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
『壹』 兰州大学的李吉均院士曾获过哪些奖
李吉均是地理与地貌学家,四川彭州人,毕业于南京大学,1991年被选为中科院院士。2020年7月号,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下面盘点一下李吉均院士所获奖项。
除此之外,李吉均院士与其他院士合作,共同编写了《西藏冰川》与《横断山冰川》两本专著。书中详细记录了青藏高原地区和横断山地区冰川的分布区域性质及其变化过程。书中阐明了冰川的变化与气候有关,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李吉均院士是善于研究和发现事物的人,截止到2015年,李吉均院士先后写了200多篇论文。
李吉均院士为我国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研究资料,缩短了研究冰川的时间。虽然他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与思想成果还留在世上。
『贰』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第一届
聂卫平:来国家围棋队副总教练;自
魏书生:辽宁盘锦实验中学校长;
王振国:吉林通化长白山抗癌药物研究所长;
勾艳玲:黑龙江哈尔滨市电讯局话务员;
杨吉奎:辽宁大连渤海水产公司总经理;
黄志红:浙江省体工队田径队运动员;
李登海:山东莱州市玉米研究所所长;
李润虎:兰州军区某部军械修理所志愿兵;
马钦泽:成都军区空军后勤部被服厂厂长;
郑渊洁:著名童话作家
『叁』 第一届 地球小博士 地理科技大赛高中组试题
第十二条 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释义】 本条是对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的规定。
一、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水资源的组织体系和权限划分的基本制度,是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以及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组织保障。改革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是这次《水法》修订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水资源与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不同,它是一种动态的、可再生的资源。流域是一个以降水为渊源、水流为基础、河流为主线、分水岭为边界的特殊区域概念。水资源按照流域这种水文地质单元构成一个统一体,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水量水质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这就要求对水资源只有按照流域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才能妥善处理上下游、左右岸等地区间、部门间的水事关系。水落石出资源的另一特征是它的多功能性,水资源可以用来灌溉、航运、发电、供水、水产养殖等,并具有利害双重性。因此,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各项活动需要在流域内实行统一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才能兴利除害,发挥水资源的最大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目前,以流域为单元进行水资源的管理已经成为世界潮流。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的《二十一世界议程》指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与水量两个方面,应当在流域一级进行,并根据需要加强或者发展适当的体制。我国重要江河均是跨省区的流域,这一自然特点使得协调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关系显得更为重要。
三、1988年制定颁布的原《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为推进我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由于对水资源的权属管理部门与开发利用部门相互间的关系和职责划分不清,没有明确流域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导致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和职能错位的现象并存,“多龙治水”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一是流域按行政区域分割管理;二是地表水、地下水分割管理;三是水量与水质分割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在实践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不利于江河防洪的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和统一指挥。例如有的地方在汛期上下游、左右岸各自为政,只顾自保,不顾整体,影响全局的防汛抗洪工作。二是不利于水资源统一调度,统筹解决缺水的问题。例如一些地区在枯水期争相抢水,还有一些上游地区大量引水,造成下游地区江河断流、无水可用,给下游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损害。三是不利于地表水、地下水统一调蓄,加剧了地下水的过量开发。据统计,全国地下水多年平均超采量67亿立方米,已经形成164个地下水超采区。四是不利于城乡统筹解决城市缺水的问题。五是不利于统筹解决水污染的问题。目前我国跨区域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局部治理,特别是下游地区治理无法真正改善江河水质和水环境,只有上下游统一治理、统一水量调度才能取得成效。六是不利于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综合效益的发挥。新《水法》根据水资源的自身特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一些国家水资源管理的通行做法和经验,按照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管理相分离的原则,确立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四、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核心是水资源的权属管理。新《水法》明确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为了实现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全国水资源的战略规划,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为了实现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主要江河、湖泊设立流域管理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我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在主要江河设置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流域管理机构,例如1935年设立的扬子江水利委员会、1933年设立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和1929年设立的导淮委员会等。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为了加强对大江大河的规划、治理和管理,在长江、黄河、淮河等流域成立了流域管理机构,其间机构几经变更。到目前我国在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海河、辽河这六大江河和太湖流域都成立了作为水利部派出机构的流域管理机构,行使《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水利部授予的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新《水法》对流域管理机构在水资源监督管理方面的职责进一步作了明确规定,具体包括:(1)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和水功能区水质状况的监测。