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顾朝林人文地理学

顾朝林人文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1-02-28 16:22:45

『壹』 南京大学 人文地理学考研

专业代码 070502 专业名称 人文地理学 招生人数 15
研究方向 01城市地理与城市研究02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03旅游资源规划与管理04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361高等数学甲④814人文地理学或813自然地理学复试:笔试:专业综合加专业英语;面试:英语口语与听力加专业综合
参考书目 《高等数学讲义》(上、下册)樊映川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城市地理》顾朝林,商务印书馆;《人文地理学》王恩涌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崔功豪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自然地理学》杨达源等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自然地理学》(第三版)伍光和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任美锷等著,商务印书馆。

以上是南大人文地理学考研的基本目录,准备考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自然也是要稍加准备的。南大的复试很严格,注重考察实际能力,分为笔试和面试,对英语能力要求较高,当然,如果你非常优秀的话,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不只是南大,很多学校都存在着校内保护现象的,复试淘汰率视报考人数而定。现在国家已经取消公费了,所以说基本上都是自费。除指定书目外,你最好去查一查南大的导师们或南京大学出版社所出的一系列关于人文地理学的书本,择优看看,对考研很有帮助。考研不存在主观臆断,关键在于知识全面,所以,切不可想当然的偏重于城市。愿您考研成功!

『贰』 顾朝林老师的个人简历

顾朝林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建设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名与行政区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教育部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Urban China Network 成员。曾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国际杂志编委,《地理学报》、《城市规划》、《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经济地理》、《人文地理》、《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地球科学进展》、《城市规划学刊》、《规划师》、《华中建筑》等杂志编委。

通信地址: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100084)

电话及传真:86-10-62795186(O)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学习工作经历:

n 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学院,分别于己于1982年获理学学士、1984年获理学硕士、1987年获理学博士

n 1988-89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博士后研究

n 1989年聘为副研究员,1993年聘为研究员,1994年聘为博士生导师

n 1989-2005年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城市与人文地理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主任、南京大学城市规划院院长等职务

n 2006年10月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专业研究领域: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

主要工作成果:

n 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三个结构一个网络"(地域空间结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类型结构和城镇网络系统)为城市规划、区域经济规划部门广泛应用。

n 主持多项重点研究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与机理研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究、高技术区激发与演化机理研究、城市发展中的社会地理研究、西部城市化模式研究等。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研究项目:开发区类型与调整研究、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国家2020年城镇体系规划框架、国内外都市圈和城市群规划理论方法与案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布局规划研究。中国科学院“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城市发展中的社会地理研究、长江流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城市与区域规划数学模型系统,中国科学院留学基金项目:中国高技术区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教育部“社科基地”项目:传统产业结构重构与转移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国城市化过程及其机理研究。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软科学计划项目:高技术产业空间布局和生产分工政策研究。建设部研究项目: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民政部研究项目:中国设市预测与规划。博士后基金项目:城市经济区理论与应用研究。此外,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经济人口集聚与扩散机制和调控研究、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协调发展研究。

n 主持多项区域规划、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项目。如哈尔滨都市圈规划、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国家发改委)、辽中城市群、盐城沿海开发战略等区域规划,南京江北、南昌、哈尔滨、合肥、石家庄、莆田、彭州、康平等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哈尔滨、宁德、莆田、濉宁、福安、太湖等城市总体规划,三明、柳州、莆田、龙岩、福安、濉宁等城镇体系规划,石家庄、常州等城市产业布局规划,以及哈尔滨松北分区规划、老子山风景区规划和沈阳、汕头、温州等城市总体规划的区域研究。

n 现已出版著作16部,论文250多篇。

2006年主要论著

1. Urban poverty in the transitional economy: a case of Nanjing, China,Habitat International,2006,Vol 30/1 pp 1-26

2.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15卷第6期第771-775页

3. 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空间构建,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15卷第6期第787-791页

4. 中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城市规划,2006年3月第30卷第3期第26-31页。

5. 中国新城市贫困研究,社科研究,2006年11月,总第45期,第55-63页。

主要获奖情况:

1989年 中国科学院授予首届青年科学家奖称号。1995年 中科院自然科学三等奖: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方法(证书编号:95Z-3-015-01)。1996年 民政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排名第五)(证书编号:96001-5)。1997年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排名第五,证书编号:19-3-004-05):中国设市于测与规划。1999年 江苏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证书编号:060004):中国高技术产业与园区。1999年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获得者。2000年 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获得者。2000年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叁』 南大814人文地理

