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中国军事地理环境特征

中国军事地理环境特征

发布时间: 2021-02-26 12:21:17

1. 简述中国地理环境基本特征

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植被,动物等方面进行简述。比如中国的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等

2. 试述中国军事地理环境类型的基本特征分区以及进行国内军事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

网络间谍啊

3. 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1、区域位置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2万多千米。

2、地势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复杂多样,各类地形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是:山地33. 3%,高原26%,盆地18. 8%,平原12%,丘陵9. 9%。地势自西而东构成三级阶梯:西部有世界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地势最高,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由极高山和高原面组成,有“世界屋脊”之称。

3、地貌

中国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巫山和横断山等山脉。

4、河流

主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淮河、海河、辽河、雅鲁藏布江、塔里木河、澜沧江、怒江、闽江、钱塘江、韩江、鸭绿江、图们江、汉江、湘江、赣江、浊水溪、南渡江、滦河、弱水、疏勒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及京杭大运河、灵渠、胶莱运河、里下河等运河。

5、气候

中国的气候复杂多样,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气候类型,从南到北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气候带。

(3)中国军事地理环境特征扩展阅读:

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

1、矿产

中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矿产171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57种。其中钨、锑、稀土、钼、钒和钛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煤、铁、铅锌、铜、银、汞、锡、镍、磷灰石、石棉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2、土地

中国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3、森林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0.69亿公顷,蓄积24.83亿立方米,居世界首位。

4、水资源

中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4.2%,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29万立方米。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在第88位。

5、动物

中国是世界上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陆栖脊椎动物约有2070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的9.8%。其中鸟类1170多种、兽类400多种、两栖类184种,分别占世界同类动物的13.5%、11.3%和7.3%。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

4. 我国地理位置和环境意义是什么中国环境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我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的地理意义

地理位置:
从世界上看——位于从东西半球来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她位于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为止关系看,她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地理环境: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冬季南方比北方温暖.
全国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全年温暖湿润
西北地区:干旱
青藏地区:高寒

环境特点:
1邻国众多政治格局多极化2陆海兼备自然环境差异大3东强西弱经济发展不平衡4各国间矛盾交织军事冲突次数较多

阶梯分布地理意义:
一、有利:
1、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携带大量的水汽,深入到内陆较远处,改善了农作物、林木、牧草生长的水分条件。
2、向海倾斜的地势,使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河从西向东流向海洋,不仅沟通了东西交通,也沟通了南北方沿海、远洋航运与内河航运之间的联系。
3、在地势高一级与低一级阶梯的交界处,形成河流的多级落差,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
4、复杂多样的地形,有利于发展多种产业和农业生产各部门的综合发展。
5、东部大平原大体连成一片,大多是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有利于耕作业等生产的发展,成为我国开发程度高、经济文化发达、人口稠密、城镇密集的地区。
6、有很多重要的旅游资源。
二、不利:
阶梯状分布的地势,使我国东西气候等自然条件差异增大。海洋的暖湿气流不能到达青藏高原内部及其以北的塔里木盆地等地,降水稀少,水资源贫乏,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5. 从军事地理角度分析我国地理环境对我国安全形势的影响与对策(可选取我国地理环境中的一个内容展开,如地

分析出来,有没有奖励?

6. 军事上中国地理基本常识

与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有关的地理事实、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统称。是国家和军队统帅与总参谋部以及各级司令部必须研究的内容,中国古代称“地利”。
公元前7世纪的兵书《军志》有:“失地之利,士卒迷惑,三军困败。饥饱劳逸,地理为宝”。清代施永图编撰有《武备地利》一书。
中国历史上与地利相似的用语还有“地势”、“形胜”,如《 史记 ·高祖记》有:“ 秦 ,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近代,又称“武事地理”、“兵要地理”,主要是指地球表层存在的与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有关的地理事实和地理现象,其空间范围相当于大气圈对流层顶至岩石圈沉积岩底部之30—35公里,有时也扩及到海洋底部、陆地深部和外层空间。
由于太阳能在地球表面和控制地球活动的内能在各处分布不均,地球表层各处的地理环境存在着明显差异,成为对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具有不同影响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环境。探索地理环境对军事行动与国防建设相互关系规律的学科,称军事地理学。它是人类在长期武装斗争实际中认识、利用地理条件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是对军事与地理关系的规律性认识,对于科学地指导国防建设和军事行动等方面的地理研究有重要意义。
我国地大物博,我国基本上涵盖了各种地形,我们有平原 ,高原,山地,海岛,等等地形。在军事上对我国提出了很严峻的要求,从发达国家来看,对于各种不同的地形来说,作战基本上分给不同的兵种,或者着军中,比如美国,两栖登陆战,和城市作战,以占领为任务一般交给海军陆战队。而类似于二战时期的大兵团机动化作战,以消灭敌军为目的的一般交给美国陆军。同时他们在获得空军和各兵种航空兵的支援,以及国民警卫队的配合,来完成作战目标。
但是对于我们国家虽然依然也有这样的兵种,军种,想海军陆战队,空降兵,和陆军战甲部队。但是如果只依靠这些部队,我们一是再局部很难形成优势兵力,二是无法向他们提供完整的武器装备(不是说我们没有,而是没钱),所以这些部队大部分一般只作为中央直辖的反应力量。小部分在各军区成为突击力量。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大军区制。也觉是说一个军区的部队在正常情况下在本军区地区驻扎,换防,训练。部队对本军区的情况可以说说是了如指掌。一旦作战就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我们所看到的演习中所进行的部队长途运动,集结,和作战的科目,以前基本上只有海军陆战队,空降兵,和陆军战甲部队这类似的部队,但是现在来说我国经济发展很好,部队装备水平越来越高,那些往往要还换装的部队也要参加这种训练。实际上地形对于我国军事上来说还是限制了很多。我们经济不到位是很难打破的,在这也不是一会两会能说完。
军事上中国的地理位置比较可靠,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在亚洲最东部,全国3分2的面积是高原,其余多为丘陵,利于打游记战,但对机动部队的大规模作战(如闪电战)比较不利,且位置有限,这对于依赖机动部队作战的国家是不利的因素.而且中国在南北处有长江和黄河做为天险,易守难攻,是要塞地位.但不足处是政治中心北京过于靠近大陆边缘,容易遭受严重打击,而且地理位置对机动部队作战较为有利,所以成为致命的缺憾!

