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的国家地理标志
『壹』 现在飞天茅台的执行标准是什么
我国的酱香型白酒执行国家标准为GB/T26760-2011;液态法白酒执行GBT20821-2007(用食用酒精做的酒)、 固液法白酒执行GBT20822-2007(用食用酒精与固态法白酒一起勾兑的酒)。有细心的茅台粉丝会发现:贵州茅台酒不执行酱香型白酒执行国家标准!贵州茅台酒为什么不是执行酱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小六就深入地与大家分享一下这是什么原因?
学习了这个文章,不知道大家了解得如何呢?鉴于文章篇幅比较长,茅台酒的其他一些详情,小六就不一一在这里分享了,要是想学习更多的,大家与小六一起交流探讨哦!
本文版权归属作者deyujiuye666所有!
『贰』 茅台酒的产地是哪里
茅台酒出产于贵州仁怀市赤水河畔茅台镇。
拓展资料:
茅台酒独产回于中国的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答茅台镇,是汉民族的特产酒,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酒之一。1915年至今,贵州茅台酒共获得15次国际金奖,连续五次蝉联中国国家名酒称号,与遵义董酒并称贵州省仅有的两大国家名酒,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有"国酒"之称,是中国最高端白酒之一。
茅台酒的商标,最初用木刻印刷,只是在一个花瓣形的图案内,书写“贵州省茅台酒”几个楷书字样而已。后来才改为连史纸铅印。商标定名:成义酒房为“双德牌”,荣和酒房为“麦穗牌”,恒实酒房为“山鹰牌”。1952年统改为“工农牌”。
1954年后,分为内销和外销两种商标:内销为“金轮牌”,外销为“飞天牌”。文革时期曾一度改为“葵花牌”,旋又恢复“金轮牌”、“飞天牌”,一直沿用至今。
『叁』 贵州茅台酒
贵州茅台来酒的风格质量特点是“自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风格来自于历经岁月积淀而形成的独特传统酿造技艺,酿造方法与其赤水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相结合,受环境的影响,季节性生产,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保留了当地一些原始的生活痕迹。
茅台酒是中国的传统特产酒。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同时是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也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肆』 为什么飞天茅台酒执行标准是GB/T18356
GB/T 18356-2007是国家专门为贵州茅台酒出的一个地理标志产品的国标推荐标准,而且是从2007年开始从原来的强制标准,修订相关内容变成的推荐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贵州茅台酒(GB/T 18356-2007)》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及GB 17924—1999《原产地域产品通用要求》制定。
本标准代替并废止GB 18356—2001《茅台酒(贵州茅台酒)》。本标准与GB 18356—2001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修改相关名称;
由强制性改为推荐性;对部分定义、原料要求、酿造环境、传统工艺等内容的文字进行了修改,使之更准确清楚;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修改了理化指标的酒精度;增加了1L以上容量的产品规格。
《地理标志产品:贵州茅台酒(GB/T 18356-2007)》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原产地域产品标准化工作组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
(4)茅台酒的国家地理标志扩展阅读:
贵州茅台酒执行的GB/T18356-2007标准,是专门用于贵州茅台酒的地理产品标志推荐标准,在某些方面比GB/T26760-2011标准更加详细。
茅台酒与众不同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其中执行标准就是一个很大的不同点了!大家也可以通过国家强制性标准GB18356-2001和国家推荐标准GB/T18356-2007两个执行的时间作为判断茅台酒的真假的依据之一。
『伍』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哪些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贵州茅台酒、宜宾五粮液酒、安溪铁观音、中宁枸杞、金华火版腿、宣威权火腿、龙井茶、文山三七、云南普洱茶、山西老陈醋、库尔勒香梨、绍兴黄酒、阳澄湖大闸蟹、五常大米、固城湖螃蟹、镇江香醋、陕西苹果、烟台苹果、赣南脐橙等。
(5)茅台酒的国家地理标志扩展阅读:
《保护规定内容》第二十一条各地质检机构依法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施保护。对于擅自使用或伪造地理标志名称及专用标志的;不符合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和管理规范要求而使用该地理标志产品的名称的;或者使用与专用标志相近。
易产生误解的名称或标识及可能误导消费者的文字或图案标志,使消费者将该产品误认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行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将依法进行查处。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可监督、举报。
『陆』 什么是茅台酒
茅台酒,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1-3]
茅台酒是中国回的传统特产答酒。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同时是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也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贵州茅台酒的风格质量特点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风格来自于历经岁月积淀而形成的独特传统酿造技艺,酿造方法与其赤水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相结合,受环境的影响,季节性生产,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保留了当地一些原始的生活痕迹。
