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人文地理
A. 中国地理世界之最要详细
1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 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3 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内高原
4 世界海拔最高的盆地:柴容达木盆地
5 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
6 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喀顺湖
7 世界樟脑产量最高的地区:台湾
8 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9 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黄土高原
10 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青藏高原湖区
11 世界最高的咸水湖: 西藏纳木错湖
12 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雅鲁藏布江
13 世界含砂量最多的河流:黄河
14 世界最早的水闸式运河:广西灵渠
15 世界最著名的涌潮:浙江钱塘江潮
16 世界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17 世界最长的城墙:中国万里长城
18 世界围的面积最大的城墙:明代南京石头城
19 世界最高北回归线标志塔:广东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
20 世界最大的陨石雨和陨石降落地:吉林省
21 世界流动沙土面积百分比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B. 人文地理学与旅游管理关于的本质区别在哪
人文地理下的旅游规划方向大部分院校都是做区域的旅游总体规划的、控制性详规较少,不过现在也有做的,属于规划类的,但又不是纯粹的规划,做的都是战略性规划,一般可操作性不强。而旅游管理中的旅游规划方向大多是去规划设计院,但绝大多数的旅游规划设计院都是私企,而且偏重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的人更吃香,要学好制图。而旅游管理中还有旅游经济方向,大多是去旅行社、酒店,其他的经济类的行业也有可能,我觉得选择可能更多一点,比如酒店管理。我们地学考研中心的老师为带向详细的介绍。
从考研的难度来讲,旅游管理难考,人文地理好考,因为旅游管理属于工商管理类,分数高。人文地理属于理科类,分数低一些,容易考。另外,招旅游管理研究生的高校少,招人文地理研究生的高校多。
首先,我先做个猜想,考人文地理旅游方向的同伴们,之所以没有选择旅游管理,也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数学不好吧。旅游管理其实在几年前是不考数学,现在也是强制规定考数三了。而人文地理下面的旅游可以选择不考数学。目前,据我所知,开办人文地理硕士点的学校有50多个,其中多为师范类院校,而不考数学的学校大约有20个,其他的学校或者考高等数学,或者考数学四,难度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其次,我必须告诉你,不管是人文地理还是旅游管理,从就业上来说,都是不是很好的,至少不是所有专业中就业率较高的那一类。所以你想靠考旅游方面的研究生而获得更多的Money,那你可能徒劳了。
再者,从源泉上来说,旅游本就是处于一个很模糊的学科定位。旅游的起源也是模糊的,很多学校旅游是依靠地理、历史、烹饪、林学、园艺、管理、交通、经济等学科建立起来,目前旅游管理划分为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但是对于此划分的争论还是很多的。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和管理学、心理学等结合,甚至可能独立成为一个一级学科。
最后,我会附上一些一些学校人文地理的介绍:
一、旅游区位因素分析:
前段时间,看了2008年第三期《旅游学刊》,上面有一篇按省来分析旅游区域发展现状的文章。其中,作者列出了我国各省A级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就业人口的数据。我对其进行了分析,假设每项的第一名得10分,第二名得9分,依此类推,十名之后不得分。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浙江总分33分,江苏和山东均为30分,广东为29分,北京得分28,其他省份与此差距较大。所以,我国旅游业发达省份在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北京,并且短期内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会影响当地教育发展方向,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所以以上五省的旅游学科也是比较强的,比如中山、北京二外、浙江、南京大学等等。而从就业上来讲,毕业后本地就业比外地就业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建议大家选择以上五个省份,或者至少是与他们相邻的省份报考,大致可以概括为京津唐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二、开办人文地理的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海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河南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兰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延边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重庆师范大学。
以上学校中,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等拥有人文地理博士点。
