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考研
Ⅰ 武汉大学历史地理学研究生考那些科目具体点
武汉大学历史地理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基本状况和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2.能运用一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二、研究方向
1.历史人文地理: 以先秦两汉历史地理与文化为中心,全面探索先秦时期民族与列国
分布、城邑地望、文化发展以及政治地域结构的形成与演变等。
2.区域历史地理: 以长江流域为中心,探讨一定区域范围内历史时期地理现象的分
布、演变及其规律,以及区域人地系统的形成与演化规律。
3.中国旅游地理: 研究中国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地理分布与空间差异,考察旅游资
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变迁的关系,探索旅游地的形成、发展的规
律及其开发模式。
4.历史自然地理: 主要研究长江中游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变,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学习年限
以二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考虑到研究方向的特点,历史地理方向以三年制为主,旅游地理方向以二年制为主。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见附表)
本专业应修满的学分总数为26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6学分,学科通开必修课10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4学分,自选课6学分。
五、学位论文
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旅游地理方向应适当提前)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计划,并在指导小组内作开题报告,经讨论认可后可正式进入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论文应尽量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在理论和方法方面应具备一定的新意,观点明确,思路清晰,文字流畅,论据扎实,学风严谨。
六、其他学习项目的安排
教学实践在第三或第四学期进行,一般安排本科生有关课程(如中国历史地理专题、中国旅游地理、楚文化研究、历史文献学)的辅导、答疑和批改作业。
各研究方向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科研实习,包括参加导师主持的课题研究,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会议、野外地理考察和考古调查。
七、培养方式
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要全面关心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与业务学习;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研究生主动性和自觉性,注意加强研究的自学能力、科研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要严格要求,定期检查,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历史地理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教学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必
修
课 必修课
公 共 06115200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6 1 讲授 考试
061152002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72 1 讲授 考试
061022001 第一外国语 2 72 1 讲授 考试
必修课
学科通开 061122001 专业英语 2 36 2 讲授 考试
061122002 中国古代史研究方法 2 36 1 讲授 课程论文
061122003 中国古代史导论 2 36 1 讲授 课程论文
061122004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及史料学 2 36 1 讲授 课程论文
061122005 中国古代史研究前沿 2 36 1 讲授 课程论文
研究方向必修课 061122016 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2 36 1 讲授 课程论文
061122039 中国历史地理专题 2 36 1 讲授 课程论文
061122040 自然地理学 2 36 2 讲授 课程论文
自
选
课 061022002 第二外国语 2 72 2 讲授 考试
061122008 计算机应用 2 36 2 讲授 考察
061122041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 2 36 2 讲授 课程论文
061122042 楚文化研究 2 36 2 讲授 课程论文
061122043 区域历史地理研究:思路与方法 2 36 2 讲授 课程论文
061122044 旅游地理研究专题 2 36 2 讲授 课程论文
061122045 旅游资源学 2 36 2 讲授 课程论文
061122046 先秦两汉历史地理与文化 2 36 2 讲授 课程论文
061122047 城市地理学 2 36 2 讲授 课程论文
061122048 地理学思想史 2 36 2 讲授 课程论文
其它自选课程参见 “历史文献学”专业相关课程
“中国古代史”专业相关课程
补修课 中国通史 随本科生上课、考试,至少2门,
不计学分
历史文献学
Ⅱ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专业的考研参考书籍
这是我老师总结的书单,他硕博都在复旦,专业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学参考书目
● 中国地理学发展史
1. 王成组:《中国地理学史(先秦至明代)》,商务印书馆,1988年增订第2版。
2. 赵荣、杨正泰:《中国地理学史(清代)》,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 工具书
3.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共八册),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4. 辞海编纂委员会编《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2版。
5.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编委会编《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6. 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其中的“历史地理卷”为谭其骧主编)
7. 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最为详实;其中相当多的词条内容来自大部分未曾公开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资料卡片)
● 历史地理学基本知识的学习
8. 邹逸麟编著《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9. 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 历史地理学基本史料简介与阅读
11.杨正泰:《中国历史地理要籍介绍》,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侯仁之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13.《禹贡》,收录于《汉书·地理志》之中。
14.[北魏]郦道元注,[清]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5.[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
