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中国古代地理shilue

中国古代地理shilue

发布时间: 2021-02-26 02:46:24

㈠ 中国古代的地理观是怎么认为的

中国古代的地理观认为,茫茫宇宙是运动变化、至大无极、至微无穷、奥妙无比的活体。“气”是贯穿这个活体始终的东西。它席卷天下、包举宇内而囊括四海。

㈡ 中国古代地理学

一、郦道元(约466至472年—527年 ),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曾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冀州长史,鲁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关右大使。郦道元年少时博览奇书,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集。是我国游记文学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传。

二、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地理学家、科学家。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佑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元丰三年(1080年),沈括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隐居梦溪园。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名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三、徐霞客

徐霞客(1586年—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他经三十年考察撰成的六十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四、裴秀

(223年—271年),字季彦,魏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图学家。李约瑟称裴秀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古希腊地图学家托勒密齐名。

㈢ 《山海经》,我国古代地理著作,主要内容是________

《山海经》
十八卷,
战国

西汉
初年
的作品。内容主要是
我国
民间传说
中的
地理知识
,还保存了不少
上古时代
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

㈣ 中国古代地理

看是在什么时期了 每个时期的版图都不一样
比如西周初分封了六个诸侯国:燕、卫、齐、宋、晋、鲁

晋国,先秦姬姓封国。西周初,成王封其弟虞于唐(今山系翼城西)叔虞子曼改称晋。后迁都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山西翼城) 新田(山西侯马)。

鲁国,先秦姬姓封国。周公东征打败伙同武庚叛乱的商旧属国,成王封其长子伯禽于其中的奄国故土上建立鲁国,都曲阜。赐许多文物典籍及主管官员,使鲁国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重要据点。

卫国,先秦姬姓封国。西周初,周公平定东方叛乱,任命其弟康叔封镇河,淇间以控制东方。

郑国,………………。西周末年,宣王封其弟桓公友于郑(陕西华县东),幽王时,桓公为王室司徒,见西周将亡,东迁到今河南新郑一带。西周末年,桓公死难。其子武公拥戴平王有功,在掳,郑之间建立郑国,都新郑。

燕国,………………。本作郾,又称北燕,区别始姓的南燕(河南延津东北)。周公东征后,周太保召公爽被封与燕。他自己留辅王室,使其子就封。成为第一带燕侯。

宋国,先秦子姓封国。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另立顺从周王朝的纣王兄薇子启建立宋国。都商丘。统治原商都附近的遗民。宋保留商的文化传统最多,被看作古代礼制的典范。

齐国,西周姜姓封国。周初重臣太公望之后所立。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吕望被封回营丘(山东淄博东北)战有蒲箍旧地。齐始立于此。

楚国,先秦举姓封国。华姓是所谓的祝融八姓之一。始祖为季连。季连的后世子孙x熊为周文王师。古书记载x熊以下的楚君皆以熊为氏。但出土的战国晚期楚国的铜器铭文,楚君名号皆以禽为氏。x熊曾孙熊泽事周成王。被封以自男田,剧丹阳(湖北姊归)从此为国。

秦国,先秦郢姓封国。秦是古代嬴姓部落的一支。嬴姓祖先大费,传说为女情吞玄鸟蛋而生。佐禹治水。商末,嬴姓有叫中鹬的一支住在西戎,其子蜚廉,恶来均事纣王。西周中期中鹬的后人大骆居于西犬丘(甘肃天水西南)生子成与非子。成为嫡子,继承西犬丘。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公,被封与秦。从此非子这一支以秦为氏。厉王十,西戎攻灭西犬丘大骆之族。宣王时以非子曾孙秦仲为大夫伐戎不胜。死于戎。其子在(应该是庄吧)公始破西戎,收复西犬丘。在公子襄公护送平王东迁有功,封为诸侯。秦立国始于此。

蒋 ,姬姓。系周公之第五子,曰姬伯龄。封于蒋。今河南光山是也。

----------------------------------

郑州:公元前十一世纪的西周,周王将其弟管叔封于此,称管国。春秋时期,这里又是郑国大夫子产的封地。隋文帝开皇三年(583),这里才开始称郑州。
巩义:西周初年,滑国封地在今偃师与巩义鲁庄一带。
洛阳:河南洛阳那时应属下都,东周迁都至此。

㈤ 中国古代的地理分区

东北叫白山来黑水,意为长白源山和黑龙江,或叫肃慎之地,商、周时分而于我国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大体分布在今长白山以北,西至松嫩平原,北至黑龙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域
北京叫燕云,指明代京都地区,燕指燕州,云指云州,或叫范阳,约在今北京市和河北省保定市北部。

