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美国国家地理帐篷节

美国国家地理帐篷节

发布时间: 2021-02-27 04:06:53

1. 夹在俄罗斯和加拿大中间的美国领土`那里不能住人吗一个人也没有那它有什么作用

有人居住
人口
648,818(2003年,全美第48名)。人口密度0.42 人/平方公里(全美第50名)。其中白人占67.6%,印第安人和原住民占15.6%,拉美裔人占4.1%,亚裔人占4%,黑人占3.5%,混血儿占5.4%。六大族群分别是德国人(16.6%)、阿拉斯加原住民(15.6%)、爱尔兰人(10.8%)、英国人(9.6%)、美国人(5.7%)、挪威人(4.2%)。全州人口平均年龄31岁。 近半数人口居住在城市中。

阿拉斯加州(Alaska State)是一个位于美国西北太平洋沿岸的州,第49个加入美利坚合众国的州,其也是美国最大的州、世界最大的飞地地区,该州的邮政缩写是AK。“阿拉斯加”一名最可能源于阿留申语的“Alyeska”,意思是“很大的陆地”,阿拉斯加州东接加拿大的育空、英属哥伦比亚,南邻阿拉斯加湾、太平洋,西频白令海、白令海峡、楚科奇海,北临北冰洋。

州名
阿拉斯加州(Alaska State)

别称
最后的边疆(The Last Frontier)
午夜阳光之地(The Land of the Midnight Sun)

州旗
蓝底代表天空及州花勿忘我。 北极星代表方位最北的阿拉斯加州的未来发展,而北斗七星则代表大熊座,象征力量。由13岁的BENNY BENSON在1927年设计。

州花
勿忘我。一种浅蓝色小花,能适应阿拉斯加境内各种不同的气候。

州树
云杉。云杉雄伟高大,在阿拉斯加州的东南区和中部都可以找到这种长青树。

州鱼
王鲑(chinnok salmon)。阿拉斯加的水域可捕到超过100磅重的王鲑。

州鸟
柳松鸡(the willow ptarmigan)。外形与雉鸡相似,羽毛会随着冬雪的来临由浅棕色转为雪白色。

州府
朱诺(Juneau)。人口30,981(2002年)。只可从水路或空中交通到达,无陆路相通。

最大城市
安克雷奇(Anchorage)。人口269,070(2002年,其中10.4%人口为原住民或带有原住民血统)。

主要城市
费尔班克斯(Fairbanks)人口29,670(2002年),位于阿拉斯加州内陆。

州长
莎拉·帕琳(Sarah Palin)

参议员
泰德·史蒂芬
丽莎·穆考斯基

语言
无官方语言。全州有85.7%的人口使用英语、5.2%的人口使用北美英语,2.9%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

面积
1,717,855平方公里(全美第1名)
陆地:1,481,347 平方公里
水域:236,507 平方公里(13.77%)

人口
648,818(2003年,全美第48名)。人口密度0.42 人/平方公里(全美第50名)。其中白人占67.6%,印第安人和原住民占15.6%,拉美裔人占4.1%,亚裔人占4%,黑人占3.5%,混血儿占5.4%。六大族群分别是德国人(16.6%)、阿拉斯加原住民(15.6%)、爱尔兰人(10.8%)、英国人(9.6%)、美国人(5.7%)、挪威人(4.2%)。全州人口平均年龄31岁。 近半数人口居住在城市中。

节日
阿拉斯加享受美国所有主要的假日,还包括3月的最后一个周一的“Seward's Day”和10月18日阿拉斯加加入美国纪念日。

加入联邦顺序
1959年1月3日第49个加入美利坚合众国

时区
阿拉斯加标准时区:UTC-9/-8
夏威夷-阿留申标准时区: UTC-10/-9 (经纬度169° 30'以西)

纬度
54°40'N 至 71°50'N

经度 130°W 至 173°E


1,300 公里


2,380 公里

海拔
最高6,194公尺;平均3,060公尺;最低0公尺。

缩写
邮政:AK
ISO:US-AK (FIPS Code 02)

昼夜
在白令地区,每年5月10日太阳升起后在随后的3个月里将不再落下;而每年11月18日日落之后当地居民将有2个多月看不见太阳冉冉升起。

二、历史
[编辑本段]
一般认为阿拉斯加人来自亚洲,从白令海峡过来,发展为不同部落的印第安人。最早记录的欧洲人来自俄罗斯,到阿拉斯加为其皮毛捕捉海獭。

阿拉斯加的历史是人类发现并适应这个丰富多样化的地理环境的历程。从人类踏上这块土地开始,它就一直对生活在此间的人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最早的阿拉斯加人(The First Alaskans)生活在约15,000年前的冰川期,那时的地球表面大多被冰雪覆盖。今天沉没在洋底的大片陆地当时是屹立于海平面以上的,其中一块就连接着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

人类学家相信多数阿拉斯加原住民是从西伯利亚南下北美的游牧猎人。 这些首批登陆阿拉斯加的人主要有三个种族:爱斯基摩人、阿留申人和印第安人。 爱斯基摩人分散在阿拉斯加的北部和西部地区;阿留申人主要定居在阿留申群岛;印第安人的两大族the Tligits和the Athabascan则主要定居在东南部和中部地区。 The Tligits印第安人在森林茂密、鱼群丰富、食物充沛的阿拉斯加东南部繁衍,以图腾柱、庆典服饰与精致地毯著称。 他们也是凶悍的战士,当首批俄国人带着枪炮想进驻Sitka时,他们奋勇赶走了入侵者。 生活在中部地区的The Athabascan印第安人生活环境相对艰苦,忍饥挨饿是经常的事。他们是天生的狩猎好手,经常长距离追捕驯鹿和大型鹿,钓鲑鱼等河鱼,还与其他部族交易毛皮等物品。