16.[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
17.[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8.[明]王士性:《广志绎》,中华书局,1981年版。
19.[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0.[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2年版。
21.《嘉庆重修一统志》(《续修四库全书》本)
22.十七部正史“地理志”:《汉书·地理志》、《续汉书·郡国志》、《晋书·地理志》、《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魏书·地形志》、《隋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旧五代史·郡县志》、《新五代史·职方考》、《宋史·地理志》、《辽史·地理志》、《金史·地理志》、《元史·地理志》、《明史·地理志》、《清史稿·地理志》。(谭其骧先生主编的《正史地理志汇释丛刊》已出版多部,可参考)
23.七部正史“河渠志”:《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宋史·河渠志》、《金史·河渠志》、《元史·河渠志》、《明史·河渠志》、《清史稿·河渠志》(周魁一等著有《二十五史河渠志注释》一书,中国书店,1990年版,可参考)
24.《史记·货殖列传》
● 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者的经典论著
25.史念海:《河山集》(多集)。
26.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7.谭其骧:《长水集》(上、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8.陈桥驿:《水经注研究》(多集)。
29.邹逸麟:《椿庐史地论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0.周振鹤:《学腊一十九》,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1.葛剑雄:《行路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 历史人文地理各分支学科的相关论著
※ 历史(疆域)政区地理:
32谭其骧:《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图说”部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版。
33.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4.李晓杰:《体国经野:历代行政区划》,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
35.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6.葛剑雄:《历史上的中国:中国疆域的变迁》,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年版。
※ 历史人口地理:
37.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8.葛剑雄等:《简明中国移民史》(导言部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9.安介生:《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国内第一部区域移民史专著)
40.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导论部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历史文化地理:
41.卢云:《汉晋文化地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国内第一部断代历史文化地理专著)
42.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国内第一部区域历史文化地理专著;张先生还著有《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研究方法有别于前著,可对比研读)
43.周振鹤主著:《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 历史城市地理:
44.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45.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版。
46.马正林编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7.[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中华书局,2000年版。
48.董鉴泓主编《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49.李孝聪:《历史城市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 历史民族地理:
50.安介生:《历史民族地理》(上、下),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 历史交通地理:
51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丛考》,中华书局,1996年版。
52.辛德勇:《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版。
※ 历史军事地理:
53.史念海:《河山集》(四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4.胡阿祥主编《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历史军事地理要览》,海南出版社,2007年版。
注:历史经济地理、历史社会地理亦为历史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但尚没有对本分支有理论贡献的专著出版,要想对其有大略了解可参见《中国历史人文地理》(邹逸麟主编)中的相关章节。
● 历史地图学的相关论著
55.[美]余定国:《中国地图学史》(姜道章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6.张修桂:《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 区域历史地理学的相关论著
57.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8.孙进己主编《东北亚历史地理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59.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60.吴必虎:《历史时期苏北平原地理系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1.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2.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3.邓辉等:《从自然景观到文化景观——燕山以北农牧交错地带人地关系演变的历史地理学透视》,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4.[日]前田正名:《河西历史地理学研究》(陈俊谋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版。
65.[日]前田正名:《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李凭等译),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发展历程
66.葛剑雄:《悠悠长水·谭其骧前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悠悠长水·谭其骧后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7.陈光中:《侯仁之》,三联书店,2005年版。
● 单篇论文的阅读
※ 葛剑雄、华林甫:《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载《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一文涉及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诸多重要研究文章,可据此作一索引并加以研读。