南粤叫百越之地又作百粤、诸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在先秦古籍中,对于东南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之为“越”。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在此广大区域内,实际上存在众多的部、族,各有种姓,故不同地区的土著又各有异名,或称“吴越”(苏南浙北一带)、或称“闽越”(福建一带)、或称“扬越”(江西湖南一带)、或称“南越”(广东一带)、或称“西瓯”(广西一带)、或称“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等等。因此,“越”又称被称为“百越”。百者,泛言其多。

㈥ 中国古代地理学发展过程

给你个地址吧,你去哪里可以看到更详细的 http://tieba..com/f?kz=91840680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依赖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至今我国发现的 最早的原始文化,直立人的代表是属于旧石器时代的云南“元谋人”。新近 测定其绝对年代应不早于距今 73 万年前。(1)他们生活在亚热带草原过渡到 森林边缘的地理环境中,选择依山滨湖的地方生活与活动。这里果实丰富、 野兽出没,具有采集和狩猎的优良环境。他们选择坚硬的岩石、打制粗糙的 工具,产生了萌芽状态的感性地理知识。
以后经过漫长的岁月,在距今 50—20 万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一带居 住着“北京人”。这里山前有宽而浅的河流,水源丰富、湖沼众多,森林、 草原交汇,各种动物来往频繁。人们对地理环境的选择,表明他们较前已具 备了更丰富的感性地理知识。
至 1 万 8 千年前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已进入新石器时代。他们已 能磨制石器、骨针,穿孔海蚶壳等。(2)他们用兽皮缝制简单的衣服,抵御寒 冷的天气。海蚶壳的发现,证明他们的活动范围已远及东海之滨。
“仰韶文化”距今 6—7 千年前。这里定居农业已出现,萌芽状态的文字 符号也出现了。人们已能选择地形和利用土壤、气候资源。并且聚族而居, 其居住区、墓地、窑场已有地理布局的观念。(3)他们还能测定和辨认方向。
80 年代中叶,在辽宁西部东山嘴村和牛河梁村一带发现了距今 5 千年前 的红山文化遗址。人们看到,“祭坛遗址内有象征‘天圆地方’的圆形和方 形祭坛,建筑布局按南北轴线分布,注重对称”。(4)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当时的天地观和地理学思想。
此后,在山东大汶口文化层中出土的陶器上刻有“■”和“■”图形, 描绘了太阳、云气和山岗,(5)反映了当时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认识与记录。
龙山文化已进入到父系氏族社会,私有制逐渐确立,为保护财产,标志 着中国传统城市特征的城墙,在山东龙山镇城子崖村被发现。它是夯筑泥土 而成的,周长约 2 公里,平均厚 9 公尺,高约 6 公尺,略呈矩形。(6)河南安 阳后岗也发现此期的夯土围墙遗迹。(7)它们都是最早萌芽状态的城址,是当 时城市地理知识的反映。龙山文化时期还发明了凿井术。这是当时人们利用 地理环境资源的一大进步。从此人们可以远离江河、湖泊,开辟浅层地下水 为生活水源与灌溉水源,于是相应的寻找地下水源的地理知识也必然丰富起 来。龙山文化分布的地理范围远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苏北、 皖南、湖北以及内蒙河套地区和辽东半岛等地。这反映了当时同一种文化类 型所达到的地理范围。它与夏文化的疆域范围差不多,表明了其间的亲缘关 系。
二、夏、商时期的地理知识
夏、商(公元前 21 世纪—前 11 世纪)是我国农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同
时手工业兴起、城市出现、宫殿建造等技术大为提高。这时期专门从事科学、 文化活动的专业文化人的出现,又使得文字成熟、科学萌芽、造型艺术得到 发展,地理知识也取得了与过去漫长石器时代不可比拟的突出成就。
传说约 4 千多年前的夏代,曾发生洪水,禹继父业治水,曾命诸侯百姓
“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他们爬山涉水进行野外作业,
“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并“相 地宜所有以贡”。(8)因治水直接推动了地理考察、测量和制图的发展。“准” 是测量方向与物体平直距离的工具;“绳”是测量距离的工具;“规”是校 正圆的工具,“矩”可以构成直角,是画方形的曲尺。这表明当时已经出现 了最早的地理定向、定位和量度数据的方法。(图 1)汉画像石上绘出了禹 的使臣,拿着绘图与测量的仪器“规”和“矩”。在测量的基础上,使地理 概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历法是早期人们对地理环境认识的集中体现。《尚书•尧典》记载远在 帝尧时代已专门设置观察天象和时令的官。尧曾派人到当时认为极远的“旸 谷”(山东东部)、“南交”(长沙南)、“昧谷”(甘肃境内)、“幽都”
(北京附近)观察鸟、火、虚、昂四恒星在黄昏时刻的天象,用以确定一年
366 天和四季。(9)今人根据岁差计算,证明此四星的位置确实是四千多年前 夏代初年的天象,证明了远古文献的可靠性。当时人们已认识到了南方热, 北方冷,冬日短,夏日长的自然现象,并用之与一年四季鸟兽生长、发育、 交配、繁殖的状况相对应,说明其间的紧密联系。商代进一步认识到鸟星、 火星是测定春分、夏至的重要标志,有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知识。 这时以干支纪日,用月亮的朔望周期纪月,太阳的四季变化纪年,用闰月调 整年、月、日之间的分配。这就是商代的历法,它的平年有十二个月,大月 三十日,小月廿九日,十二月为岁首。(10)当时已能根据草、木、鸟、兽等 物候现象及一些天文现象来确定与之相对应的农耕、收割、蚕桑、畜牧等农 事活动。《礼记•夏小正》就是后人整理的总结夏、商、周时期物候知识的 著作。
城市的出现是地理知识发展的结果。河南偃师二里头上层发现了一处迄 今所见到的最早的大型宫殿基址。河南登封王城岗与淮阳平粮台发现的城 址,都有可能是夏代的建筑。由于城内仅有高级建筑区遗址,没有发现手工 业与商业区,说明当时的城市仅具有城堡性质,这与夏代进入私有制社会是 吻合的。
经考古发掘与文献印证,考古工作者目前找到的最早国都是郑州商城遗 址。其地在今郑州市二七广场以东。人们在这里发掘出周长约 7 公里的夯土 城垣及其它遗存。城墙基本上为正南北方向,约在 25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断 断续续分布着许多作坊、房基、地窖、水井、壕沟、墓室等。(11)那里的街 道、宫殿区、居民区、作坊区都有一定布局。夯土墙内由炭 14 测定为 3570
±135 年。有人认为,这里就是《史记•殷本纪》中“帝中丁迁隞”的隞都。 城内发现热带象牙,原产于我国西北的绿松石,产于华南、西南的锡以及来 自祖国各地的铜矿石、玉石、金、海贝、海蚌、鲟鱼甲等。这些都标志着商 代人们的地理知识水平和活动的地理范围。
商代的甲骨文是一种古老、成熟的文字。现已出土有字甲骨片 16 万多 块。其中记录了不少城市、河流、聚落的地名,以及狩猎区、民族居住区的