爱斯基摩人住在The Athabascans印第安人的北面和西面,他们在贫瘠的土地上狩猎、捕鱼并在短暂凉爽的夏季采集莓子和根生植物。勇猛的爱斯基摩人乘坐狭小的兽皮独木舟猎捕鲸鱼、海象、海豹和北极熊。 他们随着驯鹿群迁移,并狩猎海陆鸟类。 阿拉斯加人口最少的原住民阿留申人远离海洋居住,他们的衣、食、住、取暖乃至工具却都来自海洋及岸边的生物。 他们虽不擅航海,但有时也乘兽皮独木舟划行几百英里进行易货贸易、拜访友人或袭击敌人。

新定居者(New Settlers) 一直到17世纪才有人发现这块阿留申人称作 “Alyeska”或“大地”的地方。 1741年6月,丹麦探险家 Vitus Bering 率领一批俄国水手从西伯利亚出发向东寻找新大陆。7月16日他们发现了阿拉斯加大陆,而在阿拉斯加水域生长的水獭成为这次探险最大的发现。 到了1745年俄国猎人就在阿留申群岛建立了稳固的狩猎基地,从而开始了阿拉斯加的殖民时期。紧随其后的是英国、西班牙和美国的探险家,但真正留下来对阿拉斯加有重大影响的还是俄国人。1784年他们在科迪亚克岛(Kodiak)建立了第一个永久定居点。到1799年为止,他们的触角一直延伸至东南海岸的Sitka,俄国对阿拉斯加的主权拥有就此确立。

到了1854年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俄国也害怕阿拉斯加殖民地被英国夺走,才提议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最后在1867年4月9日,美俄双方同意以,200,000美元(相当于2003年,000,000美元)成交。而土地合约的生效日期就在1867年10月18日,故一直到今日,阿拉斯加为了庆祝这天,特定为阿拉斯加纪念日(Alaska Day)。这笔土地交易成为世界土地交易史上面积最大的一笔交易,且平均单价每英亩才二分钱。

不过负责此购地案的美国国务卿威廉·西华德(William Seward)以大量金钱买下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使得当时很多美国人觉得这并不值钱,并揶揄这是“西华德的蠢事”(Seward's Folly)或“西华德的冰箱”(Seward's Icebox)。可是他讲了一句话,他说:“现在我把它买下来,也许多少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因为买到这块地,而得到好处”。

实际上,由于中间人(一名俄国人)受贿,俄国沙皇政府没有实收720万美金,美国人也没有按照讲好的及时付金子,而是拖延,付一张支票了事。这个俄奸后来被人离奇的杀害了。美国人付钱的一个理由是之前俄国派出远洋舰队到美国海域解救美国,并牺牲了人力和物力,美国当时分文未付。俄国人从阿拉斯加撤退时候,疯狂捕猎近海动物,据传鲜血染红了峡湾。
随著金矿的发现及石油的发掘,美国人也了解到阿拉斯加的重要性。接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阿拉斯加战略及经济的关系,在1959年,将阿拉斯加升格为美国的第49个州(隔年夏威夷升格为第50个州)。现今,许多航空公司还藉由阿拉斯加的机场从亚洲飞往美国东岸,这比直飞还节省很多飞行时间与燃料。

尽管如此,1867年10月18日美国星条旗第一次在阿拉斯加飘扬起来。 然而在接下来的许多年里联邦政府并不太在意这块最新的版图,只是1877年在SITKA设立了一个税收机构,掌管阿拉斯加约153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和大约40,000的居民。直到发现黄金,情况才有了改变。

阿拉斯加有黄金是早已众所周知的事,但淘金热的真正形成是在Joe Junean和Richard Harris发现黄金之后。成百上千的淘金者纷纷涌入这个后来以朱诺命名的黄金城。1897年在加拿大Yukon地区的Klondike河也发现了黄金,于是约10万淘金者又奔向了那里。1898年淘金的热点又转向Nome附近的海滩,一夜之间,这里帐篷林立。截至1900年,232艘船总共运来了将近18,000名淘金者。黄金把全世界的注意力都吸引到阿拉斯加。报纸报道了发生在SKAGWAY和NOME两地的无政府状态下的混乱状况,不管报道夸大与否,在阿拉斯加建立法治的必要性凸现出来。1900年制定了法律,建立了司法系统,但一直到1912年阿拉斯加才真正享有美国领土的地位。

在淘金热的光芒掩盖之下,另外一个不很引人注意的行业却在悄然兴起,它将成为阿拉斯加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这就是鲑鱼捕钓加工业。到1900年,在 Ketchikan 和 Bristol 湾之间已建有50多家鲑鱼罐头厂。在随后的数十年里,遥远的联邦政府一直忙于应付经济大萧条和欧洲战争的内忧外患。但在1941年对日宣战后,联邦政府突然意识到了阿拉斯加的战略地位。

