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杭人文地理
⑴ 苏州的地理人文谁来介绍下
要说中国最旖旎,最婉约,最柔情,最浪漫,最具活力的城市,那一定会是苏州;苏州,是至真、至情、至善、至美的,可谓水影花光,如诗如梦……
苏州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也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东邻中国最大的工业、金融和贸易中心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辖区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人口607.31万人,其中市区225.11万人。现下辖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太仓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苏州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以来被誉为“人间天堂”。
苏州是一个千年古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时代的原址上,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临”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境内文物古迹有539处,其中国家级34处、省级101处。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水城门——盘门就坐落在苏州古城南面的盘门风景区。
苏州是东方水城。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42%,湖泊河流星罗棋布,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五分之四的水域在其境内,东山、西山、光福、石湖、虞山、尚湖等风景区分布其间,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
苏州是一个园林之城。市内古典园林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集中体现了东方造园艺术的精华。现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有60余处,中国四大名园中,就有拙政园、留园两个。拙政园、留园、环秀山庄、网师园、狮子林、艺圃、耦园、沧浪亭、退思园9个古典园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文坛贤能辈出,绘画、书法、篆刻、诗文流派纷呈。评弹、昆曲、苏剧被誉为苏州文化的“三朵花”,昆曲是“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苏绣、缂丝、玉雕、泥塑、宋锦和木刻等精湛工艺品享誉海内外;古寺、古塔、古桥等古典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
苏州是江南水乡古镇的典范,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昆山的周庄、锦溪,吴中的木渎、甪直,吴江的同里。这些古镇完整地、大量地保留着明、清两代的古宅,保持着原有的古朴风貌、水乡特色、民俗风情和田园风光,有很高的文物价值、社会人文研究价值和历代建筑艺术价值。
苏州致力于古城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正在恢复七里山塘原有的历史风貌,挖掘和整理分布在各地的古村落。建成了戏曲、工艺、民俗、园林、苏绣、碑刻、丝绸等12个博物馆。同时,对河道进行全面整治,开辟具有特色的水上旅游线路,并形成了一批融旅游、文化、商贸于一体的特色街区。到苏州旅游,不仅可以领略吴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一步一景的奇妙幽情,还可以尽情享受太湖美丽的山水风光和水乡古镇独有的淳朴民风。欢迎您来到“人间天堂”!
⑵ 真正的江南一带 指的哪些地方
江南一带地理上的江南是指长江三角洲,包括扬州、镇江、南京、无锡、丹阳、上海、苏州、杭州、
湖州、绍兴等这一大块地方。文化上的江南则范围还要广一些,包话安徽南部、苏南、浙北等地。
江南,是指地理区域,顾名思义,意为长江之南,在人文地理概念里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先秦时期,江南属汉地九州,被中原称为"吴越"[1]。江南以才子佳人、富庶水乡、繁荣发达等著称。