※ 葛剑雄、华林甫编《20世纪中国学术文存——历史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书后列有“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主要论著目录索引”,可选读部分文章。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和《历史地理》两种专业学术刊物的文章要加以重视,可选读其中部分文章。
Ⅲ 一个历史爱好者选择历史学的考研有出路吗
有。
通过考研提升学历,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对于大学生来说相当于给他们穿上一回双跨过用人单位的“弹簧鞋答”,让其更为轻松地跨过一些企事业单位的招聘“门槛”。
(3)中国历史地理考研扩展阅读
同样的道理,对于大学生来说,考研之路很难一帆风顺,甚至会“一路荆棘”、“杂草丛生”,这就直接考验你有没有“披荆斩棘”的决心,有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
同样是本科学历,二本毕业生不占优势;但二本大学生升格为硕士研究生,则在竞聘过程中顺利通过的可能性会大增。九成五以上的二本毕业生表示,二本毕业之后继续读研,所拥有的出路更令人满意。
Ⅳ 安徽大学历史考研难不难想报中国史——历史地理学
作为12届的学姐,我认真负责任地告诉你,考研还是就是就业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所学的专业是否有很强的专业性,比如说应用化学,生物工程(我在校读化工的)、计算机集成系统开发啊,这一类的,如果你打算在这方面发展就必须考研。拿化工类的来说,本科毕业只能当个小小的检验员、化验员或者品检,一个月两三千,哎,没什么前途;但是硕士文凭就不一样了,可以进大公司的研发部,少说五六千……你对比一下吧当然,如果是人力资源专业的、财务这一类的,建议还是踏踏实实工作吧,这一类在市场上的行情本身就是越老资格越好的,再去读研的话,不见得对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2.自身的愿望&家庭条件,这个很重要是否打算深造完全取决于自己,如果你有很强的愿望——觉得不读研就是人生的一大憾事,家境又比较好或者家里人支持的话,那么勇敢地读吧,像本人极度想读研,奈何家境不好,必须工作挣钱养家……当然如果你自己觉得读研不是太有必要的话,那干脆工作吧,因为你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发现还想读研一切还来得及3.自身的职业规划考研除了获得更高的学历外,主要是进行更为细致的某个领域方面的深入研究,读研毕业后就业领域其实是更窄的,所以如果你还没有打定主意非得在某个行业内发展的话,没关系,先不读研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看完在做决定——工作后也可以考研,只是难度更大
Ⅳ 考历史地理学研究生,应该做哪些准备
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070502人文地理学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北京大学 A+ 5 西北师范大学 A 9 南京师范大学 A
2 华东师范大学 A+ 6 安徽师范大学 A 10 浙江师范大学 A
3 中山大学 A 7 东北师范大学 A
4 北京师范大学 A 8 兰州大学 A
B+ 等 (15 个 ) : 辽宁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西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宁夏大学
B 等 (15 个 ) : 河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武汉大学、宁波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延边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
C 等 (11 个 ) : 名单略
人文地理考研专业课初试科目:(三个专业自然,人文,地图与遥感初试科目相同)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统考英语
③(605) 自然地理学
④(423)人文地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人文地理学》挺基础的,编者王恩涌
但是首先要把你要研究的区域的地理特点搞明白,看看《中国地理》《世界地理》还是很必要的,
其实高等教育出版的教科书都是比较基础的,旅游和城市规划方面的书也可以在这里找!政治晚一点再看。
Ⅵ 历史地理专业的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专业的考研考试科目是每一个第一次考研的考研人首回先要知道的内答容,因为只有知道了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专业的考试科目才能制定自己的考研复习计划,然后根据每一门课的大纲要求进一步提炼每一门课的重点范围、考点精要、重点内容,尤其是专业课更是重中之重。只有明确了北京大学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专业研究生考试科目之后才可以进行全面的专业课备考,提前联系上届研究生师哥师姐寻求专业课内部资料的帮助,也可以在考研论坛上免费下载一些学校的专业课内部资料,虽然论坛上免费下载的专业课资料不是很全,很系统,但是多少也是可以了解一些重点范围的。
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专业的考研考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
635历史地理学与中国历史地理
857自然地理学 、858中国通史概要
备注:
考试科目④中自然地理学、中国通史概要任选一门。复试为综合面试。
Ⅶ 求问复旦大学历史地理考研初试科目
历史地理学参考书目
● 中国地理学发展史
1. 王成组:《中国地理学史(先秦至明代)》,商务印书馆,1988年增订第2版。
2. 赵荣、杨正泰:《中国地理学史(清代)》,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 工具书
3.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共八册),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4. 辞海编纂委员会编《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2版。
5.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编委会编《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6. 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其中的“历史地理卷”为谭其骧主编)
7. 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最为详实;其中相当多的词条内容来自大部分未曾公开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资料卡片)
● 历史地理学基本知识的学习
8. 邹逸麟编著《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9. 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Ⅷ 考研:关于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就目前中国的历史地理学科发展来说,还属于历史学的分支学科,所以考回研初试就考答三门,历史学统考(就是全国一张卷),政治,英语。复试可能每个学校有所差别。你可以再查查那个学校的历史地理比较好,然后在报考。
Ⅸ 历史(中国史)和地理(人文地理)专业哪个的就业率好点,我想考研
都是学术性的专业,相对来说,人文地理吧,讲道理这俩你都是争取留校比较好
Ⅹ 历史地理学考研,国内哪些学校可以考这个专业,考试的范围是什么(=@__@=)哪
历史地理方向 大概招历史学硕士的学校里面一半的学校都有招收 具体去查回看报考院校招生简答章
比较传统的 实力比较好的如 陕西师大 西南大学 暨南大学 复旦大学 北京大学 武汉大学 厦门大学 四川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人大等
考试范围要去查看各学校官方网站的招生简章 每个学校考法不一样
厦大这个 按照你给的情况 考试范围是 中国史+世界史 考历史学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