1943年日本侵略阿留申群岛,当时约有140,000军队驻扎阿拉斯加,随即发生的阿留申战役(也称为“千里战争”),成为继美国南北战争以来发生在美国本土上的第一场战役。为了给驻扎在阿拉斯加军队提供后勤补给,从加拿大到阿拉斯加的费尔班克斯之间修建了一条1523英里长的砂石公路,历时仅八个月。至今这条公路仍是阿拉斯加州与美国其它州联系的唯一陆路。

三、区划
[编辑本段]
西南区(Southwest)
包括从阿留申群岛的草原到Katmai国家公园的火山区,是最初的俄裔美国人踏上阿拉斯加的落脚点,只能通过航空和水路进入。全国三大渔港中有两个就在该区,Kodiak港为北美第一大港。此区的原住民是以篮编手艺闻名的Yupik 爱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这片水域孕育多种海洋生物,阿留申群岛上也聚集有230多种的鸟类。

极北区(Farnorth)
这里是Inupiat爱斯基摩人的家园,也是出现极光和极昼的地区。传统的爱斯基摩生活、现代的石油科技,和大群的野生驯鹿交织成独特的景象。Kotzebu和Barrow是阿拉斯加最大的两个爱斯基摩人社区。区内Dalton公路使Prudhoe 海湾与阿拉斯加公路系统连接,是唯一可以进入北极地区的道路。

内陆区(Interior)
Yukon河是地球上最北的河,长约2,000英里,贯穿阿拉斯加内陆区和加拿大,从Klondike古城流入白令海,主要的原住民是Athabascan印第安人,以编织珠饰品闻名于世。 阿拉斯加第二大城市费尔班克斯位于此区的中部,掘起于淘金热时期,是贸易和交通中心,拥有海、陆军基地,阿拉斯加大学也坐落在此。 麦金利山是北美洲最高峰,四周被Denali国家保护公园环绕,公园内有许多野生动物如驯鹿、扁角鹿、多尔大角羊和灰熊等出没。

中南区(South Central)
阿拉斯加山脉将阿拉斯加湾的曲线清楚的勾勒出来,也形成了阿拉斯加中南区的外观。 阿拉斯加州一半以上的居民都居住在此,这里有冰川、峡湾、路旁湖泊、平静的海滩和蕴育鲑鱼的河川,一年四季,美不胜收。这里有大片的农田、钓鱼区、国家公园、滑雪胜地和国际都市安克雷奇(Anchorage)。州内重要的公路交通线都通过此区,阿拉斯加铁路线和阿拉斯加航运系统也经过此区。安克雷奇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可以便捷地到达麦金利山、Denali国家公园、费尔班克斯等。安克雷奇也是太平洋大圆航线的必经之地。

东南区(Southeast)
阿拉斯加东南区的内陆走廊是冰河切割地形,生长着铁杉和云杉,有天然的原始水域、雪峰、深峡湾和森林屿岛,也是秃鹰、海狮、海豚和鲸鱼的主要栖息地。

四、地理
[编辑本段]
阿拉斯加幅员辽阔,在各州中拥有最长的海岸线。美国一句最著名的谚语:“如果把阿拉斯加一切两半,那么德克萨斯就是第三大州”。

落矶山脉延伸至此处,形成北美最高峰,东西向横亘中南部地区,然后再转西南,插入海中形成阿留申群岛。北边地势稍低,濒临北极海。南部因为受到山脉屏障,相对气候较暖。东南部与中南部为温带气候,全年气温约0-15℃;内陆为大陆型气候,夏季极昼时可达26℃,冬季极夜时可达-15℃;西部与西南部受海洋影响,寒冷风大;北极圈内为极地气候,气温全年处于零下。

北美最高峰中文翻译为麦金利峰,实际上并不为很多人接受,因为这是一个人名,按照阿拉斯加当地的习惯,应叫作得纳利峰,意思是最高峰。

阿拉斯加拥有世界最好的狩猎和钓鱼场所。国家公园数量全美第一。

Brooks Range是阿拉斯加重要的山脉。

山脉
在美国20座最高的山脉中,有17座位于阿拉斯加,包括北美最高峰麦金利峰(6194米)。

火山
阿拉斯加拥有70多座潜在的活火山。最近一个世纪以来最剧烈的火山喷发是在1912年NOVARUPTA火山喷发,形成了著名的万烟谷(the Valley of Ten Thousand Smokes),现在它已成为KATMAI国家纪念馆的一部分。

冰川
世界上大多数活动冰川位于阿拉斯加,该州最大的冰川叫MALASPINA,流域面积达850平方英里。

五、经济
[编辑本段]
1999年,阿拉斯加的生产总值为260亿美元,全美排第46。该州的人均收入为30,064美元,全美排第15。阿拉斯加最主要的农产品是海产。制造业不发达,大部分食品和日用品依赖入口。人口主要就业于政府机构,以及天然资源开采、造船、运输等工业。该州的主要产品有原油、天然气、煤、金、贵金属、锌、海产加工、木材和木制品等。

阿拉斯加永久居民或者公民每人可以得到分红,这是全美独特的,分红来自阿拉斯加永久基金,这笔基金用来反复投资,分红只占收益的一小部分,2003年阿拉斯加永久基金达到250亿美金。2000年每人分红一度达到2000美金左右。