1996年,茅台酒工艺被确定为国家机密加以保护。2001年,茅台酒传统工艺列入国家级首批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国务院批准将“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2月1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茅台酒”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1-2] 。2013年3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调整“茅台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称和保护范围。
『柒』 茅台酒执行标准Q/MTJ02.30-2004是什么意思
这是茅台公司的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是在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国家鼓励企业自行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一般以"Q"作为企业标准的开头。Q/XXX J2.1-2007 XXX 为企业代号,可以是企业简称的汉语拼音大写字母 J 为技术标准代号 G 为管理标准 Z 为工作标准 (或以1,2,3数字表示) 如:
2.1 为某个标准在企业标准体系中的位置号 ( 2为技术标准体系中的第二序列产品标准,1为其中的第一个产品标准)。
(7)茅台酒的国家地理标志扩展阅读
2001年,在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贵州茅台酒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2007年9月1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18356—2007《地理标志产品:贵州茅台酒》(注:该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以下简称“茅台标准”)。
该标准指明了贵州茅台酒地理标志产品的特别性:“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具有“特定质量、信誉”。
该标准同时对贵州茅台酒的酿造环境、材料、工艺、地域等作了硬性规定,界定贵州茅台酒是以本地优质糯高粱、小麦、水为原料,并在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的特定地域范围内,按照贵州茅台酒传统工艺生产勾兑的酒。
『捌』 茅台酒是国酒吗
茅台酒不是国酒。
茅台酒,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茅台酒是中国的传统特产酒。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同时是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也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更是中国的国酒,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贵州茅台酒的风格质量特点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风格来自于历经岁月积淀而形成的独特传统酿造技艺,酿造方法与其赤水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相结合,受环境的影响,季节性生产,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保留了当地一些原始的生活痕迹。
1996年,茅台酒工艺被确定为国家机密加以保护。2001年,茅台酒传统工艺列入国家级首批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国务院又批准将“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3年02月1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茅台酒”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2013年03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调整“茅台酒”(贵州茅台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称和保护范围。
2018年08月13日,贵州茅台宣布,放弃“国酒茅台”商标注册申请,撤销诉讼申请,并向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致歉。
2018年10月,国家工商总局要求,“国酒”字样今后要在茅台的宣传中剔除。
(8)茅台酒的国家地理标志扩展阅读:
历史渊源:
茅台酒作为世界三大名酒和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已有800多年的历史。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奖状。建国后,茅台酒又多次获奖,远销世界各地,被誉为“世界名酒、“祖国之光”。
茅台酒之所以被誉为“国酒”,是由其悠久的酿造历史、独特的酿造工艺、上乘的内在质量、深厚的酿造文化,以及历史上在中国政治、外交、经济生活中发挥的无可比拟的作用、在中国酒业中的传统特殊地位等综合因素决定的。
是三代伟人的厚爱和长期市场风雨考验、培育的结果。亦得到人民群众在实际的生活品味和体验中的赞誉之声,因而当之无愧。据传远古大禹时代,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酿酒。
汉代,今茅台镇一带有了“枸酱酒”。《遵义府志》载:枸酱,酒之始也。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建元六年(前135年),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
唐蒙饮到南越国(今茅台镇所在的仁怀县一带)所产的构酱酒后,将此酒带回长安,敬献武帝,武帝饮而“甘美之”,并留了“唐蒙饮构酱而使夜郎”的传说。这成为茅台酒走出深山的开始,此后,一直作为朝廷贡品享盛名于世。
唐宋以后,茅台酒逐渐成为历代王朝贡酒,通过南丝绸之路,传播到海外。
到了清代,茅台镇酒业兴旺,“茅台春”、“茅台烧春”、“同沙茅台”等名酒声名鹊起。“华茅”就是茅台酒的前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偈盛烧房”将其产酒正式定名为茅台酒。清《旧遵义府志》所载,道光年间,“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清代诗人郑珍咏赞茅台“酒冠黔人国”。
1949年前,茅台酒生产凋敝,仅有三家酒坊,即:华姓出资开办的“成义酒坊”、称之“华茅”;王姓出资建立的“荣和酒房”,称之“王茅”。
赖姓出资办的“恒兴酒坊”,称“赖茅”。一九五一年,政府通过赎买、没收、接管的方式将成义(华茅)、荣和(王茅)、恒兴(赖茅)三家私营酿酒作坊合并,实施三茅合一政策——国营茅台酒厂成立。
参考资料:
网络-茅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