地名等。其中也记录了丰富的气象、气候现象,如晴、昙、阴、霾、雾、雷、 电、霜、雪、晕、虹等天气现象以及连续一旬的气象实况。甲骨文中还记录 了当时所见到的动物名称 70 余次,代表 30 多种动物。(12)甲骨文从字形结 构上反映了当时动物分类的知识和动物地理的知识。
在殷人的地理概念中,殷是个城市,商是居于四方、四土的天地之中的 中心区域。由于商代奴隶制国家的建立,领土观念逐渐明确。当时商朝统治 者对于中心区之外的四周,是按部族、氏族的分布来分区统治的。殷商时期 的政治势力所及,包括今河南全境,山东、河北、山西、安徽等省的一部分。 周围又有大大小小的许多属国环绕着。这些就构成了殷人的地理思想。

㈦ 历史古代中国地理方位在什么地方

这个可以去参考一下抄各个时代的一些地理书,中国古代对于地理方面还是比较看重,所以我觉得应该能够从这些历史书里面找到一部分材料,一般的正史里面都有关于一个时代的地理志,你去找这些材料的话,并不困难,只要去翻一下各个时代的一些历史书,找出其中的相关的部分进行总结。

㈧ 中国古代地理事件

夏、商(公元前 21 世纪—前 11 世纪)是我国农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同
时手工专业兴起、城市出现属、宫殿建造等技术大为提高。这时期专门从事科学、 文化活动的专业文化人的出现,又使得文字成熟、科学萌芽、造型艺术得到 发展,地理知识也取得了与过去漫长石器时代不可比拟的突出成就。
传说约 4 千多年前的夏代,曾发生洪水,禹继父业治水,曾命诸侯百姓
“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他们爬山涉水进行野外作业,
“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并“相 地宜所有以贡”。(8)因治水直接推动了地理考察、测量和制图的发展。“准” 是测量方向与物体平直距离的工具;“绳”是测量距离的工具;“规”是校 正圆的工具,“矩”可以构成直角,是画方形的曲尺。这表明当时已经出现 了最早的地理定向、定位和量度数据的方法。(图 1)汉画像石上绘出了禹 的使臣,拿着绘图与测量的仪器“规”和“矩”。在测量的基础上,使地理 概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