阿拉斯加是全美3个没有州税的州之一。

阿拉斯加是全美私人飞机拥有量最高的州。1/3人口居住在最大城市安克雷奇,其意思是落锚港,安全港的意思。

六、政治
[编辑本段]
美国第49州(THE 49TH STATE) 从阿拉斯加刚加入美国领土时起,许多居民就希望在此立州,但美国自1912年以来就再未成立新州,国会最初也不太愿意理会这块面积广大、人口稀少的领土上居民的要求。但阿拉斯加人从未放弃,终于在1958年6月30日国会通过了阿拉斯加的立州法案。1959年1月3日阿拉斯加正式成为美国的第49州。由民选议员起草、选民表决通过的阿拉斯加州宪法同时生效。

阿拉斯加州长、副州长的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 阿拉斯加州州长有权任命该州14个部的部长及其它官员,被公认为全国权力最大的州长之一。 阿拉斯加州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包括40位任期2年的众议员和20位任期4年的参议员。 每年议会都在朱诺开会,通过州预算并制定新的法律。 阿拉斯加的地方政府设置主要是CITY(城市)和BOROUGH,BOROUGH类似于其它州的COUNTY(郡)。 阿拉斯加比其它州更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尚有多数土地未被列入行政区划。目前设立的13个郡仅包括了该州三分之一的土地。 阿拉斯加拥有2位任期为6年的国家参议员和一位任期为2年的国家众议员。

七、教育
[编辑本段]
公立大学
阿拉斯加大学:阿拉斯加州最大的公立教育机构
阿拉斯加大学安克雷奇分校 Anchorage
阿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斯分校 Fairbanks
阿拉斯加大学东南分校(位於希特卡与凯契肯)

私立大学
阿拉斯加太平洋大学
薛尔顿·杰克生学院
阿拉斯加圣经学院

八、体育
[编辑本段]
冰球
NCAA
阿拉斯加大学东南分校 University of Alaska Southeast

九、交通
[编辑本段]
机场
安克雷奇国际机场(ANC)——阿拉斯加航空转运中心
ANC是世界上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机场之一,是世界的空中十字路口。

高速公路
阿拉斯加的高速公路系统编号不同於美国本土。目前已编号的有四条,由A-1至A-4。

铁路
阿拉斯加铁路沿岸风景优美,是名副其实的观光铁路。运量也担负货物运输重要角色。

阿拉斯加公路是本州通往外界的唯一陆路。在沿岸地区,阿拉斯加水上公路(Marine Highway)非常重要,这个航运系统可运送许多旅客往来州内的28个城镇,也可以到达本土的华盛顿州、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British Columbia)和柏林汗(Bellingham)。连接苏华德(Seward)和费尔班克斯(Fairbanks)的阿拉斯加铁路,全长470里。 在北阿拉斯加地区,雪上摩托车(snowmobiles)与传统的狗橇,并列为冬季最普遍的交通工具,而在道路稀少、地形崎岖的乡村地区,全履带机 动车(All terrain vehicles)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主要港口有Dutch Harbor港和Kodiak港。
【主要介绍】
美国的州,位于北美洲西北角,是美国最大的州,面积1,530,700平方千米。三面临海,西临白令海峡、白令海,与西伯利亚相望。麦金利山是北美大陆最高峰。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据说他们是从北极经白令陆桥迁移到此。18世纪末由俄国的毛皮商在科迪亚克岛建立第1个欧洲人殖民地。哈得孙湾公司的贸易商也对此区很有兴趣,俄国和加拿大的贸易竞争持续至19世纪。1867年经西沃德(W. Seward)交涉俄国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后来该地发现金矿,才促使美国人移民于此。1912年建立阿拉斯加准州,1959年正式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第49州。经济主要仰赖石油和天然气,自1977年泛阿拉斯加输油管营运后,成为仅次于得克萨斯州的美国原油产地。首府朱诺(Juneau)。人口约627,000(2000)。
阿拉斯加是美国第49州。300年前,美国人花了720万美元从俄罗斯人手中买到了阿拉斯加。当时人们还不理解,这片冰天雪地的地方有什么用处。然而不久,在这里便发现了大量的黄金、石油,更重要的是它的战略地位。

2. 去美国旅游必须去哪些景点

1、尼亚加拉大瀑布

白宫,是一幢白色的新古典风格砂岩建筑物,美国总统的官邸和办公室。是美国东部旅游景点介绍中提到必看的景点,白宫是美国政府的代名词,来到华盛顿一定要在白宫的开发时间去参观一下。

9、国会大厦国会大厦位于美国华盛顿,也称国会山,它是美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整个国会大厦的建筑非常宏伟,是仿造巴黎万神庙所建造的古典复兴风格的一个建筑。

10、林肯纪念堂

林肯纪念堂,为纪念美国第十六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而建,被视为美国永恒的塑像及华盛顿市标志。林肯纪念堂是华盛顿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36根白色的大理石圆形廊柱环绕着古希腊神殿式纪念堂,象征林肯任总统时所拥有的36个州。自从马丁·路德·金1963年在这里发表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后,这里也是那些热心革除社会弊端人士的聚集地。它还与东端的国会大厦遥遥相望。