人文地理重点学科在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好像07的重点学科中没有北大人文地理了,而是地理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了),可见人文地理的老大老二在这两个学校了,而老三一般被认为了南京大学。而实际上,北大、中山、南京、北师、华东师都是很强的。
北大吴必虎,中山保继刚,被认为是当代地理学科领军人物。而北大王恩涌,南开李天元,河南大学的李小健,湖北大学马勇,安徽师范大学陆林,华中师龚胜生,东北财经谢彦君都是名师。
三、不考数学的人文地理:云南师大,云南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上海师范,贵州师大,湖南师大,华南师大,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师大,贵州师大,安徽师大,中国地质大学,云南师大,西安外国语学院,青海师大,福建师大,江西师大,华中师大,山西师大,河北师大,曲阜师大、辽宁师大,宁夏大学,山西大学,湖北大学,广州大学,聊城大学,鲁东大学,还有一些农大,如湖南农大等,但不考数学在第一志愿不能录取时,调剂是个问题,因为多数学校的地学还是要求数学的。所以实际上,如果你想不考数学的话,人文地理好学校也就没有几所了。所以,想考更好的人文地理,还是学一下数学吧,很多学校的数学只是一本高等数学而已,没有概率和线代。还是主要来讲讲这些完全不考数学的学校吧。
四、学校简介:
上面这21个学校,部分学校的人文地理还是不错的。比如福建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
福建师范大学,拥有人文地理博士点,全国排名也在百名之前。
湖北大学,有马勇在,跟他学旅游规划还是不错的选择,湖北大学旅游发展规划研究院具有全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
湖南师范大学,位于我国文化娱乐经济中心——湖南,该校旅游文化研究作的不错。
华南师范大学,211工程建设院校,位于广东,此地有诸多旅游好学校,如中山、暨南、华南师,想必之间交流还是不少的。
华中师范大学,前文提过,名师龚胜生在那,也有人文地理博士点,211学校。
辽宁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博士点。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特色院校,合并了建国以来第一个旅游特色专科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很多旅游爱好者的向往之地。
武汉大学,985,人文地理博士点,其实比较侧重GIS。
西安外国语大学,也许又是一个你没有听过的学校,《人文地理》杂志就是他们办的,若没有一定实力,他们也不敢叫这个板。
西南大学,重国土,号称西南地区国土NO1。
云南师范大学,位于我国未来边贸旅游发展重地(南宁、昆明、黑龙江)之一。
浙江大学,旅游学科很强,人文地理下有浙江大学风景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属全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全国仅有17家。、
五、谈谈旅游管理排名:
A+的有中山、北京二外、浙江、云南,
A等有东北财经、华东师范、陕西师范、四川大学、桂林工学院、南开、武汉大学、华侨大学、西北大学、人大、西安交通、中南财经、厦门、复旦;
B+ 等 ( 28 个 ) :暨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湖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广西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大学、青岛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河南大学、燕山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B 等 ( 27个 ) :西南财经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昌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东商学院、北京工商大学、西南大学、扬州大学、山东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新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广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山西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学院、西南林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山东师范大学。
介绍一下A等以上院校的旅游学科依托,中山大学的旅游管理依托管理学、地理学,北京二外依托外语和经济学,浙江依托管理学,云南大学依托经济学,东北财经依托经济学,华东师范依托地理学、历史学,陕西师范依托地理,川大依托历史、桂林工学院依托地质学、南开依托经济学、武大依托历史、华侨大学依托地理和管理、西北大学依托经济、人大依托管理学、西安交通依托管理、中南财经依托经济学、厦门依托历史学、复旦依托历史。
一方面,各校都是从自己过去的强势学科来发展旅游学科;另一方面,各校旅游可能侧重方面也是他们的依托学科。
人文地理学与旅游管理关于的本质区别在哪?而考虑到区域优势,西部院校更适合做科研,如果追求就业,那么就到东部院校吧!其实研究生阶段关键看自己的学习和导师的项目情况,和学校好不好关系真的不太大,呵呵,洋洋洒洒,没什么系统,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更多点击人文地理学考研院校经验怎么样
C. 学文应该怎样才能考上中国人民大学
我自己就是文科生,上了人大。不知道你是哪个省份的,我们省当年是17万考生录取40人,基本上得在全省前九十才有可能上人大。你得先定位自己的目标,不要仅仅和学校的同学比,你是和整个省一起竞争。文科学习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语数外,争取过400,因为这几门相对变数不大,高考中不容易出变数。而文综中的地理也是重中之重,更偏理科性质,因此基础OK,变数也不大。你应该给自己设立确切的目标,每个学期的每一段该怎么做。
