地球运动作为模块。引导学生先认识地球运动的分自转与公转,然后引出自转与公转的中心、方向、速度和周期,进而再引出自转与公转的轨道平面分别是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它们的夹角为黄赤交角。拓展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引起五带范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范围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最后又拓展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样就构建了地球运动的小模块化知识,为后续的复习提供了帮助。
二 去繁求精
对于高中文科的学生而言,高考课标要求掌握的知识除了必修和选修而外,还要求掌握世界地理知识和中国地理知识。因此,面对如此多的知识怎样把繁而多的知识精益求精,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在学习“德国鲁尔区的传统工业”时,本课中有许多的文字介绍。在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一条知识线索,它首先分析了德国鲁尔区的区位优势: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充沛、交通便利、离法国洛林铁矿区近。紧接着分析了德国鲁尔区工业衰落的原因包括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钢铁过剩,最后分析了综合整治的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和美化环境。因此,从课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这一条线索,而且德国鲁尔区可以作为一个标准案例。在以后的试题中如果遇到分析传统工业(钢铁工业)的区位因素、面临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时,学生可以德国鲁尔区为标准有选择性地解答。这样在繁重的知识学习中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在学习地理知识时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
每门课程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但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知识内容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讲解这些知识时可以引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更加简单,使教学显得更加直观化。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时就会得心应手。如关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概念,在阐述海洋与陆地温度差异形成原因时,可以先举出物理学科中关于“比热容”的知识。对于海洋与陆地而言,海洋是液体(水),它的比热容比陆地(固体)大。所以海洋具有吸热慢放热也慢,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的特点。因此对于白天而言,让陆地与海洋同时增温,将会出现陆地气温高于海洋。而夜晚由于陆地放热速度快于海洋,将会出现陆地气温低于海洋。这样海洋与陆地之间就会存在一个温度差异,这就是所谓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教学时引入了物理学科中关于比热容的知识,所以学生在掌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时就更易懂,而且还加深了对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这一概念的掌握深度。
四 用生活实例点缀知识,加强知识的记忆深度
很多人认为课本知识是枯燥乏味、一成不变的,其实这个想法很片面。课本知识虽然是静止的,但它所含的内容却是丰富多彩的。而且很多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知识多源于生活实践,是对生活实践的诠释。因此在学习这些知识时,我们可以用生活实例去点缀知识,加强知识的记忆深度,从而更好地完成地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如在讲“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时,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他们很多人还区分不出偏北风和偏南风在气候上有何特点。关于冬、夏季风的特点他们把握不准,也许课堂上记住了但是一做题目时又容易出错。所以对于偏北风(东北风、西北风)的特点是寒冷干燥。教师在讲解这一知识时,可以引用俗语“北风飘,冬来到”从而得出吹偏北风时是冬季,气候是寒冷干燥的。再如必修一关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中三类岩石的特点,如果只是单一地用文字和图片去描述它,学生会很容易遗忘。所以在讲授这一内容时,可以从自然界中找三块这样的石头,让学生亲自观察它的质地、气孔多少及其纹理结构,最后再由学生讨论分析得出三类岩石的特点。这样从生活中选取实例,就能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让学生加强知识的记忆深度。

⑽ 高一地理必修一每章的知识结构图

我网络的,其他的自己网络一下吧,比如”高中地理必修一章名称 知识结构图”就会查到的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