3. 问一个国家

说迪拜的都是NC,可能是小庄治下的阿联酋

4. 请问七月底武功山山顶冷吗温差大概多少露营需要睡袋吗多少度的睡袋合适…请驴友们给点意见,谢谢

武功山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16℃,夏季最高温度为专23℃,低于同期庐山、黄属山气温,是良好的避暑胜地。
山顶的宿营必须带睡袋
建议【个人装备】:
1、露营装备:个人卫生睡袋(必备),帐篷,防潮垫(可租借)
2、照明装备:头灯或手电( 必备)。
3、户外衣服:排汗户外衣服(替换),长袖衣服,,袜子,贵重物品作好防水处 理。
4、双肩背包:25升或以上
5、登山鞋,或运动鞋(严禁穿高跟鞋),
6、登山杖(可以帮你节省30%的体力)
7、通讯工具(手机及备用电池)
8、饮用水和饮料3L
9、干粮(面包)和能量食品(葡萄干、巧克力、牛肉干……)
10、雨衣(备用)
11、个人药品(创可贴、活络油、感冒药……)
12、垃圾袋3个/人(环保、个人产生的垃圾由其打包带走)

5. 老君山山顶住帐篷需要带被子吗

如果这个天气过去的话是需要带被子的,山顶上气温比较低,虽然说有帐篷,但是温度比较低,还是需要有被子的,最好有一个大一或者其他的东西,衣服呢尽量选择厚一点的棉衣比较好一点。尤其是在夜晚和早晨的时候是比较冷的,中午的时候温度还是比较高一点的。因此过去的时候一定要带上被子哦。
以下为题外话,仅供参考。
健康养生饮食小常识
【防肥胖要“拒绝”的食物】面对美食,很多人都难抵诱惑。但肥胖、血脂高的人要注意尽量少吃以下食物:①肥肉②奶油③炸薯条等油炸食物④方便面⑤奶油蛋糕⑥动物内脏而花生、腰果、核桃、瓜子等坚果或核果,每天可以吃不超过手心一小把的量。
【晚餐怎么吃才更健康】晚餐几乎我们每天都会吃,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怎样吃才能更健康。晚餐五忌:一忌吃太晚,晚餐早吃防病。二忌吃太荤,晚餐吃素防癌。三忌吃太多,晚餐适量睡得香。四忌太过甜。五忌吃夜宵。
加工后常温下放置4小时以上的熟食尽量不要食用。空腹进食应以平和、低刺激为原则,合理、均衡地搭配营养,切忌过量进食以下食品:①高糖食品,易引起血糖骤升②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空腹食用高蛋白食物导致蛋白质被泼转为热能被消耗。③强刺激性食品。
以上说这些关于养生保健的一些小题外话,希望这些在生活中能够帮助到你,同时啊住在山顶上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下安全奥。