语文重在积累,而且模板化比较强,我建议你弄个积累本和改错本,从现在开始把语文各个部分的题目整理出来,比如语音、错字、病句、阅读,每次的错题和难题都往上放,隔一段时间就总结一下,会很有用。此外诗歌和文言文我更倾向去看古文观止和唐宋诗词,课外的积累会让你做题轻车熟路。至于语文作文,其实来来去去就那么几套思路,你熟悉每种文体,多读课外读物,积累素材就可以了。
数学方面跟着老师走,课外选好教辅资料就可以了,要多做高考题。文科数学其实挺简单的,关键在于举一反三。我觉得五三模就挺好的,每个知识点对应的考题都放在一个单元,你完全可以进行总结,同一类型的题目放在一起,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一个知识点容易考的题目变换类型就那些,题目招数你就一目了然了。最重要的还是错题本,基本上每个科目你都得弄个错题本。不仅仅是要改正,关键是要总结错误原因、考点、类似考题比较,这样才能查漏补缺。
英语技巧性强,不是一个知识,你必须经常用才不会遗忘。我觉得课本肯定得吃透,比如生词的考法、词组的汇集、语法和句型,这都非常重要。比如你看到take off的时候就应该把所有的take 的词组总结在一起记忆,多查字典,推荐用牛津高阶和朗文,这些东西的积累都有助于你单选、阅读、玩填,并且还可以为你的作文累计好词好句。单选考的是词汇,这个就靠记忆了。完填重在做和改,做可以按照你自己的方法按时完成就行了。改一定要仔细,你可以对答案后,对每个选项进行总结,为什么会错,同时查阅生词,对形似词汇进行总结,放在总结本上。接着对文中生词、词组、难句用记号笔划出,可以作为以后作文的累计。这个工作很碎,可能要个四五十分钟。不过你只要试着这么做一个月以上,我觉得你肯定会大大提升。阅读的做法和这类似,可能就是更多要相同题目总结,比如归纳段意题、推理题不同题型做法有哪些不同,哪些文章适合先看题再看文,这个都需要你实践了一个个总结,做得好往往是积累了又能举一反三。至于作文,我认为比较简单,就是要学会替代,比如说大量这种表达,可以用a lot of/ a great many of= manifold 许多 – abundant/ ample(充足) / copious(大量的)/ numerous/ innumerable(不计其数)/ myriad 很多/ a multitude of/ multitudes of/ a myriad of,这些你必须随口即来。
至于文综,我稍微说下地理吧,地理的学习和数学类似,掌握知识点,然后做题就可以了。你需要把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区别对待,自然地理需要你对地图极为了解,你能随手画不同经纬度经过的区域、中国铁路图等等,然后要对分析不同区域的方法总结,来来去去就是地形、水文等等,然后人文地理中更多就是知识点的记忆。我知道可能比较难,但一定要反复记忆,尽量补上自己知识点的漏洞。最好自己结合笔记把所有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同时做好改错和知识点的对应,同样题型的整理。
政治和历史我应该不用说了把,也就是记忆再记忆了,做题总结再总结了。
总的来说,文科学习就是要不断积累,做题,改错,总结的过程。你需要有很强的毅力和耐心,做好改错本,选好教辅书,认真听讲,或许是累了点,但是一定会守得云开见月明。此外,如果你能弄到自主招生的名额一定要争取,我身边也有同学自主招生进了人大,这个机会还是很不错的。加油~
D. 我国人文地理和区域经济哪些学校的实力强点
中山的人文地理很好了
不过分数也是超高的
其他的也没怎么听说
有同学考华南师内范的--
不过据容说也不怎么样--(说研究经费不多)
其他的也搞不清楚了
觉得也没什么了
好象所有的这些专业都差不多似的--
不过现在买的最好的高教版的那本<经济地理学>的作者李小建现在在河南财经学院做院长
E. 中国人民大学有人文地理研究生专业吗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历史地理学
F. 国内知名人文地理学研究者有哪些院士、教授等
陆大道: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地理学家、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顾朝林: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建设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名与行政区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教育部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
保继刚: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广东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旅游学院院长。
袁书琪: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暨地理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地理交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营销学会旅游营销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旅游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地理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教育学会理事暨地理教学研究会会长、福建省区域地理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旅游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交通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政府旅游发展顾问。
吴传钧:
地理学家、经济地理学家、人文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他在学科建设、学术组织、人才培养以及地理学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均有重要建树。是我国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奠基者。在基础理论建设方面,他提出经济地理是自然—技术—经济三结合的边缘学科,地理学的中心任务是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发展趋向和优化调控等的新论述。
李旭旦:(1911~1985),中国地理学家。1911年9月8日生于江苏江阴,1985年7月8日卒于南京。1934年中央大学地理系毕业。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进修,获硕士学位。1939年回国后曾任中央大学地理系教授、系主任,南京大学地理系主任,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主任。先后担任《地理学报》总编辑和《地理知识》主编。1983年任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致力于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理论的研究,他在普及地理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译著有《人地学原理》(与任美锷合译)、《地理学思想史》等。著有《白龙江中游人文地理观察》、《中国地理区之划分》等。主编有《人文地理学概说》和《人文地理学论丛》等。
G. 好想了解一下重庆的一些人文地理
重庆不属于四川,为什么有冠名四川的单位可以看下近几十年的历史书。四川发生地震一般对重庆影响不大,大多数无感。想去那边读书需要先考个那边的学校
H. 人大环境学院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难度谢谢指教。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往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调剂,而且这两个地理专专业很需要地理信息系统属专业的毕业生。但是对于您的考研分数来说,调剂到A区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很多地理相关专业的学生需要调剂,你的分数不占优势,但是对于A区的浙江师大、山西师大、江西师大还是有一定希望,而且这些学校每年报考人数不多,调剂名额较多,但整体实力不强。去B区的学校可能性很大,但是B区学校都不太好,个别有特色的学校可以给你,如果他们需要调剂名额的话。西南林业大学不错,地理信息系统有特色,但学校没有博士点。
总之,调剂过程很麻烦,也不一定能够去成想去的学校,所以要广收集信息,多和调剂院校联系。
I. √【考研: 人大 区域经济学 OR 北师大 人文地理学】
看到你的提问,其次你自己心中已经有数,只是要让别人更加肯定你的想法。
谈谈我个人的看法。我是99年考上大学的,当年是第一批广东省“3+X”高考,当时我选地理和物理。因为这两科我比较喜欢,特别是地理,150分的卷考个130分很轻松。为什么我要说这个,因为我觉得学地理非常简单,记住一些基本的知识点,然后才能从点——线——面来分析问题。从这一点来说,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大同小异,都是基本一方水土养一方经济。人文地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大概也就是初中和高中地理所学的哪些,学习的技艺是多看地图,所有的知识点都承载在地图上,这一点有点像小孩子看图识字。在脑海中记住一张地图和地球仪就足够了。到80岁,依然不会忘记。
人文地理主要是气候,水文,植被,矿产的反映。
经济学是基于人文地理,但层次更高,理论性比较强。
说点题外话,你现在可能很难选哪个专业,再过几年当你踏出校门的哪一刻你就明白。
需要我能给你一些支持,但前提是你讲多一些关于你的信息,你不喜欢的专业?那你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擅长的又是什么?你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说到底还是那句大话,我要做什么样的人,而不是我想做什么样的人?其实这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说起来很简单,但要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评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踏出校门已经有七年了,去年的时候才算比较了解自己,特别是自己的人格,这样才能比较清楚自己的人生轨迹是怎样走的,比在原地绕圈子强一百倍。其实任何一个人每天都在做四件事,家庭,事业,人际关系,健康。把这四件事做的好甚至完美,超越完美,就是成功。
人需要一些沉淀,然后才能明辨是非,你也一样。生命的长度也许不可能加长,但生命的宽度却可以拓大,关键在选择。当你在自己的人生蓝图上随心所欲绘画一些年之后,会明白,选择比努力奋斗更重要,选择是人生的路线的拐点。
至于兴趣,一个人没有兴趣爱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兴趣对比自己的定位是显得微不足道。兴趣能当专业来做当然非常爽,但按当前我们国家的教学环境,不太可能为你兴趣爱好圆梦。学校适当的非常好的人,基本上在社会这个大熔炉并不怎样,这是实话。
话说的有点长,又离题万里,来点正经的。边工作边学习是一件最好的事情。当自己独立的时候,我们才有资格去言其他。出来工作一两年,回头看看自己走过哪些深深浅浅的脚印,然后一头扎进学校,比混混沌沌走路来的更快乐更有成就感。先说到此。
下面是我写的关于人格的一些总结,也许对你有所启发。网址是http://z..com/question/101366845.html
J. 中国人民大学的区域经济学VS中山大学的人文地理学应该选择哪个
选择中国人民大学的区域经济学吧。
读经济类专业,这个所带给你的肯定非中大可比。
至于你内担心会容造成哪一样都学艺不精,这个毫无必要。除非搞专题研究,到了工作之后,你会明白:你的知识结构远不能满足要求,还是需要再学习很多宽口径的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