江南是一个人杰地灵、山青水秀的地方,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但始终代表着美丽富饶的水乡景象;至今也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商品生产发达,工业门类齐全,是中国综合经济水平最高的发达地区。
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意象不尽相同。江南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时期。在东周时期是以吴国、越国等诸侯国所在的长江中下游,即今上海、浙江、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东部和北部等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摘自央视纪录片《何处是江南》)。
(2)苏杭人文地理扩展阅读:
江南历史沿革
“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狭义的地理江南多指长江以南太湖流域附近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宁波、上海等地。
广义江南范围还包括江苏南通(通州)、扬州、泰州;浙江金华、丽水、舟山、台州、衢州、温州;安徽南部黄山、芜湖、宣城、马鞍山、池州、铜陵;江西东北部上饶、婺源、景德镇等。
“江南”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是变化多样的。它常是一个与“江北”、“中原”等区域概念相并立的词,且含糊不清。从历史上看,江南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也是一个社会政治区域。
广义的江南包括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省一市长江以南地区。广义的江南面积博大,地貌多样,因而常被看做是“大江南”,这与气象学中的江南范围大致相符。江南四大米市、江南三大名楼都处在大江南的范围。
该区域囊括了著名的三山三江三湖——黄山钱塘江与太湖、庐山赣江与鄱阳湖、衡山湘江与洞庭湖,这三处山江湖流域分别是吴越文化、赣鄱文化、湖湘文化的发祥地。 大江南的定义始于古代的区划(江南道),也常有文学作品描述。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是写在长沙的事。天气预报中的所指的江南也大致为广义江南地带。
从元代开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词还有被用于行政区划,但其划分往往不具有江南的代表性。而五代十国的南唐、宋代的江南路(江西)、唐代的江南道(湘赣),清代的苏州则很好的代表了江南区域。
⑶ 姑苏江南的意思
姑苏( 拼音来:Gū Sū),就是苏源州。 苏州有一个典雅的别名“姑苏”。“姑”的发音为辅音G,当地土语音,发声词,无意义,常作专用名词的前缀词。相传,在夏代有一位很有名望的谋臣叫胥。胥不仅有才学,而且精通天文地理,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深受舜王的敬重,封他为大臣,并把吴地册封给胥。从此,吴中便有了“姑胥”之称。年代久了,“胥”字又不太好认,而在吴语中,“胥”、“苏”两字相近,于是“姑胥”就渐渐演变成“姑苏”了。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也是讲的苏州。姑苏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建城二千五百多年以来,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在这块得天独厚而又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的苏州人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吴地文化,并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而在华夏文化史上占有着重要的位置。
⑷ 请问有什么以苏州或者杭州为背景的电影吗
苏州
《小小得月楼》是一部拍摄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部吴语电影,通篇采用苏州话拍摄,在江浙一带乃至全国都受到欢迎。故事讲述了改革开放初发生在苏州的一系列故事:苏州是旅游胜地,可午餐时间游客总是排了很长队却没有饭吃。得月楼饭店的团支部书记毛头看到这种情况,与乔乔等年轻人们商量在旅游点开办“小小得月楼”。老杨想着儿子提出的意见,看着这群年轻人,有的毛手毛脚,有的常迟到早退,有的粗心、忙着谈恋爱,不相信他们能把事情做好。但杨毛头立下军令状,老杨勉强答应。开始,年轻人们还真有点不适应,但时间久了,他们不仅把饭菜及时送到游客手上,还把失传的苏州名菜“甫里鸭”烧了出来,受到了游客的赞扬。