6.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19世纪欧美国家的城市化问题

一般认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它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完成的。从这种定义上理解,城市可以被认定是“现代工业之家”。[1]189伴随着工业化、工业革命的发展,至19世纪末,在美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系,而从美国的政党政治、经济重心、人口流向和城乡结构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随着美国城市化鼎盛时期的到来,城市促使大量人员流向城市,促进城市的繁荣,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业也开始迅速发展壮大。城市大规模兴起,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和尖锐社会矛盾。本文分为三部分,美国城市起源、城市化对美国经济的正面影响和城市化带来的新问题。正确、全面看待美国在19世纪末城市化问题。
一、美国城市的起源和发展阶段
按照城市的起源和发展来看,美国城市大致可分为三类:海港城市、商品贸易城市和河流沿岸城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的城市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殖民地时期――内战爆发前(1612年―1861年),美国建立以前,大部分人口主要居住在农村,甚至在内战爆发前,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中的多数。这是由于美国此时的工业化程度较低,以工业为主的城市较少。所以城市较多集中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比如纽约、波士顿、费城、洛杉矶等。这些城市同时也是美国重要的对外贸易中心,对外贸易业进一步刺激了城市的发展,甚至带动了周边城镇的发展,最终城镇发展成为“卫星城”,比如纽黑文、法尔茅斯等。随着交通运输,尤其是内河航运业的发展,密西西比河流域、五大湖也形成了一批新的城市,比如底特律、芝加哥等城市。这一时期的城市建立多半是由于农村人口的聚集而发展壮大。这一时期的城市更像是“城镇”。第二阶段:内战爆发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61年―1900年)。内战结束后,美国扫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障碍,工业资产阶级开始在国家内拥有更有利的地位。圣路易斯、克利夫兰、奥尔良等城市就是这一时期从若干分散的中小城镇发展成为美国的主要城市地区。由于美国南部刚刚经受了战火的蹂躏,城市的重建比较缓慢,而且内战前铁路就很少,这一时期南部的城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同一时期美国国内的其他地区。新奥尔良、亚特兰大、路易斯维尔等南部大城市规模虽然在南部地区属于较大城市,但是无论是城市基础建设还是城市人口都不能与中西部城市相提并论。
这一时期美国的城市迅速发展得益于美国铁路运输网络的完善,城市化速度在美国历史上是空前的。不仅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人口总比重从19.8%升至39.6%,[2]54而这种发展仅用40年。
二、城市化对美国经济的促进
第一、城市化进一步促进美国公共运输的修建。随着西部淘金热的兴起,大量的人口开始涌向西部矿井,这些因为采矿业而兴起的城市相对比较零散,同时开采的矿石也需要运输,这就带动了公共交通,特别是铁路和公路的修建。这时期铁路的修建在美国大平原和西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铁路修建的里程数超过了历史上美国铁路修建的各个时期。其原因分为三点:第一,在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等矿产,随着兴起的“淘金热”使得成千上万的移民从东部地区涌向中西部、西部地区,迫切需求政府修建、改善横贯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岸的交通、运输条件。第二,东、西部的开发业的发展,急需把西部的矿产资源运抵工业体系更为健全的东部,商人为了获取更多的商业利益也向联邦政府进言,促成了联邦政府在内战时期的1862年颁布《太平洋铁路法》,由此拉开了美国交通运输革命的序幕。交通运输的便捷使得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进一步深化带动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
第二,城市化进一步促进了美国金融行业的壮大、金融垄断组织出现。由于城市的扩大,所容纳的城市居民人数的增多和外来人口的涌入。这就要求城市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基础设施和铁路网的建设。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铁路修建,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都不能独立完成,这就需要银行贷款主导的融资行为。此外,城市的修筑、养护需要大量人员,按照联邦政府的政策,西部的土地新开发的土地可在一定年份后归属开发者所有,移民为了获得土地,就需要向金融机构贷款。为了进一步节省工业生产的运营成本,中西部地区的工业企业开始发展。在同一个城市中,同类型的企业往往形成集群效应。用类企业的相互竞争促使一些企业脱颖而出,各个联系比较密切的相关企业为了争夺利益,又结成利益同盟,最终导致垄断组织的出现。美国东北部和西部垄断组织的大量出现与城市的发展有重大关系。
第三,城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外国移民,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的桎梏。较为密集的居住环境,使得来自不同地域的人口聚集在一起。共同的经济生活使得人们之间相互隔阂减少。虽然在内战以后,黑人的政治权益和经济地位仍然很低,黑人开始不再局限于种植园的农业工人身份,开始走向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生活地位。妇女虽然并没有获得和男子一样的政治地位,但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妇女也开始参与到工厂的劳动中,妇女不在是家庭主妇的形象,经济地位的提高势必会使得妇女要求自己权益的保护和政治地位的提升。
三、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扩大带来了问题
第一,城市化的发展那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环境,造成了难以恢复的生态问题,城市的无序建设和城市规划上缺乏长远眼光,使得自然生态遭受灭顶之灾。在西部“淘金热”开始之前,西部地区生活的主要居民是印第安人,印第安人的主要食物、生活来源是猎杀野牛。野牛肉可供给食物,野牛皮毛可以做为帐篷和衣服的来源。长期的游牧生活使得印第安人知道如何同自然和谐相处。随着西部人口的增加,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牧场的建立。农产的扩建不仅使得印第安人的领地缩小,也影响了野牛等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野牛遭到大量捕杀,数量锐减。 第二,城市化的扩大也给美国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联邦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自由放任政策对一些大企业的压榨工人行为持一种纵容态度。大企业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取剩余价值,不断降低工人的福利待遇和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工人的工作时间。一些工人在简陋、肮脏的工作环境中身染职业疾病却被不到企业赔偿。这加剧了工人阶级和垄断企业之间的矛盾。工人罢工现象的屡屡发生也使得工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东部铁路工人罢工就几乎导致了东北部、东部铁路运输的瘫痪。还有大企业开始寻求政治层面的庇护,开始在市政府寻求代理人。使得政府贪污成风,也使得握有实权的带恶业更加肆无忌惮,市政建设弊端丛生。
第三,生活在城市底层的人民更加贫困,贫民问题更加严重。由于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使得一些城市问题并没有得到尽快解决,最终积重难返酿成惨痛教训。随着大量人口的涌入,一些用人单位在短期内并不能吸收如此之多的待就业人口,这些人员不得不游离在城市的贫困线上。政府也并不愿意在交通,改造贫民窟、医疗卫生条件、城市消防上花费支出。为了更多地获得经济效益,建筑公司在建设煤气管道、自来水短刀等公共设施上偷工减料,杂乱无章的市政管理也加剧了城市问题,各城市的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芝加哥1871年特大火灾就暴露了城市问题,城市木质建筑较多,电力公司为了节约成本而使用低劣电线,消防设施陈旧等原因酿成火灾的发生。最终芝加哥市区三分之二的居民楼被焚毁,超过半数人员无家可归。
综上所述:
随着美国工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一批新兴城市在美国内战后出现。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工业企业的增多也从另一方面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国的东北部和东部地区是美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方,不仅因为东部的优良海港和东北部的五大湖的内河航运发达,也因为新兴的城市工业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需要更多的农业产品和生活必需品,这也促使了原有城市附近城镇人口集中,最终形成新的城市中心或者卫星城。在中西部地区,虽然工业化发展相对较晚,但是随着铁路网络的覆盖和优良的自然地理条件,中西部拥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在内战结束后,东部的企业家、金融资本的投资,形成了新企业出现的热潮,中西部随着成为全国工业中心。南部地区,由于一直以种植园经济为主,工业生产能力比较北方相对较低,又由于内战后重建南方的政策一波三折,使得南方是全国城市化最低的地区。
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带动了服务业、畜牧业和工业资源的集中、生产规模的扩大、经济结构的转型。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应对这些问题,美国政府开始改革市政、政党政治甚至国家政策,美国社会开始了贫民窟改造、社会福音运动等民间改革。可以认为是城市化推动了美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市政建设的改革,为美国20世纪更大规模的发展和改革开辟了新途径,打开了美国进入进步时代的大门。
参考文献:
[1]何顺果:《美利坚文明论―美国文明与历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
[2]丁则民:《美国通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
[3]克莱・G・瑞恩著、程农译:《道德自负的美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4]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王旭等译:《全球通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梁茂信:《美国移民政策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李剑鸣:《美国奠基时代》,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美]托马斯・索维尔著、沈宗美译:《美国种族简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