7. 中国的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还有形成原因。

我国地理环境的特点,最突出的是:

1)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季风环流使东亚大气运行发生明显改变,也大大改变了气候要素的组合形式与分布规律。季风的强弱和影响的范围,各年不同,各月不同,但季风在一年中的交替和南北推移,对我国自然景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东部和西部的差异以及东部季风区自然地带的南北递变,在很大程度上受季风的控制。我国亚热带有着广阔的面积,从南到北跨纬度12°之多,我国的亚热带植物在世界同类植物中所占面积也最大。广大亚热带地区不像世界同纬度许多地区那样表现为荒漠或草原,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在高温季节降水丰沛,气候温暖湿润,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发达地区。

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有很大比重。青藏高原雄踞我国西部,高原上耸立着许多著名的高大山系,位于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占国土面积的25%。我国东部有广阔的平原,其间也散布着许多中山、低山和丘陵。在自然地域分异中,水平地带与垂直地带犬牙交错。不同水平地带内的山地各具不同的垂直带结构,从而加深了我国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我国自然地域分异具有世界罕见的独特性。特别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500米,面积约为国土总面积的1/4。它的存在极大地破坏了通常的水平地带结构。高原上的土壤、植被既与同纬度低海拔的水平地带不同,属于垂直地带性的高寒类型,又与同纬度的山地土壤植被有明显区别。而类型相似的土壤植被在高原上分布的海拔界限也远比同纬度的山地为高,植被的旱生性也比同纬度的山地强烈。

3)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土壤、生物资源丰富。在我国,某些从地质时期(主要是新生代)承袭下来的因素,在现代自然界中仍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第四纪冰川作用远没有欧洲、北美同纬度地区那样广泛、强烈,生物演化受到的影响较少,所以生物种属(包括特有种属)特别繁多,地理成分复杂,分布亦比较混杂。古代红色风化壳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但甚至在大兴安岭还可见到。在现代土壤中也可能反映古代红色风化壳的残留特征。对历史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许多自然痕迹,必须和现代自然过程比较才能获得合理的解释。

4)人类活动使自然界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历史悠久,长期的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或延缓了自然景观的演变过程,强烈地改变着自然面貌。

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开垦草原,砍伐森林,疏干沼泽,圩湖筑垸,围海造田,修塘筑堰,开河修渠,在祖国大地上开拓了十多亿亩耕地,培育了许多作物和牲畜品种,建成了都江堰、大运河等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解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生产,改造山河,使过去经常泛滥成灾的黄河、淮河、海河等重要江河得到了治理,修建了许多水库、分洪、滞洪和水利枢纽工程,发挥了防洪、灌溉、发电、运输等多方面的综合水利效益。营建了大面积防风固沙林与海防林,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也使祖国的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但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复杂的,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由于带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也使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产力低下,固然有其自然因素,但和历史上砍伐森林、滥垦草原、破坏植被等人为因素也直接关联。严重的水土流失,又引起黄河下游的河流演变与洪水泛滥,造成华北平原的旱、涝、盐、碱、风沙的危害。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地和浑善达克、科尔沁等地沙丘的出现,也是人类活动破坏草原使草场退化,风沙漫延的结果。不合理的砍伐,过度的捕猎,使森林资源、野生动物大为减少,甚至绝迹。二三百年前祁连山“野牛出饮,数以千计”的情景,已不复见。大兴安岭的黑貂、麋鹿(又名四不象,Elaphurus dividianus)也已绝迹。我国林木种类丰富,但森林覆被率只有12.98%,和世界许多国家相比,和经济建设对木材的需求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8. 中国地理在军事上的特点

中国地理?从地形方面分析一下吧。
我国地形否则,分开来说说吧,
中国东北方平原地形,一马平川,难以防守,一旦对方强势进攻,往往守不住。因此,俄罗斯经常南下,在东北占领了我国大片土地。而日本多次从旅顺、大连等地进入,直接进攻占领东北领土。
而华北平原同样如此,一旦攻陷东北,只有一个山海关阻挡,在冷兵器时代倒还好,近代以来,难以呈现作用,若东北沦陷,平津则危险!
若是从海路,近代中外战争,多次有军队从渤海直接攻入,天津登陆后直接威胁北京。因此,山东和辽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必须镇守住渤海。
南部上海必须守住,否则,沿长江而上,半边中国危矣!上海位于长三角平原,本来并不好守。不过,由于上海乃大城市,可以巷战。浙江、江苏也是平原,古代倭寇多次在此骚扰,说明较难守。
再向南,福建江西等地多丘陵,难以行军,且易守难攻,故,很少见有外国军队从福建等地登陆,而共产党也是在这些地方建立了许多革命根据地。
而广东地形将平坦,且多良港,难以守住,近代多有从此入侵我中国的。
至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冷,少有从这里进攻的,只有印度与以前的英国人比较喜欢找茬。
新疆虽然气候恶劣、多沙漠,但是居住民族复杂,附近国家较多,事情也较多。地形比较平,只要受得住气候进攻不难。俄罗斯在这里占领了我国许多土地。
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用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