根据陆文夫写的《美食家》改编的一部老电影,也是苏州为背景的。
1963年香港陈思思出演的《三笑》
滑稽戏的电影改编
《满意不满意》
《小小得月楼》
《三十层楼上》
苏州真人真事与电影创作
郑正秋编导《血泪黄花》
谢铁骊编导《清水湾,淡水湾》
其实在苏州拍摄 影片还很多 像《包氏父子》、电影《红楼梦》、《早春二月》等
杭州
完全土生土长的杭州影片《来世有缘还叫你爸爸》
电影《非诚勿扰》
上世纪90年代的《新白娘子传奇》
著名的琼瑶剧《梅花三弄之水云间》也是在西湖边拍摄的
2007年贺岁喜剧片《棒子老虎鸡》几乎所有镜头都是在杭州拍摄完成的
央视2009年的重点推荐剧目之一——电视连续剧《最后的较量》,也在钱塘江取景拍摄。
1986年,香港女导演许鞍华与内地合作拍摄根据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改编的电影《江南书剑情,戈壁恩仇录》。影片中一外景是在六和塔实地拍摄的
被称为“杭州版《庐山恋》”的电影《桂花雨》主要拍摄地在梅家坞,男主角郭凯敏当年也是《庐山恋》的男主角
《梅花三弄之水云间》:1992年拍摄,沈怡导演,马景涛、陈红、陈德容等主演。杭州主要取景地为西湖
;《太阳不落山》:2000年拍摄,导演萧风,孙红雷、江珊、何赛飞主演。杭州主要取景地为西湖
《梁祝》:2002年拍摄,杭州主要取景地为万松书院。
《杀证》:2004年拍摄,梦继导演,佟大为、苗圃等主演。主要拍摄地为后市街于谦故居
《魔域天使》:2004年拍摄,杨佩佩监制,董洁、孙耀威等主演。杭州主要取景地为西湖天地
《红顶商人——胡雪岩》:2004年拍摄,巍子、吕良伟、曹颖等主演。杭州主要取景地为胡雪岩故居
《天若有情2》:2005年拍摄,董洁、孙耀威、方中信等人主演,杭州主要取景地为西湖天地、断桥、柳浪闻莺、索菲特大酒店露天屋顶餐厅等
《少林寺》:1982年拍摄,张鑫炎导演,李连杰等主演,杭州主要取景地为“花港观鱼”。
《婚礼2008》:2007年拍摄,《疯狂的石头》的原班人马打造,张承导演,杭州主要取景地为太子湾公园
⑸ 苏州的气候人文地理
1、
9、10月稍热,可以穿短袖。
11月开始渐凉,建议备好外套。
2、苏州园林甲天下。
苏州主专要是园林风光。有网师园属、拙政园、西园、留园、虎丘等
新区还有 苏州乐园。
3、美食
观前街有不少百年老店,如黄天源的糕团,采芝斋、叶受和的糖果等。
苏州的面食也不错,陆长兴、朱鸿兴、绿杨馄饨的都不错。
凤凰街是著名的美食街,有不少好吃的。
搜美食你可以上专门的网站:
苏州美食网:
www.512ms.com
bbs.512ms.com
价格高低都有,嘿嘿。
⑹ 苏州有什么特色衣食住行用人文地理技艺都可
苏州古城和苏州园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遗产"集于一身。而昆曲、阳澄湖大闸蟹、周庄是三张国际级、重量级的品牌。苏州园林甲天下,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⑺ 江南怎么划分的
在东周时期是以吴国、越国等诸侯国所在的长江中下游,即今上海、浙江、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东部和北部等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摘自央视纪录片《何处是江南》)。
自唐末五代到南宋,浙西、浙东两镇或分或合,总称“两浙”。这一地区,构成了两宋时期“江南”的核心区域,也总体符合我们今天认知中江南地区的范围。
特别是在宋室南迁之后,“江南”再次成为江南政权的代称,《元史》所谓“至元十三年,平江南”者是也,而南宋统治核心在以杭州为中心的两浙地区,此时的“江南”,便常常与“两浙”互为表里。
(7)苏杭人文地理扩展阅读
明朝建立以后,对浙西进行了拆分,苏州、松江、常州、镇江等地直隶南京,其余杭、嘉、湖等地归浙江布政司管辖,正式奠定今天的江浙两省边界。
清朝攻克南京后,废除其国都地位,在原直隶南京管辖的地区添设江南省,范围相当于今天江苏、安徽两省之和,这也是“江南”一词,最后一次存在于官方行政区划之中。
然而,明朝对浙西的拆分,不足以割裂“江南”各地的联系;清朝江南省的设立,也无法将长江以北纳入“江南”之中。明清语境中“江南”的核心范围,大致包括苏、松、常、镇、杭、嘉、湖、应天(江宁)以及后来从苏州分离出来的太仓直隶州。
这八府一州,既有江苏,又有浙江,早已超越行政区划的隔离。而广义的“江南”,还包括安徽的徽州、浙江的绍兴、宁波等地,与今天“吴语区”的概念,多有重叠,具备独特的经济、文化象征意义了。
⑻ 苏州有哪些大学研究生招人文地理
苏州大学研究生 070502 人文地理学
⑼ 谁能给我介绍下现在苏州吴江的各个乡镇人文地理和工业发展情况,着重说下盛泽。
盛泽;江苏最南端的镇;工业发达,外来人口密集;不知你想重点知道什么?问具体点,我可以一一回答你
⑽ 苏州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有何不同
http://ke..com/view/2239.htm
你自己看吧,呵呵,太多专了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