7. 我发现美国地图很奇怪哦!怎么加拿大西边还有一个美国

加拿大西边还有一个美国是美国的一个州阿拉斯加州。

阿拉斯加州(Alaska State)是一个位于美国西北太平洋东岸的州,第49个加入美利坚合众国的州,其也是美国最大的州、世界最大的飞地地区,该州的邮政缩写是AK。

“阿拉斯加”一名源于阿留申语的“Alyeska”,意思是“很大的陆地”,阿拉斯加州东接加拿大的育空、不列颠哥伦比亚,南邻阿拉斯加湾、太平洋,西濒白令海、白令海峡、楚科奇海,北临北冰洋。原属俄罗斯,1867年被俄国人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

(7)美国国家地理帐篷节扩展阅读:

阿拉斯加地域宽广,加之地势起伏很大,导致州内气候多样化。南部沿海、东南部、阿拉斯加湾岛屿和阿留申群岛属于温带海洋气候,夏季平均气温4~16℃,冬季4~-7℃,年降水量1525~4065毫米。内陆盆地属亚温带,比沿海干燥,也稍冷。

夏天平均气温7~24℃,冬天-7~-23℃,安克雷奇的年均降水量为635毫米。白令海沿岸和岛屿北极海洋性气候,夏温4~16℃,冬温-7~-23℃。中部高原属大陆性气候,夏温7~24℃,冬温-23~-34℃,年降水量255~510毫米。

极地平原属极地气候,夏温2~13℃,冬温-21~-29℃,但夏季在阳光24小时连续照耀下可使温度升到32℃。

8. 风筝节在哪里举行

在潍坊、武汉、阳江等地。

自1984年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以后,每年的四内月中旬都要举容办一年一届的国际风筝盛会。1988年,第五届国际风筝会将潍坊定为“世界风筝都”。截止至2012年已经成功举办了二十九届风筝会,也为潍坊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014第三届华中木兰草原风筝节于2014年4月12日开幕。位于武汉黄陂区王家河街道聂家岗。

从1992年开始,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阳江都在南国风筝竞技场举办群众性风筝比赛。

(8)美国国家地理帐篷节扩展阅读:

在美国,国际风筝会叫风筝节。风筝节由全美风筝协会同各州风筝协会轮流举办,每年一届,具体时间不固定,一般以举办地的适宜时节确定时间。风筝节由各州向世界各国发邀请,每届都有几个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风筝代表队参加。

美国的风筝爱好者队伍庞大,年销售风筝1.5亿只以上,每年参加国际风筝会的人达几万人。地方举办风筝节时同时举办各类喜庆活动。全美风筝活动比较活跃的城市有纽约、波士顿、华盛顿、西雅图等。

西雅图是美国著名的风筝城市,全美的航天博物馆就设在这里。博物馆里展出了各国的风筝和最早的飞机模型,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9. 世界七大自然奇景是什么