(2)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以外的其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江河、湖泊的流域综合规划和区域综合规划的编制。(3)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江河、湖泊上建设水工程的审查。(4)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以外的其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区划。(5)管辖权限范围内的排污口设置审查。(6)管辖权限范围内的水工程保护。(7)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量分配方案和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的制订以及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计划的制定。(8)管辖权限范围内的取水许可证颁发和水资源费收取。(9)水事纠纷处理与执法监督检查等。
五、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工作。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实行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还必须紧密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水法》规定的流域管理机构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水资源监督管理上的一些具体职责还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配套行政法规或者政府规章进一步界定。按照《水法》的有关规定,借鉴国外流域管理的功能经验,从总体上说,流域管理机构在依法管理水资源的工作中应当突出宏观综合性和民主协调性,着重于一些地方行政区域的水行政主管部门难以单独处理的问题,而一个行政区域内的经常性的水资源监督管理工作主要应由有关地方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实施。地方在维护全国水资源统一管理、水法基本制度统一的前提下,也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地方性水法规和有关政府规章,制定有利于本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府和有关规划、计划,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肆』 2011中国重要成就
1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3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去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
4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这些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极大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奋勇前进。
『伍』 第一届国家科技成果进步奖怎样查查
科技进步奖奖励中国自然科学奖与中国发明奖奖励范围之外的成果。根据1984年9月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奖励条例》,主要有以下六类:第一类是属于...
『陆』 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奖袁隆平500万
不是你理解的.
根据财政部和税务总局的文件,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奖金不需要交税,是完全奖给个人的,至于获奖人分给课题组其他成员是个人的品质问题
『柒』 中国的第一个科技成就是什么
两弹一星、火箭、战略导弹、巨型计算机
『捌』 2000年,袁隆平获得了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会说什么,写一写........
最大的步子(一步登天 )
最大的差别( 天壤之别 ) 最大的变化( 沧海桑田内 )
最长的一天(一日三容秋 )
最宝贵的时光(时不再来 ) 最贵的稿费(一字千金 )
『玖』 求知~~ 2010 中国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名单及简介~~~~~谢~~~~~~~~~~
中国两位耄耋之年的知名科技专家师昌绪、王振义,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摘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他们颁发了奖励证书。
著名金属学及材料科学专家师昌绪1920年11月生于河北省徐水县。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1948-1955年留学美国,获欧特丹大学冶金博士,而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1955-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从事高温合金及高合金钢研究,领导研制出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等多项成果,并得到推广应用,曾获国家级科技项7项、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国际实用材料创新奖等。
多年来,师昌绪一直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工作,在中国率先开展了高温合金(航空发动机核心材料)及新型合金等材料的研发;在金属凝固理论方面发展了低偏析合金技术;组建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大力提倡传统材料与新材料研究,推动中国材料疲劳与断裂、非晶纳米晶等学科发展;提出中国应大力发展镁合金,倡导并参与中国高强碳纤维的研发与应用。
师昌绪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曾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中科院金属所名誉所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主席等。师昌绪重视人才培养,在他领导的研究团队中,多人已成为材料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著名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1924年11月生于上海,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等职,现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一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在60余年从医生涯中,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做出重大贡献。他成功实现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治疗新策略,奠定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上海方案”,树立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成功典范;建立中国血栓与止血的临床应用研究体系。
1994年,王振义获国际肿瘤学界最高奖——凯特林奖。他还获得瑞士布鲁巴赫肿瘤研究奖、法国台尔杜加世界奖、美国血液学会“海姆瓦塞曼”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首届何梁何利科技奖等。王院士医德高尚,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培养出一批优秀血液学专业人才,至今仍工作在医、教、研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