南大这个专业有难度,之前听过地学考研中心有做南大的辅导资料,

『肆』 顾朝林为什么离开南大

他离开也许让自己有更好的前程,因为他不想浪费更多的时间去做不想做的事,这也是现在为什么许多的年轻人不想读书的原因啊,他们有时会觉得自己的包袱太重

『伍』 人文地理学导论 顾朝林 有没有pdf版的直接传百度就行了

http://max.book118.com/html/2011/0415/148043.shtm

『陆』 经济地理学考研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什么求赐教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国内经济地理学属于人文地理学下属子学科,加上经济地理学与其它子学科的界限并不那么分明(因为国内经济地理学对城市经济研究的热衷和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文化转向、关系转向),再加上硕士研究生阶段招生是以人文地理学招生的。所以读研的话在选择院校时应选择人文地理学好的院校,再在当中选择经济地理学好的老师(当然,如果你坚定地要从事经济地理学相关研究,可以直接找做这研究这方面的老师,不考虑院校)
人文地理学目前最好的学校应该是北京大学(有一定名校情结加成),其城环院院长贺灿飞老师就是做经济地理研究的,近年来他们团队主要在做环境经济地理学,环境管制对企业影响这方面,发了不少文章。此外,北京大学因为周一星等老师,有做城市地理学的传统,在城市地理学这方面也蛮厉害的。
接下来应该是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在上个世纪因为许学强等老师,也有城市地理学的传统,甚至人文地理学风头一度压过北京大学。但中大人文地理学并没有团队,个人工作较多,在人文地理学下面有很多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经济地理学的老师相对较少,侧重也各有不同,你可以去官网看看各个老师的研究方向。
再下来是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人文地理有宁越敏、杜德斌等老师在,人文地理学也很厉害,具体经济地理学也是各个老师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南京大学的人文地理学声誉也非常好,国内人文地理学的第一位杰青顾朝林老师以前就是南京大学的(现在在清华大学)。但相对其人文地理学,其规划发展得更好,有张京祥老师等非常出名的老师。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南大的人文地理在地海院,其规划单独设院,是分开的。
上面有人提到北师大和武大,北师大的人文地理有一段时间也很厉害,但现在有所式微,它的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得相对人文地理更好。而武大,武大的测绘在国内是无可置疑的第一名,有5还是6个院士在那边,但它的人文地理一直以来都不怎么发展(我印象里没有听说过武大的人文地理)。
最后是中科院地理所,中科院与地理有关的研究所有很多,在北京、南京、福州、广州、成都、新疆都有,各自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是说地理所的话,一般是指北京的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科院地理所因为更侧重科研,特别是团队合作接大项目,所以各个研究室会有大牛博导,还有一些硕导,水平有所差别。值得注意的是,中科院地理所的博导只能招收博士生,硕导只能招收硕士生,而且没有普通高校对于统考生比例的要求,所以统考招生的往往只有未曾招到推免生的一两个老师,考不上和踩雷的风险比较大。就读地理所博士的话会更好,像人文地理学目前唯一一个院士陆大道院士、承担一带一路研究的刘卫东老师,主持全国主体功能区的樊杰老师等等,有很多牛人大神。

『柒』 我看南大人文地理初试第四门考试科目是人文地理学 那么请问初试是只考王的<人文地理学>的内容 还是指定

我读研的专业就是人文地理,考试时候考的是三本书,合成一张卷子作为一门专业课。另一门专业课是数学。我读研是在东北师大读的。
复试英语,准备自我介绍,还有就是英翻汗,没看教材。

『捌』 国内知名人文地理学研究者有哪些院士、教授等

陆大道: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地理学家、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顾朝林: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建设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名与行政区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教育部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

保继刚: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广东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旅游学院院长。

袁书琪: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暨地理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地理交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营销学会旅游营销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旅游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地理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教育学会理事暨地理教学研究会会长、福建省区域地理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旅游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交通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政府旅游发展顾问。

吴传钧:
地理学家、经济地理学家、人文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他在学科建设、学术组织、人才培养以及地理学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均有重要建树。是我国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奠基者。在基础理论建设方面,他提出经济地理是自然—技术—经济三结合的边缘学科,地理学的中心任务是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发展趋向和优化调控等的新论述。

李旭旦:(1911~1985),中国地理学家。1911年9月8日生于江苏江阴,1985年7月8日卒于南京。1934年中央大学地理系毕业。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进修,获硕士学位。1939年回国后曾任中央大学地理系教授、系主任,南京大学地理系主任,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主任。先后担任《地理学报》总编辑和《地理知识》主编。1983年任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致力于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理论的研究,他在普及地理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译著有《人地学原理》(与任美锷合译)、《地理学思想史》等。著有《白龙江中游人文地理观察》、《中国地理区之划分》等。主编有《人文地理学概说》和《人文地理学论丛》等。

『玖』 南大人文地理怎么考

南大跟很多学校都一样的 ~
专业课都是本校有优势
不管怎样 往年出过版哪些题 看看还是有权好处的 ~历年真题 全做还是很有好处的 当年 考的也是人文 不过不是南大 做了不怕他出重复的

~专业代码那有指定教材的 列出来的至少都得在手上 人文挺好考的 (王恩涌)那本 考研 论坛上面一大堆 WORD文档的 ,而且本子章节少 来回吃透比较快 都是 硬背的内容
李小建经济地理也是 不过题少点 图表多 网上流传题没有人文多
顾朝林老师的城市地理 侧重点就不是很清楚了 ~找些考南大的战友吧 ~

『拾』 顾朝林的学习工作经历

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学院,分别于己于1982年获理学学士、回1984年获理学硕士、1987年获理学博士
1988-89年中国科学院地答理研究所博士后研究
1989年聘为副研究员,1993年聘为研究员,1994年聘为博士生导师
1989-2005年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城市与人文地理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主任、南京大学城市规划院院长等职务
2006年10月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