世界七大奇迹
1>世界古代七大奇迹通常是指: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土耳其的月亮神阿泰密斯女神庙、位于地中海的罗得岛太阳神铜像、亚历山大灯塔、希腊奥林匹克的宙斯神像、土耳其国王摩索拉斯陵墓。但是,由于地震、人为破坏等原因,这七大奇迹,除金字塔依然屹立外,其余均已毁坏。因此在此基础上,随后又产生了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说。
2>世界中古七大奇迹
通常是指:意大利的罗马大斗兽场、利比亚沙漠边缘的亚历山大地下陵墓、中国的万里长城、英国的石围圈、中国南京的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土耳其的索菲亚大教堂或圣索菲亚圣殿。
3>世界上还有七大自然界奇观。
美国人洛厄尔·托马斯漫游世界时,发现了许多令人兴奋和神往的奇景,他经反复挑选,提出了“世界七大自然界奇观”: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非洲维多利亚大瀑布、阿拉斯加冰河湾、美国肯塔基州地下洞穴猛玛洞、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最深的湖贝加尔湖(现俄罗斯境内)、美国黄石公园。
4>神秘的世界七大奇迹
古代七大奇迹是古代的建筑物和塑像,它们以其规模、美丽或独特的建造方式令人惊奇不已。
古代七大奇迹的名册编制于公元前三世纪。按今天的标准,我们或许会认为,这七大奇迹就规模而言并非特别引入注目 。但是,它们非凡的美丽和久远的年代仍然受到人们由衷的赞美。
实际上“世界七大奇迹”只包含了西亚、北非和地中海沿岸的古迹,那只是古代西方人眼中的全部世界,而中国的长城距离他们太远了。这一地区在古代有过光辉灿烂的文明,公元前,腓尼基旅行家昂蒂帕克总结这一地区的人造景观时,把他认为最伟大的七处称为“世界七大奇迹”,这个提法一直流传到现在。但除了埃及金字塔依旧巍然屹立在沙漠中以外,其它六处都已经湮没进历史的尘埃之中。它们是:埃及金字塔、亚历山大灯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耳忒弥斯神庙、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罗德岛太阳神巨像。
5>现代世界七大奇迹
1.帝国大厦(美国):楼高102层,可以容纳八万人,电梯通道总长七英里。
2.乔作班克天文望远镜(英国):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无线电望远镜,弯曲的反射表面宽250英尺,可接收外星的讯号。
3.金门大桥(美国):连接旧金山和马林郡,桥身全长4200英尺,两支主要的电缆承载了八万英里长的电线。
4.巴拿马运河(巴拿马):它等分巴拿马地峡,长50英里。为了挖掘运河,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凿出的泥土和沙石不下两亿吨。
5.史泼尼克一号太空船(原苏联):这是第一颗射进太空的人造卫星。重23磅,每96分钟环绕地球一周,直到在大气中消耗殆尽为止。
6.胡佛水坝(美国):它位于内华达和亚利桑那之间,长379公尺,高221公尺,它那面积247平方英里的贮水池可容纳10兆加化的水。
7.鹦鹉螺号原子潜艇(美国):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原子动力潜水艇,1958年在北极大冰块下,完成越极航行。
6>航空母舰一天的消耗
航空母舰的建造费用十分昂贵。如美国在1989年服役的“林肯”号核动力航母的造价竟达34亿美元,加上舰载飞机高达60多亿美元。航母的造价高,其物质消耗也十分惊人。仅一艘航母的维持费用,平均一天也达100多万美元。在消耗的物质中,耗量最大的是舰艇用的燃料(核动力航母除外),其次是航母搭载飞机的航天燃料;还有在作战中大量消耗的航空武器和弹药。福莱斯特级常规动力航母,每天平均要消耗400吨舰用和航空燃油,舰载燃料和弹药能保障战机出击1000架次,若连续执行任务,仅可在海上活动一个月左右。此外,另一项重要的物质消耗是保障舰上人员生活的食品,一天消耗的食品清单为:面包13000多个、蔬菜6.07吨、肉类3.2吨、马铃薯1.9吨

10. 风筝节的节日分布

风筝节起源于唐朝的中国,中国现在的很多城市也有风筝节,在东南亚不少的国家也都有自己的风筝节。由于历经千年的变迁,每个国家的风筝节都有不同一个季节举行。

中国风筝节:最著名的是潍坊被各国推崇为“世界风筝之都”一般定于每年4月20日至25日,其他的也有武汉、阳江、重庆等地

法国·迪耶普风筝节: 迪耶普国际风筝节创立于1980年,每两年举行一次,是欧洲规模最大的风筝节,以注重国际化和多样性而闻名。最近两届风筝节期间,迪耶普吸引游客近50万人次。

加拿大·多伦多风筝节
由多伦多集贤会主办的国联风筝节,已经进入第12个年头,是加拿大最大型的风筝盛事。 一年一度的国联风筝节每年9月中旬在士嘉堡美丽径公园举行。 比利时·克诺克海斯特风筝节创办于1995年的克诺克海斯特国际风筝节,每年8月的第一个周末在克诺克海斯特的海滨沙滩上举行,风雨无阻。 来自英国、法国、荷兰、德国和新西兰等国的60多支风筝队到风景秀丽的海滨小城放飞他们亲手制作的风筝。 泰国·曼谷风筝节 每年3月,曼谷的王家田广场和帕玛尼场所是传统的放风筝中心。今年是泰国国际风筝节走过的第9个年头。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风筝爱好者用五花八门的风筝将春日的天空装点得绚丽多彩。飞翔的风筝既有平面的也有立体的,各种造型应有尽有。最壮观的要数12只巨型章鱼比翼齐飞的场面了,这些章鱼风筝分别来自法国、意大利、美国和新西兰4个国家。其中有的制作成本高达8千美元。 日本·滨松风筝节 每年5月26日日本滨松地区都会举办风筝节。届时成千上万的风筝爱好者从世界各地来到滨松参加风筝比赛。

印度·艾哈迈达巴德风筝节
印度在每年的1月中旬都会举办一个非常盛大的国际风筝节。举行风筝庆典来祈求丰收,家家户户在这天都会准备传统的芝麻糖并爬上屋顶放风筝,天空中布满了各式各样的风筝互相缠斗——从日出到日落,直到伸手不见五指时才收兵

美国·西雅图风筝节
美国国际风筝节由全美风筝协会同各州风筝协会轮流举办,每年一届,具体时间不固定,一般以举办地的适宜时节确定时间。风筝节由各州向世界各国发邀请,每届都有几个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风筝代表队参加。

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风筝节
在每年5月底的周末举行,为期两天,举办地点选在阿穆尔河畔的风景区,吸引不计其数的当地百姓、远东其他地区慕名而来的观光客以及亚太地区外国代表竞相参与和观看。

南非·开普敦风筝节
开普敦国际风筝节一般在9月下旬举行,每届都吸引数千名风筝爱好者聚集在著名的梅森堡海滩观看。

德国·库克斯风筝节
德国北部港口城市库克斯,每年夏季,当地人都要在海滩举行国际风筝节。上百个颜色各异、样式新颖的风筝出现在城市上空,给当地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人们纷纷拿出自己精心制作的风筝一比高下。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